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家講好好說話(好好说话,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学佛百科2023-03-1688

菩萨如何说话求答案

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第五品》

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

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与人谈话时,出言应当契合对方心意;所说意义应当清晰,而且言语要前后连贯;所说的要令人喜悦,远离贪爱嗔恨;语言音调要柔和,吐词发音的高低快慢要适中。

《入行论》是寂天论师摄集经藏中有关大乘菩萨的修法窍诀而成。本师释迦牟尼佛给弟子们所传授的有关谈话的善巧方便,已在此偈中很精简地集中,这些方便法无论你修习大小乘哪一宗派,都需要去学习。这些谈话窍诀,假如你能圆满地做到,你的谈吐一定会使听众倾倒叹服。

在内教经论中,有关谈话的善巧方便,在《法句经?言语品》、《国王教言?言语品》中,都讲得很详细。麦彭仁波切说:“世间的许多亲怨恩仇,都是由说话而引起。”大家可以经常看到国际上许多大事以及身边的小事,往往由说话而引起,也由说话而转变、消止,所以谈话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内容、方式、技巧。上师如意宝也教诫我们:“无论你是出家或是在家,说话方面不掌握一些窍诀,会带来很多不方便。”希望大家认真听习这个偈词的内容,将这些窍诀反复地运用,这样对自己的修行、弘法、生活等各方面,都将会产生深远积极影响。

“出言当称意”——我们与别人谈话时,谈话内容、方式,要适合对方根基意乐。世间众生,各自的根基、习气千差万别,因此各自兴趣意乐也不同。有些话我们自己觉得非常好,但别人不一定接受,所以在谈话前,最好先对听者职业习性等各方面有所了解。如果先没有条件了解,也要在谈话时仔细观察,由对方表情而判断他是否对正在进行的话题有兴趣,如果对方生起了厌烦心,应迅速转变话题、方式。要不然,你不观察对方,自己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而对方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什么也听不进去。当然,我们佛弟子谈论的话题与方式,一定要随顺佛法,但是谈佛法的层次与方式,应该适机。大家都知道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是富楼那尊者。富楼那尊者见到医生就说适合医生的法;见到官吏就说适合官吏的法;见到农夫就说适合农夫的法……应机而施教,不拘泥于框框套套。这方面的窍诀,靠知识面、生活阅历等长期锻炼与培养,方能灵活地运用。

“义明语相关”——说话时,应当将中心意义表达清楚。说一番话,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所有话都要紧紧围绕主题而说,让听者能清晰地理解你要阐述的意义。如果东一句、西一句,无有中心地乱讲一通,听者就会如处云里雾里,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像这种谈话又有什么效果呢?如果是很简单的话题,你直接以三言两语说出来,然后再加补充细说;如果是较复杂的话题,最好先列出提纲,一层层将重点突出;或者举出中心,再从各方面去论述其分支……这样,听者一听就能明白,简洁明快,大家既省事又省时间。

在谈话过程中,所谈的话语要连贯。连贯之一是意义要连贯,即前言后语都要围绕主题,意义不能脱节。如果要换一个层次,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不要扯得太远,而且要加以说明;其二是语气语调等方面要连贯,谈吐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应保持统一连续。如果说话断断续续,也会因此而影响听众的兴趣。

“悦意离贪嗔”——“悦意”是指说话温和慈爱,使别人生起喜悦,乐意接受,这也是菩萨四摄法之一的爱语。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了慈爱、善良,充满了对他人的关切,所说话语也就会让他人感到悦意。当然,说话时言词平和、亲切,说劝勉语委婉、含蓄,这些善巧方便,也是使对方生起悦意的重要前提。华智仁波切所作的《莲苑歌舞》中,描写蜜蜂达阳与阿宁之间,“爱语相述悦耳美言,从未曾闻厉声相责”,生活因此而过得幸福,不像一般人的家庭那样,因言语而风波四起,冲突不断。

