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学习(佛教的知识从哪里学)

初学佛教应该从何入门
初学佛教应该从何入门
初学佛教应该从何入门,可以看一些佛学大家的视频或者看一些自古便流传的佛学经典著作,自学佛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最好还是寻找到一个可以指导自己的人,但是要注意,宗教迷信不可取,佛法是一种智慧的哲学,与宗教迷信有着本质的区别。
初学佛教应该从何入门1
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信、愿、行
修学佛法,无信不立
首先,先要了解什么是佛法?什么是僧?知道佛法僧的功德所在,那信心就会慢慢确立。
愿是学佛法的愿景和目的
是为了成佛普渡众生?还是偶遇人生的'挫折而产生逃避的想法而学佛?还是觉得世间太过混乱,想要在这混乱的世间找到人生真相才学佛?审视自己的内心,再好好发愿。
修行
不在于一些表象的东西,不在于你每天念了多少经,拜了多少佛?是让你把佛法落实到生活中,用佛法开解自己,帮助他人。
初学佛教应该从何入门2
信解行证
首先要有信仰,有愿意跟随佛祖的脚步去修行、按照佛祖指导的方法去做的决心,这叫“信”,佛教也称之为“发菩提心”。
然后要有真正出家的僧人为你讲解佛法,即“解”。
然后你要按照僧人教你的方法去做,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叫“行”。
最后从实践中验证所学是真实不虚的,这叫“证”。
六度波罗蜜
是修行的六种途径,简称“六度”,分别是: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
用现代话来简单的理解就是:无私奉献(布施)、忍受委屈和痛苦(忍辱)、遵守佛教的规章制度(持戒)、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精进)、通过打坐来使自己的心摆脱情绪的控制(禅定),获得无上的大智慧(般若)。
戒定慧
这代表了修行的三个层次的境界。
戒
就是上面的持戒,佛祖告诉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僧人要遵守250条规章制度(佛教称为“戒律”),女性僧人(我们常说的尼姑)则是348条,如果你不出家,在家里学佛,则只须遵守五条,即“持五戒”(看起来简单,要做到不容易)。
定
即“禅定”,这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行方式,用高僧大德的开示来说,“禅定的人不一定能成佛,但成佛一定离不开禅定!”。
慧
即“般若智慧”,因为“般若”一词,包含了六种不同的智慧,没法翻译,只能称其为“大智慧”。
怎样系统全面的学习佛法
1、修行佛法次第:
一般众生,从凡夫位开始发心修行,必须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总共有五十二阶位的菩萨修行,才能次第的圆满佛道的修证。修行分为五个阶段: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和究竟位。最初是资粮位,资粮位要积集福德、积集信心,才会对比较胜妙的佛法生起信心,才会发心想要修行。见道位是关键,见道就是见到那个道路、真理,知道如何修行。声闻见道就是“初果人”,会知道修到阿罗汉的方法。缘觉见道会知道修到辟支佛的方法。大乘见道就是七住位明心开悟的菩萨,会知道修到究竟成佛的方法。从第七住一直到初地都算是见道位。初地以上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没成佛以前,都算修道位。究竟位就是究竟佛所演说的最深妙的法义。
2、对修行人的建议:佛法分为三乘菩提(声闻乘、缘觉乘、大乘),修行人应该注重基础佛法,从声闻乘见道位的法义入手,弄清楚基础名相(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等)的内涵与外延,次第进入缘觉乘见道与大乘见道,再由大乘见道位转入修道位,乃至究竟位。次第实证,终能顺利圆满。若不在基础佛法上面用心,喜欢探讨研究深妙而又难以了知的佛理(中观、唯识、佛性、如来藏、阿赖耶识等),反而浪费时间。因为基础不稳固,上层的推理和判断,就像空中楼阁,靠不住。“五蕴无常、苦、空、非我”,必须一开始就要学。轮回当中的主体常不变异,也要一开始就学。(无常的五蕴和永恒的轮回主体,合起来就叫做六见处。)不然,你一定会走弯路。走弯路还不打紧,你可能会诽谤三宝。
