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教里看病人的功德(佛家看病靠得住吗?)

学佛百科2023-03-12311

生西法师答:给别人看病是破坏因果还是积累

如果是医生,认真给人看病解除患者病苦,是积累功德,不是破坏因果,因为佛教非常重视医药,《佛本行集经》上讲:“……尊重承事,恭敬供养,四事具足。所谓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但如果不是医生,因贪求钱财去给人看病,会延误病情,是违法行为。

佛教怎么为病人祈福

佛教通常的做法是:放生、印经、诵经持咒,然后把功德回向病人早日痊愈。

注意,佛教认为,祈福的关键是积累功德和福报,通过回向让它人得到。是这样的。而不是常人那样临时抱佛脚,去苦苦祈求佛菩萨可怜可怜,用神通来帮助自己。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迷信了。因为神通大不过业力,受灾得病,都是自身的业力感招的果报,佛菩萨用神通也不能敌过业力的。

浅析佛教如何治病

佛与医之间,有着莫大的因缘,人世间如生老病死苦,正是佛教所关注的,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放弃世间的王位出家修行,正是为了研究和解决世间的生老病死苦的问题,而佛教的主要目的就是解除人生的病苦。佛教上将人的病分为四种:一为生理病,二为业障病,三为因果病,四为鬼神病。佛教所说的业障病,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非药物所能治愈。鬼神病就是因闹神和闹鬼而得的疾病。也因此,在生病时,除了饮食调节和药物的治疗外,同时结合佛教中治病的方法,双管齐下,能得以良效。现在就将佛教中治病的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诚心称念佛号。就是病患或者其亲属为其称念佛号,至诚恳切,能得感应,比如称念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佛号,或出声或心中默念,行住坐卧时皆可称念,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必能感应到佛菩萨的慈悲救治,令病苦消除。这在历代已经有很多的称念佛号得感应病愈和化解灾难的诸多事迹,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放生增福治病延寿。以病人的名字为其大量放生可以使众多的生命得以被救和延寿,感得的果报是病人疾病治愈,得以延寿。历史上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以前有一位小沙弥侍奉着一位得道的高僧,高僧知道沙弥只剩七天的寿命,于是便叫沙弥回家省视父母,临行时并特别嘱咐沙弥说:「你八天之后再回来。」意思就是要他在自家往生。结果到了第八天,小沙弥竟然没死又回来了,这下他的师父百思不解,感觉很奇怪,于是便入定观察个中缘由。原来小沙弥在回家的途中,看到了许多的蚂蚁被水围困著,于是拿了竹枝当作桥梁,帮助蚂蚁渡水,救了无数蚂蚁的性命,因此不但没有夭折,反而还得到高寿!下面在列举另外一个典型的真实的例子:浙江有个盐商项天瑞,他的家中有个家仆名叫程春年,是淳安人。程春年在清干隆丙寅年七月十一日,因为得了伤寒而一病不起,请了好几个大夫来看都医不好。程春年的家里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而且在自己家里工作已经七年了,他的故乡又在遥远的地方,因此对于程春年无法救治他感到很难过。因此十七日那天,项天瑞便诚心地祈求,发愿要放生一万,来帮程春年延寿。隔天,程春年的脉搏已经停了,但胸口还是温热的,项天瑞便急忙去放生,并为他祈祷。到了二十日上午,项天瑞已经放生二万了,于是焚香禀告、祈求。这样到了中午时分,程春年的身体忽然温热了起来,再过一天,竟连脉搏也开始回复了跳动,就这样程春年不但清醒过来,连病也都痊愈了。