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门礼仪(佛门礼仪视频教学全集)

学佛百科2023-03-15157

佛教礼仪之合十

以下内容为近期学习佛门礼仪的完整笔记:

合十,即为合掌,是佛教徒日常生活当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合十是练心修行的方法,也是威仪礼仪的表现。

当我们来到寺院参访,或者在街上遇到出家法师、师兄、师姐,只要自然的合起双掌,做出合十的姿势,然后道声:阿弥陀佛,即是一种最自然也最简便的问候方式。

另外,当我们聆听长者大德说话的时候,可以双手合十,表示恭敬。遇到一般人的时候也可以用合十来问候及打招呼。以下就让我们来了解合十的分解动作。

一、轻轻的合起双掌。手指及掌心并拢,手肘自然弯曲,贴于胸前。两手合在一起,表示统一圆满,全心全意。身体上的气通慢顺,心也容易平衡。

二、合双掌时,双眼下垂,目光注视着合掌的指尖。此时能够凝聚心神,排除妄念。

三、尽量放松身体,让气息往下沉,以达到逐渐安定的作用。气向下降,情绪也会因此而平稳。

四、身体稍微向前倾,表示谦虚恭敬。脸部的肌肉、眼睑放松,身心合一,一心无二用。

让我们再看一次合适的动作。

轻轻合起生长,手指及掌心并拢,手肘弯曲贴于胸前。合掌的时候,双眼下垂,目光注视着合掌的指尖。尽量放松身体,让气往下沉,以达到逐渐安定的作用。身体稍微向前倾,脸部的肌肉以及眼睑都要放松。

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也可以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或是心浮气躁的时候,合十可以让我们平和安定,集中注意力,这个把双手合掌放在胸前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对平稳情绪是很有效的。

佛门礼仪的关键字有哪些

礼仪教学中最常用的四个关键词是:微笑,礼貌,端庄,典雅

现在来说说佛门一些常见的礼仪。

一、殿堂仪规

我前面的文章介绍过大雄宝殿,古时中国能住『殿』里的都是帝王: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历代帝王尊佛为医王,这个医王不是说佛能治我们的疾病,而是指佛教智慧能治疗众生的烦恼生死大病。佛教最初传入东土,是为王公贵族所信仰尊奉的。从史料记载看,把供奉释迦牟尼的处所称为殿,是从武则天那个时代开始的。后来民间逐步有俗语流传至今,叫做『无事不登三宝殿』,意思是指当人们有困难的时候就想起佛法来了,这个时候就会去寺院求佛。平时没事的时候,大部分人想不起来去寺院。这种情况到今天仍然依旧,没有什么改观。久而久之,佛教就被罩上迷信的外衣了,而佛教真正的教育功能已经不为世人所知了。

(一)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按照佛门的礼仪,进入大殿应从大门的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物品最好不要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大殿,不可以把佛殿做为穿行的通道,任意穿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如果有条件洗手的话,最好能洗净双手。进入大殿后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要先礼拜后方能瞻仰佛像圣容,通常佛门中人会默念:「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就是要以顺时针方向绕佛,以示正道。

6.于大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参照下面的方法处置,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方法:

佛教各宗各派都有上香的仪轨,如果是已经皈依的居士,按照自己熟悉的仪轨进香即可。如果是一般香客,可以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三)如何礼佛(拜佛):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麽位置皆是好地方。我常看到有人非要等到大殿正中位置才肯拜佛,如果是平时人少,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遇到人山人海的节日时候,大可不必这样做。因为这样会影响到后面的礼佛人群,而且非常容易出现踩踏事件的发生。大家千万要注意。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3.礼佛三拜之含义:

*合掌手势:双手平举当胸,五指合并向上。

(1)折伏骄慢心

(2)见贤思齐

(3)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灭罪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足,自能感应诸佛、菩萨之护持加被。

(4)方法

第一拜:(发露实项)忏悔弟子某某愿与众生同修忏悔。

*发露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义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实相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妄,

