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学佛的人应不应该感谢对你使坏的人(佛说要感谢那些伤害你的人)

学佛百科2023-03-1294

学佛者需要远离邪恶的人吗?比如整天污言秽语,思想龌龊的人

是的,佛经中讲,修行人要远离恶友,亲近善知识。

《正法念处经》说:“于须臾顷,不近恶友,不与言说,不同道行。以何因缘不与同行?一切善业,近恶知识则为妨碍,是故不得与之共语去来同住。何以故?恶知识者,是贪瞋痴之所住处,有智之人应当舍之犹如毒树。”

学佛后心胸变的宽阔了,原谅了所有伤害自己的人,是不是佛的点化?

首先恭喜你,学佛取得了成就,学佛有成就的最大体现就是,一个人的心胸变得宽阔了。你不仅心胸宽阔还原谅了所有伤害自己的人,随喜赞叹,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一位高僧曾经说过:所谓的学有所成,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心胸宽广地活着。不是吗,我们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学习佛的如大海般宽广的心胸,通过学佛让自己也变得像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你所说的点化,固然有些道理,但我更倾向于,那不过是你自己精进修行,修身修心日积月累后所收获的福德智慧,佛经中有言:积思顿释,你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自己的修行,积累到一定程序你就会突然明白。

你心胸的宽阔和对伤害的原谅,都证明你学佛之路的正确,说明你的学佛之路没有跑偏。

再次祝贺师兄的学佛成就,愿您继续勇猛精进,早证菩提,南无阿弥陀佛!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别人欺负你,你该怎么办?佛教怎么解释这个?

我们经常听到学佛信佛的弟子们宣传忍辱,也经常有人拿寒山拾得的问答来说,什么他人辱我骂我如何如何的,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当做应事准则,也让许多不信佛法的人把忍等同于佛法的处世态度手段,说佛法无法应对争端,只知退让没有原则。 其实很多人不晓得什么是修忍辱,缺乏正确的分析思维。在佛法的道理上讲,忍的是个人“自以为”的辱,并不是不见世间事不知世间事。对于别人施加于己的欺负和争执,首先要分析情况,对于这个情况的实际分析理解缘由,佛法讲叫做如理作意:

1、如果对方仅仅是无聊的挑衅羞辱,没有任何对他人安乐的针对性,没有伤害性,也就是说对方根本就是个无理取闹的人,那么可以有节制的拒绝他,然后回避他。对于无聊的、无理的人,我们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所以而忍。就比如一只狗咬了我们,我们不可能去跟它学咬然后它去。对无理的无聊的挑逗的人,其实一样。所以说,面对他人的愚痴和无明,我们自身应该有自知之明,和自制力。

2、如果对方是因为自己、周边他人与他之间的行为冲突而发生打斗,那么一样也需要理智分析对错因由,该承认错误的承认,该反驳的反驳,有理立足不惧威胁,有所行动的目的不是争执“自我”的尊严,而是维护公义。而且特别注意的是当侵害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时,自己出面的斗争是维护众生的和谐,是善事义举。即经论上所谓“若见危难困恶,随己堪任,予以解脱,做无畏施”。

任何处置都需要记住最前面的话,要如理作意,要理智,放下自我的无明,比如说因为维护他人利益时别人打我们,我们得守法,知道轻重,得充分把握自己,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抗衡,要知人知己,避免不在一个力量级别上的无益竞争,那也是无明。所以对事物的处理得使用智慧,想出多种办法,该报警该求助的就得及早。方法很多,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用清醒的思路去决策,而不是蛮干。有理、有智、有节,这就是以佛法去处事的态度。

请问各位佛教同仁 如果有人在我们身上使坏 让我们吃亏 我们不报复他 选择忍辱负重

忍辱,并不是忍辱负重的忍受,而是接受,是真正的认识到因果不虚后的感受。

否则,如果我们就会变成定时炸弹,哪天忍受不了爆发了,就会很可怕。

作为一个修行的人,如果真的具备慈悲心,例如有人偷了你东西,本来他的果报是下地狱。但如果你能观这样的“逆缘”为“增上缘”,感恩他偷走你的“贪执”,让你了解到哪怕一点点的无常,然后回向给他,那么他也是罪中有功,你也是迅速的积累了福慧资粮,自他皆利。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113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