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法师: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发愿心? 大安法师答: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先决前提,圆发三心即得往生。首先是“至诚心”,就是真诚的心。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从真诚心里面发愿出来的,不能口里说愿往生,心里还是摆脱不了世间五欲六尘、恩...
问: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发愿心? 大安法师答: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先决前提,圆发三心即得往生。首先是“至诚心”,就是真诚的心。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从真诚心里面发愿出来的,不能口里说愿往生,心里还是摆脱不了世间五欲六尘、恩...
问:末法时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族,在五欲炽盛的社会中争得一口饭吃,又不忘记弥陀的宏伟接引大愿,让我真正体会到堪忍,每当想到这些眼泪都情不自禁的流下来,而第二天又要在社会中打拼,努力工作,请问,像我们这样散乱念佛功夫不得力的...
常不轻菩萨的故事来自于《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常”就是永远,“常不轻”就是永远不轻慢任何一个人。为什么称为“常不轻”呢? 这位菩萨是一个比丘菩萨,他在无量久远劫前的一尊古佛——威音王佛像法的时候出家,一生所的就是向比丘、比丘...
提到道德问题,已经感觉到道德滑坡的概念已经不能概述了,要用比较严峻一点的概念——道德危机了。这些年来,我们只要生活在中国大陆,就深刻感觉到,很多的问题都是道德的问题,而且非常严峻。 比如,毒奶粉的问...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教主,我们看这个名称,在佛的层面是他无相,当然没有名字之相,所以任何一尊佛施设一个名号,他都是有着教化的宗旨、方便的。释迦牟尼,能仁寂默,用“能仁”仁爱一切,寂静、内心的宁静来教化娑婆世界的众生。那这位佛在因地当中有种...
大安法师:做佛事“唯念佛最大”所以为什么我们希望大家去看祖师的东西,看这些经过时间考验的正知正见的书。虽然这些正知正见的书确实很平实,没有讲玄妙,也不说,甚至一般的人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味道,但是这个正法确实是王道荡荡啊——给我们光明,给我们解...
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大家体会这法性土,可能我们很少有概念。经典当中,你看《维摩诘经》里面讲维摩诘大士的那个方丈,一丈见方的小屋子里面,当文殊师利菩萨带着几千个菩萨、比丘还有优婆塞、优婆夷去探望他的时候,维摩诘大士房子一下子就空了,一下...
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之谓也。若福善不多,...
居士问: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师兄眼里,好像对一句佛号念到底的修法都不大看好,都觉得现在念佛人是万修一二去。如果哪个师兄说他不修地藏七了,专门念佛去了,师兄们虽不会干涉,也不会说太多,但言辞间总透漏出点轻视的看法,...
问: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和种种牵挂的影响下,我们这些为生活“穷忙活”的人,念佛的信愿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深信切愿?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深信切愿达到什么程度,它不是一个量化的问题,是你的心理上感觉的问题。 你刚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