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怎样教人摆脱痛苦(佛教如何教人放下)

佛教:怎样感觉不到痛苦?痛苦没有悟空
其实,这是比较深的话题。
所谓的悟与证是两回事,感觉到痛,是因为还在“受”的境界,不是用观念可以强横去除的,那是用功修行才能渐渐证得的境界。
我只能这么讲故事。。。
当一些人迷上网络等游戏上是,即使蚊叮虫咬,饥饿口渴他们经常不在乎!
为什么呢,因为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中。。。
为什么抗战时期那么多革命烈士宁死不屈呢?受尽折磨不动心呢?甚至为了胜利,为了同志安全被火活活烧死都不动呢?
因为注意力在哪里的问题,重视的程度,决定的。
所以学佛者,诵经者,知道经中常现菩萨修行的愿望吗? 这是如同解放战争诸英雄有愿望一样,是重要的,不可缺的。。。
佛教为什么能让人减轻痛苦
佛教真的可以减轻痛苦,乃至最终消除痛苦。许许多多信佛人、念佛人都有过切身体验的,只要精进持戒、精进念佛、诵经,都可以得到法喜,初步体验离苦得乐。进一步能深入禅定,可以进一步体验离苦得乐。而且修行成功之后,或者往生极乐国土后,可以永断烦恼痛苦。
请问佛教有哪些解脱的方法啊?
解脱的原则是性空,解脱的目的是无我,至于要真正地实际证验解脱的境界,那绝不是单凭纸上谈兵,说说道理就能办到的。因为理论是一回事,实证又是一 回事,正像一部历史,虽然记载着古代的事物状况,但这历史记载的本身,绝不等于古代的事物状况;又比如‘美国’这个名词,是指美国那个国家,但是‘美国’ 这个名词,绝不就是美国那个国家。所以,讲说解脱是不太难的,要实证解脱就很困难了。因此,尽管多数的人把大道理讲得滔滔如流,若他们的身心行为只是另外 的一副面目,这就只是贩卖知识的理论,而没有得到实际的证验,和由实践而来的心得或功效。
那么,佛教的解脱方法应该怎样证验呢?
佛教把实践解脱道的方法称为‘修持’,也绝对重视修持。如果不做修持的工夫,便不能实证解脱的境界;若不实证解脱的境界,终究沦在生死境界而不 能自主于生死;不能自主于生死的人,纵然学佛,纵然出家,纵然自以为是行了菩萨道,那也仅是种些解脱的种子,等待未来的成熟,现前的身分毕竟还是凡夫。既 是凡夫,就不是真正的菩萨,虽行菩萨道,也属人天业。
所以,太虚大师说:‘不登祖位,不能真正的弘扬大乘。’所谓祖位,就是六根清净位,是即将入初地菩萨圣位的候补者。由此可见,我们学佛的人,如果不重修持、不求解脱,光在言语文句上拾一些古圣先贤的牙慧,作为卖弄的本钱,那是没有太大意思的。
说到修持解脱道的方法则不胜枚举。比如在《华严经》中,许许多多的菩萨,各有各的解脱门。文殊及普贤两位大菩萨,更是各有无量无数的解脱门。
不过,解脱道的修持,有一个最大的原则,那就是‘戒、定、慧’的三大门径,从这三大门径,就可以进入不受生死束缚的解脱境界,所以称为‘三无漏学’。漏是烦恼生死,是解脱大船的漏水之洞。现在,就让我们介绍三无漏学的修持。
佛法教您如何轻松面对压力
佛教说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因缘具足时,不管怎样都会发生;因缘不具足时,无论如何也挽留不住。懂得这一点,很多痛苦就不会有。理想和现状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一颗随缘心,这个距离中间存在着的,就是巨大的压力。
让人生不那么苦的第一步,是看破放下,这时,压力才可能减小。若再深入,生起了佛教中的出离心,自我解脱也不会困难。
减压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要经常帮助别人。有个成语叫“助人为乐”,这种表达很到位。其实,帮人不一定非要钱,哪怕只说几句关爱的话,或者用表情鼓励,也能够帮到人。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布施,当你不只关心自己的得失时,压力和痛苦会越来越少。
还有一种减轻压力的方法,是具有无我空性的智慧。若真懂得空性之理,对减轻压力有很大帮助。地位也好、名声也好、财产也好……当我们用智慧观察、抉择后,会发现全是假象,包括“我”也并非真实,万法就像虚空一样。有了这种心态,一切痛苦自然会消失。
佛教教导人怎样面对苦难
佛法中四谛的苦,不是指人生活中的各种境遇,而是指人在经受这些境遇时,心的变化,也即是说,苦,是自己心的感受,是苦恼,而不是苦难。
所以万法唯心,一切苦的感受,其根源还是需要从自己的心思、行为(包括言语)中去寻找和认识。但是仅仅认识并不足以使我们忘记或放下苦恼,还需要明白这些感受是如何产生、如何变化、如何发展,所以需要依据不同的宗教理解或哲学理解来说明,而佛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佛法认为,苦的根源是无明,是不理智的思维,而这种无明思维是各种心的妄想和执著,而各种妄想和执著实际是欲望的不能满足,因此,是欲望的过度造成我们的苦恼。
佛法的目的,是通过欲望的止息来达到心的安定。这个止息不是心思的停止,不是心思的断绝,而是达到平衡后不做妄想,止是妄念的止,息是妄念的息。
学习佛教是否可在摆脱人生的痛苦
阿弥陀佛!
学佛确实能够摆脱人生的痛苦。
但是要真正明白佛陀到底教育我们学习什么。佛菩萨首先要我们相信自己。发现自身的能力。
如果不明白真谛,而只是把希望寄托在几尊雕像上,或者某些人所推荐的在心里假定出来的什么人身上,那都是很不对的。
是属于原动思维。是初级阶段的思维方式。
非常支持 回答者:tzyzs155 - 魔法师 四级 8-13 23:59
为了摆脱烦恼、摆脱一切的不如意去信佛,我不认为这是在学习佛教。我只把这种行为看成是一种逃避。带着这样的凡尘俗念去信佛,也不会领悟到佛学的真意。当你守着青灯古佛度过漫长孤寂的人生,回过头来你会发现,你不过是将那些痛苦深埋在了心底,一经触碰,依然会泛滥如初。
人生在世谁没有过失落、痛苦。一经挫折就一蹶不振,裹足不前,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楼主之所以想信佛,除了逃避以外无非是想寻求一种心灵的帮助,一个正确的指引,而我要告诉你,没有人能够真正帮助你,只有你自己去坚强的面对,你可能把这种痛苦想得过于强大不能面对,可事实其实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不要把时间都用在品尝你的痛苦上,你应该有意识的想想那充满未知和希望的未来,夺回本该属于你的幸福。我可以肯定,在你的身边就会有更好的缘分在等着你。当你能笑着和朋友们谈起你曾经为了摆脱痛苦竟然想去信佛时,那我就要恭喜你,你成功了!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学会佛陀告诉我们的如何发现自我的方法。遵循着这个方法,我们发现万法的本源本质,发现世间的善恶循环,因果关系。明了人生的真谛。从更高的角度上观察宇宙。观察人性。
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珍惜家人,珍惜万缘,爱惜世间万物。升起慈悲心。
因为明白,所以爱。
楼主希望的学佛,是为自己找一个逃避现实的避难所。
但是佛法确实不能做个这样的避难所。
学佛是让我们更通达更宽容更自在。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209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