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疼痛(佛教中痛苦的来源)

宗教是如何对待肉身的病痛的呢?
佛教是用智慧来解除精神上的欲望。尤其是因果的课程,更能从根本上解决对物质和欲望的追求和痛苦。
积德行善不仅可以减少精神上的欲望,同时也是在为自性的开发做好准备上的工作。
佛法是智慧之学。更是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为主。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疾病,佛教都有解决的方法,只是众生很少有人相信并且深入学习和实践。
可以通过念佛的方法来缓解和停止疼痛的发生。
举例:最近一位老居士的业力病现前。通过念佛忏悔回向等正确的方法,当疼痛现前的时候,他就更加努力的念佛,很快疼痛就会好转,直到不疼。从而认识到冤亲债主的真实存在以及佛法的真实义。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业力病是修行悟道的增上缘。
2.疼痛也是悟道的增上缘。因为有了疾病才能深刻了解佛陀所讲的病苦是什么,去了解疾病的来源以及寻求解决的方法。
3.疾病的来源有两种:一是业力病,二是由于日常生活或冷或热,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当疼痛来临的时候,往往能够引起众生的重视。也是改正错误的好机会。
佛教中涅槃的痛苦指的是什么?
涅槃之痛。意思是指死亡的痛苦,就是浴火重生之痛,燃烧后重生,比喻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一种坚强的意志。
涅槃之痛,涅者不生,槃者不灭,涅槃就是不生不灭,因此指濒临死亡又重获新生所经历之痛苦。
相关介绍:
涅槃重生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niè pán chóng shēng,意思指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又称为“凤凰涅槃”。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涅槃重生是佛教从“缘起论”出发,揭示人空法空,一切皆空。但是如果什么都“空”掉了,目标,理想和皈依。为了防止这一点,佛教又提出,有一种一空寂为特点的实体是不一因缘,独立自主,永恒存在的,他就是“涅槃”。
凤凰涅槃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它们才能以更美好的躯体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槃”。
佛对疼痛的看法是什么?
疼痛是因触生受,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诸根,及对应的各种器官,在应对外在的种种接触时,产生相应的认知分别。六根类似于现在说的存储记忆。总之,疼的感觉是几种条件和合产生的,因为有生命的觉知性,有身体器官的记忆能力,有外界的接触离合,还有分别认知的能力,所以有了疼痛的感觉。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156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