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圆满空性(圆满空性智慧)

学佛百科2023-04-05202

大圆满和空性有什么区别

大圆满和空性区别

空性,是世间事理的表现规律、原则,因此是指一种概念的定义。大圆满,是藏传佛教中常用的概念,相当于对空性概念的圆满体证,因此是指一种方法行为或者方法行为的描述说明。单独说圆满,则多指对事理的分析认知已经取得一定答案的这样一种精神状态。

空性有十八: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大空。五空空。六真实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前后空。十一不舍离空。十二佛性空。

十三自相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无法空。十六有法空。十七无法有法空。十八不可得空。合此十八为十六空。凡有两义故。立十六空。一体二用。

大圆满:佛果。

佛所说的空性是什么?该怎么理解?

佛所说的空性是什么?该怎么理解?

在佛教的教义中,空不是虚无的意思,虚无的概念仅仅是汉语字词中的概念,佛教中借用这个词来表达“无限”“无尽”的变化这样的概念。

对于“空”,佛法最基本的理解是从变异、无常的表现来理解。《阿含经》中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

就是说第一,由于各种事物、各种事物的表现都是无永恒无常态的变动的,所以说有生死、有变异,因此是无常。

第二,是因为世间一切事一切众生其实都是由众缘和合,没有单独的自我,都是互相依附、互相影响,所以说无常。

由无常而出现种种“苦”,由于苦而理解世界上一切人、我、事理,都是在发展和变动之中,根本不存在“我”“我所有”这样的概念,所以说无我是空。再深入理解,则需要从真假、有无这样的理性概念入手,理解这些事物其实也是空的表现,即一切存在的并不是我们习惯中所见所认知的,而我们所见所认知的一切事物其表现也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面貌或者并不是完全可掌控的。

“空性”并不代表事情发展本质,因为在佛教的因果关系中,实际说的是因、缘、果,没有第一因的概念,而是个变化和无常的概念,由于缘(各种内外影响的条件)的存在,使因生不同的果,果又影响新的因。有些因果是自然界的自然执行,有些是我们的行为活动产生,而一切果都可由于我们的主动作为而改变。世上只有永恒的规律,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果,内外缘的影响变化改变了因是否结果,结什么样的果,多长的期间结出果。所以一切都不出这个规律。

所以,空性,指的是现象的表现,而不是某种决定因素或者动力。

佛所说的'本性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本性是什么意思?修道者应先万念妄想大死一番,佛性(梵语buddha-dhatu)方可苏醒而见性,见性后自性妙用无穷。众生之心应大死一番,此妄心应休去歇去,古庙香炉去,枯木寒灰去,一念万年去,如人死人去,若能如是用,万念俱灰,妄心死至无可再死,心安有不成道乎!万法不立,一尘不染,本来面目现前,正是见性体之际。人人肯死心切愿,勇猛精进,开悟证入自性本体,有何不可!

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无所分别,人人见性,人人成佛。

开悟圣僧云:请君仰面看虚空,廓然无边不见踪;若解转身些子力,头头物物总相逢。

妙明觉性之体,赞不及,毁不及,若了一,万事毕,无欠无余若太虚,为君题作波罗蜜。真性中本来荡然空空,一法不立,一尘不染,说是一物即不中,真如本体,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寂照不二,诸佛普现。

除却凡情圣情,心外更别无佛,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心外无别佛,若不信自心是佛,无有是处,穷劫修道,总是门外汉。心本无形,因尘有相,尘灭心灭,因尘见性,性本无生无灭,真性湛然。

佛教中的本性是什么意思,凡夫不肯空心,恐落于空,不知自心本空,大空大有,不空不有,空有自在,中道(梵语madhyama-pratipad)实相普现前。你有我亦有,君无我亦无,有无俱不立,相对嘴卢都。信心清净者,信本来心无法可得,不起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住无所住,了得无所得,究竟涅槃。

清净觉性,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梵语marga),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见本性为禅。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来空,言名犹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若会妙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佛教中的本性是什么意思,佛性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纤尘不染,一法不立,至性中人。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本性空寂,莫取一切相,即合圣意;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一性空故。若能如是见,是名正见;若不如是见,是名邪见。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自见本性,见自法身佛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梵语nuttara-samdodhi)。仁者见性否?若未见者,应如法如是见;若见者,汝之佛性与诸佛正等无异无别,恭禧仁者也!

