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教谈一个人自我和自私(佛教看待自私的人)

学佛百科2023-04-03129

佛教里的“自我”

不同的自我,会看到不同的业。罗杰斯说,自我的概念与自我本身的意义要大。

可如果,对本身都不了解,那概念不是一场虚妄吗?

有时候会很好奇,把一位过着原始生活的人带到现代文明的都市,他会有什么感觉?

他看到天空的飞机或者千里传信的手机,会不会目瞪口呆,难以置信?会不会以为看到神迹?

然而,这在我们看来,却已经稀松平常。

自我的意义,似乎是确定自己的与众不同。

假如,有一个人发生车祸,送到医院后清醒过来,唯一的损失是他之前的全部记忆。身体上,毫发无伤,他该如何自处?他会不会疯狂地向身边的人求证过去,到处投射,去扮演另一个“我”或“他”?

“自我”在藏文的意思是“我执”。可界定为不断执着“我”和“我所有”、自己和他人的虚妄观念,以及因此产生的概念、思想、欲望和活动。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自我”的牵引下,努力证明自己是谁。却从不曾静心思考——自我的来处。

我们这么执着,就是因为自我没有确实了解自己是谁,所以不惜任何代价,执着去拼凑一个替代的自我影像,然而这虚幻的影像终究是冒牌,穷其一生,我们都不得不持续地改变以维持它的存在。

此一执着自始便徒劳无功,因为它本没有基础可言,我们执着的对象,本质上就是不可执着的。我们之所以这么执着,是因为在生命深处,我们知道自我并不是本来就存在。从这个秘密的、令人焦虑的认识里,产生了我们根本的不安与恐惧。

我们的基础是生命。

多世累劫的愚痴,让我们把整个生命与自我视为一体。它最大的胜利,就是诱使我们相信:它的最佳利益就是我们的最佳利益,我们的生存就是它的生存。

这真是一种残酷的讽刺,因为 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

然而,自我长久以来都有无比的说服力:如果无我,我们就会丧失一切身为人类的乐趣,就会被贬低为单调乏味的机器人或者脑死的植物人。

对于丧失控制和未知事物的恐惧,绝大部分是自我在作祟。我们也许会说:“我是如此痛苦,我必须放下自我,但这么做了会发生什么呢?”

这时候,自我会甜蜜地发声:“我知道我有时候很讨厌,如果你要我离开,我会很知趣。但你想想看,如果我真的离开,谁来照顾你呢?谁会像我这么多年所做的一样保护和关心你呢?”

即便我们真的看穿了自我的谎言,我们还是会因为恐惧而不敢放弃自我。因为我们还没有见到心的本性,没有认识到生命本身的真实面目。

就像酒鬼知道喝酒是在毁灭自己,毒瘾者知道吸过毒后仍无法解除痛苦,所以,我们也以令人伤心的自艾自怜,一再屈服于自我的要求之下。

佛教的真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信佛,却很自私?

菜刀用来切菜的,在恶人的手中成了凶器,信佛的也有根基的不同,有人的心思也不同,你所见的有这样的分类,一是确实修行了,但是要知道佛的对手是魔,佛祖收弟子,魔也在拉拢手下,尤其是修行的越好,疾病等困扰就越多,因为能力越大才越会被魔欣赏而想笼络,而那些意志不很坚定的,才开始就被小魔给俘获了,佛不是万能,他给你的是一条路,如何走,还是看自身的。第二,本身就借着佛教的名义谋取利益的,街头常见穿着僧衣给人发放护身符要钱的,那不是真的修行者,出家人受了具足戒,是不允许这样去做的。所以你要分清不是所有的佛教徒或者穿着僧衣的都是恶人或者都是善人,看到的未必是真,听到未必是实,用心去感悟。佛教的真理很多,在于每个人自己的看法,归根结底是要你行善,你可以不成佛,因为你未必有那根基,但是你要把自己的人做正,最大的修行不是出世间,而是入世间,平常心即是道,做好你自己。关于苦乐,你理解的不能说都错,只能说片面了,的确,人生由苦乐组成才丰富,但是生老病死呢,很多是作为人而不希望的,这也只是人间,那没有看到佛国刹土的美好,只停留在人世去谈,那不坐井观天吗?

