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逆来顺受(佛说逆来顺受)

众生平等,逆来顺受,因果轮回。是哪个宗教的观点
因果轮回 是佛教的观点 没错的。
你说的因果轮回,可以说成是 三世因果 和 六道轮回。
三世因果 是指 前世、今生、来世。也可以说是 过去 现在和未来。
过去所做的善与恶,导致现在的苦与乐。现在做事的善与恶,又会形成到未来 的苦与乐。
有因就有果,因果的作用永远是自作自受,
绝没有你造作的业果,别人承受的。。或者别人造作什么业力,而你得到果报的。。
六道轮回
六道 是指: 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凡未解脱的一切众生,都会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这就所说的轮回。
六道轮回 是根据众生所做的善恶业力的不同,来决定下一世所投生的去处。
天道、阿修罗道、人道 是三善道,较为优良。 畜生、饿鬼、地狱 是三恶道,因其造业较惨重故。
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通过修行 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
佛家说的 众生平等,这句话也被很多人误解。佛法中所谓的众生平等,是指众生法性平等,对众生的慈悲喜舍心平等,在因果轮回规律面前,众生平等,而非说众生的际遇平等,地位平等。
有人说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是法网恢恢有时难免疏而有漏。佛教以为,唯有在因果轮回之前,才能达到人人平等的境界。不管达官贵族、平民百姓,都不能免于生死轮回。
时间岁月是世间最公平的判官,生老病死是一视同仁的裁决者。而 因果轮回并不是由阎王小鬼所操纵,也不是上帝造物者所能支配,主宰轮回的是我们自身所造的业力,上帝天神既无法赐福给我们,也不能降祸给我们,一切的祸福都是我们自作自受。
因此从轮回的观点来看,有情众生是个完全自由平等的个体,幸福快乐的人生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不幸悲惨的命运也是我们自己所造成。
造物者不能为我们一手遮天、掩蔽一切的罪孽,天神也无法剥夺我们既有的功德幸福。在因果轮回面前,没有投机侥幸可言,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造物者。。
至于逆来顺受,
有很多人认为佛教徒讲的慈悲,就是一味地受辱退让,无原则的逆来顺受,无条件地施舍他人,这是对佛教的误解。学佛人当然应学习忍辱,但也是有原则的。
佛教徒应当要识己、识人、识进退,便是智慧,也是慈悲;没有智慧做指导的慈悲,那就不是真慈悲。。
佛教是不是就应该任打任骂,逆来顺受?
不是。佛教修的是内心,而非打骂等行为,也就是说,内心平静如水,行为可以如闪电霹雳。
逆来顺受的意思
逆来顺受,汉语成语,拼音:nì lái shùn shòu,意思是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逆来顺受造句如下:
1、因此,远不同于鼓励逆来顺受的无奈感,早期佛教的业力概念,侧重于释放心智在每时每刻如何行动的潜力。
2、我掐他,他也只是吸一口气,张大双眼,好像是他偶然伤害了自己,谁也不能怪似的。当老恩萧发现他的儿子这样虐待他所谓的可怜的孤儿时,这种逆来顺受使老恩萧冒火了。
3、流离失所的人们头顶长条塑料布,勉强衣能蔽体,这是坚忍克已而又逆来顺受的一群人。
4、像木头般阴郁缄默的罗尼代表着老一代的英国人。这代人内心空虚,逆来顺受。人们应当了解这代人的处境。
5、昂山素姬总是主张非暴力抵抗,但她的抵抗在国际上享有的盛名,比她的逆来顺受要大得多。
6、友善和人际关系的改善并不意味着逆来顺受,逢迎拍马。
7、另外,我们还了解到,新闻集团死气沉沉、逆来顺受的董事会也大为震惊,已经处于警备状态,紧张程度甚至并不亚于鲁伯特的妻子。
8、过度忍耐,就是懦弱无能,—个习惯了逆来顺受的身躯不会挺直,一颗唯命是从的心灵不会散发生活的激情。
9、37岁的堀江贵文在邮件中写道:“这个案子向社会传递了一个信息,面对日本社会现有的保守体制,最好是逆来顺受。”
10、这些孩子会长成极端个性——十足的叛逆者或者逆来顺受的受气包。
佛教适用于当今社会吗?是否有点逆来顺受?
佛教的目的是自救、救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所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适合于任何社会的。
佛教的核心是“调伏自心”所以也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表面上有些时候像是逆来顺受,但是仔细分析之下就像道教讲的:水,以柔而克刚。以无形而破万物。当然对于非常特殊的事情,也不一定都是逆来顺受,佛教也有护法,佛教也有愤怒的修法,以愤怒的形象,慈悲的心肠。
佛家强调的是用智慧,而不应蛮力。
逆来顺受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893 成语 逆来顺受 注音 ㄋㄧˋ ㄌㄞˊ ㄕㄨㄣˋ ㄕㄡˋ 汉语拼音 nì lái shùn shòu 释义 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的待遇。
语本宋.陈录《善诱文.对治十常》。
「委曲求全」 典源 宋.陈录《善诱文.对治十常》居富贵常怜贫困,受快乐常恐灾祸,见1在常生知足,未来常思戒惧,冤结常求解免,衣食常思来处,起念常教纯正,出语常思因果,逆境常当顺受,动静常付无心。
守此十常,更无烦恼。
〔注解〕(1)见:音ㄒ|ㄢˋ,同「现」。
典故说明 宋朝陈录的《善诱文》中有一篇〈对治十常〉。
「对治」为佛教语,是断绝烦恼的意思。
〈对治十常〉即是断绝烦恼的十种平常而重要的方法,其中有一个方法是「逆境常当顺受」,是说处在恶劣环境或不顺利时,要采取坦然接受的态度,才能免于烦恼。
后来「逆来顺受」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的待遇。
出现「逆来顺受」的书证如《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书证 01.《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02.明.徐《杀狗记》第一八出:「兄富伊贫实可怜,逆来顺受总由天,分明指与平川路,莫把忠言当恶言。」
03.明.邵璨《香囊记》第五出:「秀才,老娘不识世事,但闻得俗语云:『恭敬不如从命。
』老安人便是差见,也索逆来顺受,不可推拒。」
04.《隋唐演义》第九四回:「以父而临其子,惟有逆来顺受而已。」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从前受了主人的骂,无非逆来顺受;此时受骂,未免就有点退有后言了。
何况他是借此出气的,骂得不在理上。」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的待遇。
【使用类别】用在「委屈顺从」的表述上。
【例句】01在悲观的宿命论影响下,她对于任何事都逆来顺受。
02逆来顺受的处事态度,只会让欺负你的人变本加厉。
03你不要什么事都逆来顺受,也要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04现代女性讲求独立自主,不再像传统妇女总是逆来顺受。
05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传统中逆来顺受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
06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不必逆来顺受,应该极力争取应有的权利。
07对于丈夫长期的暴力行为,她决定不再逆来顺受,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近义词: 犯而不校,委曲求全,唾面自干
反义词: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辨识 请参考『辨识893』 参考语词 逆境顺受,横逆顺受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142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