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教对于鬼的看法(佛教对鬼神)

学佛百科2023-03-2392

怎么用佛教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鬼”呢,佛教里面有鬼吗!

有。

【鬼】在佛教是六道众生之一,有种种的分别,福报差的叫无财鬼,时常没有得吃,所以也叫饿鬼;有些虽有饮食,但是不够,叫少财鬼;有些福报大,常得饮食,叫多财鬼。

鬼,梵语薜荔多Preta,旧译饿鬼。新译鬼。名义集二曰:‘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佉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为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文句四下曰:‘鬼者,胡言阇梨多(阇闭之写误),秦言祖父。众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亦被诸天驱使,亦希望饮食,故名饿鬼。’鬼之种类极多,或如夜叉罗刹,有通力害人者,或如饿鬼常苦饥渴者。此中六趣中之鬼,是说饿鬼也。见饿鬼条。

鬼神具有超凡力量,能自在变现的生命。亦即虽属凡夫众生,而其能力优于凡人的灵体。有守护佛法、保卫国土的善鬼善神,也有破坏正法,危害于人,破坏国土的恶鬼恶神。形像有容貌端正的,也有人面兽身、兽面人身,状甚恐怖的,部类甚多。其行动飘忽莫测,隐现自如。在佛典中主要指夜叉,偶亦指宿栖树上的神。在众多鬼神中,远自《吠陀》时代即已受人信仰者为数不少。到后世密教兴起,各鬼神乃一一成为毗卢遮那佛性德的象征,而入曼荼罗中。在佛典中,较常见者有下列数类∶

(1)毗舍阇(pis/a^ca)∶音译又作毗舍遮,意译作食血肉鬼、啖人精气鬼、癫狂鬼。是食人精气或血肉的恶鬼。据说是东方持国天的眷属。

(2)部多(bhu^ta)∶音译又作负多。为一种化生的鬼类。

(3)鬼(preta)∶又译作饿鬼。原指死者之灵;在古代印度是指痛苦不堪,不能受子孙祭祀的父祖之灵。在佛典中,则指堕入饿鬼道、恒常饥渴之众生。

(4)毗陀罗(veta^la)∶意译作起尸鬼。指能役使尸体站立,并以之杀害冤家的鬼神。

(5)夜叉(yaks!a)∶又译作药叉,意译作捷疾鬼、勇健、能啖。在古代印度被视为神圣的灵体,或具超自然力的半人半神。在佛典中,夜叉是住在地上或空中,食人血肉的恶鬼,有时也是守护正法的善神。在鬼神八部与天龙八部众之列,是毗沙门天的眷属。

(6)罗刹(ra^ks!asa)∶是行地飞空,以神通力惑人,食其血肉的恶鬼。

此外,有所谓‘鬼神八部’者,指夜叉、罗刹、鸠盘荼、毗舍阇、富单那、辟荔多、干闼婆、龙等八种鬼神。又,《楞严经》卷八中,也载有十种鬼类。即怪鬼、魃鬼、魅鬼、蛊毒鬼、疠鬼、饿鬼、魇鬼、魍魉鬼、役使鬼、传送鬼等十种。乃犯菩萨戒、毁佛涅盘、行诸恶业者,铝火焚烧之后所受的业报。

◎附∶印顺〈中国佛教琐谈〉(摘录自《华雨集》四)

说到鬼,本于印度的固有信仰,佛教又加以条理简别。鬼的原语为闭戾多,一般译作饿鬼。印度传说(中略)闭戾多是父或祖父所有的意思。这与中国传说,人死了回到祖神那里一样。后来的鬼王,名为阎魔王(或译阎罗、阎魔罗)。鬼——闭戾多也分二类∶(1)住在阎魔世界的,由阎魔王治理。(2)散在人间的,多数在树林中,所以称树林为‘鬼村’。这些鬼,可分三类∶无财鬼、少财鬼、多财鬼。无财鬼与少财鬼,是没有饮食可得,或得到而不大能受用,这是名符其实的饿鬼。多财鬼中,也有享受非常好的,与天神一样。这与我国所说,人死为鬼,如有功德的为神,意义相近。这是约‘人死为鬼’而说的,所以名闭戾多。

