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法可以更专注(佛法可以更专注自己吗)

学佛百科2023-04-0488

学佛人如何专注工作

能在业余时间,放下身心世界,一心专注的学习佛法,自然就能在工作的时候达到专注。

去听听净空老法师讲授的《华严经》讲记,每天一集,不要间断,有一个月的时间,你会发现自己能够做到专注的工作了。

阿弥陀佛

佛教 读佛经有哪些好处?

现在有许多人,从少年到壮年到老年一真到死,从来不曾看过 佛经 ,或以为佛经不屑一读,这些人可说是面对宝山而不想进入取宝。

有一类人,虽然也对佛经的义理进行讨论,或对人讲演,但只是凭肤浅的认识对着佛经释字销文,或妄自标新立异,以显高明,这些人自少年到壮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不曾依着经教去真修实践,可说是把取到的宝物当作玩品鉴赏,有时抱在怀中,有时拿在手里,然后又把宝物丢弃了。

有一类人,虽也读过佛经,但只是为了采摘佛经中的优美辞句,来充实自己谈论的资料,或用于写作,助长文章的笔势,这些人自少年到壮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没有认真地去探究佛经的义理,可说是进入宝山而不知取宝。

这些人读过佛经虽没得到实益。可是,只要一入阿赖耶识田中,终能成为得道种子,所以说佛经不可不读。

一、专注力提高

读佛经,可默念也可出声阅读,小声大声根据自已感受舒服为佳,这样心、眼、口一并到位,来不得半点含糊,自然心里的杂念,就随之都被屏蔽掉,两耳两眼一口一心都倾注于经本上了。

二、调心并益养气质

心止如水,不急不燥,自然心情平静安详, 气血 通畅。中医古来一向讲求调心才可养性,其实读经的过程就是调心的过程,让浮燥之气降下来,专注不乱,就如同参禅静坐一样,安神守一,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修持的好方法。在中医的养生论中,就有一种说法,提倡人们尤其是老人多读经,其实读经还可以开发智力,活动脑细胞,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出现,同时放松精神,缓解压力,这是一种很好 养生保健 方法,目前在 日本 很被一些老人所推崇,而国内也在有一些学校在针对儿童进行早期的读经启蒙教育,只是读经的内容不限于佛经罢了。

三、记忆力提高

诵读佛经与默看浏览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与感受。默看注重眼睛的浏览过程,会随着时间很快忘记。而诵读出来,所记忆的内容远远久于默看,也许就是因为上面所讲的专注力提高了,一心一用,自然记忆力也就提高了。

四、待人接物态度提高

心境变化了,外在的表相也就会随之变化,因为读经的过程中,诸多的启示、智慧也会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着你,无形中让人变得更随和、亲近、不做作,自然积极的变化也就更成就了自身的进步,一个良性循环就开始运行了。

在中国古代,读经,抄写经文,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它早已被文人、士大夫以及幼学童子、书生所接受,绝不是出家人或是修行者才有的“专利”。无论作为学佛者,还是没有任何信仰的普通人;无论年长的老人还是年龄尚小的儿童,读经无疑都是一种非常好的益智、增慧、健脑的活动。

五、恭敬心提高

佛法是高于一切世间法的学说,只有佛法才可以真正从根本上阐述清楚宇宙及人类的真相。同样,佛陀的每一句话或是每一个故事,都是针对人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宣讲的,它不是空穴来风,所以弥足珍贵,佛法难闻也就在于此。对于 佛经 ,我们是不能如看杂志小报一样的态度轻慢的对待,找一个舒适的姿势,或躺或卧或陷在沙发中,随意翻看或是甩在一边,那都是不妥当的行为。恭敬经书,恭敬文字,恭敬圣贤、师长,也就是恭敬佛陀、恭敬佛法,以此恭敬心才可以真正从每一个文字当中吸取佛法的滋养与智慧。你能相信,一个对老师不敬的人,他可以得到老师的教诲吗?一个对知识不敬的人,他可以学好文化吗?所以延展这个恭敬心,我们也可以变得更谦逊平和,心静如水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读经视为生活中不或缺少的事情呢?我们吃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充满食欲以及肉体的需求,难于放手。那么读经有一天是否也能变为我们生活中不能罢手的欲望呢?想毕那时的佛法就真的成为我们生活中不折不扣的精神食粮了。何来福慧双修,何来福慧双得?这样一种简单易行的善法,却在我们眼下被忽视......

对于佛法的认识与学习,难在于我们没有真正发现它的珍贵与殊胜,所以忽略它,质疑它。大道至简至易,真无需踏破铁鞋寻觅,其实只在心念间了悟罢了。

从佛学角度看,如何提高专注和效率

做事的效率同智慧有关,专注度的提高和思维的品质有关,而这两项,我想从佛学的角度,说说自己的看法。

如何提高专注度——你安静地坐下,什么事也别想,然后将自己思维的焦点,对准脑海中空荡荡的空白上。不出几分钟,你会发现,自己的焦点,不断在游移,很难静止下来。俗话说,心猿意马,这就是我们思维不断跳跃的写照。

静坐,或说打坐,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对治心不断攀缘。你坐在那里,除了仔细观察自己念头的纷飞,什么也不用干——这会让你熟悉自我念头的运走方式。杂念地摈除,不需要你额外使力,只是去忽视它。时间也不用太久,每天有个十分钟足矣。

当然,也有动态的训练方式,就是在人声嘈杂的地方,默默哼唱喜爱的一首歌,在脑海中聆听默唱的旋律,感受自己情绪的投入。心无旁骛,就是专注度提高的表现。

至于智慧的培养,这是一个大课题,古人说,君子一日三省,其实,这就是培养智慧的一种方式。佛教里说的戒定慧,就是智慧提升三部曲,所谓的戒,不是要你遵从戒律,而是学会自律,伦常中的道德法则,就是疆界。所谓的定,可以粗浅地理解为,遇事不慌乱,冷静沉着。

心冷静,常反思,做事专注度高,久而久之,就会自然升发智慧。

有什么佛法是训练专注的吗

修定首先要训练专注。佛说“置心一处,无事不办“。无论念佛,还是坐禅其调心方法,都离不开专注。获得一心不乱,就是训练专注的成果。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506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