“离贪嗔”指说话中要断除贪嗔的语言。在谈话时,自己须保持正知,保持纯正清净的语言,摈弃贪嗔染污意乐,使谈吐远离贪爱、嗔恚等不正语。在《海意经》中,详细阐述了我们修行人的语言中应远离衰弱语、粗诳语、炽燃语、不实语、贪顺卑下语、嗔害语等六十四种有垢语。在《十地经》、《法集经》等经典中,对此也有很多规定,尤其强调了以贪心、嗔心引起的语言,修行人必须远离。

“柔和调适中”——“柔和”指断除粗恶话语,以温和文雅的语言方式与人交谈。阿底峡尊者在《菩萨宝鬘论》中也说大乘行人“当说温和诚实语”。用柔和委婉的方式去说话,自己要阐述的意义同样能很清晰地表达,而且也能使听者接受,一些争议与冲突,也就能平静地解决。有些人说话全然不注意这点,一开口就带着刺,横来直去,将别人的心刺痛,这样没有必要,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即使你说的话真实合理,对他人有利等等,但方式过于粗硬,像呵斥责骂一样,一般人无法接受你的开导,说不定还要与你顶撞。在《亲友书》中,龙树菩萨也教诫过:“佛说语言有三种,称心真实颠倒说,犹如蜂蜜鲜花粪,唯一当弃最末者。”美语如蜜,实语如花,而虚言如不净粪,作为修行人,最好的语言是美语,即以悦意可人的方式说真实语,给人的心灵带来美好感受。希望你们今后切实注意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柔和。

“调适中”指说话声调要适当,高低快慢要适中,每次说话不要太多太久,也不要太少。一次说很长时间,话太多,别人听了会厌烦、记不住;说得过于精简,别人也听不懂。然后,说话不能太快,说得太快了,噼噼啪啪,别人没法听清楚,也无法反应过来;但说得太慢,一句话说上几分钟,怕耽误时间的人不愿听,坐下来听的人也很快就睡着了。还有音调高低亦须注意,说话声太大,像吵架一样,很刺耳,令人全身不舒服;但声音太小,对方听不清,也显得你怯弱等有许多弊端。当然,说话声调的快慢高低,在场合不同需要一定调整,但必须要注意能让听众接受,能配合自己表达的意义。这些需要大家在日常中细心揣摩,自己去学习。

佛家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收获不一样的感想和体会,顺其自然的,我们就可以写一篇关于感悟的文章。但是,感悟的文章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佛家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佛家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1

1、欲杜绝奸佞之徒的跋扈,须为其留条去路,若其无逃遁之处,便如堵塞鼠穴,老鼠无去路会将所有重要器物咬碎,灾害更大。

2、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3、聪明与智慧是不同的,否则何以有“大智若愚”之说呢!智慧能使人了脱生死、解除烦恼。

4、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5、佛经是佛的言论,禅是佛的心性,二者宗旨是一致的,如果执著于文字,寻言逐句,不知道自心便是佛性,终究不能悟道。

6、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于深扎大地的根与干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所以,根死树必枯。

7、培养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养来的才是真的。争只能与时日争,争善、争美,不可去争本不该拥有的人或物。

8、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9、问:是否佛教一切人都出家?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是教一切众生明白本有佛性,不受生死回的痛苦,不是教一切人都出家。

10、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11、食物是用来吃的;东西是用来用的;音乐是用来听的;经典是用来实践的。凡是错用经典,便是辱没了经典神圣。

12、一教授向禅师问禅,禅师将茶水注入其杯,溢出后继续。教授:漫出来了。南隐:你不先把你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对你说禅?