心妄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第二拜:发愿修道弟子某某愿与法界众生

同消三障诸烦恼,同得智能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第三拜:同普贤回向弟子某某愿与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共证真常。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如果记不住的话,记住一拜忏悔自作罪业,二拜发愿皈依三宝证道,三拜发愿与众生一起往生净土。这样做就非常好,符合佛家思想和仪轨。那种求佛保佑来年升官发财的愿望,是非常可笑的。

(5)汉传佛教礼三宝文

我弟子某某愿与弟子多生、现在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各个得仗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身、智、行、愿威神之力清净三业分身尘刹尽未来际,一心顶礼尽虚空界,微尘刹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礼佛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礼法

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

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

礼僧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菩萨影现中,

我身影现圣僧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

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缚日罗省』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绝对不可从礼佛人的前面迳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

9.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

拜佛礼仪

年初一大家都排着队去到各大寺院烧香礼佛、祈福求平安。那么你知道佛门重地有什么规矩吗?下面我就为您精心挑选了拜佛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一、拜佛礼仪进门礼数

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进门时,男客靠门左侧进,先迈左脚,女客靠门右侧进,先迈右脚,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同时进庙内殿宇时应遵循左门进右门出的原则。注意:一定不能踩踏在门槛(据说门槛代表佛祖的肩膀,当然不能踩踏)之上。而登临第1和第6个台阶的行礼意味着一心一意和六六大顺的含义。

二、拜佛礼仪烧香拜佛

礼佛前,先要净(洗)手。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普通人敬香要用左手持(据说右手不净,普通人杀生大多用右手),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先烧香再叩头。烧香的话,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烧香时,先用自己的火点燃香,要越旺越好,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进门叩头了。叩头的话,要认准佛祖菩萨或罗汉。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萨一阵猛叩头。上香以3支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香入香炉时应呈水平角度,曰平平安安。

跪拜的姿势是这样的,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什,注意,这个双掌合什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专业拈(上)香的 方法

1.用自己的火将香点燃;2.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3.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4.再举香齐眉;5.之后,放下如第3动作;6.开始用左手分插。

插香的第一种方法: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注:本篇拈香之法全为在家居士所写,故与出家众所观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右边,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净而不染。”总括而简单。

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长香时一样。烧香就是供养,烧檀香最好!

礼拜的方法

礼拜,就是对佛菩萨像虔诚的恭敬作礼之举动,礼拜有二种,一是小礼拜,即汉地的“头面接足礼”;二是大礼拜,即藏地的“五体投地”。其法是:

一、头面接足礼

1.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叫头面接足礼。(另一说法是:古时候的小孩子或低阶之人,向大人,上级或长者求索物品或钱财时,就是这样摊开手掌承接所要求的财物。也就是承接佛菩萨所赐的福慧之意)。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只手合掌立直。

拜佛要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我以往无量劫中的父亲在我右边,我以往无量劫中的母亲在我左边,儿女眷属在后,一切冤仇障类在前,此无量劫数的父母冤亲眷属,均在我的四周,团团围绕着我,随我一齐礼佛,愿你们以善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注:此种观想礼佛的方法,是密宗的无上法门,若常如此观想礼佛,不仅能超度你所观想的,而且能为自己灭障消灾。即念经,持咒或持佛菩萨圣号时也是一样,不可忽视。)观想后,弯臂,右臂斜伸,右掌向上,按于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下拜。

三拜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此为定印),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这叫问讯。

以上为一般之礼拜法。此外,密宗尚有“佛部、莲花部及金刚部”等之合掌与礼拜方法。行者皈依后,自有上师亲传,此处不赘。详见:《五体投地磕长头法》。

礼拜呼吸法

   礼佛的呼吸法: 拜下时,舌尖卷抵舌根,同时吸气,(如果要念佛号或持咒,可在拜下呼气时念);起立时,舌尖翘顶上腭,同时吸气。这是一种揉和吐故纳新、使全身气脉发生神秘的循环作用,以保健却病延年益寿的方法。吸气时最好能观想空中日月星辰等通化成了白光,由你的顶门进入体内,(如果是面对佛菩萨像时,则观想佛菩萨像放光照你);呼气时则观想我之病苦孽障都已化成了黑气随气而出(时间久了,你将会看到自己所呼出的黑气。那时保证你已是一个三业清净的人了)。喜欢礼佛的同道们,不访试试,这种又礼了佛,又练了却病延年气功,而又因此而清净了三业的方法习之不断,必可获益无穷,悠然而拜,悠然而起,不疾不徐毫无劳累的感觉。

