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用佛法点亮心灯的词条

佛教里讲佛前点油灯是什么意思
在佛塔、佛像、经卷前燃灯,能获大功德,于佛教诸经典中之例甚多。如《施灯功德经》谓,信仰佛法僧,布施少许灯明,其所得之福报无限。
又谓佛陀入灭后,以灯明布施塔寺,于此世可得三种净心;命终时,由于善心不失,可得三种智慧,死后则可生于三十三天。
《法华经》卷六《药王品》于叙述药王菩萨之舍身布施故事中谓,燃一指乃至一足趾供养佛塔,胜过于用其他财宝之布施。
《贤愚经》卷三亦言,贫女以至诚所献之一灯,永远不灭,王者所献之诸灯则已灭尽;此即所谓‘贫者一灯,长者万灯’,乃强调诚心之重要。又我国佛教必于佛堂或佛坛供灯明,即依诸经所说而行。
扩展资料:
功德不等同于利益
功德不等同于利益,不能将功德视同财物一般。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十品:较量布施功德缘品,这个标题也可看出,功德不是缘起及所缘的果报,利益、钱、物是果报,在第十品中也说得分明。
经中原文有“功德”“福利”“果”“报”这些词,仔细看的话,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功德不是福利,不是果报,是什么?是善行!是布施、修寺、造像、抄经、放生等善行!标题的意思就是说:分别考量布施功德所缘的福利福报。
功德的含义很广,在此经第十品中,是布施行为的褒奖语,好比说:某人收复了失地,就称为中兴之功,功劳不是奖励官职、财物等,功德也类似,功德不是获得的福利、善报,功德能缘起福利、善报。
与福德的区别
净空法师于1996年4月美国达拉斯佛教会在《地藏经大意》中讲到:
福德是可以自己与他人受用享受的,比如金钱、房屋等;而功德是自受用的,修持清净心是可以让福德转化为功德。断恶修善是因,得到福德是缘,获得福报是果,有大福德自然有大的福报,但是不管怎么大也脱离不了六道。
而功德不一样,功德是可以帮助勇猛精进修持佛法的自身脱离六道,来到一真法界乃至极乐净土所必须的,简单的说,就是功德大就是功夫得大力,功夫成片,果报自然稀有殊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德无量
佛学佛法佛教问题?
2012已经过去了,是不是世界末日了,我们不是一目了然吗?多么的无稽之谈。
至于火星男孩,更是炒作的面大。是不是真的只有制作方知道。这些并不高明的骗术,他的方式和方法就是抓住人们的好奇盒恐怖心理,进行恫吓式洗脑。
面对这样的无稽之谈,要保持清新的头脑和认知,不要崇信权威和媒体,更不要人云亦云。
总之,这俩人都不怎么样。
佛法手中弃,红灯绿,绿灯白是什么医意思?
般若经: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与诸法性常不相违。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故佛所言如灯传照。《维摩经》: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大智度论》:为令法不灭,当教化弟子,弟子辗转教,如灯燃余灯。
灯,为佛前供具之一,比喻能照彻黑暗的佛法,代表人人本具的佛性光明。佛教法脉相传称为“传递心灯”,是佛教传承佛法的一种象征。一切佛法不能离开心性;一切修行就是要点燃心灯、照亮世界。传递心灯,一是接过来,二是传下去,接过来是自度,传下去是度人,这是传递心灯的意义所在。
普陀山在每年的观音文化节中都会举行“点亮心灯”传灯祈愿法会,普陀山佛教协会法师领队,信众手捧莲灯,围佛像、宝殿及海印池缓缓绕行,虔诚礼诵观音圣号,与沿途的莲花灯、海印池中“盛开”的各式佛灯交相辉映,形成一道转动的莲灯心海。
大众以一盏盏佛灯,为佛德赞叹,为众生祈福,共同祈愿盛世禅灯,穿越千年;佛法薪火,灯灯相传;正法久住,光照大千。
佛教里面来世看清人心防止交友不慎的灯叫什么灯?
没有这样的灯噢。如果要防止交友不慎,需要靠自己增长智慧、擦亮眼睛。
佛教虽然有供灯,但是这个不是用来迷信的⋯⋯供灯的意义在于点亮灯盏,照破黑暗。这个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要点亮心灯,照破无明,增长智慧。是表法的。供灯有供灯的功德,但是不能说点了灯就可以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
任何事情都有相对的前因后果,佛教不是迷信,你要自己好好思量一下,为什么被人骗,为什么交友不慎。只有找对了因果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不是点个灯,自己什么都不想,就期待着问题可以被解决。
佛前点灯是早上点还是晚上点好,还是早晚都可以点?
最好是早上一次,晚上一次,都看自己的心是怎么想的,这个发心很重要,如果你发心就想我现在供的灯是为了遣除一切众生心里的无名黑暗,愿一切众生获得佛陀的光明!那么这个发心供灯的功德很大!只要发心好,早上或者晚上供灯都是可以的。在佛教里不管你是供灯也好,烧香也好,做一切善事,都需要发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做!如果为了自己的话,那么不管做多大的善事还是没有意义的!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366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