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愿生彼国佛土怎么发愿(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学佛百科2023-03-1481

净土不远,有愿即生美文

净土不远,有愿即生美文

志槃大师《佛祖统纪》记载,灵照法师,俗姓姓卢,浙江省金华县人。出家于宝慧寺,不到一个月就通达了《法华经》与《金光明经》两部经典。数年之后,前往浙江钱塘,依止香岩湛法师,学习天台的教观。又前往江苏吴兴,依止净觉仁岳法师。从此以后,天台教法的义理及门派,无不通达明了。

宋神宗熙宁年间(也就是公元1068年至1077年)迁往华亭超果寺。宋神宗元丰年间(也就是公元1078年至1085年),住持吴山的解空寺,接着移居景德寺。前后数年,每到春天年初的时候,必定开净业社,念佛共修,参与法会的有两万多人,许多人往往获得一些感应事迹。

灵照法师曾经在梦中,见到西方三圣的威仪相好。灵照法师于是跪拜而问:“灵照一生持诵大乘经典,期望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不知能够达成愿望吗?”观世音菩萨指示说:“净土不远,有愿即生!”灵照法师又曾诵经诵到深夜,忽然梦见普贤菩萨现身,因此发心造普贤菩萨像,诵经一万部,以庄严他修行净土的功业。

北宋哲宗元佑五年(也就是公元1090年)冬天,卧病在床,告诉侍者说:“我往生极乐世界的日期已经到了。”因此面向西方,右胁而卧,迭起双足而往生。火化时,异香扑鼻,浓郁袭人,舍利子迸出,流散开来。

这则公案也是说明念佛、诵经,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往生。

不管是念佛或是诵经,都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有愿,将“切愿往生”这一点做好。

那灵照法师请问西方三圣,他是不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指示说:“净土不远,有愿即生。”观世音菩萨开示的这二句话,不就是在佐证《阿弥陀经》世尊四遍劝我们发愿的经文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你有心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往生。这样的道理是观世音菩萨说的,你要相信吗?我要相信,所以我不用等到临终才知道我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现在就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知道将来临终,佛一定现前接引我往生!我那么有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肯定会满足我的心愿。

虽然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娑婆世界有十万亿的佛土,但是,我们是心去而不是身去,是我们的'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心一念就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你的心愿,有真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愿即生。不管诵经或念佛,你有心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都接引你,满足你要往生的心愿;不管你专修或杂修,你有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定接引你,满足你的心愿。

灵照法师受到观世音菩萨的指示,“净土不远,有愿即生”,当时灵照法师是平生或临终或死后?是平生。和唐朝的自觉大师都一样,有心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在平时就决定往生。

这些公案,使我们明白,有心切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确实就能平生往生决定。我相信你若真正想要解脱生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听从世尊的开示和劝勉,好好的做到,那么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肯定的、是必定的、是一定的!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什么意思?说好理解点

修正行为观念依六念…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除众生之苦,我欲与佛一样;

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一切法,有大功德,乃无上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众生;

三、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为世间之福田,我也想修僧之行;

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防一切之恶,我欲精进持戒;

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既能拔人之苦,且能去除自己之悭贪,我欲以布施普利众生;

六、念天,念诸天有自然之快乐,皆由往昔勤修十善之因,我亦欲勤修善业,以便善因得善果。

回归依靠佛法僧,一向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生彼国。如此相应修行,一日至七日,系念阿弥陀佛,信心不逆,临终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

怎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三、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

回、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五、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六、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普愿尽法界。沉溺诸有情。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佛陀亲自告诉你:如何保证绝对往生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佛说观无量寿经》

表面看起来,信、愿、行很简单,实际上也不简单。对此现在佛门中争论得很厉害。有些人说:“必须要信、愿、行具足才能往生,你不能说仅仅信愿就能往生,或者仅仅信就能往生,这都是邪说。”但实际上这是不了解净土法门信、愿、行的关系。

或者有一些人坚持说:“信,或者信愿,这就能往生,你不能讲信、愿、行往生。讲行就是没通达净土真正的含义,并没有真正的信心,只能生化土。”他过分强调信心了,把“行”丢到一边了,这样也不行。

