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法开悟的人为什么不怕死(学佛法开悟的人为什么不怕死了)

真正学佛人,对死亡没有恐惧,为什么
真正学佛人,了知诸法空相,知此身为假,因此,此身无非是四大组合,有生必有死,生是四大组合,死是四大分散,并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而且,众生本具佛性,佛性并不会随肉体而消失,佛性不生不灭,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即使不知空性,但有极乐世界可往生,只要平时念念书不离佛号,自然临终往生净土,又有什么可恐惧的呢?
怕死而学佛,动机对吗
其实,学佛无非两种途径,一种就是求人天福报,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由来,希望这辈子过得好一些,但仍然生活在六道轮回内,虽苦,自己还可以忍受;一种就是解脱生死,跳出六道轮回,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使自己低维度的生命向高维度的生命进化,最终脱离自己原来生活的这个维度的空间,这个过程不妨可以简化成:“学佛,就是为了临死之前的那口气。”至于行菩萨道,自利利他,乘愿再来,我觉得距离还远了点,我们俗人的境界达不到,不妨就做好眼前吧。所以为怕死而学佛,未必是件坏事,或许也应该说是一种因缘,佛曾说过,生死即在一呼一吸之间,其实也涵盖了生死的问题呢。
不怕死的人是开悟的人,对吗?因为活着已经死了?死了就是睡觉?感觉天人合一,一直活着,即使是死了?
去蹦个极就好了,这种人一般都是想得脑袋迷糊了,刺激一下就好了
开悟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得见过几位开悟的大师,将所见所得所想,大致分享下,也许语言表达会有瑕疵,但都是真实的。
第一,气场。
开悟的人,气场都非常强,周围的人里面,他一定是焦点,因为他的气质和感觉,都和其他人完全不同。 同时,开悟的人,气场也会非常弱,这是指他们都非常谦卑平和,与他相处和交往,你的内心也很平静。
第二,有大爱。
开悟的人,并不是没有喜怒哀乐,而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在经历,喜怒哀乐的哪一个过程。 如果你被开悟的人责备,你不会有怨怼,你会很真实地面对,好像骂你的这个人,就是你自己一样。 有点不可思议对不对?你可以完全接受他,因为他就算责备你,也是爱和关注。
你心里很清楚,他并不是为了责备你而责备你,也不是为了彰显他自己是对的而责备你,他是希望你能变得更好。
这样的情况,通常发生在家人和你的相处上,然而这个人不是家人,给你的感觉却胜似家人。
在开悟的人眼里,是没有二元对立的,有一个同时容纳二元对立的存在。对也是错,错也是对。美即是丑,丑即是美,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
开悟之后的人,有的选择了隐居(我没见过),有的选择了发声(比如传教,或者出书等等),这是他们的使命。
注意,开悟的人,不等于选择了某个宗教。不信教的人,也有开悟的。
钱财已经不是他们所看重的了,他们大多过着简朴的生活,但是不缺钱财。
其中一位我接触过的,说,如果你开悟了,你这一辈子,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是叫世人开悟。
内容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走心分享,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天清岛。
学佛真的能静心,不怕死么?
据佛经描述是可以的,因为释迦牟尼出家就是为了解决生老病死,他得道以后讲的《楞严经》里有一段: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议曰:由说一切诸法唯心所现,恐当机难悟,故推原迷倒之由,以示迷悟同源唯心之旨,以破颠倒之妄心、妄见也!意恐转计一切诸法及此身心既唯心所现,然则何以迷之耶?故推迷妄之由以发之!
原夫一真法界如来藏清净真心本无身心、世界之相也!但由真净界中一念妄动而成不觉之无明,以此无明盖覆真心,遂将灵明廓彻之真空变为顽然无知之虚空,故云:晦昧为空。依此顽空,无明凝结,变成四大之幻色,故云:结暗为色。真心既迷,即转本有之智光变为妄见,以此妄见对彼幻色,相待既久,即抟取四大之少分,妄见和合而为五蕴之身心,故云:色杂妄想,想相为身。
执此妄身,遂失本有之真性,但认聚缘内摇昏扰扰相以为自己之心性,是所谓性心失真也!既一迷广大之真心,而据蕞尔幻妄之身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矣!曾不知此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耳!譬如弃大海而认一沤,此已迷矣!且以一沤目为全潮,又更迷也!是故汝等为迷中倍人,此正颠倒之状,如我垂手无异,故如来说为可怜愍者耳!
既然你找《心经》了,我就介绍你一本很好的翻译,即明代憨山大师的《心经直说》,光看看心经是不能的解脱的,要做到真修实炼,下面是憨山大师的费闲歌,你看看便知道答案了: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难,信愿全无总是闲;净戒不持空费力,纵然落发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听闻容易实心难,侮慢师尊总是闲;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嗑破也徒然。
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是不是只有了悟生死并不怕死的人才能开悟
既然了悟生死。就是开悟。
一个读四,五年经的人对师父说:我开悟了。师问:开什么悟?答:经书是印刷的。
悟有大小之分。积小悟成大悟。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367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