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自己有佛性(有佛性的人什么样子)

如何找到自己的佛性
佛性,就是自己作为智慧生命的本质本性,就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如同木头的火性,不离木,水的湿性不离水,风的动性不离风,地的坚性不离地等等。同样,自己的佛性不离自己。找佛性,就在自己身心世界里找。言行举止,受想行识,见闻觉知,色生香味触等等生命活动,都是佛性的体现。虽然不是佛性,但是也不异于佛性。就是自己能明白不明白的问题。迷悟就在一念之间。迷就是生死轮回,悟则成就无上菩提。
佛性是什么
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佛性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内涵。诸家依《涅盘经》一般说有三因佛性:
1、正因佛性,即中道实相、真如法性的理性;
2、了因佛性,即照了二谛的般若智慧;
3、缘因佛性,则是配合了因智慧开发正因的六度万行的功德行愿。
佛性是因,成佛是果,要圆满具备此三因方能成佛。又有三种佛性说:
1、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改变,一切众生皆具此理;
2、引出佛性,依禅定智慧修行之力,本有佛性逐渐显现而引出者;
3、至得果佛性,修因圆满,至成佛时,本有的理体佛性彻底显现。
扩展资料:
法相宗说二种佛性,即:
1、理佛性,所有存在本体之真如理。
2、行佛性,含藏于各人阿赖耶识中成佛之因之无漏种子。具理佛性,而不具行佛性者,亦不得成佛。又立五种姓说,即菩萨、声闻、缘觉证悟所得之三种定姓、不定姓及永不能成佛之无姓;主张唯菩萨定姓与不定姓者具有行佛性。
禅宗虽言证悟众生本来之面目,但却否定执迷佛性有无等问题,故有‘狗子佛性’等公案。净土宗承认理佛性之说,然亦有加以否定者。日本净土真宗主张成佛系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力,谓如来给予众生之信心为佛性,此即信心佛性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性
有佛性的人有哪些特征
佛性,佛教术语,是指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
人人都有佛性吗?
佛陀在许多大乘的经典说∶每个人都有佛的本质,也都有证悟涅盘的能力,都能够成佛,也都可以生起和发挥佛力,化现佛陀的世界。佛陀虽然证明了成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但是,也同时表示,并非每个众生都已经成就了佛性,或者都有菩提的善根种子的。
有佛性的人,佛性善良人表现在的四个方面:
在工作中,他们用沉默,来表达他们的善良。在我们的身边,特别是一些有过人生经历的人,他们更懂得容许,更懂得谦让,所以,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有人竞争的时候,当有人毛遂自荐,或者一马当先的时候,那些有阅历的人,往往用沉默来表达他们的善良。其实,他们的沉默并不是说明他们不会做这些事情,而是他们不想和人竞争,来让彼此的关系变得尴尬。这样的沉默,其实,是一种很有智慧的善良。
在为人交往中,他们用沉默,来表达他们的善良。这个社会,纷繁复杂,人际交往,同样充满了各色人等,朋友圈的状态,也不一而足,难以统一。所以,人与人的交往,有时候,就显得很复杂。有些人聚在一起,喜欢大吹大擂,喜欢说三道四,喜欢人为制造某种气氛,甚至喜欢攻击某些人。
这时候,善良的人,往往能洞察这一切,于是,他们就懂得用沉默来回击这些人的胡言乱语,让他们渐渐没有了言语的市场。他们的沉默,不是胆怯,也不是懦弱,其实,更是一种无形的嘲讽,让说三道四的人,感到无趣而收敛。这样的沉默,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在个人的追求上,他们用沉默,来表达他们的进取心。有些人,事情没有做多少,就吹捧自己成为了某个类别的大师级人物;有些人,钱没有赚多少,就把自己吹成了身家万贯;还有人,只是见到了某个名人一面,就把自己说成了和这个名人是亲戚和朋友的关系,等等。这样的人,在这个社会,并不少见,到了最后,他们往往会成为贻笑大方的人物。
而真正善良的人,他们在个人追求上,往往不动声色,他们喜欢用自己默默的努力,去靠近属于自己的事业,用自己的努力,来打造属于自己的心灵天堂。当他们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往往,他们依然笑一笑,轻描淡写地说一说,因为,他们懂得,冷暖自知,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其他人,其实,根本不会关心。其实,这样的一种沉默,不是一种心高气傲,而是一种淡定的从容。
所以,有些人,懂得在一方强势的时候,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善良,用沉默,来四两拨千斤。而最后,这样的沉默,往往能化解彼此的矛盾,让爱情的世界,波澜不惊。其实,这样的沉默,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人生的佛性修养。
每个人都有佛性,如何激活佛性
佛性不需要激活,佛性人人具足,佛性并没有被封锁,只是众生不能觉悟而已。
众生的佛性,随时随地都在使用,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中国圣人讲“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讲我们的佛性天天都在使用,只是不知觉罢了,知觉了,就是明心见性。
佛说:"人人都有佛性.".佛只能证得自己有佛性,凭什么说他人也有佛性呢?
佛性是人人所本具的,所以说“人人都有佛性”。
佛性不是通过修证而另外得到的,而是通过修证恢复到本来所具有的佛性。
要想知道释迦佛为什么说人人都有佛性,那你就要了解“佛性”到底指的是什么,那时你就会明白的。
“佛性”人人本具,人人时时在用而不自知,可怜、可叹!
人的“佛性”只是被各种颠倒妄想所遮蔽。
阿弥陀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32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