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陷害别人的人(佛说别人害你)

佛说:人这一辈子,谁也躲不过因果
佛家有云:“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有缘会相聚,有因必有果。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果的,人这一辈子,谁都躲不过。
1
人在做,天在看
有句话说:“用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
算计别人的人,可能会一时得逞,但终会自食恶果。
人这辈子要想过得好,一靠才,二靠德。
一个人的德行不过关,哪怕他再有才能,也不会被上天眷顾。
在一间公司里,有个员工老李经常为了自己的利益算计同事。
可在领导面前,又装作十分厚道。
有次,公司要提拔一个主任,竞选人包括老李有三个人。
竞选的考核标准,就是每个人出个方案,三天内谁能用五十万的价格谈下来,就选谁。
老李觉得自己这次势在必得,因为他和甲方公司打过交道。
不曾想,当他拿方案去甲方公司时,不管他怎么说,甲方公司都不肯松口,坚持三十五万。
不死心的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私自窃取了其他同事的项目合同,故意以低价和甲方公司签约,然后以此为筹码,将自己的项目以五十万高价签约成功。
老李得意洋洋,心想这下轮到自己升职了。
这时,老李被老板叫去办公室,原来老板发现了偷签项目的事情,而且也有同事告诉老板,他老是陷害同事。
最后,老李被公司以重大过失劝退了。
人们常说:“种其因者须食其果。”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种下一颗恶的种子,就休想获得善的果实。
种恶因的人,最终只会吃恶果。
恶人作恶,当时可能没人奈何得了他,可他最后的结局都不会很好的。
人在做,天在看。
会算计别人的人,只会让人远离他,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人生在世,还是要心怀善意,以待己之心待人,才能为自己积善德。
2
你给别人的,最终都会回到你身上
世界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怎样,它便会对你怎样。
就像管仲说的:“善人者,人亦善之。”
你对别人善良,别人也会对你心怀善意。
善良的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出手帮忙。
徐老汉的儿子最近得了重病,需要换肾。
肾源已经有了,可是家里拿不出十几万的手术费用。
一天中午,徐老汉在儿子病房门口捡到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两万块钱。
这笔钱如果用来给儿子治病,就可以极大缓解自家的压力。
可是徐老汉一想,这钱是在医院捡的,万一也是别人的救命钱,那就惨了。
于是他大喊谁丢了钱,也让医院帮忙找失主。
可几天过去了,那笔钱依旧没人认领,还惊动了电视台记者。
记者觉得很蹊跷,便让他想想是不是身边的人,谁故意给的。
徐老汉想了很久,终于一个人的身影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那人就是儿子的同学王小北。
小时候他的父母离婚,高中时父亲去世,徐老汉就把无依无靠的他接到家里生活了一年,后来被他母亲接走了。
之后,王小北时不时会往家里寄东西。
徐老汉联系上王小北,确定了那笔钱就是王小北给的,为报答那年的收留之恩。
记者把这一事迹报道出去后,得到了 社会 的关注。
徐老汉的儿子很快就筹齐了手术费。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经常行善的人家,会有许多可以庆贺的事;经常做恶事的人家,会有许多灾祸在等着它。
善良的人不仅仅自己善良,还会影响自己身边的人,所以也会被人善待。
每个人的善良都是相对应的,你给别人的善良,最终都会回到你身上。
3
人这一辈子,谁也躲不过因果
人们常有这样的感慨:“我很善良,可是却没有得到好报。”
其实不然。
世间一切,都有因果循环。
每一个人善良的回报,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你付出的善良,迟早有一天会收到好的回报。
战国时期,孟尝君门下有个叫冯谖的门客。
冯谖平时无所事事,对吃住还很挑剔。
孟尝君对他颇有微词,但看他可怜也没有驱赶他。
有次,孟尝君因为门客经费紧张,便派冯谖去地方讨债。
不想,冯谖去到地方后,把所有没有能力还债的人的借据都烧掉了。
回去后,孟尝君十分生气。
而冯谖却说:“那个地方太困苦了,那些人都没有钱,借据就等于没用,虽然我没给您带来钱财,但我给你带来了义。”
孟尝君听后也无奈,只好作罢。
后来孟尝君被君主猜忌,被流放到之前收债的地方。
地方的百姓听说后,都夹道欢迎孟尝君,使他深得民心,把地方管理得十分好。
君主听后,又召回他,还让他连升了几个官职。
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善良的人种下善因,一定会得到善果的。
你的每一次好运,都不是偶然的,而是自己以前积攒的。
人生在世,谁都逃不过因果。
作恶太多的人,会自食恶果;心善很多的人,会好运连连。
迦那陀曾说过:“没有因就没有果。”
人的所有遭遇都有因果,谁都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试图躲掉。
种善因者,得善果;种恶因者,得恶果。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善良的人,上天永远不会亏待的。