佛教总的本性是什么意思,佛教中的本性有佛性。

如何理解佛所说的“心能转物”?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 于本心,为物所转。若能转物,则同 如来。”

这句话给了很多人误会,以为修证到一定境界就可以转换物质。

那这句话本来是什么意思呢?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被无明所惑,不知尘缘影像俱是妙明心中物,以为外境坚固实有,殊不知,显现山河大地的是自己的心,显现亭台楼阁的是自己的心,乃至显现凡夫境界、地狱、天宫的都是自己的心。心外并没有一个实有实法,可得可取,也并没有时间、空间、物质。正所谓:三界唯识,万法唯心。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一切外境,俱是凡夫心受业力牵引,随缘显现,凡夫不知,心随业感,而显现六道轮回境界。

而心能转物,则同如来。又是什么意思呢?

六祖有偈: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宝积经》有:非先有生,后说无生,本来不生,是名无生。非先有相,后说无相,本来无相,是名无相。本来空无一物,有什么能转可转!有可转之物即有可转能转之心,此心既生死轮回之心。

那世尊说的心能转物是什么意思呢?世尊在这里,以微妙之法要众生不要被外物所迷惑。从有法的修证上来看,转的是自己的心,你的这个心是凡夫的心,比如:一杯水,以凡夫心观之是水,以鱼心观之是家,以天人心观之是琼浆玉露,依地狱心观之则是脓血……而以佛心观之则是诸法的般若实相,空有不二,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的本质。故世尊在《小品般若经》中有: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无有法若见若不见,无有法若取若舍。须菩提,什么是般若智慧呢?没有一个实有的法,可以见或者不见。没有一个实有的法可以取可以舍。

怎么理解佛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是幻相"

 智慧跟知识是两桩事情,知识是从分别生的,智慧不是的,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只要把障碍除掉,智慧就现前。佛在《华严经.出现品》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难得。如来是自性,一切众生是平等的,没有差别。所以佛法是真正的平等法,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现在就是佛。我们跟佛差别怎么那么大?佛能说《华严经》,我们今天听都听不懂,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差别,佛也说出来了,「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就说明因为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妄想分别执著在这个地方用一个字,就是「妄」。你怎么会生起这个东西出来?这个东西怎么生的?为什么我们会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是几时生的?从哪里生的?很多学佛的人都不免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寻求,那就坏了,你没有把世尊的话里头重要的意思听懂。重要的意思是什么?妄!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你就不能追究。你还追究什么理由我起心动念?我几时起心动念?那就是妄中再加上妄,你永远回不了头。知道妄就不要理它,把它放下就没事,你就还源,这是佛讲的话的真实义,你没有听懂,你听错了。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的示现,我们的确不容易体会,但是惠能大师给我们的示现,我们就很容易体会。他听忍和尚讲《金刚经》,半夜三更,那也是讲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全盘放下,他就见性,就悟了。悟了,见性,性是什么样子?他说了五句话,五祖一听,完全肯定,衣钵就给他。这五句话,这五句话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内容,你要晓得释迦牟尼佛讲这部大经,讲的是什么?就这五句话。能大师标题说出来了,佛所讲的是细节,就是这五句。第一句讲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说明你的心是清净的,你的心从来没有染污过。妄想分别执著是染污,因为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所以你的真心,真心的清净丝毫没有改变。只是你执著妄想分别执著是真的,它产生障碍,智慧、德行、才艺、相好不能现前;你只要放下,放下全现前了。这个道理我们要明白,千万不要妄中再去生妄,那就大错特错。第二句,他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你要能够入这个境界,你就不会贪生怕死,为什么?没有生死,本不生灭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大般涅槃,契入大般涅槃的境界。入大般涅槃的境界,那就是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他成佛了。第三句所说的,「何期自性」,就是没想到自性,「本自具足」,它样样圆满,没有丝毫欠缺。智慧圆满,我们今天讲知识也圆满,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向他请教,他没有一样不知道。为什么?自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他不需要学,只要把障碍放下,把障碍除掉,这个大德、大能、大用就现前。第四句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大乘教里面佛常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伽是比喻,比喻诸佛菩萨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也就是我们现在讲,他一丝毫心浮气躁都没有,心浮气躁他断尽了。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在什么处所,他都在定中。末后一句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生万法就是它能现宇宙,它能现我们人身,佛法里面讲的依报跟正报。诸位要晓得,正报就是自己一个人,与别人不相干,别人是我依报里的人事环境。我们依报里头,依报环境有三大类,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有自然环境,有这三大类,这三大类都属于依报,能生万法。你要问《华严经》讲什么?《华严经》就是讲这五桩事情,讲得非常详细,也讲得你非常欢喜,欲罢不能!