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以命还命,必然得到长寿的果报。但是也有人觉得自己的钱不多,无法在亲人或自己病重时短期内大量放生,其实,放生泥鳅和田螺,鱼籽,花费不多却能在短期内放生无数的生命。江慎修居士著的“放生杀生现报录”中有一典故: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个很有钱的商人,名字叫杨序。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梦见一位神人告诉他说:“你再过十天,就要死了。但是你能够救活一万条生命,可以免死。”杨序说:“在这短短的十天内,要救活一万生命,恐不容易做满这数。”神人说:“佛经上说,鱼的卵,没经过盐腌的,就是经过三年,还可以孵化生出鱼来,你为什么不考虑考虑这个呢?”于是杨序就把神人的话特别醒目地写在大路旁的墙壁上,让人都知道不要用盐腌鱼卵;还看见人杀鱼时,就讨取鱼卵,仍到江中。一个月后,他又梦见神人,说:“你已救活亿万生命,数目已经够了,你的寿命已经得到延长。”后活九十岁才死。可见放生的功德最为无量无边,只要有信心努力去做,灾祸危难可以马上消除,福报感应可以马上到来,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一个人会有例外。 三、诵经治病。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上,出现了经许多经药物治疗仍然束手无策的病患,得遇佛缘,自己或经由亲人为其至诚念诵经书而得疾病痊愈的事例,这在民间的感应录上多有记载。其中以地藏菩萨本愿经,金刚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和心经持诵者居多,且得到的感应也很殊胜。下面列举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游珣贞,唐朝广平人。久视年间,任桂府户曹参军。其女患病多年,身体日渐消瘦,这时珣贞正好考满返回洪州,其女病况益加沉重,虽经服药多时,仍未见起色,就对他说:‘女儿记得某年曾经读金刚经,如今临死之前,很想在佛堂再读一遍,若能如此,则死而无憾。’珣贞夫妇听完此话,内心非常哀伤,不禁痛哭流泪,在佛堂里找出金刚经,然因其女身体虚弱,眼睛无法睁开,口也不能读诵,珣贞夫妇于是一起为她读了数遍。一会儿,她的眼睛逐渐睁开,手指著经卷,好像是索取阅读的样子,珣贞夫妇见状,就将经卷放在她手上。这时候,她仍然读不出声,只是眼睛看著经卷,似乎是在默念。不久,佛堂中忽然放出光明,经卷也放射光芒,所有在佛堂里的人,见到这种瑞相,无不齐声赞叹,大家也同时看到她的脸上冒汗,一会儿便汗流浃背,想要睡觉。经过一夜的休息,醒来后告诉家人说:‘我全身的痛苦,已经完全消失了。’不到十天,身体完全复原。从此以后,他们全家都勤诵金刚经。 医药只能治病不能医命,倘能发至诚恭敬之心,受持读诵金刚经,现世中灭无量罪行,消除多生的业障,增长无上福慧,获最胜福田。 四、观想治病。这一定令很多人觉得疑惑,观想为什么能治病,其奥妙之处在哪里,该如何观想呢?比如,从前有一个人,肚子里结了一个硬块,总感到肚子很不舒服,古时没有西医,不能开刀,只能吃药针炙。他四处求医,吃了不少的药,各种办法都用了,一宜没有见效,于是他就整天地观想,要是有一颗金针,刺入腹中,把那个硬块刺破该有多好,一连不知想了多长的时间。不料奇迹发生了,他感到自己肚子里那个硬块不见,全身也轻松了许多,行动就自由多了。也因此他向附近寺院的一位师父请教,寺院的师父为他讲述了3个典故:一是在近代皖北,某山区有一个姓荫的农民在田间劳动.他口渴了,因为没有带茶,就随便到沟里喝了几口水,劳动完了以后回到家中.不一会儿就感到肚子有些痛,他就连忙去找医生。医生问明一些情况后.就安慰他说,这可能是劳累所致,不要注意它就会好的.不几天,这位农民肚子越痛越厉容,慢慢地就感到肚子里有一个东西在蠕动,好像是一条小蛇。妻子听丈夫这么一说,赶忙又把原来那位医生请来了。