13、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14、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恬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15、老僧调了敲钟小僧的职位,让他去劈柴。小僧辩解:我敲得很准时啊。老僧:敲钟是要唤醒众生,你敲的钟声乏力,做的只是表面文章。

16、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17、禅师同弟子外出,见一犬嫌骡子拉车慢,在旁吠叫,被骡子一脚踢开。禅师:不要自以为是,做超越自己范围的事,会招人厌。

1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19、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20、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佛家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2

1、人心是需要时间和患难来考验的。

2、人的一生,没有一人的一生,没有一味的苦,没有永远的痛;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闯不过的关。让我们像杨柳,看似柔弱却坚韧,狂风压顶难催折;让我们像劲竹,拱土而起望日月,傲然挺立见精神;让我们像荷花,出身淤泥不染尘,亭亭笑看水世界。保持个性,完善自我,追求真实,呵护幸福,就足够了。

3、信念不坚的人,如同墙头草,容易被他人的三言两语,乃至自己的疑虑打倒。

4、善谋生者不求巨富,自然无缺;善处世者不图显达,常处逍遥。

5、人生的境界,是心灵的境界。若心乱神迷,无论我们走多远,都是难以捕捉人生的真象,难以领略雅韵的风景。唯有我们心灵的安静,才能铸就人性的优雅。这种安静,是得失后的平和,是诱惑时的淡定,是困苦中的从容,是微笑地面对娑婆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6、神仙尚有缺陷,人生岂能尽如意!

7、人生是不可能没有暴风雨的,避免痛苦的唯一办法,是把自己磨炼的更坚强,如同抵抗病毒的免疫系统。

8、能舍才能得,菩萨因能舍尽一切,施予众生,故能得大成就。

9、自私的人只看见自己的痛,却看不见别人的苦。

10、是非入耳不起分别,是为无过之人;善恶入目不生欣大厌,是为净土中人。

佛家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3

1、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2、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3、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4、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5、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6、人生有输有赢,得势顺境时不要得意忘形,放纵自己;失势逆境时不可消极颓唐,放弃自己。成功的人生,要自己定义;快乐的人生,要自己创造!

7、当面对两个选择时,抛硬币总能奏效,并不是因为它总能给出对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抛在空中的那一秒里,你突然知道你希望它是什么!

8、世界上总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这是人生旅途中的真实存在。走不完的路适可而止,过不了的河及时掉头,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9、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10、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饱览美景,用身体拥抱自然,用汗水洗净心灵,用爱情升华情怀,用歌唱美化年华,用意志战胜自我,用智慧感悟人生。

11、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12、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无法改变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换个角度,生活每天都是精彩的!

13、烹调“成功”的秘方:以“经验”为菜谱,把“抱负”放到“努力”的锅中,用“坚韧”的小火炖熬,加上“判断”做调料,再以“恒心”为良友,必成功!

14、成功需要八个从不:从不放弃梦想,从不懈怠努力,从不遗忘友情,从不疏忽联系,从不错过信息,从不松开坚持,从不迷茫目标,从不三心二意。

15、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是不完美的,是孤独的,是无味的,是缺乏激情的。唯有挫折可以磨炼你的意志,提升你的境界,充实你的人生!

16、昨天和明天对我们来说都是不真实的,唯有今天才是我们能够把握得了的。因此,唯有珍惜今天,才能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17、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人们总是忙于奔赴目的地,却往往忽略了路边的风景!

18、木桶最短一节决定其容量;铁链最弱一环决定其强度;人最大的缺点决定其是否成功。完善自己,让梦想不再是幻想,让未来充满希望。

19、怎么才能得到快乐?只要放弃满腹的牢骚,摒弃虚伪的乔装,放弃对金钱的渴望,放弃对权势的窥探,你会发现快乐随之而来,懂得放弃才能收获快乐!

20、心善,事事皆善;心美,事事皆美。

21、有翅膀就该去飞翔,有梦想就要去追逐。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却不能没有梦;可以一次次跌倒,却不能一蹶不振。能够傲视风雨的人,必是生命的强者。

22、成功第一步: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成功第二步: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成功第三步:针对兴趣,定阶段性目标,层层迈进。

23、人生谁能不被伤害,但真正打击我们的不是伤害,而是我们对伤害的反应;或积极扭转心情乐观未来,或消极跟随心情悲观当下,或发狠撕破心情仇视过去!