实际上信、愿、行三个本来就是不能分的,怎么能分的开呢?没有行的信愿,就不是真信愿;没有信愿的行,也不是三资粮中的行。信、愿、行都是在胜解基础上的,信是胜解信,要在胜解的基础上;愿就是欲心所,也必须在胜解基础上;行也要在胜解基础上,这才是真正的信、愿、行。

就像蕅益大师所讲的“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这时候并没有讲三个,能否往生的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真信切愿,而不是一定要行的功夫到了什么程度才能往生。如果认为一定要行到一定功夫,要一心不乱才能往生,那就没有真正理解净土法门的信、愿、行,没有真正通达净土的殊胜法义。

净土法门跟通途法门不一样,它有一个极特殊的地方。通途法门一般讲究禅定、智慧、断惑证真,而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特别讲究信愿,是靠信愿了生死的,不是靠行,这与自力修行比如禅定功夫是不一样的。这些道理我们要好好思维。

就像印光大师《文钞》中处处讲到的: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印光法师文钞》复朱德大居士书)

印祖指出,能否往生就看你有没有信愿。有信愿,即使没有一心不乱,甚至念佛还有妄想,都可以往生。但是如果没有信愿的话,即使得到一心不乱也不得往生。或者你将信将疑,没有真信切愿,那就不一定往生。往生的根本还是在信愿上。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我们看一看身边大多数念佛人,都特别注重一句佛号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即使没有一心不乱,也必须要念到没有妄想,那么心中才有安慰,才觉得有点把握。如果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他就在心中一直怀疑、担心:“我这样能往生吗?”所以印祖接着就说“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生起这样的怀疑,那就完全违背真信切愿了。疑心生起来,信心就没有了。

“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有些人心中经常存一个怀疑:“怎么我到现在还没有念到一心不乱呢?”有些人念了几十年,甚至念了一辈子,到临死的时候还在怀疑:“我没有念到一心不乱,能否往生看来不好讲。”有这样的念头就完了。本来你只要不生疑心、深信无疑的话,就能绝对往生。现在自己产生疑心了,结果只能是自己障碍自己往生。

有决定信就能绝对往生,对于这个道理,现在有些学佛人要么做梦都没想到,要么完全不相信,那真的是没有办法了,只能说他对净土法门没有真正通达,非常可惜。净土最殊胜的就是依信愿而往生,有决定信就能绝对往生。

这其实并不是后来的祖师大德发明的,而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讲的。在《观经》里面释迦佛就讲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学过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的道友就知道,“具三心者,必生彼国”。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是信愿行的信;回向发愿心就是信愿行的愿。至诚心就是真实心,是修饰下面的二心,信愿都要真实,是真实的信、真实的愿。“三心”实际上就是真信切愿。

只要有真信切愿,即使不讲行,行也肯定会跟上去的。但是讲的时候,只要有真信切愿,能不能往生呢?有些人说:“后代祖师谁讲了也不行,只要佛没讲过,我就不信!”实际上佛讲过,在《观经》里面就是这样讲的,“具三心者,必生彼国”,难道你连释迦佛也怀疑吗?只可惜有些人连“三心”是什么都不了解,或者解释得太高。

你如果知道“三心”真实的信愿,就是真信切愿,而释迦佛又说“具三心者,必生彼国”,那就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不应该再去排斥了。

但是,有些甚至是弘扬净土的人也讲:“即使有真信切愿,但是没有念到一心不乱是不能绝对往生的。”这都是破坏人的信心。说是在弘扬净土,实际上相当于障碍人的信心,障碍别人往生,非常可惜。

怎样向佛发愿呢?

