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与学佛(学佛跟学历有关系吗)

"常随佛学".学佛与佛学是什么样的关系
常随佛学,和佛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说经常聆听佛的教导跟随佛学习。
后者是说,佛学知识。
“佛学”与“学佛”,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不是一回事,佛学也有人称之为佛教文化,具体的说,包括:佛教的历史,佛教的人物,佛教的发展趋势……。学佛则是向佛学习,学习成佛之道。
为什么要学佛?学佛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要学佛?
学佛是让你们救度众生,不是只为自己,只有救度众生你的果位才能上去,你的境界才能提高。果位越高,救度众生的境界也越高。如果只知道救自己,其实你已经没有能力救度众生,没有能力做功德了。比如你天天为自己念经,实际上是你自己欠债太多来不及还,你怎么去做功德呢?又怎样救度众生呢?就像自己挣的钱都还债了,哪有钱来帮助别人。
度众生是我们的目的,怎样度众生呢?首先要破邪立正,破除邪的东西,即破除不正的东西,才能在心中树立正能量;只为自己的利益去做事情就是不正。所以要把思想上肮脏的东西全部破除,才能成为正。当你破邪立正之后,你的智慧就会慢慢产生圆融,佛法上叫定慧圆明之象,也就是定下来之后智慧就开了,就圆融明白了。比如:有些人的脸你一看就知道很聪明,而智商有问题的人你一看就知道傻傻的。定慧圆明之象,非常重要,是你破邪立正的结果。
辩才无碍,就是嘴巴去讲,用智慧去论述。比如救人劝说别人修心,你嘴巴不会讲,别人提出的问题,而你如果没有一种能力去讲,明明是真理有的就会越辩越不明。嘴巴有辩述能力叫辩才,无碍就是没有阻碍,你们去弘法如果嘴巴不会讲,这个法如何弘呢?一定要无碍就是你的嘴巴讲佛法讲得特别好,没有阻碍,这点很重要。
一个人要具有很多本领来弘法,要有智慧,要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大无畏就是把自己忘记,不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如果这个人在弘法,不论是正说、引说,实际上都是妙法。正说就是正确很严厉地说,直接告诉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这里为什么用引说,而引说叫反正话,今天想把这个人讲通,你可以用很多种方法引导他清醒,如果用正常的方法不能让他清醒,你可以用另一种方法。
也就是说你今天想把这个人讲通,让他信佛念经,有时讲话要引导他去想。比如医生告诉病人,如果你这个病如果不好好医治,以后会引发什么什么重病,这个医生说得没错啊。但是正常的医生是不应该这样说的,因为说了病人心里会怕,会有压力,对有些病人不能这么说,但对有些病人就得这样说,因为有些病人根本就不理解医生,不相信医生,如果不讲严重一点他就不会重视自己的病。
正说、引说均系妙法。如果你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救度众生,说法上有一点引说也是妙法,因为当你真正想救这个人时,你必须要用尽你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里面要有一个原则,叫主因根正,即你主要种下的因果,你的根是正的(就是出发点是好的),稍有一点引说没关系。人要有信念,如果发心正就会有一系列的妙法。
下面给徒弟说一下学佛的根基中下根者闻法时会有大反应,“大反应”是现代话,中下根者,就是修为一般,不是太好的人称为中下根的人,根就是你的根本,是你前世所修带来的修为,中下根的人一听到佛法就会有大惊怖,即惊恐。就像师父在说法时,如果说到有些事情,根基很浅的人,他们听到后会恐怖。当你有想法有表情时,你的根基是浅的。
就是给中下根者弘法时,你劝说他学佛时,他会很诧异,“原来人间还有这种事情”,然后会惊恐,当你劝人学佛时,就是要让他有些惊恐感。比如:一个经常杀生的人,你告诉他,某某某就是因为常杀生,如何如何了。他听后一惊,然后就恐怖了,感觉自己不能再做这些事情了,你这样是不是救了他?对那些中下根者就得用这些方法,让他们彻底明白觉悟,才能改变。
老子曰:“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就是对缺乏悟性,见识浅薄的人,听到“道”就大笑不止,表现出鄙视、讥笑的语态,是因为“道”理论高深不容易理解,如果人人都能理解轻易接受,那就不足以称之为“道”了。很多法门讲道,其实就是修心学佛的一种方法。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师父教你们做人处事的方法: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恭录 正说 引说 均是妙法
什么是佛?为什么要学佛?学佛有什么用?
阿弥陀佛
佛是“觉悟”,究竟圆满的觉悟。学佛可以离苦得乐。
老法师---“佛”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觉悟的人,他不是神。你如果对于宇宙人生彻底觉悟了,你也就叫做佛了。
1 佛教究竟是什么?诸位要晓得,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众生的教育,所以它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
2 在哲学里面,“能”与“所”是对立的;佛法虽然讲能所,能所是一不是二。宗教的定义,一定要有一个宇宙的造物主、一定要有个神,佛法里面没有造物主,也没有神。
3 “佛”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觉悟的人,他不是神。你如果对于宇宙人生彻底觉悟了,你也就叫做佛了。
4 佛法是平等的,佛说人人都可以成佛。佛法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大家成佛。所谓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了。
法师---学佛有什么好处?“佛法德用”。这个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古时候这个德是通用的。你所得到的是什么?是“大觉”,得到的是智慧。
1 学佛一定是愈学愈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比一个月好,能够做到一个月比一个月好,那我就很恭喜你。为什么?你的功夫得力了,非常得力。
3 如果你说你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好,那我就可以说,你这一生决定成佛,没话说,决定成佛。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进步,这还得了吗?这不得了!这是我们要努力的。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妄想、执着要逐渐地减轻,心一天比一天清净,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智慧增长,对人、对事的看法不一样了,处理起来也不相同。
4 有很多很用功的人,我教他念经,一天念十遍。念了一年多来见我,他说是不一样,妄念少了,现在好像是聪明了。为什么?办事情很顺利,讲话也不会颠三倒四了,处理事情好像也很有条理。
5 心清净,智慧现前,你看看,一、两年效果就收到了,所以,我们要懂得一门深入!学佛有什么好处?“佛法德用”。这个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古时候这个德是通用的。你所得到的是什么?是“大觉”,得到的是智慧。
6 智慧起作用,起作用就太多太多了,归纳成两大类,一类是“大慈”,一类是“大悲”,常讲大慈大悲。大慈是“利乐有情”,我快乐,我也要帮助大家都快乐,这是大慈,这是佛法的用处;大悲是“教化众生”,悲心就是怜悯心。
7 佛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帮助众生、成就众生,令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成就无上菩提。我过去迷惑颠倒,得到佛法的启示,才能够恢复自性的清净光明,我得到这个好处!
学佛与佛学,佛教有什么区别?
佛学是将佛教,佛法作为对象,研究其规律,发现新的联系,并应用所发现的规律对佛教进行创新和改造。
学佛则是以自己为对象,选择以佛法为指南,看清自己,不断修正自己,最终“离苦得乐”。外在表现即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所以佛学和学佛两者的对象和目的,乃至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这样,“佛”“佛教”以及相关的许多东西对佛学研究者和学佛者来说都是不同的概念。再加上大多数佛学研究者和初学佛者都有相当的贪执和争辩心。一些不必要的争辩就这样产生了。
我觉得,对于象我这样的初学佛者应当加强自己的修炼,把这些争辩当作修行的机会。对于佛学研究者,应当知道“佛”“佛教”“佛法”“佛学”“佛学研究”也是因缘法,终有一天会消失,如果仅仅是研究的话,最终还是一场空。生命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入宝山空手而归,太可惜了。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1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