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学佛基础从什么学起(学佛的基础)

学佛百科2023-04-0680

学佛的基础从哪里下手?

学佛的基础是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嗔,不痴”,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做到,但要按照这个标准努力去做,十善的基础扎的越深,学佛进步越快。

学佛的下手之处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理论方面要从听经入手,选择一部经,反复熏修。实践方面应该从布施入手,慢慢断除自私自利,减轻我执。

初学者学佛怎么学,先学什么

学佛入门,念的经书是有指定的。先从《劝发菩提心文》开始入门,再从《心经》打造基础知识,心经只有260字,言简意赅而又博大精深,然后是《十善业道经》、《八大人觉经》、《佛说优婆塞戒相经》、《吉祥经》,这些是基础,然后再去念《大悲咒》、《杂阿含经》、《金刚经》、《地藏经》、《佛说阿弥陀经》、《观音普门品》、《楞严经》等等。

学佛成佛,简单而言,就是要通过“信、解、行、证”四个步骤、采用“六度波罗蜜”六种途径,经历过“戒、定、慧”三个层次的境界,最终才能修成正果、立地成佛的。我依次给你简介一下:

1、信解行证:首先要有信仰,有愿意跟随佛祖的脚步去修行、按照佛祖指导的方法去做的决心,这叫“信”,佛教也称之为“发菩提心”;然后要有真正出家的僧人为你讲解佛法,即“解”;然后你要按照僧人教你的方法去做,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叫“行”;最后从实践中验证所学是真实不虚的,这叫“证”;

2、“六度波罗蜜”是修行的六种途径,简称“六度”,分别是: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用现代话来简单的理解就是:无私奉献(布施)、忍受委屈和痛苦(忍辱)、遵守佛教的规章制度(持戒)、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精进)、通过打坐来使自己的心摆脱情绪的控制(禅定),获得无上的大智慧(般若)。

3、戒定慧:这代表了修行的三个层次的境界,“戒”就是上面的持戒,佛祖告诉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僧人要遵守250条规章制度(佛教称为“戒律”),女性僧人(我们常说的尼姑)则是348条,如果你不出家,在家里学佛,则只须遵守五条,即“持五戒”(看起来简单,要做到不容易)。“定”即“禅定”,这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行方式,用高僧大德的开示来说,“禅定的人不一定能成佛,但成佛一定离不开禅定!”。“慧”即“般若智慧”,因为“般若”一词,包含了六种不同的智慧,没法翻译,只能称其为“大智慧”。

——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修成正果,不过对于一般人而言,还是从“三皈五戒十善”学起,从孝顺父母开始吧!父母是我们修行路上的第一尊佛!

如何开始学佛,先学什么?

先阅读、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然后在百度视频里搜索看看介绍这本经的讲座,加以理解。

地藏王菩萨是六道轮回里人道第一步:主要是孝。有孝心才是人道的基础,失去了会堕恶道。

发展出来第二步是观世音菩萨,可以阅读“妙品莲华经观世音菩萨行愿品”。

第二部:主要是慈悲,有了慈悲心,才是继续往上发展的基础

第三步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学无止境,先说那么多。

学佛要学会“理、感、悟、念”四个字。

1、理是把世间的事情来龙去脉,因果理清楚。知道因和果的相互的关系。

2、感是去感知它,分析它其中的道理。

3、渐渐的,你就会悟到佛说过的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是什么含义。世界的真相是什么。

4、最后就是念,狭义的说就是念诵经典。广义的说,就是去做。你知道了真理,你的行为顺应真理。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就叫做修行。

阿弥陀佛

学佛,先从什么经书开始呢?

学佛如果要读佛经的话,建议先从《地藏经》开始,原因如下:

1、《地藏经》是一部孝经。学佛的基础是要把人做好,而“孝”就是做人的基础,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直到今天依然是被公认奉行的真理。而《地藏经》介绍了地藏菩萨前身为救度母亲出离地狱,才发出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这都是地藏菩萨的孝心而引发的。读《地藏经》就是要学习地藏菩萨的行为,要首先从孝顺做起。

2、《地藏经》一部讲因果报应的佛经。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乃佛教的基础,学佛,一定要深信因果。《地藏经》对地狱的状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造作何因才会堕落地狱。懂得因果报应之后,才不会有侥幸心理,才能真正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种力量比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力要大得多。

3、《地藏经》消除业障的力量非常大。一般人刚学佛时,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受到亲人朋友的障碍,或冤亲债主的干扰。如果每天坚持读诵《地藏经》,并将功德回向的话,则能得到地藏菩萨神力加持,消除业障,福慧日增,将来再去学习其它法门时,会事半功倍。

4、《地藏经》的语言非常浅白,适合初学佛人阅读。佛教是在古代翻译的,往往晦涩难懂、义理深奥,如《楞严经》、《大般若经》等。初学佛者,没有基础,如果直接读诵大部头的佛经,易生退缩之心。《地藏经》虽然是唐朝时翻译的,但其语言接近于现代白话,主要的内容一般人都能读懂,专业的佛教术语也不多,非常适合初学者。