所以,当我们心怀善意对待别人的时候,善报就已经开始了。
佛教:伤害这四种人,会折损阴德,果报严重
佛家常说:害人终害己。当你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害到自己,在我们身边有四种人,你千万不要去伤害,因为伤害这四种人,会折损你的阴德,果报严重。
虽然佛家常说:众生平等。但其实是指众生的佛性是平等的,每一个众生之间,其实是有差异的,如果你伤害一只蚂蚁,果报可能并不严重,但如果你伤害的是你的父母,这个果报就会非常严重。
佛法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如果你伤害了这四种人,就会背负严重的因果。
第一、你的父母。
在佛家看来,父母是我们在这个世间最大的福田,佛说,如果我们能够去孝顺父母,就会获得最大的福报,如果我们去伤害自己的父母,就会得到严重的果报。
父母是有恩于我们的人,父母的生养之恩,永世难以报答,如果我们恩将仇报,去伤害父母,一定会招来严重的恶果。
老话经常用天打五雷轰去形容那些不孝顺父母的人,《地藏经》上也说过:“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古人常说:“善之极者莫大于孝,恶之大者其唯害亲乎。”
如果你伤害了佛菩萨,佛菩萨还可以原谅你,如果你经常伤害你的父母,佛菩萨也救不了你。
第二、佛法僧三宝。
不管你是否信佛,都不要去伤害佛法僧三宝,《地藏经》上说: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在恶道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
伤害佛法僧三宝的果报,会让自己堕入三恶道,我们可以不信佛,但不要出言诽谤佛,也不要诽谤三宝。
第三、阴德厚重的人。
阴德厚重之人,我们也不能去伤害,因为这种人经常积德行善,身具佛缘,常行菩萨道,当你伤害这种人时,就等于伤害了佛菩萨,就等于伤害了更多的众生,果报很严重。
一个人阴德厚重之人,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如果你伤害了这样的人,不仅会招来恶果,还会让自己树敌无数,所有受其恩惠的人,都会与你为敌。
这个世界是充满正能量的,正如我们看一部电视剧一样,剧中的好人受到伤害,我们也会感到愤慨,剧中的恶人受到的惩罚,我们也会感到痛快,道理是一样的。
第四、对自己有恩的人。
佛家常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作为一个人来说,一定要知恩图报,千万不要忘恩负义。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需要报答父母,师长对我们有教诲之恩,我们也要去报答,身边的人如果对我们有帮助之恩,我们也要去知恩图报。
凡是帮助过我们的人,都是对我们有恩之人,别人的恩惠就是我们自己欠下的债,我们一定要及时偿还,若是恩将仇报,就会招来更严重的果报。
树高万丈不忘根,人若辉煌莫忘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要时刻牢记他人的恩情,忘掉别人的仇恨。哪怕你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就算不报恩,也千万不能伤害对你有恩之人,因为报应不爽。
这四种人千万不要伤害,除了这四种人之外,其他众生我们也不要去伤害,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伤害的每一个众生,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佛。
我们一定要广结善缘,与人为善,多去帮助你身边的人,因为助人者,人恒助之。南无阿弥陀佛,感恩阅读与分享。
在背后败坏别人名声的人在佛教里以后会收到怎样的责罚?
诽谤别人,在佛教中是“妄语”。
佛教最重的四种戒律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四种也是佛教中最重的罪过。如果严重诽谤别人,犯了妄语而且不悔改,那将来会下地狱受苦。
佛说欺骗别人的感情是缺德吗
您好,根据佛教的观点,欺骗别人的感情是缺德的。佛教认为,欺骗别人的感情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从而破坏社会的和谐。佛教认为,欺骗别人的感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而且也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佛教认为欺骗别人的感情是缺德的。
佛说:如何正确面对诽谤人
是被诽谤吗?如果是,首先觉知自己的感受,然后转念。
觉知转念法:比如别人说你坏话,你首先会觉知到自己的心理感受,难受、气愤等。然后马上转念,暗示自己,诽谤的很好哦,骂的很好哦,磨炼了我的承受力,提高了我的境界,为我加了福报,真是太好了,谢谢。
慧观法: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人,都是自己曾经的样子。自己所讨厌的那种的人,其实就是过去的自己,自己过去也曾做过那种人,他们只是曾经的自己的一个反射而已。也可以说,他们原本就是自己。
有很多其它方法。。。。。。
(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554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