合掌的方法

佛教弟子们恭敬虔诚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肃立(两脚与肩同宽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依“菩提道次第修习加行六法妙道入门经”说:“两掌合紧不留余隙,是为外道合掌,第一会沦为外道,(因心为形役,难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会感生在无佛的地方,不闻三宝之名。”“兜率天赞叹经三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语明灯经注”中说:“外道合掌,紧闭掌心,将来必堕生于无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执着成性故也。”

烧香注意事项:

在寺庙内有很多菩萨,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过去,如果时间不允许,只需在大雄宝殿前烧。步骤如下:

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最好用自己的火点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烧),面朝大殿的大门(现在为了防止火灾,一般不可以在大殿里烧香了),双手轻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

上香时先上香后礼拜,三根香就够了,敬在一个炉中即可,“万佛一炉”然后经过每一座佛堂时,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没有诸多讲究,最主要你有没有清净自心。

把香举至额头一般高,闭眼许愿,然后三拜。(举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

右转,面朝东方(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许愿,三拜;然后朝南,朝北。

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注意:应该用左手燃香,因为右手杀生,左 手相 对来说要平和,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

进庙烧香,意思是点燃自己的心香,点灯是点亮自己的心灯,这时就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香可以烧一枝,可以烧两枝,最多烧三枝。不必多烧。进庙烧香,可以自己带,也可以从外头买,不过一般大殿上都备有香,所以你可直接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点功德钱,一元也行,如果困难,放心菩萨不会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样有功德。

有些大殿内为了防火,不能随便上香,香火一般在大殿外有香炉。

不过见过很多信佛的人请上一串念珠挂在脖子上,师父说这样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希望朋友们以后如果请了念珠,请把他带在手上。

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庙里的垫子中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边的,女人用右边的;

进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桌上安放。尽量不要走中间,沿阶梯边沿而上,男左女右,进门时尽量不要走正门,因为方丈门朝晚课时都是从正门进的,而沙弥等从偏门进,所以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尽量应该从偏门进,男左女右,进去时尽量跨右脚,出门时也从偏门出就是,不要踩在门槛上(一般寺院门槛做得很高)。进庙门的时候,千万不要踩门槛.(据说门槛是佛的肩膀,踩了就是不敬)

先,心要虔诚,要茹素,手要干净,不要在庙堂里大声喧哗以及说无关的“唠叨话”,不要用手指点佛像,不可大声喧哗和讲不敬的话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不可以随口胡乱许愿,因为许愿一定要还愿的,如果没把握做到,就千万别许愿。别求发财,佛不是保佑你发财的。可以求平安,求健康顺遂。不要随口许诺给佛什么供养,然后又抛到脑后。佛又不争你的一柱香,这个说法是要让我们不要随意承诺,所谓做人应该有言必践吧。佛所恼的应该是这些虚妄之言吧。

佛门礼仪

转自:济群法师

居士入寺礼仪

佛教寺院是住持三宝的集中体现,其中,以佛像为佛宝,经书为法宝,现前僧团为僧宝。佛陀灭度之后,佛法主要依住持三宝得以流传。若没有他们“焰续佛灯明,住持正法城”,众生便无缘听闻佛法,踏上修行之路。所以,住持三宝乃佛法流传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必须皈依住持三宝,通过闻、思、修开发内在的自性三宝。

作为已经皈依三宝的佛弟子,我们经常需要出入佛寺,拜佛、请法宝、听法或参加各种佛事活动。那么,在佛教寺院中,我们在行持中应该有怎样的礼仪呢?