佛所说的觉悟是指什么?

看破宇宙的真相,并解决问题。

佛所说的“我慢”是什么意思

自高自大,侮慢他人。自以为只有自己修行有成,是正确的。

佛所说的妄语是什么意思

妄语的定义是:

一、不知道说知道;

二、知道却说不知道;

三、没有看见说看见;

四、看见却说没有看见;

五、没有觉悟说觉悟;

六、觉悟却说没有觉悟;

七、没有听到说听到了;

八、听到了却说没有听到

佛所说四谛是什么?

复何名为四圣谛法。谓 苦谛 集谛 灭谛 道谛。

苦谛者。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 五盛阴苦。

如是等苦。名为苦谛。

集谛者。谓贪爱法。由此贪爱。而生耽著。以耽著故。发业润生。招集为因。

是名集谛。

灭谛者谓贪爱法及余烦恼。悉皆断尽。证寂灭理。

是名灭谛。

道谛者。即八正道。谓 正见 正思惟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此八正道。名为道谛。

如是四谛。圣智可观。名四圣谛。

请问下佛所说的一切平等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理解这个平等

佛没“分别心”所以一切平等。

求一个最详尽圆满的 既哲学又科学又易懂的对与空性的解释!

一,人再荣华富贵也是空

这浩瀚无边的宇宙之中,人究竟摆在什么位置? 天下为什么有个“我”? 真的是父母制造了你吗? 若活了100年,连最亲近的自身都不知道,就是白混100年,一切都是空!

江浙一带,有一种鸟,本地人叫它捕谷鸟,当生了蛋即将出壳前,就开始日夜啼哭,直到哭死为止,孩子一出壳,父母已经烂在巢中,孩子靠父母的尸体生的虫喂养长大,也是世代相传代代如此。

澳大利亚有一种母蜘蛛,一次产下40个卵后就不再会生育。盛夏季节会捕捉大量昆虫,除让孩子们吃得饱饱的以外还要把自身养得胖胖的。入冬无处寻找孩子们食粮,小蜘蛛会在妈妈脚关节吮吸血液,一直把妈妈血液吸光为止。但蜘蛛妈妈毫不抗拒,等蜘蛛妈妈连躯体全被小蜘蛛吃光后,小蜘蛛已能捕食,从来没人去倍训它,也是世代相传代代如此。

阿拉斯加州有一种动物叫“红桂鱼”,到精力充沛的产卵时期,整个身体变得通红 美丽无比。 这时它们会冲过急流险滩,冒着被狼、灰熊捕杀的危险直往上游,为的是繁殖后代。

当雌的结束排卵后,雄的立刻争分夺秒开始你争我夺,相互残杀,为的是争夺体外受精权,当它们各自完成天命后便张大口、定上神,再也不会动了。没有人教它,也没看见自己的父母这样做,但它们都一模一样代代相传。

人与它们区别在哪? 当你完成了整个使命后,或贫或富、或者争得世上荣华富贵,最后也不是留了点什么,自己却闭上眼睛,世界上再没有你?