3、修三乘菩提,在入手的时候,一定只有两种方法,没有第三种。一种叫做毘钵舍那(观),一种叫奢摩他(止)。毘钵舍那和奢摩他都是梵语,毘钵舍那是法相的观察,奢摩他是禅定。
4、推荐非常好的“佛学教科书”
修行人一般一开始都是东看看西问问,无法系统深入的学习佛法。目前是末法时期,去佛久远,现代人对于古文言文的佛经原文存在着理解上的难题,很多佛法义理被所谓的“大师”误解。造成以盲引盲,无法证果。正法衰微,末法佛教占主导地位,正法佛教只在很小众的流传着,直至佛法的灭尽。下面我推荐三本入门书:
(1)《文艺佛心》,透过作者的阐述,发掘许多文艺作品(小说、电影、歌曲)所蕴含的佛法哲理,并启发自我。从文学作品、小说、电影、歌曲看见佛法的无远弗届,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都是典范;还有作品在不经意当中创作出与佛学相关的作品,如电影《黑客任务》《全面启动》《蝴蝶效应》和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等。
(2)《实证佛教修行方法》。该书从佛法入门的基础——“什么是佛、法、僧”开始,从小乘佛法(声闻乘)到中乘佛法(缘觉乘)一直到大乘佛法(菩萨乘)都作了详细的讲解。该书的最大特点是通俗易懂,实修、实证、实际下手修习。该书运用现代白话口语的方式,把胜妙的佛法道理和修行方法通过讲述的方式娓娓道来,实是广大修行人的一大幸事!
(3)《实证佛教导论》。该书从小乘声闻乘佛法到中乘缘觉乘佛法再到大乘佛菩提乘佛法都进行了十分详细深入的解述,其特点是科学、严谨、客观、逻辑严密、论证全部以佛经原文为依据。处处强调“实证”、“现量”。是一本非常好的“佛学教科书”,实在稀有难遇。希望有缘人能够珍惜这个正法因缘,深入学习此书,避免走弯路甚至误入岐途。 (以上书籍网上可以搜索到)
如何学习佛学
一、学习内容广泛:1.佛教仪轨;2.佛学概念(例如如何摆脱”贪嗔痴“三毒,怎样”戒定慧“);3.咒语; 4.手印; 5.佛教经典,例如心经、金刚经、楞严经、法华经是最基本的佛经(特别是前二者,要首先学)。心经若能够经常背诵更好,其中我很喜欢”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而体悟空性,本自具足。《金刚经》的金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6.佛教有关书籍《了凡四训》《幸福之路》《智慧之道》等等很多,更容易入门,打下基础。
二、学习方法:自学、自修(修持戒定慧、禅定、打坐、冥想、内视、天眼)、内求、书籍(基础知识和佛经)、视频、音频;念经、念佛号、拜师(法师、上师、仁波切、高僧大德、专家学者、老和尚、老居士)
三、感觉修持、心理学、生活中修炼、人际关系考验等佛学的应用最根本最重要。
四、自性就是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就在当下,弥陀就是自己。你的意识创造你的实相。
五、佛学是最高智慧,佛学是最佳心理学。
六、赛斯书(赛斯学、赛斯文化、赛斯心法)在许多方面有所超越,读后若理解入心,当下即开悟解脱,开卷有益,令人震撼(特别是《灵魂永生》或,《时空之外》!例如,关于放生的问题、吃素的问题、因果的问题、极乐世界的问题、人生目的、灵魂转世、梦和意识、潜意识,自我、内我、外我、高我、宗教的起源和条件、外星人、宇宙起源、意识和灵魂的共性、人格的本质、个人与集体事件的关系、心灵与健康的关系等等,都有深入浅出、非常细致的说明,不读遗憾啊。
粗浅感受,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大德斧正!随喜感恩,阿弥陀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474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