依佛法说∶人间儿孙的祭祀,唯有这类饿鬼,才会接受儿孙的祭品。从六道轮回来说,鬼,不一定是‘人死为鬼’(人死也不一定做鬼)的,也可能是从地狱、畜生、天中来的。这类鬼,名目繁多。有与天象——风、云、雷、雨等有关的,有与地——山、河、地、林、谷等有关的;有高级而被称为天(神)的,也有极低贱的。名目有夜叉、罗刹、乾闼婆、紧那罗、鸠盘陀、毗舍遮、富单那、迦吒富单那等。夜叉是手执金刚杵的;罗刹男的非常暴恶,而女的以色欲诱人致死;乾闼婆是爱好音乐的;紧那罗头上有一角;鸠盘陀形似冬瓜,以啖人精气为生的。这类鬼(泛称为鬼神),高级的称为天,如四大王众天、忉利天,有些是鬼而又天,天而又鬼的(也有畜生而天的,如龙、迦楼罗、摩侯罗伽等)。这类鬼神,有善的,也要信受佛法,护持三宝;恶的却要害人,障碍佛法,所以佛法有降伏这些鬼神的传说。这类鬼神,近于中国的魑、魅、魍、魉、雷神、河伯、龙、凤等,与‘人死为鬼’是不同的。

佛教传说的鬼神,为中国人所关切的,是‘人死为鬼’,在地狱中的鬼。受到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谁都关心死后父母等的饿鬼生活,希望有所救济,使孝子贤孙们得到安慰。首先,传来西晋失译的《报恩奉盆经》(我国又敷衍为大乘化的《盂兰盆经》)。经上说∶目连尊者的生母,堕在饿鬼中,请佛救济。佛说∶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发心供养僧众,可以使七世父母、六亲眷属等脱出‘三途’——三恶趣的苦报。这是有印度习俗成分的,但到了中国,大大的发展起来,流传出目连救母的故事,演变为著名的‘目连戏’。不过,目连只是阿罗汉,重大乘的中国佛教,终于发见了与‘地’有关的地藏菩萨。依《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特地在秽土人间,现出家相。宣说种种堕地狱的恶业,劝告在家众不可违犯。这是着重化度众生,不致于堕落地狱,而不是专门救堕地狱众生。当然,地藏菩萨神力示现,也有现‘阎罗王身’、‘地狱卒身’的。就这样,中国佛教开展出地藏菩萨救度地狱饿鬼的法门。

(1)《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传为唐·实叉难陀所译。但在唐、宋的《经录》中,没有这部经;《宋藏》、《丽藏》、《碛砂藏》、《元藏》也没有,到《明藏》才有这部经,这是可疑的。《本愿经》说到∶一位婆罗门女,以孝顺心,供养佛塔,称念佛名,使堕在地狱中的亡母生天。又说∶地藏菩萨的本生——光目女,发大誓愿,愿度尽地狱等恶道众生,然后成佛;就这样,要堕地狱的母亲,脱离了苦难。重孝道,重于度脱地狱(饿鬼)众生,适合中国人心,可说是目连救母的大乘化。

(2)《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续藏》乙·二十三),传说是赵宋·藏川所传出的。(阴间地府)阎罗国中有十王,就是一般传说的十殿阎罗。人死以后,要在这里接受十王的审判。怕他们审判不公,地藏菩萨也会来参加裁断。十殿阎王加上判官、鬼卒,俨然是阳(人)间官府模样。依佛法,‘自作恶不善业,是故汝今必当受报’。‘自作自受’,随业受报是不用审判的。十王经说,无非参照人间政制,编出来教化愚民;十殿阎罗,大都塑造在民间的城隍庙中。

