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教心的说法(佛教心的说法是什么)

学佛百科2023-04-0275

佛教心是什么意思

「佛教」的「佛法」中所说的「心」是:

「万法唯心」的「心」=「宇宙万有」之「本体」。

人人本具「如来藏妙真如心」。

人人本具「真空起无量妙用」之「真空妙心」。

人人本具「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真心」。

人人本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心」。

人人本具「能生无量法、能生无量心」的「心」。

人人现前一念能见闻嗅尝觉知六尘境界的「心」。

人人现前一念能思维、计度、记忆的「心」。

人人的真主人的「心」。

人人能迷、能悟的「心」。

人人能爱憎、取舍的「心」。

人人能起我执、法执的「心」。

人人能起我空智、法空智的「心」。

人人能驭使自己的身语意的「心」。

人人能觉受喜怒哀乐的「心」。

人人能断恶修善的「心」。

人人能行无贪嗔痴等十善的「心」。

人人能行贪嗔痴等十恶的「心」。

人人能慈悲喜舍的「心」。

人人能反省忏悔的「心」。

人人能上天堂、下地狱的「心」。

人人能迷真起妄、能返妄归真的「心」。

人人迷於宇宙人生真理,作凡夫而轮回於六道中的「心」。

人人觉悟宇宙人生真理,作圣人而脱离六道轮回的「心」。

人人「一心」能「生无量法」、能「生无量心」的「心」。

此「一心」,作佛即名「佛心」、作众生即名「众生心」、作圣人即名「圣心」、作凡夫即名「凡心」、作贼即名「贼心」、作慈悲即名「慈悲心」、作狠毒即名「狠毒心」、作善即名「善心」、作恶即名「恶心」...作什麼即名「什麼心」。

人人本具「能觉悟、修行、成佛」的「心」。

阿弥陀佛!

佛教 的心指什么?

佛教的心指的是生起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本质。心它包含了整个宇宙,整个所有维次空间所有的一切可见的或是不可见的一切的一切的统称!这就是为什么说:

一切唯心造。

你可以理解为,心,就是指你的意识。思想。自我意识等(这是凡夫的境界,也是最低的境界)

比如说你的心

透过眼根(就是眼睛),看见了一个美女,那么你的心又会跑到意根(思维)从而产生各种分别意识,心总是在六根对六尘的境界中打转。

心的本身是没有任何形态的,但是一切的形态又是心的倒影。心即是一切,也是一切都不是。

心是因为有了分别,执着和妄想,才会产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娑婆世界。。

心这种层次是语言文字无法圆满表达透彻的,除非你亲自修到成佛的境界,否则你是无法完全的了解什么是“心”的。

你上来就问这么深的问题,小心日后变成纸上谈兵,只会空谈理论,而没有实际修证。现在很多人学佛就是才学了一点点就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到处宣扬大道理一堆一堆嘴上讲的一套一套的,自己却一个做不到,五毒烦恼痛苦来了自己还是和凡夫一样控制不住,没有任何修为。佛法重在实修,重在修心。

而不是空谈,讲大道理。。。

从基础学起,等自己具备辨别正法邪法的时候,修到转凡入圣的境界时,才具备说佛法的资格和能力,

否则自己学佛都都没毕业,就跑去到处讲经说法,

那就像幼儿园小盆友出去代课一样。结果可想而知,只会误导别人,断人慧命,。。谤法谤僧和断人慧命这是末法时期最需要注意的,否则修佛修成魔而不自知。

如果想对佛法有极深的见地(只是在理论上达到接近最高的见解,但还是需要你实修才能够有所收获),

就去看完:

盛典迪笛

所说的故事版楞伽经,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完三藏十二部公认最难的《楞伽经》中重要的部分,建议听个五遍十遍的全部记住最好,楞伽经是达摩祖师用来印心的无上宝典!!!还有学佛必读

十大经典佛经

。百度可搜索到。

楞伽经故事版百度搜:盛典迪笛

第一个土豆网里视频,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末法时期很容易走歪路,所以一定要分清什么是正法,一定要打好基础,否则走火入魔而不自知。

还有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这也是重要的一点

以上看不懂可以多看几遍,可以让你对佛法有很深层次的认识,不过如果你不去实修实证,不去修心,那么就算你理论上已经达到了世界的最高点,那也是纸上谈兵,既出不了轮回,也解脱不了生死。所以要警惕

佛学里的“心”怎么解释? 如何以心印心?

阿弥陀佛!

佛教佛学的“心”,就是指你自己的“灵性”“原魂”,这在佛教专业术语叫做“妙觉真心”“灵明自性”,学佛成佛是一个人提高素质修养,升华道德品格的过程!

当初佛出于世时,人类没有所谓的现代科学,尊重自然,敬畏鬼神,那时三观只是改正人自私自利的心和错误的行为,可是未法时期这三观难以推翻,不能真正认识宇宙生命的真相,佛家要修要做的是让心性出来做主,而世人都习惯妄心意识心计较分别,有的人不会“用心”,连真心都找不到了!

佛在楞严经为阿难七处证心,九番显见,阿难才找到自己的心,正知正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前佛后佛以心传心,没有语言文字,心心契合!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465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