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法转化情绪的简单介绍

学佛百科2023-03-1384

圣严法师《如何管理好情绪》

问:从医学和心理学来看情绪,它是自然反应,那么佛法是怎么看待的呢?

答:情绪可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情绪。所谓健康的情绪,就是享受、欣赏、欢愉,这是一种快乐的感觉,也就是赏心乐事。

通常若有人说到:‘你有情绪啊!’这多半是指不健康的情绪,包括怒、怨、恨,或是讨厌、疲倦等都是。因为不健康,所以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身心受了影响便会影响到家庭、事业,甚至跟朋友之间相处的关系。

凡是以自我中心出发的,都叫做情绪。人为什么要做好事?大家总是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希望做好事以后可以得到回报、可以升天,能够在人间享洪福,这些希望都算是人的情绪。

从佛法的观点来讲,有造恶的情绪,也有修善的情绪。上述这些做法与观念,对一般人而言是好的,但是以佛教的立场,福享完了以后还是会受苦,并不是彻底的解脱。最好还是能从自我中心得到解放,得解脱之后就没有情绪,只有智慧和慈悲了。

问:情绪有能量,是否可以转负面的情绪能量成正面的?

答:情绪能量是可以转化的。在佛法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做‘精进’,还有一个关于参禅者的名词,叫做‘大愤心’,也就是大愤怒心。大愤怒心是发愤图强的意思,‘愤’也可以作‘奋’,即是奋斗、精进的意思,是指痛下决心,自己非得要完成不可,这本身是一种情绪,但这个情绪是正面的,是往好的方面去发展。

如果一个人没有‘发愤图强’这种意志力的情绪来支撑,做任何事情都会半途而废,都可能虎头蛇尾、浅尝即止,不可能把一桩大事完成,也不可能有始有终,所以人还是需要有正面的情绪。

然而正面的情绪还是自我中心,仍是以‘我’为出发点想要完成某件事。至于想要成佛,就必须要有精进心。事实上,精进心是一种净化了的情绪,它不伤害人也不伤害己,只是在修行的路上一直往前走,好像是一种能源、能量,如果没有这种能量的话,修行就修不成了。

所以佛又称大雄、大力、大慈悲,能够得大解脱。大解脱即是大智慧,这个‘大’的意思,就是从精进心产生的。

问:法师说我们有造恶的情绪,也有修善的情绪,那‘精进心’就是修善的情绪吗?

答:修善的‘善’有两种,一种是自我中心的修善,一种则是为众生的修善。为众生的是慈悲,为自己的则是以自私心修善。

若是希望以后得到回馈,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心态来行善,这是自我中心的善,希望得到利益,这算是好事,一般来说我们也鼓励。

另外一种善是绝对的善,也就是超越自我中心的善,心中只有众生没有自我,愿意为众生而受苦受难。这种善是清净的善,我们称为‘慈悲’,称为‘菩提心’。

问:当情绪正在酝酿但还没有升起时,有没有方法察觉,并且化解?

答:这很不容易!有修行的人比较可能做得到。所以平常要练习打坐或是静坐,透过这样的修炼,能够觉察自己的心理反应。

通常,人没有办法发现自己的心理反应,当觉察到心理出现某种反应,还不知道这就是情绪。还有一种是自己心里已经不舒服了,即使嘴上没说,脸上可能已经有表情了!对于这些情绪,是可以用方法来避免爆发的。

面对这种状况,最好的方法是体验呼吸,觉察呼吸从鼻孔出和入的感觉,或者用念佛号的方式来改善。听到一句令自己不快乐的话、见到一件不喜欢的事,或发生了一桩不幸的事件,就念‘阿弥陀佛’!不要只是念一句,要持续不断地念下去,这样自然而然就能够化解情绪了。

当知道自己心里不舒服,借由不断诵念‘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来化解,是很有帮助的,听着自己念阿弥陀佛,想像阿弥陀佛就在面前,这样,情绪自然而然就会平复下来。至于其它的宗教如基督教,则可以念‘哈利路亚’。

当问题来了,不要用脾气来解决,而是要用理性来解决,以这样的方式训练自己、帮助自己,让自己安静下来,就可以把事情处理得更加圆满。

处理不好情绪的三种方法

如何对治修行和生活中的种种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容易的,大叫就好,打回去攻击对方。呵呵,我是开玩笑的。处理情绪的方法有三种。

情绪产生的时候就逃开不去想,排斥它,这是第一种方法。

生气不好、贪心不好、骄傲不好,这里讲了一个譬喻:一头猪到了田地里,被一根竹竿戳到之后,它不会再到那个田地了,就是第一次去戳到了,它就不会再去第二次了。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生起情绪时,我们就斩断它,有时候是好的,有时候不容易做,非常困难,总是要跟它对抗。

第二种就是转化的方法,怎么把负面情绪转化成佛法呢?

有两个要点,首先就是要觉知它,这个情绪就是我们觉知的一个支柱、一个对境,「我现在在生气、现在感觉到什么?我在嫉妒。」觉知就像开了一盏灯,如果在这个房间里面没有灯的话,那就会有问题了,撞到墙上或者撞到桌子,你不知道该怎么走,你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在黑暗中不知道该做什么了。虽然这个房间是完美的,非常好的房间,但是没有灯,什么都没用,当你看见这盏灯,灯开了,一切都变得非常完美了,你可以在房间里非常舒适,也可以自由的,但是灯并没有改变房间里的任何东西,只是让你看得更清楚了。所以当情绪生起的时候,你不要说这个愤怒是我的敌人,自我是我的敌人,你只要跟它讲,跟它打个招呼,跟它讲说:「Hi!」这样。

第二个要点就是用慈悲,

所以在有这样情绪的时候,就观想把所有众生的问题带到我的身上来,让我代替所有众生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想法,我们的愤怒生气都转成慈悲了,你不用压抑它,你跟它打招呼,跟生气、气愤讲Hi。连忧郁症都跟它打招呼;还有离婚痛苦,比如说离婚这样痛苦,就说离婚都是痛苦的,我这样离婚的痛苦,就观想让所有众生离婚的痛苦都能承担在我这上面,那这样,离婚都是功德了,能够帮我们净除障碍,积累资粮。就像在菩提迦耶很多的感冒,观想把所有众生的感冒都带到我的感冒上面,我这样的感冒就代替所有众生的感冒,那感冒都变得非常珍贵了。每个人一生都积累很大的资粮,这个就是转化。

第三种处理情绪的方法就是用空性。

是谁在感受痛苦?痛苦是哪里来的?所以当下就有几秒钟的解脱。这回情绪可能比之前还要强烈,又再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有一天,这样的痛苦、难过的问题,不断的在提醒我们空性。没有问题了,那就没有智慧;问题出来了,所有的智慧就生起了。这第三种方法就叫自解脱,不去阻止它也不用去转化它,这个是心性的教导,所以我们这边不能就这样讲出来。

佛法咋样解决情绪很压抑咋办

多做善事 去放放生 看见几条生命被你救下来了心情肯定大好、最好修十善业。百善孝为先, 可以看看《佛说孝子经》

《天请问经》:

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

持戒恒端严破戒常丑陋

----------------------

《佛遗教经》: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地藏经》: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

《十善业道经》: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144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