地藏与十王的传说,与目连救母说混合,终于阴历七月被称为‘鬼月’了。‘鬼者归也’,中国旧有死后‘招魂’,有‘魂兮归来’的传说。阴阳家以为人死了,在一定时间内要回来的,所以有‘避煞’、‘接煞’的习俗。有一位法师说∶‘人死后就像去旅行一般,总要回到自己的房子(身体)。’这不是佛法,只是中国固有的民间信仰。七月十五日,道家称为中元节;恰好佛教说七月十五——自恣日供僧,可以度脱饿鬼的苦难。再与地藏、阎罗王说相混合,而有七月底为地藏菩萨诞的推定。中国民间(及佛教)信仰,七月是开放月,地狱的鬼魂,都回故乡来探望亲人。唐代实叉难陀与不空,都译出《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不空还传出《焰口仪轨》。焰口,是饿鬼中口出火焰的,所以或译面然(燃)。这是印度佛教后期,‘秘密大乘’的救度饿鬼法,可以救度无数的饿鬼。适合中国‘人死为鬼’的信仰,七月里到处‘放焰口’,救度父母眷属的鬼魂;有的称之为‘普度’,倒也合适。七月里,大批的鬼魂拥到,到处放焰口(有的七月里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放,我想是发放救济饿鬼饮食的意思。中国的阴历七月,是‘教孝月’、‘救鬼月’,也可说是‘鬼魂回乡渡假月’,热闹非凡。儒、释、道——三教混合的七月超度,与佛法中地狱与鬼的原意,似乎越离越远了!

佛教怎么看待鬼?

从佛教的观点鸟瞰有情世间的概貌,佛教世界的一切众生,在生来死往之间,会依业力的流转,分别居处在六种生活情境之中,这六种情境称为“六道”,又称“六趣”,包括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在这六种情境总涉而成的有情世间里,位处在饿鬼道和地狱道里的众生,即是我们一般所称的鬼。佛教所谓的鬼,就是过去生多植恶因而趣往饿鬼道和地狱道尝受苦果的众生。

饿鬼道众生之所以趣往此道,是因为前世造作恶业,心吝啬而多贪欲,所以要受饥渴的苦服。虽然有的鬼也能享有人天福报,但十之八九都是只能接受苦报的饿鬼,饱尝饥渴匮乏之苦,故以“俄鬼”为名。

有别于民间传说螭魅魍魉、狰狞恐怖的“鬼形象”,佛教中的鬼,其实是多苦多难的有情众生,在六道轮回之中,随业所牵,尝受恶果。农历七月,不妨以慈悲心说鬼谈鬼,体认鬼道,众生的苦痛,祝愿他们早日度脱,趣往人天善道;以敬谨心谈生论死,体察人在六道,生死随善恶所造诸业迁流,当行善去恶以免堕入恶道自食恶果。

若能更深一层来看,以出离心观照世间有情,其实不论是人是鬼还是神,只要还在六道之中,即生诸受,即有苦痛,从人天到地狱,其实无一道是长久的安身立命之处,如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所言“在这六道中,生来死去,就是生天也还是要堕落的。”惟有精进修行,证成空义,才能出离为业所牵的六道轮回,成为大自在的圣者,而这也就是学佛的最大目标了。

佛教里如何解释鬼?

因为有六道 所以中阴身有投胎到天道 阿修罗道 人道 鬼道 畜生道 地狱道 你所问的鬼便是鬼道众生 你是把中阴身和鬼搞混了 中阴身不属于任何道 是一个人根据善恶投胎到六道的等待期时的样子共49天 而后投胎到鬼道成鬼 便是他人看到的鬼

佛家的“鬼神观"是怎样的?佛家是如何看待和对待 六道中的鬼神(神鬼) 的呢?

