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治病的方法(佛教冶病药方)

急!急!求佛教的治病方法
1.是息心系脐,能治诸病,也能发生诸禅,因为息从脐出,还入至脐。又人托胎之时,带系在脐,是肠胃的根源。
2.诸如上气胸满、两胁痛、背臂急、肩井痛、心热懊痛、烦不能食、脐下冷、上热下冷、阴阳不和以及气嗽等,可以用意守丹田的方法治疗。
3.为心缘两脚之间,可以治愈头痛、眼睛赤痛、唇口热、疱疹、腹猝痛、两耳聋、颈项强等七种病。
4.是经常止心在足,能治一切病。因为我们平常用脑的时候多,“气强充脏腑,翻破成病”,心如缘下,则五脏顺而消化力增强,众病自愈。
佛祖谈癌症怎么治?
《佛说疗痔病经》,专讲治疗各种肿瘤的佛教方法。全经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比丘)众五百人俱。时有众多苾刍(比丘)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日夜中。极受忧恼。时具寿阿难陀见是事已。诣世尊所。顶礼双足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今王舍城。多有苾刍(比丘)。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日夜中。极受忧恼。世尊。此诸病苦。云何救疗。尔时佛告阿难陀,汝可听此疗痔病经。读诵受持。系心勿忘。亦于他人。广为宣说。此诸痔病悉得除殄(tian)。所谓风痔热痔癊痔三合痔。血痔腹中痔鼻内痔。齿痔舌痔眼痔耳痔。顶痔手足痔脊背痔粪门痔。遍身支节所生诸痔。如是痔瘘。悉皆干燥。堕落消灭。必瘥(chai)无疑。皆应诵持。如是神咒。即说咒曰。
怛侄他[tuó] 頞[è]阑帝 頞蓝谜 室利鞞[pí] 室里室里 磨羯[jié]失质 三婆跋睹[dǔ] 莎[suō]诃
阿难陀。于此北方有大雪山王。中有大娑[suō]罗树。名曰难胜。有三种华。一者初生。二者圆满。三者干枯。犹如彼华。干燥落时。我诸苾刍(比丘)所患痔病。亦复如是。勿复血出。亦勿脓流。永除苦痛悉皆平复。即令干燥。又复若常诵此经者。得宿命住智。能忆过去七生之事。咒法成就娑诃。又说咒曰。
怛侄他 苫米苫米 舍苫米 苫没你 舍苫泥 娑诃
佛说是经已。时具寿阿难陀。及诸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
怛侄他。 頞兰帝。 頞蓝谜。
da zhi tuo 。a lan di。a lan mi
室利鞞。室里室里。
shi li pi。shi li shi li
磨羯失质。三婆跋睹。莎诃。
mo jie shi zhi。san po ba du。suo he。
怛侄他。苫谜苫谜。舍苫谜。
da zhi ta 。shan mi shan mi。she shan mi。
苫末泥。舍苫泥。莎诃。
shan mo ni。she shan ni。suo he。
根据一些感应案例,依上述咒语诵持,并长期放生,结合正常的现代医疗手段,还是有效果的。
禅定治病的方法有哪几种
佛教说身内外“四大不调”能生404种病,修禅定得法者,可以祛除和治疗404病。智凯《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宗四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瘥矣。”
根据佛经中的说法,根据病因把疾病分为四大不调:一是劳累过度、二是饮食不节、三坐禅不得法、四是鬼魔所侵。另外还有“业病”六类。因过度劳累和饮食不节所致病,以药物治疗为宜,并须注意保养身体,调节饮食。因坐禅不得法所生的“禅病”,用药物治疗效果多不佳,还须通过修禅定,以正确的方法对治才能痊愈。鬼魔所致病,在症状上主要指癔病一类,这种病须得“深观力及大神咒”才能治愈。深观、持咒,实际上也都是坐禅中自修或由大法师给予治疗。“业病”是指因不善的行为所引生的必然果报,指的是医药无法治愈及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所致的病,这类病须内修观,外忏悔:内修观属禅定,外忏悔,实际上是一种解除精神负担的心理疗法,也须由佛医师或大法师给予特别治疗。