只是拿高道德标准,它们只施舍而不收取。而人类完成了整个使命后,竟拖泥带水不肯马上闭上眼睛,因此就多了个讨厌的“收取”项目,所以在收取的过程中、许多不幸的“人”就产生了“捕谷鸟”和“红桂鱼”遭遇不到的悲哀和苦难。这样,人连“捕谷鸟”、“红桂鱼” 和“母蜘蛛”也不如了。

生命学科学者认为,人的极限寿命为150年,原始胚胎细胞最高分裂50次,所以死期人人都要临到。一旦下地接通神经元,人就是忙忙碌碌!忙忙碌碌!当爬不起来的时候,幸运的才开始回想,“我是什么呢,我到哪里去? 哪日日夜夜都在一起的亲人们、明天我还能看见吗?……”。

2007年11月9日《钱江晚报》介绍:这里有个医院已想到多人还未想到的,为给这种最悲观失望的时刻到期的人得到一点帮助,特别设了一个间,那里非常静,专供快死的人放声大哭之用。

人啊,若死掉再也没有这人了,那么出生就要开始哭,哭吧!大哭吧!

二,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地球的一切生命不论多强都是空

依照 “生物物种大灭绝”考古论,发现地球第五次(白垩纪)的生物物种就是恐龙,科学家争论不休的主题,“恐龙一天之内死掉的”现今已成了定论。如今的“物种”就是第六次,科学家称今天为“人类世”。

2011年3月8日《参考消息》第7版转载【美国每日科学网站3月5日文章】题:“地球生物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到来了吗?”文章说:随着从蛙类、鱼类到老虎等众多动物种类数量的急剧减少,一些科学家警告,地球濒临一场生物大灭绝,就像在过去5.4亿年间发生过的前五次一样。

闻名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巴拉克西河岸的岩层中,发现了许多恐龙及12具人的脚印化石。说明恐龙时代已经发现过人;

那么恐龙有没超出狭隘的自身范围,去重点研究过人呢?

同样的道理,现今“人类世”的时代里,人照样已发现过“天外来客”。 那么谁曾超出狭隘的人的自身,精心地研究过“天外来客”呢?

人有一次真死,也有一次真活。人肉身的死还不是真死。肉身的活也不叫真活!真正的活着是于宇宙配套,才是真活着,太阳破了无人能修这就是事实。

真活,不是慢慢进化,而是一霎时,眨眼之间的改变,有比天外来客还好的身体。但是人的灵生命失去,那宇宙里再就找不到这人了,那才是真死!若得不到这个,再哭也没用。

有人说:我从来没看见过自己什么“灵”,所以我无法相信自己有什么“灵”。这也无妨,因为没人看见过自己的“心脏”,一定说,自己没“心脏”,又有谁会那么空,化上三天三夜的工夫一定要你相信自己有“心脏”呢? 即使自己摸得到的背,也很少有人看见过自己的背。若没看见就不存在,那么那一个傻子会说:“我是没有背的呢?”

科学家已发现,宇宙中的星系团能结合在一起而不飞散,就是由人类无法看见的23%暗物质和更神秘的73%的暗能量堆砌而成。它使宇宙保持有序状态,没有它,星系很快就会解体。谁敢说:看不见的就是宗教信仰、就是迷信、就是没有的呢?

2006年第11期《飞碟探索》第12页文章:令达尔文、开普勒尽至牛顿深感失望的有关宇宙复杂性、可变性和无规则性的现象,现在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今天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混沌。可以这样认为,造就任何一种生命,无论拿破仑、麻雀、蜻蜓或一条狗,都离不开这一混沌的背景。因此人类的完善和真正的解放,取决于人类对自己所置身的宇宙以及自身历史命运的深刻认识和理解的细节及分支。

所以现今一个有思维、有思想意识的“人”不应该人云亦云,随大流、跟进死胡同,还以为自己高尚无比、光彩超人“自己变自己”的“不可知论”上结顶。若真想知道一件事,就要了解这件事的历史背景,就当遵循宇宙的法则,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能力、深入研究找到底,去发现世上的真信息,来认识人类真正的东西──生命、这才是人类的真谛。否则,就只是在这花花世界经过一下,白混100年,可惜!可悲!

诞生生命不可缺的分子核苷酸,其复杂程度的数学量等于这些核苷酸所能形成的不同排列的总和,足以充满整个宇宙的随机组合之中,只有一次组合是可以产生第一个生命。所以你是多么不容易的一次人生啊!若来到这空气传递的物质空间,连自己都不认识是什么,岂不是空在世上经过一下,就永远消失?

