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学佛十年嘴巴不饶人怎么办(学佛十年嘴巴不饶人怎么办呀)

学佛百科2023-04-0183

明明不想说伤人的话,偏偏嘴巴不饶人怎么办?

这就是你平常的习惯吧,可能是你的性格决定吧,你平常比较善于抓住别人的弱点,而且非常强势,不愿意吃亏就会有这种情况,一点点小事就想占上风挣钱吧,从来不想比别人差,从来不想吃别人的亏也从来不想落后于别人,所以就是自己的嘴特别的厉害,德里不牢人,而且杀人的话也是随便说,如果要想改掉这样的毛病,那就是忍耐了学会忍耐学会少说少言语这样的话是最好的啦,毕竟多说容易出错,而且像你这种性格说,得多更会出手就要忍耐忍耐,遇到什么时候一旦发生了什么情况就要自己给自己开心。就要给自己刷钥匙,带钥匙带,千万不能急,千万不能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就不那么冲动了。

在学佛过程中,遇到一些自私不讲理的人的侮辱,怎么办呢?

如果不能做到以德报怨,那就以直抱怨,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别人不讲理,你就以不讲理反之,别人打你一下,你就给他一拳,震慑他,让他不敢随意欺负你,(其中,如果你是因为懦弱而不敢反抗,那也是不对的,那不叫忍!因为懦弱也是一种障碍!)但不要老是挂怀,过去了就让它过去,还要掌握度,要多用智慧,不能蛮干,做事要光明磊落,这样才能让别人佩服,要站在理上,则无往不利!遇到胡搅蛮缠的,不妨用大声说话,说出你的道理,就能让对方惭愧,如果做错事就承认,别不好意思,但对方要抓你辫子,你就强烈反击!

佛没叫你忍气吞声,因为忍气吞声的忍不是佛说的忍!这是根本区别,如果别人欺辱你,你全不当回事反而能从中得到受益,这大概才有点忍的意思,如果你因为自卑,懦弱等阴暗心理去忍,不但辛苦不说,还会磨去你的锐气,这就不好了!

佛说,心是菩萨心,嘴巴不饶人的,这句话怎么说

刀子嘴豆腐心。

不过在佛教看来,刀子嘴,也属于作恶。在佛教称为“恶口”,是佛门五大戒之一。

最好还是菩萨嘴菩萨心,这样的人有好报。

面对别人辱骂我, 我该怎么办,我信佛学佛好几个月了,就是嗔总是也放不下,老是生气就想骂人

学佛后更应该诚实,诚实对于自己而言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学佛后更应该看到和不断察觉自己的凡人特质。这些习气很可能过去从未留意过,而通过学佛才不断的察觉出来。所以学佛并不能说自己就不是凡人,别的凡人身上的习气自己同样有。并不是说自己学了佛就能成为佛的境界,那是不负责任的。

就嗔恨心而言,这是很深的习气,修学的时间不能等于成就的程度。很可能多年修学仍旧很难根除。但是会在如何应对方面有所进步,也就是说在面对自己升起的非善念时会有对峙的方法。

忍辱是修学的基础,因为通过忍辱会逐渐超越习惯性的反射,不至于完全的被习气控制,也就会限制因为习气所导致的恶因。忍辱就会有余地去发现新的而且是无毒负作用的对应措施。那么自己只要还有分别和执著心,也就是说还是世间凡人,那么自然就会根据因果规则进行取舍。

嗔心的升起一方面来自于别人对自己的冒犯,而更主要则在于自己认为是对自己尊严的冒犯,所以很多时是自己为了尊严和颜面而嗔恨甚至诅咒。我们会发现通常两个人在争论一个道理,争着争着就开始变成了辩论,情绪开始激动最后不欢而散。其实这其中论理的成分越来越淡,而两人变成了为自己的尊严而反驳对方的冒犯。那么辩论不但没能论证道理,反倒让两个人的仇视。也就是说得到了并不想要的结果。最初目标和最终结果出现了大偏离。

所以明白了这个理,就会适当的加以把握和控制。也就是明确了目标,就会把握道路不便宜,那么对于嗔恨心升起后可能导致的负面行为加以限制。

我们都是凡人,能发现自己的心念和习气已经不易。有时候的确是犯了错误才深感是错误,才发现自己的修学境界还很肤浅。事不临头验证不了功夫。所以这就像考试一样。

另外,挨骂并不一定是坏事。我们遭受的苦难和挫折很多要远比爱一句两句骂要难受的多。属于自己的果报自己是一定要承受的。对于一个死刑犯人,改判死缓已经是进步。再改判无期徒刑又要经过多少的努力,再改为有期徒刑,又要经历多少努力。直到减刑,罚款。总而言之努力修为改正已经让一个死刑犯活了下来。这就好比我们的修学,挨了一句骂不知是多大的宽恕。这一句骂不知已是化解了多大的苦恼。所以对于误解导致的挨骂侮辱甚至诅咒,并不一定就是坏事,除了自尊心以外未必都是伤害。

已经说了很多,这里也不是教育,我自己也有与您同样的心理波动,我也是凡人,并不是说道理能说清自己就绝对清净了,我也需要审视自己。但处事原则是对于他人的不善行为,并不是依着自己的自尊和颜面等为行为动机,而是为避免他人造恶,慈悲他人,免其堕落为发心基础,方便处理...