总的看来,佛学虽说禅定有治病之效,但主要还是倾向于用药物治疗。佛教认为病从根本上说是“业报”,是人生所难免的,甚至成佛也未必能完全无病。佛教史料并非忌讳说释迦牟尼也有背痛等病。许多定功高深的高僧乃至如藏传佛教认为是活佛的人有时也会有病,在佛教看来也是完全正常的。大乘佛经中说修学佛道,可以把今生后世应受的罪果报转变为现前的小病小灾,因此修禅者有病,完全可以被解释为修得好的表现。汉传佛教禅宗等,“以病苦为良药”,作为磨练道力的良机,一般不专门修禅定去治病。当然,这种不以病为病的超脱态度,从另一意义上来说,正好是一种最高深的禅定治病法。
释为修得好的表现。汉传佛教禅宗等,“以病苦为良药”,作为磨练道力的良机,一般不专门修禅定去治病。当然,这种不以病为病的超脱态度,从另一意义上来说,正好是一种最高深的禅定治病法。
药师咒治病
阳光:
复次,曼殊室利!
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疟、干消、黄热等病,或被魇魅蛊道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令是等消除,所求愿满。
时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灭除一切众生苦恼。既入定已,于肉髻中出大光明。
光中演说大陀罗尼咒曰:
南无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薜琉璃跋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也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
怛侄他
唵鞞刹逝鞞刹逝鞞刹社三没揭帝莎诃
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
阳光:
药师佛看到众生的种种病苦,就想帮助众生消除这些病苦。包括短命和横死。
同时还想让众生能够满足愿望。所以就讲了一个咒语,
阳光:
这个咒语就是我们常说的药师咒。
阳光:
瘦疟、干消、黄热等病,各种病都可以消除。
阳光:
还能解决各种鬼魅附体或者邪咒或者蛊毒。
阳光:
还能让人免除横死,获得长寿。
阳光:
我用的第一个咒语就是这个。
阳光:
曼殊室利!
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
若有所求,至心念诵,皆得如意,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
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阳光:
如果有人生病。我们应该把自己洗干净,刷牙漱口干净。
我们对患者的饮食或药物或无虫水用这个咒语念108遍来加持。然后给他服用,那么这个患者的疾病就可以消除。
阳光:
这个无虫水。就是没有虫子的水。或许大家无法理解,就连现在有些人喝的水里还是有虫子的。生活很可怜,连干净的水都喝不到。
对于这样的水,要用一个过滤网来过滤,就可以变成无虫水。
阳光:
那么这里就讲了一个治病的方法。以前给大家发过那个视频,按照视频上面来学就行。
我们可以观想自己口中的咒语变成蓝光,融入到这个食物或者水里面。
阳光:
下面要强调一点。有些人以为药师佛就是专门帮人治一些跑肚拉稀病的,其实药师佛能帮我们解决一切问题。
阳光:
贫穷了,心里难受了,是不是病?
是病。
是病就得治。所以药师佛帮我们发财
阳光:
当不上官,找不到对象,生不出孩子了,孩子学习不好了,心里不舒服了,是不是病?
都是病。都得治。
总之各种不如意,各种不顺心,各种不舒服。药师佛通通帮我们解决
阳光:
这个药师咒不仅能解除身体上的疾病之苦。
也是一个能满足我们各种愿望的咒语。
阳光:
能让我们健康长寿,命终之后往生东方药师佛净土。
阳光:
大家应该至心念诵,
阳光:
后面这两句话很多人都不重视。我要提醒大家。
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大家如果要供养药师琉璃光佛,就应该每天念念这个咒语,不要忘记。利益非常大。
芝麟-水木华堂-家居生活馆:
我每次都是跪在佛前念的[愉快]
佛教大悲咒怎样治病人
持诵人必须要有大悲心,一心持诵大悲咒,方有效果,可以直接用咒治病,也可以用持咒加持的大悲水来治病,前提是饮用之病人必须要信,也就是要能弃恶扬善,要能知过改过!