相比仅有45亿年历史的地球,人类的科技文明历史也仅仅是过去的200年间的一种有思维的生命史。因此,有理由相信137亿年 发展史的宇宙及其他星球,那里应该也有智慧的生命存在,至少人们已经发现、如天体运行规律等无法解释的更高科技文明的存在。

这就说明天上有生命的存在。既然有更高级的智能生命的存在,就会有真信息在地上,那么真信息在那里呢?

三,地上没有神,却有真信息就在人的眼皮底下

从天门学、生物学、孔子、老子、孟子、玛雅人、诸世纪 ,天外来客、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四大宗教经典等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希奇的是,宇宙万物;地球是圆的、宇宙在扩张、宇宙归根到底起源于“无”、 以色列的复国、尽至中国的计划生育……,几千年前的《圣经》中都能找到。凡科学能发现的《圣经》中都写在哪里;

当月亮形成的时候,它与地球的距离仅仅是22,530公里,而现在的平均距离已经拉大到了385,000多公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会走得越来越远,当你读着这篇文章时,月亮正在悄悄地从地球身边溜走。世界上没有科学家能解开月亮为什么要逃避地球、从地球身边溜走的奥秘。你今天想要认识真科学吗? 《圣经》里就能解开这个谜。

近年来被抄得火热的“2012年”主题,早在3000年前的《圣经》申命记、出埃及记中;犹太5772年(公元2012年)《圣经密码》解开,密写在地球毁灭下方,彗星将撞击地球。也有一段话说,Disaster会被阻止、会被阻挡;将会被击碎、赶走、我会把它撕成碎片。

来自《新华网》的信息说:“2004年,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小行星正以每小时近5万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飞来,据预测,它会在2029年4月13日那一天非常接近地球。对此,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密切观察着太空中的小行星。”高科技可使人提前为未来的灾难预警做准备。

《圣经》创世记、民数记等多处又隐藏有“朋友将延后”暗示着;“朋友延后”与“火震动国家”重叠着。那么“朋友延后”,人类就无需太紧张。

在这天外来客、飞碟频频出现的今天,世界上有哪一本经典解释过“外星人”呢? 但是3000多年前的《圣经》清清楚楚地告诉世人这“天外来客”就是灵。

《圣经》中的“上帝”希伯来原文就是“天上来的人”。

20世纪50年代人类才发现“外星人没有生殖器官,难以判断男女”,可是《圣经》确实就已经清清楚楚地记着,耶稣关于复活的事对门徒说:“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象天上的使者一样”。

天上的使者是谁? 不就是人们号称的“外星人”吗。事实人们细而想想,究竟称呼他们“外星人”还是“天上的使者”——“天使”准确呢? 就按人间的逻辑推理,也应该称他们“天上的使者”更恰当,因为他们不像人,也不是人。

因为《圣经》中明白地告诉了人类:……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所以复活后即是不死的,显然人是会死才要生殖繁延后代,不会死还要生殖后代吗?

「三主要道」04:空性是机会,是缘起万法显现之源

6月9日法会圆满日,会场大约6点时,排队的群众已陆续坐满了现场的2500个座位,准备迎接期待已久的两大主题:早上的上师荟供,及下午的「四臂观音灌顶」。

■上师荟供品,很纽约、很环保!

在噶举长老堪布。卡塔仁波切、竹奔仁波切、竹本德千仁波切及财旺仁波切等随同下,法王于7点30分升座,领众共同念诵《供奉上师仪轨》,身穿红色背心的达朗基金会义工群,则将台上堆如小山的咖啡纸盒荟供品,依序发放给会众。

根据法王噶玛巴指示,此次荟供主题是「纽约精神」,同时要兼顾环保。达朗基金会负责荟供的义工Deborah Mui 说,噶举祈愿法会于世界各地巡回主办,在每一地都会依据当地特色,来设计荟供品,例如这次的主题就是「New York」。

因此,装在可回收纸盒中的,是四种代表纽约的小食品,包括:

