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超法师讲经视频(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

本文导航:
听说佛家有很多关于静心的方法,希望讨教
1、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客来一句问候,客去一句祝福,不分张王李赵,都是善缘;境生一份喜悦,境灭一份清静,莫辨真妄,无非心造。
2、佛家禅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
3、静心养性的佛家经典禅语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4、佛家经典禅语静心修养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 我们付出爱心,就会感到满足,而不是等待别人的爱。
5、佛家让人静心的禅语【1】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6、佛家经典禅语静心修身欣赏 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婚姻是恋爱的坟墓,佛说回头是岸,大家还是恋爱吧。
怎么学习佛教经论???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三皈依 三皈依是踏入佛门第一步。 有了三皈依才是正是成为无量无边的佛弟子之一。3 学习戒律两年 佛陀快要入灭度时,阿难问佛:“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时,以何为师”佛陀回答阿难说:“以戒为师”。
3、学佛最先要建立起正信,也就是建立起正确的学佛观念。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观念才不会被其他外道思想阻碍你的学佛之路。既然要建立正信,那么就要有具备正念正信的过来人给你引路。
4、修行佛法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念阿弥陀佛,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净土宗。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而且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念,简单方便。
5、佛法叫作修空性正见。空性正见,也就是我们要通过闻思经教。比如说我们通过学习中观、般若的经论,来帮助我们获得这种缘起性空的正见。或者我们通过学习唯识中的诸法唯识的理论来帮助我们获得诸法唯识的正见。
广超法师止观法中,观法有观名色、观因果、观五蕴、观五遍行、观心生灭...
1、大概就是观起心动念,而不随心念乱跑。不过这个要有缘起正见的基础才会明白。如不理解缘起正见,你的观照是建立在颠倒见上的,是没太大效果的。而且这个观是要下功夫的,不是一两天的事。
2、内观分为16个层次,叫做16观智。 内观就是指四念处,可以这样理解。 注意腹部和注意呼吸都是一样的,只是每个人用的方式不同。
3、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
4、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
5、无常变易,生灭不息,是世间现见一切事物共具的本性,五蕴无不如是。《杂阿含》第十二经载佛言: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
我想学习一下佛家经典,入门应该读哪些?
1、十分推荐有一定基础的入门者阅读。《地藏王菩萨本愿经》,本书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详细描写了阎浮提世界(地狱)的景象,以恶为胁,劝人为善。但其实真正懂佛教的人会知道,这只是一种方便法门。
2、《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孝”字。2 说到这个无我律,必须要通达“空性”。那么你就要读《金刚经》了,《金刚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里边的经典部分。
3、目前流通较比广的佛经有《地藏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心经》、《普门品》、《金刚经》等,适合初学者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ashi/1885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