一、进入佛寺

1.去寺院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以端庄大方得体为宜,不可穿拖鞋、背心、短裤、短裙,露肩露背。

2.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边行走。

3.路遇法师,要肃立道旁,合掌致敬,不与法师抢道先行。

4.要遵守寺院的相关规定,维护寺院的清净,不可在寺院吸烟或大声喧哗。

二、上香供佛

1.上香代表对三宝的敬意,若香炉内已有点燃的香,则不用再点,仅对佛菩萨礼拜即可。如自己带着香来,则可以把香放在香炉边请香灯师父在需用时点燃,这样功德更大。

2.上香时在大殿前的大香炉中上一炷或三炷香就行了(寺院一般不许信众在殿堂内燃香),其他各殿合掌礼拜。

3.上香要诚心、敬意。插一支香表示自己没有妄念、没有分别心和染污心,一心一意供佛;插三支香亦有代表上香者心意的表法:如供养佛,法、僧三宝,或勤修戒、定、慧三学等等。

4.上香的正确方法是先拿起一支或三支香点火,点香后,若香枝起火焰,用手把火扇熄,不能用口吹或挥动香使火熄灭。用左右手食指及中指把香杆夹着,以左右手的大拇指承托着香尾部,使香头平对佛像,然后举起,齐眉供一供,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若只上一支香,只用左手把香插在香炉中间即可。若上三支香,先插中间的一支,默念“供养佛”;然后以右手插右边的一支,默念“供养法”;用左手插左边的一支,默念“供养僧”。上完香后,合掌默念:“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插香时要注意每支香都要插得垂直,不能东倒西歪。香插好后一问讯即可,不必一再点头作揖。

5.鲜花、水果、时蔬供佛一定要洁净,对如何摆供不知情的,可以请殿堂的香灯师父代劳。供佛的花,要用花瓶插好。水果也要洗干净。

三、入殿礼佛

1.入殿堂的时候,应靠着门边进去。从左侧进,就要先迈左脚跨入。从右侧进,先右脚跨入。不可践踏门槛。步出殿堂时亦如是。

2.礼佛时应该将帽子脱下。

3.大殿中央拜垫是主持、主法和尚礼佛专用的,居士不可在上礼拜。可在大殿东西两单礼拜。

4.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尊佛像,通常礼佛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随其意愿,亦应是三的倍数。

5.若出家众正在礼佛,居士不得在法师前面礼,亦不得与法师并排礼,应当在法师后面礼佛。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直穿而过。

6.不得对佛像妄加议论。

四、谒见出家师

1.进入寺院后,先向佛菩萨像恭敬顶礼。若有急务亦须问讯,以示尊敬。然后,再去拜见出家师父。

2.称呼法师法号时,一般要称呼某某法师或某某师。不得单称法名。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老法师”、“老和尚”、“上人”或“师父”、“法师”。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为“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切忌称呼出家众为“师兄”。要询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般可以这样问:“请问师父的德号上下?”“上下”是指法号中的两个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号叫“了缘”,那么就是“上了下缘”。不可问师父“您贵姓”,因为出家人皆以“释”(即释迦)为姓,习惯只以法号相称。在法师前,如果需要表示恭敬,可视关系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末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

3.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合掌,表示恭敬,忌握手、拥抱等不当礼节。顶礼法师时,不要面对法师施礼,而应该面向佛像顶礼。顶礼时说“弟子某某顶礼师父三拜”,法师若说“问讯”,则问讯,说“一拜”,则一拜,不可违逆师教,执意三拜。

4.法师在走路、静坐、诵经、禅行、剃头时,以及洗澡、如厕、乘车船、眠卧等时,不可礼拜法师。

5.男众不可一个人到比丘尼师父住处,应该有两位以上同去。女众到比丘法师房间要有人陪往。男居士不可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和比丘尼师父谈话,女居士不可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和比丘师父谈话。

6.要尽量避免从法师面前经过,若必须时,走到师长面前要躬身,弯腰而过。

五、请示师长

1.先不急不缓地敲门,声音大小要适中,进门之后先问讯,再把门关上。

2.请教问题时,当专心一意,虔诚恭敬倾听。

3.拿东西给师长看,应先问讯、弯腰,以双手捧交给师长。

4.如需要等候,可站在右后方,若师长未示意离开,不可擅自离去。如师长吩咐坐下,方可坐下。

5.在与师长同行时要走在法师的右侧后方,大概相差一步,当师长向自己说话时才趋身向前。

6.进出门时,替师长开门后,让身左侧,待法师进出门后,要关上门。坐下来时,师长坐左边,晚辈坐右边。

六、参加早晚课诵或法会

1.要提前到达,不迟到。入大殿后,在佛像前向上一问讯即可。如欲礼佛,可在自己站位进行。

2.参加法会或早晚殿课诵时,在家众受三皈五戒者,可著海青。受过菩萨戒的居士尽量搭缦衣。

3.上殿时,男众在左,女众在右。(此处所说左右,系指佛像所面对的左和右,不是指自己站向的左、右)前后站位顺序为搭缦衣居士在前,后为穿海青居士、信男信女。殿堂内站立应以右手仰掌迭于左手之上,结弥陀印。手臂平放、双目平视,敛目收心。