1. 椒盐咸饼(pretzels)纽约客热爱的、来自法国的蝴蝶型咸饼,为了易于装放,特地订的是硬币大小的迷你版。

2. 干苹果果片:纽约被称为大苹果(big apple)因此一定有苹果

3. Yellow taxi cookie:纽约著名街景的黄计程车,也变成计程车型的小饼干,

4. 巧克力:这家创立于1937年的巧克力名店Koppers,有一款特色巧克力就叫「New

York Expresso Mix」当然入选

负责筹备荟供的达朗基金会义工回忆Deborah说,这次在14位不丹尼师,及大约10位义工帮忙下,在祈愿法会前一天,大概花费一整天,在达朗基金会会场内,装完2750个荟供盒,在过程中,也依照法王指示,尽量环保、避免任何浪费,包括各种食材是以最大纸箱运来,大家再分装,荟供盒外的水果也采用当季盛产水果香蕉和橘子等,避免碳浪费等。

Deborah说,这14位尼师极为专注,在忙完制作70座手工香塔及多玛后,立即投入装盒工作,半小时内聚精会神,装完550盒,让大家惊叹。

午餐过后,法王在给予观音灌顶前,先圆满《三主要道》的授课,今日主题是「空正见」。

法王开示说:

首先和大家说午安,我们今天要给予观音灌顶,但因前面课程还有一些没有讲完,因此我们会先接续讲述《三主要道》。

参,空正见

我们三主要道谈的,就是出离心、菩提心与正见。正见就是指空性、中观义。包括两部分:

一,为何需要寻求正见

二,生起正见的方式

三,生起正见的标准

一,为何需要寻求正见

9. [断轮回根]

不具证悟实相慧,纵修出离菩提心,(9)

这个偈文讲述具备空性正见的重要性。如果不具备空性正见,即使具备出离心或菩提心等方便法门,还是无法根除轮回,而此处轮回的根,就是「我执」。

「我执」是要被对治的,因此我们要生起和我执直接相违的对治法,那么就能直接破除、对治我执。轮回的根本就是我执,这包括「人我执」与「法我执」,而能直接对治人、法二执之法,就是证悟实相的智慧。这对于想要解脱的人来说,具备此智慧是最重要的。

因此第四句提到,应该努力修持缘起法。「缘起法」有很多种解释,因果关系也是缘起法,此处缘起法定义不仅如此,只要有相互依存者,都称为缘起法。

二,生起正见的方式

接着谈到生起的方式:

10.[ 因果相依]

若人照见轮涅法,一切因果永无谬,(10)

■空性,就是「一切都有可能」

头两句主要在说,一切轮涅的万法,无论是因果、心境、情器,能依所依等等一切,都是互依互存、假名安立的,同时确认这种因果等等相依性是真实无谬的。接着后面两句提到:当一个人透过观修空性,破除人我执及认为万法真实存在的实有执着的所缘后,即是进入了让佛欢喜之道。

总之,我们现在所经验、感受到的一切显相,并非如我们所认为的一般真实存在,然而这也并不是说要否定这些显相的生起。换句话说,这些显相都是因为缘起聚合而生起,就如同看一场电影,其中有许多人事物,这一切都被我们直接的经验到,但是这一切并非真实存在于影像当中。然而「仅仅是显相」是有的,只要因缘聚合,要不让

它现起也不可能,这就是显空互不相违的道理。

空性有很多复杂的解释方式,我也不太会讲。但简单来说,一般人时常误解空性是什么都没有,好像黑暗一片。然而空性不仅不是没有,其实是「一切都有可能」的一种机会,有时我们称空性为「法源」,是一切万法缘起显现的泉源。希望大家不要误解空性就是黑暗空无一片,空性其实是有深义的。如果空性是什么都没有,其实也就不甚深,甚至这样的误解,会让人产生害怕。

三,生起正见的标准

接下来谈到是否生起空性正见的一些标准:

1. 首先是尚未圆满空性抉择的标准;

2. 再来是圆满空性抉择的标准;

3. 最后是圆满抉择空性的其他特殊意义。

11.[缘起性空]

显相缘起无欺惑,空性离一切承许,(11)

1. 尚未圆满空性抉择的标准:首先,如果认为「显相缘起,无欺而显现」的道理,和「空性离一切承许」的道理相互违背,如同水火一般相违的话,若仍持有这样的理解,就表示还未了解到佛陀甚深空性的道理。

因为我们凡夫大部分的显现、经验,都带有实有执着的染污,因此一些格鲁派在讲解中观见解时,会认为应该遮止这些显相,因为对世俗人来讲,我们当下的心,就是执着,无需向外找寻其他实执,当下这一念心就是。因此说直接破除显相、破除贪执。针对这一点,前期中观论师有很多的相关论述,此处就不多说了。