学佛修行 言不恶口 学佛幸福

学佛修行    言不恶口

                                言不恶口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

一、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词美妙。

五、言可承领。

六、言则信用。

七、言无可讥。

八、言尽爱乐。是为八。”

恶口,就是说粗恶话。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以粗言恶语骂人,或尖酸刻薄,或蛮横粗暴,或戏谑喻骂,或毁谤别人,使对方难受,刺人于心,都叫做“恶口”。

        人与人的相处必然要说话,所说的话应该是轻言细语,柔和爱语,来增进彼此的情感,但是事实上,现今的社会差不多每天都充满互相叫骂的恶言恶声。比如一个很好的隔壁邻居,也时常会因语言冲突,而变成终身的仇人。俗语说:“相骂没好话”,一旦互相对骂起来,总是找最难听的话来刺激对方,使对方听了,如刀割肉,似箭穿心。佛陀知道恶口是众生的大病,人世间很多的不和,都是由此而来,所以特别教诫,不能恶口骂人,要不然小则个人与个人之间发生争执,大则引起国际之间的争端。

      经论上有关恶口的果报说得很多,《大智度论》中说有一个鬼,头似猪头,嘴里常有臭虫不断的跑出来,这就是他在过去生曾经以恶口骂了一位出家人,所得到的果报。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波斯匿王,生了一个相貌丑陋的女儿,名叫金刚,不但一般人觉得她难看,就是连亲生父母也不喜欢看她。可是经过她向佛求哀忏悔以后,却渐渐变成端正而庄严起来。大家觉得很奇怪,就去请示佛陀。

佛说出她过去的因缘:

      在过去迦叶佛出世时,有一位相貌长得很丑陋的圣者,他常到一个长者家托钵。有一天,当这位圣者又去托钵时,长者的女儿见到他,就以恶口骂道:“面貌这样的难看,皮肤又这样的粗黑,为什么你长得这样的使人讨厌呢?”

    圣者听了其女的恶言,欲入涅槃,便现神通力作十八变。这位长者的女儿见了,知道自己错了,立刻就向圣者求哀忏悔。因为恶口毁骂,所以得到今世相貌难看的果报;因为知道忏悔,所以后来又变成庄严,可见一切都有因果关系。

      依佛教的因果律来说,犯恶口的人,业果成熟时,堕地狱道,备受众苦。地狱罪毕,转生饿鬼,常有蛆虫或脓血,从其口中流出。如果转生畜生,唯有食啖粪秽,居处肮脏,叫声粗恶不堪。畜生罪毕,生而为人,则面貌丑陋,牙唇疏缺,口有臭味,为每一个人所讨厌。

    我们常见有的人长得威仪庄严,有才学智慧,讲起话来口才也很好,但是没有人愿意和他在一起,这是因为他爱骂人,说话刻薄,伤人自尊。所以,造恶口业的人,永远被人看轻人格,减少人缘。佛陀临入灭以前曾经指示弟子,对付恶人的态度是“以默摈之”,也就是沉默不理他。所以,恶口的人,当他骂人的时候,可能对方不去回应,但这并不是代表恶口降伏别人,而是别人把他看作坏人,远离他,不睬他。恶口有如此的罪过,如果不恶口,当然就有很多的功德了。

    佛经上说:“一个人能离开恶口,说出来的言语,自有分寸。可以利益于人,而且合乎真理。发出来的言词,美妙悦耳,使人易于接受,能够产生作用。所说的话,非但不会引起他人的讥诮,还能使对方生起敬爱与欢喜。”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理直自然就显得气壮,人往往会因为占到“理”,而“得理不饶人”。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所以不必因为得理便过份的指责别人,要指责别人的过失也不用太严苛。“得饶人处且饶人”,当你理直时,须注意不要过于气壮,大声压人,我们不妨以理性温和的态度,用柔和语加以规劝或原谅,何必恶面相看、恶言相对而伤了和气呢?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修行    #学佛

如何改正得理不饶人的毛病?嘴毒的毛病

首先,你得混入一些较为高冷的群体,不要待在一群爱开玩笑的群体,因为人是因环境而改变的,可能你初进高冷的群体,你会很不习惯,甚至觉得自己没什么存在感,慢慢来,你想要改变就得对自己狠!

然后,你可以每天早上刷牙的时候,对着镜子说,嘴毒的话,说出来自己难听一下,然后你每次在说的这些话的时候,就会想到别人是怎么难受,那么你就会慢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好的,因为你这样做,可以感同身受,站在你朋友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

最后,大道理谁都懂,但是实践起来确实有难度,建议你可以对自己有点惩罚,找朋友监督你,说只要你嘴毒一次,那么就给你发红包等等。只有让自己心疼了,才会觉得有用处。

最后的最后,祝你成功!因为我也是嘴毒的一个人,但是慢慢的我也会改掉!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457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