医生来了,跑到田间捉来一条小蛇,趁农夫不注意时,把这条小蛇放在便盘里,过了一会儿,这位医主说:“你肚子里的小蛇出来 了。”顿时,这个农夫就感到肚子不痛了。二是在我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那就是“杯弓蛇影”。杯弓蛇影是中国正史《晋书·乐广传》所记载的一段真实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到朋友家作客,主人赐给一杯酒,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弓,弓的影子正好映在透明的酒杯中,好像一条蛇,客人喝下酒后因心理原因感到难受,回家后病了半个月,后来经朋友解释才明白过来,病当即好了。三是有一个姓唐的商人,经常到各地做生意,不知是什么原因,脸上长了一个致命的恶疮.十分难看,可是手上也长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黑痞。有一天他托人请了一个很高超的医生,来诊治那个恶疮,这位医生来家后,看了看脸上那个恶疮,又看了看手上那个黑痔,说;“你脸上的那个恶疮,没有什么关系,有问题的倒是你手上那颗黑疮,如不去掉,还会有生命的危险”这个姓唐的商人听了医生的话后,他就天天看手上这颗黑痔,看呀,观呀,默呀,不多天,他脸上的那个恶疮就好了,可手上那个黑痔仍然役有病变。这些例子都是古今中外用观想办法来治病一种方法。而现代,日本的著名学者江胜本博士通过对着清水分别传递着善良,感谢和憎恶,怨恨,痛苦的种种意念,然后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并摄下相片,结果发现接受美好信息的水结晶是非常美丽的图型,而不良的讯息会使水结晶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并以此发表了实验结果《来自水的讯息》一书。而这也从科学方面充分揭示了观想治病的奥妙。对于人类来说,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没有哪样东西比水更重要。人体中有60-80%为水,如果我们能时常保持着良善和美好乐观的心态,身体的细胞就保持在一种健康的状态,这也符合佛教中所说的利用观想的方法来治病的原理。而佛教中观想治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比较容易观想得到且能被大多数人易于接受的方法就是观想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在病人头顶,手持甘露瓶,观想观世音菩萨用手中杨柳枝将甘露洒向病人身上,而病人身上黑色的病气从脚底排出,或者观想药师如来大放佛光,照耀到病人身上,而病人身上的浊气自体内排出,或者佛光照耀着患病的部位,观想炎症在消散,肿瘤在慢慢缩小。每天都不断的观想,一定能得到不可思议的感应。 五、持咒治病。在佛教的经典中,有不少咒语可以用来治病。比如六字大明咒,大悲咒,观音菩萨治病真言,药师咒,佛说神水咒疗一切病经,而咒治病的具体方法有多种,有自己持咒疗治疾病,有咒师持咒为他人治病的,咒语可以直接作用于身体,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被咒加持过的物体如咒水,丝绳,护身符或咒药结合来加持病人,比如持诵药师咒后加持药品,将药品交与病人内服或者输入体内,双管齐下,也是比较稳妥的方法。佛教中的大悲咒能治世间八方四千种疾病。如有疾病,甚至中西医生,也束手无策,你若态度虔诚诵持大悲咒,一定不药而愈,大悲咒就有这样不可思议的神效。唐时,僧人神智,持念大悲咒,咒水能救人百病,病人饮水后多痊愈。每天供水无数,人们称他为“大悲和尚”。相国(宰相)裴休,女儿被鬼神附体,请神智诵咒,七天康复。裴休于是奏请皇帝为寺院题写匾额,皇帝题书“大中圣寿”。 以上简要罗列了一些佛教祛除病苦的佛家医方,而实际上病相无量,药亦无量,佛是大医王,能治百病。世界上有很多疾病,医药是无能为力的。以佛法来说,凡是遇到疾病