当然,佛经的真实之义非语言文字能完全表达,要看一些相关的注解来帮助理解。除了读经,可以读一下高僧大德写的介绍佛教佛陀的书,如《释迦牟尼佛传》、《认识佛教》、《正信的佛教》、《觉海慈航》等,对佛教有个初步了解,建立正信,然后再慢慢深入,循序渐进。

想学佛法应该怎么入门

想学佛,先皈依受戒,只有皈依受戒了,才是佛弟子。

1.三皈

什么是三皈依,那就是我们回家了。人有一个真正的父母,那就是佛菩萨。这个父母在哪儿?怎么找到佛菩萨?首先就应该三皈,三皈就能找到真正养你的、生你的、永远跟着你的父母,永远不离开你的父母。

通过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就找到了。这个可以说是很普通的一个道理,又是很深的、很秘密的一个道理。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成佛有余了,你要不懂得这个道理就很难成就的。佛法和外道首先区别于这一个,外道没有三皈依。有的世间人虽然做得很好,在世间也能帮助人,也修桥补路,甚至能做很多善事,但是终归他不能成为佛子。因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三皈依。三皈依就是我们的根本,你抓住了三皈依就抓住你的生命,抓住你不生不死的那个命,将来你就能成佛。要没有这条,你别想成佛。

2.持戒

现在末法时期,想修行就是先从戒律开始。先别研究别的,先学戒,把五戒做好了,抓住这个。先持戒,把戒律持好了,完了回来上早晚课。等到有了一定基础以后,自己有智慧了,再选择法门,这时你已经知道修行应该怎么走了。不然刚开始就匆忙的进入一个法门,修一修自己又觉得不太合适,不太合适但又修了这么长时间,有时候没法退出来。得选择好了,得一杆子到底。

末法时期你把戒抓住了,就什么都抓住了,戒抓不住什么也抓不住。所以说末法时期修行最难的一点,就是在于能不能守住戒律。能守住戒律,那就什么问题都不怕了!我们修行就要抓住这个关键地方,抓住要害,抓住基础。

有的说我岁数已经大了,我是不是该从念佛开始?不管岁数有多大,都得从持戒开始。

为什么要从持戒开始?因为我们成佛不是今生就成佛,我们要经过多少劫才能成佛的,是吧?我们今天既然学佛,一定要打好基础,我们要给来生打好基础,这个很主要。人老了,不等于就是说,我们学佛就没有机会了,来生就不能学佛了。所以说,我们不管是年老还是年轻,都应该从基础开始。

3.选择适当的书

特别学《金刚经》,这个很主要,因为开悟的《金刚经》。《金刚经》学完了以后,你才可以学密,学净土,否则的话,就堕落相里去了,这也是很可怕。

有的先从《地藏经》学,问题是《地藏经》虽然讲了孝道,但是由于我们的知见、理解,我们的习性,有的不正确,就会变成了一种像大仙儿似的,这也不合适。最后,自己弄得神经兮兮,这也不好。所以说应该先从《金刚经》学起。有了《金刚经》的基础,我们再学其他法门就会很快了。现在有的人,被社会上一些大仙儿(巫医神汉),说众生、又是那个鬼、那个神来了,再就是空间等等。特别是有些大仙儿利用了《地藏经》,讲了一些事情。佛虽讲了一切因缘,也讲了六道众生,十法界的众生,但是都讲了一个诸法空相。因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讲了十法界,讲了众生的业力所产生的十法界?我们应该知道,十法界也是诸法空相。是通过十法界,让我们知道了因果不昧,我们应该收敛我们的贪嗔痴,不要造业。同时在这里,我们要知道这些都是幻境。所以在这两个方面必须做好。如果我们认为虚空有众生,当你知道了虚空有众生,哪个众生都度不掉的。佛菩萨心里是没有众生相的,《金刚经》讲得很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度众生,这就是皈依。

为什么我们有的给人皈依效果不好?就是因为他有了众生相。自己都迷在法界里,你怎么让人去得度呢?这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该这么明白,特别是众生相一定要解释清楚。有些大仙儿搞一些迷信的活动,它不是佛法。虽然民间有一种说法,狐蟒蛇仙啊等等说法,众生相,但是这些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不等于佛法。佛法是让我们觉悟,认识人生、认识宇宙——并不是执着这里的宇宙,不是产生新的执着。很多人纠缠在这里了。最可怜的就是那些信“大仙”(狐蟒蛇仙)的,他们纠缠得更重了,最后不能自拔。而且不知道是错,他以为法界就是这样,他也不学佛法。我们学佛的人千万要从这里拔出来。我们应该经常读《金刚经》,学佛先读《金刚经》,时时读《金刚经》,这才能有正念。如果要不读《金刚经》,不严格持戒,我们不会有正念,就会堕落到像大仙儿一样。这个世界特别危险,一念不正,马上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所以为了得一念的清净,一念的正觉,必须严持戒律。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读《金刚经》,才会生起一点正念来。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摘自妙祥法师《行脚途中开示》《为大连居士开示》《为锦州居士开示》)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539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