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无心指什么(无心到底是什么)

无心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佛教语。
指解脱邪念的真心。
唐 修雅 《闻诵歌》:"我亦当年学空寂,一得无心便休息。" 五代 齐己 《送略禅师归南岳》诗:"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无心是什么意思
无心的意思是:无意,没有心情,不想,没有做某事的念头;不是故意如此,不是存心的。另指:没有心。
1、犹无意,没有打算
《东观汉记·寇恂传》:“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计事者也,今来不屈,无心降耳。”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没有成见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朕以无心处之,无心则明,无心则不偏,无心则不私。”
3、佛教语
指解脱邪念的真心。唐·修雅《闻诵歌》:“我亦当年学空寂,一得无心便休息。”五代齐己《送略禅师归南岳》诗:“劳生有愿应回首,忍着无心与物违。”
4、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宋·高似孙《纬略·穷奇》:“东方朔《神异经》曰:‘昆仑西有兽,其状如犬,有两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而无五脏,名曰浑沌,一名无耳,一名无心。’”
5、古谓蚯蚓食土无心
《大戴礼记·易本命》:“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淮南子·墬形训》:“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高诱注:“蚯蚓之属是也。”
6、草名
参见“无心草。”
无心造句:
1、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3、宗门以何法治妄心?曰:以无心法治妄心。
4、她觉得下班后整个人累极了,无心跳舞。
5、巫山原属古追求,你若无心我便休。
6、既然这是个无心之过,或许我可以为你安排退款或者换货。
7、我本无心图富贵,谁知富贵逼人来。
8、姐姐不要往心里去,我刚才着急说话有口无心!
9、他看得出对方有嘴无心,像一个对自己关爱有加的大姐姐。
10、这是无心之过,还请你高抬贵手,放过他吧!
佛教所说的无心是圣人,无心是什么意思。什么境界呢?
佛教所说的无心是圣人指的是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一种德治,是人性化的管理。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xī)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根据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此句应为“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都善良了。
诚信的人,我以诚信对待他;不诚信的人,我也以诚信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都诚信了。圣人立于天下,要收敛谨慎啊。让天下人的心灵都变得混沌、纯朴,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视听。圣人让他们都变得像孩童一样。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这一章表达了老子的政治思想。文中所讲的“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执政者。
扩展资料
作品简介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
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615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