
大安法师:弘法利生的正确心态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暗。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慧殊胜,莫不尊敬。(《佛说...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暗。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慧殊胜,莫不尊敬。(《佛说...
问:弟子念佛老是会出现念头不专一,心不清净,是很难理解到功夫成片。请法师能否开示一下,怎么样使我们念佛能达到清净心和功夫成片?使“万修一二去”当中,我就是其中一个。有一个什么样的办法让我能消除我的业障,不再造作?弟子实在业障太深,怎么消...
善导大师,隋末唐初人。是中国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他将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大师的净土思想之脉络,继承光大。在中国佛教鼎盛的时期把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这种历史贡献甚深。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善导大师作为二祖,跟净土宗的第一代祖师慧远大师,在...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在江西一带自古以来是非常兴旺发达的,很多祖庭也在江西。当时江西有一个诚公,也是老禅师了,是开悟了的,他就住山从来不到世间上来。座下有七个弟子,跟他发誓,终身跟随他,来习禅。 其中有一个年纪最小的,...
大安法师: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吗? 问:有个修净土的法师说“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印光法师文钞》不可不读”,这样说如法吗?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实际上是印光大师以他三十年闭关阅藏的这样一个过程,为我们把三藏十二部的精华...
信众:庄周梦蝶,是蝶入梦,抑或人梦蝶?梦境的可信性高吗? 法师:庄子有一天做梦,梦到了蝴蝶,感觉栩栩如生,所以醒过来之后,他就迷惑了。是我庄周梦蝴蝶呢,还是蝴蝶梦庄周,到底哪个更真实呢? 这个寓言故事是很意味深长的。实际上,庄周...
居士:弟子受了菩萨戒,但上班后,没持过午不食,持斋日也没有,是不是犯戒? 法师:关于菩萨戒,对十重戒要很好地去受持,不能丝毫违犯;对四十八轻戒,尽量去受持,能受持多少就受持多少。 关于持午问题,如果确实持不了,那就晚上吃一点,作...
第六编净土资粮:信、愿、行 第十六章信门 第二节净宗六信,理事圆融 当前位置:无量光明>净土宗>净土经论>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二) 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二) 净土经论|发表时间:2014-07-23 ...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曾梦见已故亲人,民间一般称为“托梦”。已故亲人“托梦”给你,究竟有何深意?还有些人会梦见千奇百怪的鬼神,又意味着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梦境?民间有所谓的“周公解梦”,佛教又是如何解答这一现象? 这些眷属主要在,容...
既得一心不乱,始知莲华行树,种种庄严,并非心外。何必耳听金言,方是弥陀说法。娑婆印坏,始名净土文成者哉。然则珍禽庶鸟,琼院茆堂,何劣何优,何净何秽。故曰西方在目前也。——《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首先, “印坏文成”这一比喻,是常常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