2. 圆满空性抉择的标准:其次是圆满空性抉择的标准,也就是真实生起正见之标准:

12.[同时现起]

一旦无有轮换时,现见无欺之缘起,(12)

「无有轮换」比较容易,然而「现见」,也就是「同时现起」就比较不容易解释。例如在五道当中的见道位的无碍道时,我们了悟空性时,是生起空性之相而了悟,还是没有生起空性之相而了悟,此处有不同说法。但无论如何,见道位的无碍道时,空性相是会显现的,但或许这样的相是属于世俗谛,当然其本质还是空性。可以说空性之相,以及空性的本质二者,是无有差别的。因此这里所谓的「同时现起」,可以理解为空性之相和对于空性的了悟同时现起。

对于「胜解」这个词,一说是指实有执着,另外也有不同的解释,这里也不多说了。

总之,所谓的空性,可以从有而说空性,或者从无而说空性,然而我们今天无论是有或无的领悟能力都不具备,所以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是谈到正见特点。

3. 圆满抉择空性的其他特殊意义:

13.[断二边见]

若知以现除有边,以空遣除无有边,(13)

偈文中主要谈到,我们可以从经验、显相、境上、本身上去观察、分析,就能帮助断除「有边」的执着;同时从「空」上去思维,就能帮助你断除「无边」的执着。因此,换句话说,以「现」断除「有」边,以「空」来遣除「无」边。了解性空因果显相道理,就不容易被有边或断边的执边邪见所动摇。

末义

接下来是末义的鼓励修持:

14.[鼓励修持]

如是三要道精髓,自己如实通达时,(14)

接下来是圆满著作部分:

此乃多闻比丘洛桑札巴对侄儿查阔阿旺札巴之教言。

此处所提查阔阿旺札巴,他是宗喀巴大师父子诗词教法的持有者。宗喀巴大师著名的一部诗作《常啼菩萨传》的笔录者,就是查阔。另有说法是,近代格鲁派的大学者和大成就者列巴敦珠,就是查阔的化身。

以上算是简略讲解了《三主要道》,也不算讲解得很好,但总之是为缘起而讲解,算是一个好的缘起。本来计画是每天讲解一个要点,三天可以讲完,但有些改变,直到今天灌顶时才全部讲完。

■宗喀巴大师,与噶举派法缘甚深

《三主要道》的作者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当中一位学修兼备、不可思议的大师,与我们冈仓噶举教派可说有很深厚的因缘,举例来说,宗大师曾在年少时,从第四世法王噶玛巴若佩多杰处得受居士戒,并且得到「贡噶宁波」的法名,因此可以说,我们和宗大师有着很深的渊源。

尤其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噶当修心教言」与「大手印」合修的传统,目前只存在于噶举派和格鲁派。例如冈波巴大师的教法,就包含了噶当派修心教法,以及传承自密勒日巴大师的大手印教法。而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也被称为新噶当派,不仅延续噶当派的道次第修持教法,同时也大力弘扬「温萨耳传」的大手印法门,从此点来说,格鲁和噶举派可说是现在唯二弘扬「噶当与大印双融」的教派。

课程就讲到这里,接下来给予灌顶。(灌顶暨致谢内容,另见「法会圆满」篇)

如何理解空性与大圆满

大圆满和空性区别 空性,是世间事理的表现规律、原则,因此是指一种概念的定义.大圆满,是藏传佛教中常用的概念,相当于对空性概念的圆满体证,因此是指一种方法行为或者方法行为的描述说明.单独说圆满,则多指对事理的分析认知已经取得一定答案的这样一种精神状态. 空性有十八: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大空.五空空.六真实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前后空.十一不舍离空.十二佛性空. 十三自相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无法空.十六有法空.十七无法有法空.十八不可得空.合此十八为十六空.凡有两义故.立十六空.一体二用. 大圆满:佛果.

西方与末之境,就是空性圆满究竟之地出自哪里

西方与末之境,就是空性圆满究竟之地出自《心经》。心经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经典,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唐玄奘译,知仁笔受,共一卷,是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此经在西藏甚流行。近代又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519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