佛经里认为,天上地下到处都有鬼神。佛经《长阿含经》卷第二十,就有佛陀亲口说出的话:“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就是说,一切人所居住的房屋宅舍,都有鬼神,没有空闲的地方,只不过鬼神和我们的能量不一样,时空、能量、状态不一样,我们人类由于障碍重、业障重,看不到它们而已。你就当自己和玻璃缸里的金鱼在一起,也许会看得见,但肯定不会在一起,除非打破了玻璃缸。

所以说,神鬼这些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也不稀奇!也不是迷信,你可以理解为:“所谓的'鬼神',是相同层次的生命体对于比自身形态更高端且不甚了解的生命体的通称。”

你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宇宙中是不是只有地球有生命嘛?答案一定是“不可能”,对吧?别的星球一定有生命,据科学家探测推理,银河系至少有10亿个星球有生命体存在。所以鬼神就是比我们低级(鬼)或高级(神)的生命体而已,没什么稀奇的。譬如对于蚂蚁,人就是他们的神,不是吗?蚂蚁看不清神长得什么样,但是知道神的声音如雷鸣,一泡尿能毁灭整个蚂蚁世界,而且听爷爷说神的寿命无限(蚂蚁寿命5年,而你至少75年,那就是蚂蚁的15代人也没看到你的寿命终止,对于蚂蚁而言,那不就是“永生”吗?),所以蚂蚁们一致认定你就是他们的“神”;反过来,细菌病毒在搞破坏,蚂蚁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就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得到,所以蚂蚁一致认定它们就是“鬼”,蚂蚁们就生活在这个神鬼共存的世界里,所以时刻心存敬畏,也因此有了信仰。这和人类的世界何其相似,你觉得呢?

佛教的“饿鬼”和民间所说的“恶鬼”有何不同

生活在我们人类周围的还有鬼道众生,佛教里说的鬼与中国传统所说的鬼又不一样:中国古代社会认为鬼是人死后的必然归宿,所以鬼字的本义就有“归”的意思;而佛教里所讲的鬼则不一样,认为鬼只是五趣众生其中一种,也就是说人死后有可能升天,有可能继续做人,也有可能堕为畜生,还有可能下地狱,固然也有可能会变成鬼,不过人死后为鬼只是五分之一的可能,并不是人死后一定就变为鬼。

佛经中说鬼有两个特点:一是乞求;二是多畏。第一乞求者:鬼的处境很艰难,他们本身并不从事生产,其生活来源全靠四处乞求的方式而得以聊生。鬼的另一特点是多畏,平常我们总以为鬼非常可怕,因此一想到鬼那青面獠牙的形象、张牙舞爪的情形,我们就会毛骨悚然。人们却不知道鬼更怕人,平常我们会听到形容鬼的两个成语,一是鬼鬼祟祟,一是心怀鬼胎,这说明鬼也非常怕我们。通常人看不到鬼,而鬼却看得见人,它们一看到我们就吓得赶紧躲藏起来,待我们走过以后才敢出来,因此我们根本不必怕鬼。平常我们生活在阳处,而鬼则躲在暗处,我们身上有阳刚之气,而鬼身上却是阴森之气,相比之下我们的处境要胜过他们百倍千倍,总之鬼是很可怜的。因此,佛教里也很重视超度鬼类众生,寺庙里经常举行一些施食法会,招请十方孤魂野鬼都来参加,希望能以法力超度它们,令能离苦得乐、脱离鬼身、投生人道,就算未获法益,也可饱食一餐,解决一时饥渴之苦。

鬼道众生与傍生一样,遍布于世界各个角落,海、陆、空到处都有,同样与我们人生活在一个地平面上。然而为什么他们看得见我们,而我们却看不见它们?这是因为鬼道众生的业力与我们不同,鬼的身体是由轻微的地水火风四大组成,就如空中非常淡薄的云气一样,他们的存在对我们而言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所以我们一般见不到鬼,就算偶尔见到也只不过是一闪影子而过,一晃就不见了,所以人们对鬼的认识才会半信半疑,都不敢肯定他们的存在。