4.诵经、唱诵和拜佛时,应整齐随众,声调适中,要符合法器节拍,不可错板拖腔。

5.经本用毕,应置于洁净高处,不可放在地上或拜垫上。

6.绕佛时,排列次序依次为: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身搭缦衣的男居士、身搭缦衣的女居士、身穿海青的男居士、身穿海青的女居士、信男、信女等。

7.绕佛时注意前后左右距离,后面人的鼻子要对准前面人的脊缝,左右肩对肩,以保持队列整齐。绕佛只能顺时针绕,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绕佛第一圈转角处,须问讯,但不须住脚,结手印,上举齐眉即可。绕佛表示对佛恭敬,眼睛平视正前方,不可东张西望。

8.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坐起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七、在寺院过堂

1.早斋、午斋时,听到打板后应立即到斋堂过堂。

2.进入斋堂时,一般只对斋堂内所供奉的佛像问讯即可。

3.用斋前须念供养咒,先供三宝,供养毕,方可用餐。

4.吃饭时端身正坐,不得散心杂话,碗要端平,不得趴在桌上用餐。不可狼吞虎咽,不可饮食出声,不可使餐具发出声响。

5.需要添加饭时,将饭碗伸出,行堂僧就会来添加。筷子在碗中所搁的位置,表示需要添加的数量。筷子在菜碗中竖着时,表示要干的菜;筷子在碗口处平放时,表示要喝汤。结斋后,没吃完可继续吃。

6.饮食知量,饭后碗中不留剩饭菜。

7.餐后,两碗重叠放在桌边,筷子直放于碗右边,碗筷放置不要超过桌前沿,以免行人碰掉地上。

8.有的寺院规模较小,用斋没有正规过堂,早午用餐,同过堂一样也要先供养。受食前合掌默念:“供养十方佛!供养十方法!供养十方僧!供养十方一切众生!”或合掌默念十声佛号。晚上若用药石(佛教称晩食为“药石”),仅需合掌默念佛号即可。

八、寺院留宿

1.如需在寺院住宿,应按规定持所需证件,到客堂挂单。

2.每座寺院都有云水堂规约,挂单人入住后要仔细阅读并严格遵守。

3.在寺内过夜,需按寺内作息时间熄灯休息,切不可打扰别人休息。

4.凡在佛寺内用水用电用物要尽量节省,不得浪费。当爱惜三宝物,切勿毁损。如果不小心损坏,则需赔偿。

5.离开寺院时,须到客堂销单,方可离去。

九、其他

1.凡僧团所有,是为常住物。常住物为十方所共有,个人是无权动用的。凡寺院所有物品为十方僧伽所有,个人不可擅自作主捉持。如果在家众私自挪用常住物者,即为盗僧祗物,其罪过甚大。所以去寺院时,切要注意。

2.寺中法器,不可擅动,钟鼓鱼磬,不可擅敲。

3.禁止在家男众于夜晚去尼庵,更不可居住。白日去时,应有二人以上结伴同往,在庵中礼佛求法后,如无他事不可逗留,应即离开;在家女众去寺院,夜晚应予禁止,更不可居住,白日去时应有二人以上结伴同往。在寺院中礼佛求法后,如无他事不可留连。

4.敬重法宝。在法物流通处,如需请购佛像、法宝或念珠等,就说“请”,不可说“买”。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持经书佛像不得向人作礼,手捧经书,碰到法师时,将经举起与眉齐,向法师说“阿弥陀佛”,或说“师父好”即可。

5.僧人衣钵,在家人不可穿著、持用。

6.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亦不可任意评论出家众。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198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