24、粗茶淡饭,清心静欲,生活简单了,人就快乐了;灯红酒绿,利欲熏心,生活世故了,人就变老了。欢笑增加的只是脸上皱纹,而烦恼却是刻在心上的皱纹!

25、生活在这世界,最难做到的无疑就是放下。大多数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常常霸占住心房,这样哪里快乐自主呢?

26、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燃蜡烛;与其抱怨混浊,不如沉淀心湖。不要急躁、发牢骚,一定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只有静下来,你才能听到钟表摆动的声音。

27、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28、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29、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30、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31、人,只要拥有微笑,就能够豁达乐观地活着;人,只要时刻保持微笑,就能够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拥有一张永久的通行证。

32、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33、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34、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度,风采,风格。这些皆为外表,而气度则是内涵,是质地,是根本。

35、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36、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37、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38、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39、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40、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41、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42、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43、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44、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45、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面对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动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书房,面不改色,挥笔题书的那份悠然宁静。

46、活着,一定要有气度,这不仅仅是涵养,也是一种标识。在与人交往中,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气度。修炼人生,展示自己活着的气度,让生命更有意义。

47、给生活贴上梦想的标签,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华了,平淡的时光染上华丽的色彩,点石成金,就是这么回事。

48、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49、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50、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51、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52、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53、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54、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55、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佛家经典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4

1、如果你想解脱,好好学佛。佛是大慈大悲,大觉大悟,念佛就是念心,把心放正、放平,每个起心动念都转换到正知正念,每个起心动念都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菩提心。

2、读经固然好,读心更重要。

3、业力现前时,象洪水一样不可阻挡,到那时,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担。

4、有病不要怕,机会来了。有病是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机会。有病时发大愿,发大心,观想和我一样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担,很快就会好的。什么病都能好。

5、算什么命,能算出来吗?除了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上师告诉你的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脱。

6。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7、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8、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9、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10、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11、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12、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谁都逃避不了,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科学家、哲学家解决不了,有钱有权也解决不了,只有用佛的智慧,用佛法的教育,面对现实,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13、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14、世人误将假我当真我,以无常当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15、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16、你真正从内心发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变命运,冤亲债主不会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会找麻烦,会喜欢你、保护你、帮助你,成为你的护法,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方法。

17、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18、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19、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20、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21、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22、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23、你的善心,就是佛力的加持,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上师三宝不在别处,就在心中。你的恭敬心,你的诚心,你的信心,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心不善,心不诚,怎么求,怎么拜都没有用。

24、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25、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佛家 早上好 怎么说

就正常说早上好即可。不过佛家弟子一般张口都先说一句“阿弥陀佛”,再说其他正事。这句佛号也有点问好的意思了。

佛家静心禅语

一切皆为虚幻。

不可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一花一世界,一叶菩提。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扩展资料:

佛家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由于禅语的文雅和隽永,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应用。

"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

小乘佛教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沙子。

而禅语是证悟的高僧禅师们的证悟偈,不是出于佛经,但和佛经的内容吻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家禅语

请问跟信佛教的人说话时语言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忌讳讲什么?

跟师父说话时最好先双手合十和师父问好,在问师父法号的时候不能直接问师父叫什么,可以问师父上下,这是问师父名字比较合适的方法。在寺庙里忌讳粗口,大声喧哗。

跟普通的佛教信徒说话时其实语言方面不是特别的严格要求,不过即便是自己不喜欢佛教或者认为某些教义自己不认同,也不要因为这些和佛教信徒来争论,毕竟信仰自由,要尊重他人的信仰。

信佛的佛友聚会我讲话应该说些什么?

你们属于佛教信仰的人聚会,当然是聊一些关于信仰佛教的话题,但只是聊的随性一点就好,开始聊天就先聊与佛法有关的话题,以及每个佛友的心得,这个比你正常在外面与客户和陌生人交流简单多了,以上只是个人建议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207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