鬼道众生与人的世界一样,也存在着福德因缘的差别,其中有富贵鬼、威德鬼、不穷不富的鬼、贫穷落魄的鬼等,什么是富贵具威德的鬼?是指平常我们所说的神,依中国传统观念认为死而正直为神,是说一个人在世间上正直且有德行,死后就能成为神。神也是属于鬼道众生,换句话说神也是鬼,只不过它比一般的鬼要有富贵、有威德。不穷不富的鬼:是前生修福不多,但罪业也不是很重,他们虽然不能像前面的神那么奢华享受,但也能得到一般的住处及食物,日子过得还可以。贫穷鬼:是指漂泊在荒外的孤魂野鬼,他们无衣、无食、无归、无宿,日子过得特别艰难。

有人会问:福德鬼为什么又称为神?这个道理就像我们人间当官的一样,虽然同作为人,但有的人能够当官享受荣华富贵,而多数人则只是一般贫民,甚至有的人还沦为乞讨,为鬼也是这样,或贫或富与他生前的善恶行为分不开。一般说,生前喜做善事、品德优秀而性格脾气又不太好的人,他们生天的福德不够,死后只有投生到鬼道做神。神又有多种,有的神威德福报相当大,可以统帅整个鬼道众生,乃至人道的生死命运都受他们裁判,例如阎王。有的神则无比的富贵,住的是高楼大厦,吃的是山珍海味,享受的是荣华富贵,就如人间的帝王一样的自在,例如海龙王。而有的神却是统管一方土地、一片山林等,受一方人鬼的尊敬,比如一些土地神、山神即是。还有的神则只管理一潭水、一棵树或一块石等,他们的福报因缘也就大大不如前面的神。但无论如何,能作为一个神都是有些福报的。

能作为神的鬼为数很少,而贫穷鬼则非常多,有福的鬼可以住在海边三餐美味、高楼别墅的享受,而贫穷的鬼却是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甚至往往是三餐不续、依草附木地过日子,因为它们不从事耕种,靠乞讨的方式生存,因此他们每天到处乞求,有时遇上某处有祭祀或寺院施食,可以吃上一餐,但多数都是吃了上餐没下餐,生活过得特别酸苦。鬼的形象大的可以高过几幢房楼,而小鬼仅有三寸长。他们还具有微细的五通,其某些能力是人所不能及也。

在鬼道中,为数最多的是饿鬼。饿鬼是鬼道众生中层次最低的,他们非常可怜,长年累月没吃没喝、无衣无住,总是处在一种饥渴无度的煎熬中度日。由于饥渴难忍,它们长年如是的四处奔跑,目的是想寻找点吃的东西,但由于业力太重,不仅到处找不到,就算发现了可吃的食物,在他们面前也化为火炭,或是一进口中就变成火焰燃烧喉咙,实是万般痛苦、苦不可言!有时候听到远处传来潺潺流水声,就高兴地跑过去,可是一旦跑到那里,清清的河流在它们眼前却变成一堆腐臭的浓血,真是万般无奈,极度的饥渴长年累月地折磨着他们。由于业力所至,饿鬼的形象不仅丑陋,而且长得非常奇特,其面容像黑炭一样枯瘦,咽喉长得像针尖那样细小,而肚子却大得像鼓一样,可知众生的业力是何等可畏!所以佛在《地藏经》里说:“众生业力能敌须弥、能胜巨海、能障圣道。”业的力量实是不可思议,那么这些业究竟是从何而来?它是从众生的无明行为造作而来。未成佛前,众生以一种无明心放荡三业,迷迷茫茫造下了这么一大堆罪业,果报来临时,苦得不堪设想。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319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