参考阿弥陀佛于‘因位’为法藏菩萨时,所发之四十八种誓愿:

(一)无三恶趣愿,又作自国无苦愿、永绝三涂愿、令国无恶趣愿、无苦苦愿、国土严净无诸恶趣愿。即愿佛国中无有三恶道之重苦。(二)不更恶趣愿,又作命终不向他国受苦愿、命终复不更恶趣愿、无坏苦愿、无恶趣愿、有情命终展转增上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于寿终后得往生他方,而不复没入三涂恶道。(三)悉皆金色愿,又作真金色身愿、色齐等愿、得身乐愿、身皆金色愿、所化成就真金色身愿、所化成就紫磨金色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身皆金色。(四)无有好丑愿,又作形无美丑愿、色齐等愿、令形无好丑愿、得身乐愿、有情容颜均等无差愿、有情容颜均等无差别愿、无好丑别愿。即愿佛国中人民之形色均为一类,而无有人天、美丑等差别。(五)宿命智通愿,又作令远识宿命愿、得宿命乐愿、令识宿命愿、宿命通愿、宿命证明照了往事愿、宿住能忆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悉得宿命通,了知过去因缘。(六)天眼智通愿,又作令天眼彻视愿、得天眼乐愿、天眼证明遍见诸方愿、令得天眼愿、天眼通愿、必得天眼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悉得天眼通,能见十方无量之佛国而无有障碍。(七)天耳智通愿,又作令天耳洞听愿、得天耳乐愿、令得天耳愿、天耳远闻愿、天耳通愿、天耳远闻诸佛法音愿、自得天耳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悉得天耳通,能闻十方诸佛之法音而受持。(八)他心智通愿,又作明鉴他心愿、得他心乐愿、他心悉知愿、他心通愿、得见他心愿、他心智证遍知众心愿、见他心智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悉得他心通,能遍知众生心念。(九)神境智通愿,又作令神足迅速愿、令得神足愿、神足通愿、神足智通愿、得神通乐愿、神足随意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悉得神足通,于一念顷即可至十方佛国。(十)无有我想愿,又作漏尽通愿、令不起漏染愿、无贪着愿、得漏尽乐愿、得漏尽通愿、离诸妄想我我所等愿、离诸妄想愿、不起想念贪爱身愿、无贪着身愿、离诸妄想萨迦耶等愿、不贪计身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皆不起贪爱其身之想念。(十一)住正定聚愿,又作令住正定聚愿、住正定聚必至菩提愿、漏尽位愿、必至灭度愿、证大涅盘愿、无上涅盘愿、往相证果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悉住于正定聚,以至灭度。(十二)光明无量愿,又作得胜光明愿、光明遍照无数佛国愿、自身光无限愿、光色愿、佛光无边愿。即愿佛(指阿弥陀佛)之光明无量,普照十方佛国而无有障碍。(十三)寿命无量愿,又作得寿久住愿、寿命无穷难可测量愿、自身寿无限愿、长寿愿、佛寿无量愿。即愿佛之寿命无量,而利益众生亦无尽。(十四)声闻无数愿,又作摄多眷属愿、摄眷属愿、声闻无量愿、众无限愿、眷属圣者无数众多愿。即愿佛国中之声闻无量无数。(十五)人天长寿愿,又作寿命长远愿、寿无限愿、眷属长寿随愿自在愿、人天寿命愿、得长寿愿、人寿无量愿、眷属长寿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其寿命除由本身愿力外,皆无限量。(十六)无诸不善愿,又作眷属善愿、众无恶名愿、离诸非爱不善音声愿、离诸不善愿、远离不善愿、离讥嫌愿、天人远离非爱音声愿、不闻恶名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不闻一切不善之名。(十七)诸佛称扬愿,又作诸佛同赞名字愿、十方诸佛称赞我名愿、诸佛称叹愿、为诸佛赞愿、诸佛称名愿、摄法身愿、诸佛咨嗟愿、往相回向愿、选择称名愿。即愿十方诸佛称扬弥陀之名号。(十八)念佛往生愿,又作摄取至心欲生愿、摄上品愿、十念往生愿、诸缘信乐十念往生愿、闻名信乐十念定生愿、本愿三心愿、至心信乐愿、往相信心愿。即愿十方众生,若至心信乐欲生佛国,乃至发往生之十念,则悉得往生。此愿为四十八愿中之最重要者,故有愿王、王本愿之称。(十九)来迎引接愿,又作摄取修德欲生愿、摄中品愿、临终现前愿、圣众来迎愿、行者命终现前导生愿、临终迎接愿、来迎引接愿、现前导生愿、修诸功德愿、至心发愿愿。即愿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佛国,则临终时,佛与圣众必现前接引之。(廿)系念定生愿,又作摄取闻名欲生愿、摄下品愿、闻名系念修福即生愿、闻我系念修善定生愿、三生果遂愿、欲生果遂愿、植诸德本愿、不果遂者愿、系念我国愿、至心回向愿。即愿十方众生,闻佛名号,系念佛国,将诸功德至心回向,欲生佛国,则果愿必遂。(廿一)三十二相愿,又作令具诸相愿、所化成满三十二相愿、具足诸相愿、具三十二相愿、众生德满愿、所生报愿、满大人相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悉具足三十二相。(廿二)必至补处愿,又作摄他国菩萨愿、令至补处愿、菩萨究竟一生补处愿、一生补处愿、还相回向愿。即愿他方国土之诸菩萨,来生佛国,除其本愿自在所化外,余皆必至一生补处。(廿三)供养诸佛愿,又作令奉遍侍诸佛愿、食顷遍侍恒沙诸佛愿、承力供养愿。即愿佛国中诸菩萨悉承佛力,得于一食顷即遍至十方佛国,供养诸佛。(廿四)供具如意愿,又作所求供具皆顺意乐愿、所求供养具如意愿、供物如意愿、供养如意愿。即愿佛国中之菩萨于供养诸佛时,所欲求之一切供养具(物),皆如意现前。