阿弥陀佛
佛学教你治病
导语:现代人越来越讲究养生,那大家知道学习佛家思想还能养生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佛教认为,致病的原因不外乎下列二种:
一、为四大不调。即地大病相为身体沉重,坚结疼痛;水大病相为饮食不消,腹痛下痢;火大则会全身发热,大小便不通;风大会引起肺闷,气急呕吐;
二、贪瞋痴毒,贪是对于自己的喜爱境生起染污耽着的心;瞋心起时,血脉贲张,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复发等疾病;痴是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佛教认为一切物质存在常性、无我性,只有心灵是独立的、自由的。永远维持心灵的寂静,保持与灵魂的一致,那么健康长寿、永葆青春不过是取恒河一滴水那样简单。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佛学是一门杰出的心理学。佛学修持心性是要达到智慧的圆满,断除一切烦恼,这样一来平衡了心态,尤其是乐观看待生、老、病、死。佛教“禅定”的理念与方法是佛教养生的一大秘诀,人人都可以通过修禅充分调动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强身,悦情养性,延年益寿。
佛教说身内外“四大不调”能生404种病,修禅定得法者,可以祛除和治疗404病。智凯《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宗四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瘥矣。”
根据佛经中的说法,根据病因把疾病分为四大不调:一是劳累过度、二是饮食不节、三坐禅不得法、四是鬼魔所侵。另外还有“业病”六类。因过度劳累和饮食不节所致病,以药物治疗为宜,并须注意保养身体,调节饮食。因坐禅不得法所生的“禅病”,用药物治疗效果多不佳,还须通过修禅定,以正确的方法对治才能痊愈。鬼魔所致病,在症状上主要指癔病一类,这种病须得“深观力及大神咒”才能治愈。深观、持咒,实际上也都是坐禅中自修或由大法师给予治疗。“业病”是指因不善的行为所引生的必然果报,指的是医药无法治愈及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所致的病,这类病须内修观,外忏悔:内修观属禅定,外忏悔,实际上是一种解除精神负担的心理疗法,也须由佛医师或大法师给予特别治疗。
总的看来,佛学虽说禅定有治病之效,但主要还是倾向于用药物治疗。佛教认为病从根本上说是“业报”,是人生所难免的,甚至成佛也未必能完全无病。佛教史料并非忌讳说释迦牟尼也有背痛等病。许多定功高深的高僧乃至如藏传佛教认为是活佛的.人有时也会有病,在佛教看来也是完全正常的。大乘佛经中说修学佛道,可以把今生后世应受的罪果报转变为现前的小病小灾,因此修禅者有病,完全可以被解释为修得好的表现。汉传佛教禅宗等,“以病苦为良药”,作为磨练道力的良机,一般不专门修禅定去治病。当然,这种不以病为病的超脱态度,从另一意义上来说,正好是一种最高深的禅定治病法。
佛教学认为坐禅修练者若长久入定,因生理活动的抑制与能量的消耗,会导致身体虚弱瘦损,必须依法补养。补养之法,不外饮食药物与禅观二途。《禅秘要法经》说,僧尼修“一门观”时,“当乞好美食及诸补药以补身体。”修“四大观”时,“当学观空故,身虚必劳,应服酥及诸补药。”
观想补养,《禅秘要法经》叫做“补想观”,观法为:先观自身空如皮囊,次观项门洞开,有诸大神手持金瓶,盛诸“大药”,灌入自己头顶,充满全身。此观须修三个月,下坐后配合饮食药物补养,就可使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151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