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众生愚痴(佛说愚痴是什么意思)

佛是如何看待众生的愚痴呢?就我最聪明?你们这群大傻屌?哈?
佛可不会像你这样的想法。你的这种想法佛称它为我慢,也就是一种傲慢。
之所以说众生愚痴是因为我们这些凡夫众生执着不可得的东西不肯放手。我们认为我们所得到的就是会永远的保存拥有,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就好比我们的这个身体,我们认为是属于我的,可是身体每天都在变化,不断地有细胞生死更替,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每一天都在变化。而且这个身体最终还是不属于我们。还有没有一个真正的我可以存在,出生的那个是我还是老去的那个是我还是死去的那个是我呢?我是不可能变化的,但是实际上我是不断地在变化的。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我”与“我所”,我与我所有的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都是不会永久不变的。可是我们凡夫却执着这个我与我所是常久不变的不肯承认也不愿意承认。难道这不是愚痴吗。
佛是看透了这一点的,佛并没有认为就我最聪明,而是把这个发现教授给大家。你看清这一点了那么你就不是愚痴的。
还有,提问的时候也要有礼貌。这并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你自己。因为这个直接暴露以及表现出你的素质。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到,愚痴的苦,有六种之多:
一、不信因果
为什么会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愚痴的关系,所以不相信因果循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佛教导我们说,只要我们深信因果,好好地念佛,将来便能成就佛果,如果不好好地学佛、念佛,不相信善恶报应的道理,亦不相信人死了以后,会六道轮回,会转世再生,如此便会永远受苦,而且没有解脱之日。
二、世世子孙,代代相承,延续邪见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经常说:爷养父、父养我、我养儿,这样循环不息地繁衍下去,但是不信因果的邪见,并不是今生才有,而是多生多世累积下来的。因为愚痴的关系,一般人都不相信因果,而且不守道德,心胸非常的狭窄,想法也非常的异常,没有办法建立善良的观念,也没有人告知因果报应的道理,因而造恶种罪。
佛说这些都是自己招来的业报,要自己承受。如果我们有这样的邪见,可能是从上一辈就不相信因果而延续下来的,不过既然现在知道了就要改。不但自己要改,而且也要让别人改,让别人也明白因果的道理,不要再犯错、再造新业。
三、不悟无常的道理
世间上很多人不但不信因果,而且无法体悟无常的道理。其实,生死是永恒的必然之道,有生就必有死,生生世世相传相继。生死是从前世的业力继承下来的,生命无法长保,但是人们却不能了悟生死无常的真谛。即使有人讲解,但却很少人相信,并依著这因果道理去专心求道,所以永远得不到如去如来、不生不灭的道理。
四、因为三毒而失去佛道
三毒即贪、嗔、痴。人们因为愚痴昏暗,不信佛的教法,多是违反道德,贪着眼前的快乐,执迷不悟,沉迷于贪欲之中;又或不知道德,沉迷于瞋恚、愚痴、贪欲之中,好像堕入大海里面,不得而出,反而乐在其中,纵情、纵欲,不知觉醒、不求出离;死了以后还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去。这些众生是何等的可怜!
五、因恩爱故障碍修道
《维摩经》说:「从痴有爱,则我病生。」因为愚痴的关系,造成痛苦的根本与来源。由于太恩爱了,家庭中父子、兄弟,夫妻至亲,生离死别的时候,内心极度的哀痛,互相的哭泣、哀呜。生前无限的留恋与眷念,朝朝暮暮,年复一年,希望长久不分,由于不懂无常的道理,就会受尽恩爱的缠缚,失去亲情的苦痛,永远无法解开,直到老死,离开人世。
六、造恶受苦
人由于太过贪爱、执著妻子儿女,纵欲放任,不能自拔,即使学道,亦无法改变这根深蒂固的习性,所以说学道的人很多,悟道的人却非常的少。世间上的人,不论尊卑上下,亦不论贫富贵贱,由于不明白烦恼、痛苦的来源,大都是烦恼重重、焦虑不安的。
因此,一个修行的人就应该从这些毒苦中自拔,拔除之后,就不必再受同样之苦了。这就是释迦佛所说的六种愚痴之苦。
虽然今天大家都懂得上述的道理,不过现实生活中,苦实在非常之多,不但有六种苦、八种苦,还有无量无数的苦。有财苦、无财也苦,求财更苦,从出生开始就苦,有了儿女后还是苦,等他们成家立业了,还担心着下一代的前途,很少为自己打算一下。
所以说,人生苦多乐少,因此唯有靠念佛的力量,才能真正解脱此种种的苦。可惜世人无法了解佛所讲的教法,仍然以苦为乐,因而枉受轮回。如果能明白佛所说的道理,相信任何人,都会放下屠刀,痛改前非,回头是岸,从痛苦的此岸过渡到清净的彼岸。这才是我们念佛人所应该追求的、真正的目标。
佛:怎样解释今生愚痴
知道今生愚痴便不算愚痴,愚痴之人不会认为自己愚痴的。问佛怎样解释今生愚痴是觉的开始!众生愚痴只因迷惑颠倒,而迷惑颠倒则是无始以来的习气,因此会在六道中累劫轮回受生。今生能觉悟自己愚痴颠倒,也是因缘具足,当来通过修行,定会脱离六道苦。
佛法小知识31:什么是愚痴
愚痴就是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愚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来源于网络)
佛为什么说众生愚痴颠倒
? 上师解答:佛讲众生“愚痴颠倒”,你看,我们想要快乐,但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快乐的因;我们不愿意感受痛苦,但是我们所做一切都是痛苦的因。我们所想和所作所为都是背道而驰的,我们都想快乐,但是不会行善,这就叫愚痴颠倒! 你执着痛苦而想逃避,这本身是个痛苦,你永远脱离不了这个痛苦;你执着快乐而去追求,快乐离你越来越远,你永远得不到快乐。我们不执着快乐,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就来了。我们不执着于痛苦,更不想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你了。 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心转变了,一切都会转变。我们持咒念佛、诵经打坐都是为了转心,如果你心没有转过来,这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从内心里不要再那么愚痴颠倒!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102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