(廿五)说一切智愿,又作说法如佛愿、说一切智如佛愿、菩萨说法顺一切智愿、说法慧胜愿。即愿佛国中之菩萨,皆顺入佛智而说一切智。(廿六)那罗延身愿,又作令得坚固身愿、得那罗延力愿、具德金刚那罗延身愿、得金刚身愿、悉得金刚愿。即愿佛国中之菩萨,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廿七) 所须严净愿,又作令物严净愿、殊秘珍彩严饰绝妙愿、严净无量愿、万物殊妙愿、物绝伦愿、光色特妙愿、万物严净愿、国土难量愿。即愿佛国中之一切人天、万物,皆严净微妙,形色特殊,即使得天眼者亦不能辨其名数。(廿八)见道场树愿,又作道场高胜愿、知见道树愿、菩萨皆共见道树愿、令见道树愿、少功德者增上愿、知见宝树愿、懈慢净土愿。即愿佛国中之菩萨,乃至少功德者等,皆能知见道场树之无量光色及高广。(廿九)得辩才智愿,又作四辩无碍愿、持经必得辩才智愿、辩才智慧愿、诵佛经法愿、受法令得辩慧愿。即愿佛国中之菩萨,皆受持讽诵经法,而得辩才智慧。(卅)智辩无穷愿,又作慧辩无量愿、辩才无穷愿、菩萨智辩无滞无尽愿。即愿佛国中之菩萨,智慧辩才无可限量。(卅一)国土清净愿,又作形色功德愿、国土光色彻照愿、国界严净愿、净如明镜照见十方愿、国土如镜彻照十方愿、土如明镜愿、得见十方愿。即愿佛国之土清净如镜,照见十方诸佛世界。(卅二)国土严饰愿,又作宫殿宝饰愿、庄严功德愿、众宝妙香合成宫殿愿、严净奇妙愿、香薰十方愿、妙香合成愿、杂物薰香愿。即愿佛国中之万物,皆由无量杂宝及百千种妙香合成,而闻其香者皆修佛行。(卅三)触光柔软愿,又作光明摄益愿、光普益愿、光明触身得胜柔软愿、光明柔软愿、蒙光获利愿、光触灭罪愿、摄取不舍愿。即愿佛之光明,照触十方世界众生,令得身心柔软。(卅四)闻名得忍愿,又作音声摄益愿、得无生忍益愿、闻名必得无生法忍愿、得深法忍愿、名普益愿、法忍总持愿、听我名字证无生愿。即愿十方世界之众生,闻佛名字,则证得无生法忍及诸深总持。(卅五)女人往生愿,又作无有实女人愿、令离秽形愿、女人闻名者得离女益愿、远离讥嫌愿、闻名发心转女成男愿、变成男子愿、不复女像愿、转女成男愿、女人成佛愿。即愿十方世界之女人,闻佛名字,发菩提心,则命终后不复受女身。 (卅六)常修梵行愿,又作闻名者修行不退益愿、闻名梵行皆证正觉愿、令立梵行愿、闻名梵行愿。即愿十方世界诸菩萨,闻佛名字,则寿终后常修梵行以成佛道。(卅七)人天致敬愿,又作闻名修行得他敬益愿、闻名修行众所敬重愿、令成尊德愿、作礼致敬愿、闻名爱敬愿。即愿十方世界诸菩萨,闻佛名字,则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亦皆致敬。(卅八)衣服随念愿,又作人天受乐愿、衣服自然愿、应法妙服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欲得衣服则随念而至。(卅九)受乐无染愿,又作唯受众乐愿、乐如漏尽愿、受乐无失愿、常受快乐胜如漏尽愿、自然漏尽愿。即愿佛国中之人天,所受之快乐如漏尽比丘。 (四十)树中见土愿,又作随意得见十方国土愿、照见十方益愿、随意照见愿、普见佛土愿。即愿佛国中之菩萨,随意得于宝树中照见十方无量严净之佛土。(四一)诸根具足愿,又作诸相貌妙愿、闻名令得端严报愿、闻名至佛具足诸根愿、具足诸相愿、闻名具根愿。即愿他方国土之诸菩萨,闻佛名字,则诸根具足而无有缺陋。(四二)住定供佛愿,又作得三昧益愿、止观俱行愿、闻名令得清净解脱三昧愿、听名得净解脱静虑愿、定慧俱行愿、解脱三昧愿、闻名得定愿。即愿他方国土之诸菩萨,闻佛名字,则得住于清净解脱三昧,于一念顷,可供养无量诸佛而不失其定。(四三)生尊贵家愿,又作化物高贵愿、生尊家益愿、闻名死后生尊贵家愿、闻名生贵家愿、必得尊贵愿。即愿他方国土之诸菩萨,闻佛名字,则寿终后得生尊贵之家。(四四)具足德本愿,又作福智双修愿、闻名修习满足德本愿、闻名贵家愿、修行具足益愿、闻名具德愿。即愿他方国土之诸菩萨,闻佛名字,则欢喜修菩萨行,具足诸德本。(四五)住定见佛愿,又作常见诸佛益愿、闻名令得普等三昧愿、普等静虑常见诸佛愿、常见诸佛愿、不离诸佛愿、普等三昧愿、闻名见佛愿。即愿他方国土之诸菩萨,闻佛名字,则得住于普等三昧,常见一切诸佛,直至成佛。(四六)随意闻法愿,又作闻法自在愿、随欲得闻益愿、自在闻法愿、随愿得闻所欲闻法愿。即愿佛国中之菩萨,各随志愿而闻法自在。(四七)闻名不退愿,又作听名即至得不退转愿、加力不退愿、得不退转愿。即愿他方国土之诸菩萨,闻佛名字,则得至不退转。(四八)得三法忍愿,又作自力不退愿、闻名得忍至不退地益愿、听名得忍诸法不退愿、至三法忍愿、得诸地忍愿。即愿他方国土之诸菩萨,闻我名字,则得三法忍,于诸法不退转。

《佛说阿弥陀经图解》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

01国无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02不更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03身真金色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04形色相同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05宿命智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06天眼普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07天耳普闻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08他心悉知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09神足无碍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10不贪计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11住定证灭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12光明无量愿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13寿命无量愿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14声闻无数愿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15随愿修短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16不闻恶名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17诸佛称叹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18十念必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19临终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20欲生果遂愿 设我得佛,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21三十二相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22一生补处愿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23供养诸佛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24供具随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25演说妙智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26那罗延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27一切严净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28道树高显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29诵经得慧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30慧辩无限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31照见十方愿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2宝香妙严愿 设我得佛,自地已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3蒙光柔软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4闻名得忍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35脱离女身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36常修梵行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7天人致敬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8衣服随念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

39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40树中现刹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意,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1诸根无缺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漏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42清净解脱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3闻名得福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4修行具德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5普等三昧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6随愿闻法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7闻名不退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48得三法忍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4]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165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