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淫欲在佛学什什意思(佛教中的欲)

学佛百科2023-03-1496

佛教的佛经中是如何定义怎样才是淫?

按照大乘佛法只要起心有淫念,于她美色而生贪念即是淫。而小乘佛法则以行为犯为淫,只是起心不为淫。小乘戒律生殖器接触并且插入为淫,正犯。其余方式皆为邪淫,邪淫罪更重,比如同性恋,乱伦等,非时,非处,都是邪淫,如口,手,腿扪皆是邪淫。

想问,淫欲是佛教里贪嗔痴,里的贪,色,声,香,味,触,这五欲的哪一欲啊? 淫欲是贪吗

淫欲或者其他欲想,其根本都是由于“贪”。而“贪”的源头是无明、不能如理作意。三毒的其他两个表现其实也是与“贪”有关,比如嗔是因为所得不得、不足,痴是所得不舍。

色,声,香,味,触,是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口舍的味觉、身体的感知触觉,他们都是这些身体器官结合心中意识的记忆、思维分析、联想后(所谓六根),所针对的认识对象(所谓六尘)和产生的认识结果(境)。

这些外界物质、内心感受的理解接受认识,就是汇集,则统一成为“五蕴”,即:色的蕴集(外界的物质世界)、受的蕴集(感受、觉察)、想的蕴集(认知和分析联想)、行的蕴集(认识、乃至对外界的参与)、识的蕴集(思维的更深层次判断,包括理解、定义、引申等)。

五蕴也就是五种蕴集,互为因缘汇合,世界和众生都包含在五蕴概念中,或者说是由五蕴所成就。

如何认识理解五蕴而不执著其中,如何在纷乱迷惑的五蕴之中完成自我的成长、乃至觉悟,就需要我们处理好我们的心智行为,这些心智行为就和我们的欲望有了关系,欲望的放纵则表现为贪、嗔、痴。

为什么佛教要教人戒淫?

淫欲,称为不净行,因为每个人的本性都是清净的、无污染的,是由于爱欲烦恼而污染了本有的清净戒体,故称不净。佛制戒淫的目的,是因为淫欲是轮转生死的根本,一念妄动,即投胎受生,六道轮回,无有休止。所以佛制出家人和在家受八戒者,正淫、邪淫齐断。对于了生死的人来说,不要说去做淫欲的事,就是起一个淫念,都没有办法出离三界,可见淫欲障道之深,损害之大,再也没有超过它的了。所以古人说:“淫念方动,天怒地嗔”。纵然修得大禅定、大智慧的人,若不断除淫欲,最终还是要堕落成为魔王,难逃生死束缚。所以声闻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淫欲戒”,可见此戒之重要性了。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151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