人病了请佛教师傅做什么

可以请出家师父为病人念经,把念经的功德回向给病人。如果病人寿数未到,可以籍念经的功德,佛菩萨的加持,尽快恢复健康。如果病人寿数已到,可以仰伏佛法的力量,病人不堕三恶道,得生善道。当然,如果此时病人能发愿往生西方,大家和师父或在家居士一起助念佛号,病人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则是无比殊胜的功德了。

帮病人念地藏王菩萨佛号的用途

佛教认为,帮病人念地藏王菩萨圣号,可以帮病人与他的冤亲债主,也就是他前世今生所伤害过的来讨债的众生解怨,从而让疾病朝好的方向发展。

依《地藏经》讲,为病人念圣号或做其它功德,七分功德,自己得六分,病人只能得一分。因此,最好还是劝病人自己念,则功德自己全得。

佛教怎样对待病苦

佛说生病十因缘《佛医经》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缘。 “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嗔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从是十因缘生病。”

即:

(一)久坐不食,

(二)饮食无节制,

(三)多忧愁,

(四)过度疲劳,

(五)淫欲,

(六)嗔恚,

(七)忍大便,

(八)忍小便,

(九)忍呼吸、哈欠、喷嚏等,

(十)忍放屁。

这十缘已无须过多解释,无一条不切中现代生活方式的要害。

这十缘,关系着每个人复杂的身心系统中“入、住、出”三个层面的状态,哪个层面出了问题,都会给身心系统带来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

生病怎么办,经中如是说

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时差

《增一阿含经》第二十四卷(八)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时差。恒在床褥。云何为五。于时。病人不择饮食。不随时而食。不亲近医药。多忧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谓。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时差。若复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时差。云何为五。于是。病人选择而食。随时而食。亲近医药。不怀愁忧。咸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谓。比丘。病人成就此五法。便得时差。如是。比丘。前五法者当念舍离。后五法者当共奉行。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瞻病人:看望病人之意

七觉意如良药疗治一切众病

《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三卷(六)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当于尔时。尊者均头身抱重患。卧在床褥。不能自起居。是时。均头便念。如来世尊今日不见垂愍。又遭重患。命在不久。医药不接。又闻世尊言。一人不度。吾终不舍。然今独见遗弃。将何苦哉。尔时。世尊以天耳闻均头比丘作是称怨。是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皆集至均头比丘所。问其所?strong病?/font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世尊将众多比丘渐渐至均头比丘房。是时。均头遥见如来来。即自投地。尔时。世尊告均头曰。汝今抱患极为笃重。不须下?strong病N嶙杂凶6薄?/font世尊告均头曰。汝所患为增为损。不增损乎。有能堪任受吾教?strong病J鞘薄?/font均头比丘白佛言。弟子今日所患极笃。但有增无损?strong病K┎荨C也恢鼙椤J雷鹞试弧?/font视瞻病者竟为是谁。均头白言。诸梵行来见瞻视。尔时。世尊告均头曰。汝今堪与吾说七觉意乎。均头是时。三自称说七觉意名。我今堪任于如来前说七觉意法。世尊告曰。若能堪任向如来说。今便说之。是时。均头白佛言。七觉意者。何等为七。所谓念觉意。如来之所说法觉意。精进觉意。喜觉意。猗觉意。定觉意。护觉意。是谓。世尊。有此七觉意者。正谓此耳。尔时。尊者均头说此语已。所有疾患。皆悉除愈。无有众恼。是时。均头白世尊言。药中之盛。所谓此七觉意之法是?strong病S砸┲兄⒄摺?/font不过此七觉意。今思惟此七觉意。所有众病皆悉除愈。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受持此七觉意法。善念讽诵。勿有狐疑于佛法众者。彼众生类所有疾患皆悉除愈。所以然者。此七觉意甚难晓了。一切诸法皆悉了知。照明一切诸法。亦如良药疗治一切众病。犹如甘露食无厌足。若不得此七觉意者。众生之类流转生死。诸比丘。当求方便。修七觉意。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

均头:舍利弗弟子。

七觉意: 又作七觉支、七觉分。(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strong病?/font(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109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