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怎能忘记珍贵的美德答案是(什么,怎能忘记)

学佛百科2023-03-2488

《活法》怎能忘记珍贵的美德

日成长计划96/100

组名:精进利他

姓名:Mary

日期:2020.12.15

书名:活法

怎能忘记珍贵的美德

关于这一点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1924年在日本神户,做过一次著名的讲演。在这次讲演中,孙中山把欧美文化与东亚文化作了比较,谈到了“王道和霸道”的话题。

用武力统治他人的文化,欧美有其渊流,中国古语称之为“霸道”。与此相对,王道在东亚源远流长,王道就是以德行来引导民众。

孙中山力劝当时急于扩张军备,扩展领土的日本,不要选择“霸道”,而要选择“王道”。遗憾的是,日本走进了霸道,朝着第2次世界大战禁止猛冲。而二战后直到现在,日本又采取了经济霸权主义的政策。

然而,从今以后,日本这个国家也好,民众也好,如果不将关爱和利他这种“德行”扎根于心,不采用以王道为基轴的国家方针,我非常忧虑,日本人可能重蹈覆辙,犯下大错。

天台宗里有“忘我利他”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忘却自我,为他人尽力。这是佛教的教义。从日文的发音来听“忘我利他”,同“已受惩戒”,一模一样。曾担任天台宗住持的三田惠帝,教导我们,这句话应该解读为:“片面追求物欲,已受惩戒了,今后应将自己的私事搁在一边,为他人尽力了。”

我之所以强调“忘我利他”,是因为我强烈的感受到,关爱和利他这样的美德,在当下的日本社会几乎丧失贻尽。

一旦把关爱和利他之心丢光,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利己的欲望。容忍乃至放任这种利己的欲望,结果必然招致可怕的社会混乱。

不久前,发生了一名19岁少年将一家4口残杀的惨案。因为罪行重大,他虽未成年,仍然被判处死刑。该少年自以为是,曲解法律,他自信只要未成年,犯什么罪都不会判死刑。

针对这一点,报道这一事件的杂志,记者写道:“如果该少年更了解法律的话,或许惨案就不会发生了。”但是,我认为,该少年更应该懂得的是法律之前的问题,就是“不可杀人”,这个最基本的道德律,伦理观。“不可杀人”,“不可伤人”,这样的问题不是法律论,而属于道德论的范畴,是最起码的人生观。

感恩稻盛和夫老先生!

《活法》—怎能忘记珍贵的美德

    关爱和利他这样的美德,在当下的日本社会几乎丧失殆尽。一旦把关爱和利他之心丢光,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利己的欲望。容忍乃至放任这种利己的欲望,结果必然招致可怕的社会混乱。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现在的社会是浮躁的,生活的压力是巨大的,人心是不安的,物质的充斥大于精神,都在为物质奋斗。什么最实在,有保障最实在,有保障才心安。现在自媒体发达,什么样的观点都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有,什么样的新奇都有,人就像打开了欲望之门,没有尝试过的,总会有体验的想法。这个时候人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读圣贤书就显得重要,价值观在我们成年的时候已经成立了,但在后面的生活中,我们的观点会不断被现实生活所冲击,稻盛先生的思想,让我们重新审视,作为人,何为正确?人的内心会蒙尘,只有经常扫除,才会变得纯净!他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直白的表达!

怎能忘记珍贵的美德

这样的“美德”是否被遗忘

中国革命之父孙文先生1924年在神户进行一次著名的演讲。在此次演讲中,孙文比较了欧美文化和东亚文化的“王道和霸道”。

以武力支配人的文化,起源于欧美,中国古语称之为霸道。与此相对,王道在东亚源远流长,引导人们遵守道德。

感悟:在中国有很多被世代传颂的美德,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能拯救我们的是如叶嘉莹等一样对苦难的隐忍。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内心强大!

繁一

2021-06-11

怎能忘记珍贵的美德:

天台宗里有“忘我利他”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忘却自我,为他人尽力。这事佛教的教义。从日文的发音听来,“忘我利他”同“已受惩戒”一模一样。曾担任天台宗住持的山田惠谛教导我们,这句话应该解读为:“片面追求物欲已受惩戒了,今后应将自己的私事搁在一边,为他人尽力了。”

一旦把关爱和利他之心丢光,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利己的欲望。容忍乃至放任这种利己的欲望,结果必然招致可怕的社会混乱。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343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