佛教如何看待自我?如题 谢谢了

圣严法师说:

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三个修行阶段。事实上,在未肯定自我之前,是无法达到无我的境界,所以,我们必须先从‘自我肯定’练习起。

自我肯定就是‘肯定自己的所做所为’,不管是对于过去或现在的所做所为,都要负起责任;对于未来,也应该有一定的方向和规画。

那么,何谓自我?自我包括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所有的我,而以现在、当下的自己做为立足点。所以,过去是自我、现在是自我、未来的也是自我。而过去、现在和未来又是什么?若从时间的范围而言,‘过去’可以是去年,也可以是前生,也可以是久远以前的前生;‘现在’可以说是这一生、今天,或这一秒钟、这一刹那;而‘未来’也是一样,时间可长可短。

在整个以当下为基础而无限延伸的过程中,自我一定要时时对自己负责。责任和义务是当‘自己’和‘他人’建立关系时才会产生,也才会有自我的存在和自我的价值;可是即使是自己单独一个人,也应该为自己负起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要站在自我当下的立足点上,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这样就是对因果负责。接受自己造的因、自己种的果,就能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努力为善去恶,就是负责的表现。

为自己负责需要练习着控制自己,要能够不受环境的诱惑。譬如有人请我抽烟,因为我从来没有抽过,所以不受诱惑;如果我曾经抽烟多年,大概就会心痒难耐的想抽,而这时就要学着练习控制自己。

世间五欲的欢乐,人人都喜欢,也很容易因此受诱惑而犯错,所以要能自己判断:‘应不应该做?能不能够做?’从而做到主宰自己。可是一般人总是不了解自己,往往做错了事还不自知,说错了话也不承认,自己的观念、想法明明错了,却还要巧辩。这样自我的固执和坚持,并不是自我肯定,因为你肯定了自己,却否定了他人,你要把人家赶走,人家也会把你赶走,对立的结果,别人也同样会否定你,到最后,自己反而被孤立,这非但不是肯定自我,而且还是自掘坟墓、自找倒霉。

所以肯定自我,一定要从了解自己开始,知道自己的缺点有哪些?有什么坏念头?缺点和坏念头并不可怕,只要把缺点改掉,坏念头去掉,转恶为善,就是自我肯定。

但是我们的念头常常心猿意马,不容易受控制,以至于很难让自己该想的时候就想、不该想的时候就不想;要做就做、不做就不做。这是由于习惯使然,也是自己内在的烦恼自然而然不断涌现的结果。

所以,我们平常一定要做修身养性的工夫,譬如念佛、诵经或禅坐。通常我们不修行的时候,不会知道自己的头脑其实是在胡思乱想。譬如在诵经念佛时,才发现自己的脑袋常常有绮思遐想等妄念,这一类的念头,特别容易在修行时浮现,也特别容易被发现。藉由修行,能够培养我们的觉照力,在觉察缺点之后再进一步改正,这就是自我肯定的过程。

自我肯定必须是肯定自我的优点,也肯定自己是有缺点的,肯定了自己的优点跟缺点之后,就能够获得自我的成长。

佛说人是最自私的世界上每个人最爱的都是自己,那么人们劝别人时常说的自尊自爱岂不也是自私的?

唉,佛啊,你怎么到处乱说啊,我真想打烂你的嘴。。。

对了,楼主,我们的佛哥什么时候这么说了?我记得佛哥说过凡夫有“我相”、“我执”,当然也可以

理解成你说的那样,人都是自私的。我执、我相,必然导致自私。

可是佛哥的意思是否定这种认识、行为,而不是建议大家就这么自私下去啊。大人说小孩,“小孩不懂事啊“,

那小孩就认为”听见了吗,我们小孩不懂事,继续捣蛋去吧。。。。“?不反思反思大人的一片苦衷吗?

佛哥呀,你以后说话严谨点,要不我们还以为你下定义、给公理、定理呢。你看,还得楼主朋友

找你茬了吧,你的那席话,容易导致逻辑悖论!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491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