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恶趣苦(思维恶趣苦的意义,思维地狱苦)

略论》念三恶趣苦(2)--济群法师讲解
济群法师讲解原文链接
三、思惟傍生苦
诸傍生中,其力强者而凌其弱,且为天人之资具,自无主权,唯随他力,任其杀打损害。
《本地分》说:“与人天同住,别无住处。”
《俱舍释》则云:“彼等之根本住处为大海,诸余顷历芹者乃彼之所流出耳。”
复次,有生于暗中或水中者,皆老死于其中,与负重疲劳,及以耕耘、剪毛、驱使等,而杀害之法亦有多种不同所迫恼。又由于饥渴、风日所困,及猎者等于多门中而为损害,随于何时,唯念恐惧。于其诸苦恼法,当思而厌患,生起出离心。
其寿量者,《俱舍》云:“诸傍生(畜寿无定),胜者长一劫(长者可至一中劫)。”谓寿长者可至一劫,短则无定耳。烂祥
旁生的苦,是我们在世间就可以亲眼见到的,也是更容易契入的一种观想方式。当然,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和旁生有些距离,为了加深对这种痛苦的认识,我们可以去屠宰场、养殖场实地考察一番,或阅读一些反映动物痛苦的影视和文字资料。
“诸傍生中,其力强者而凌其弱,且为天人之资具,自无雀毕主权,唯随他力,任其杀打损害。”动物世界是弱肉强食的,那些凶猛的大型动物时常欺凌弱小动物,甚至以它们作为食物果腹。而且,动物还时常被天或人作为坐骑及劳动工具,自己没有任何主权。只有任凭主人欺压,或是宰杀,或是鞭打,或是担负其他种种艰辛的劳役。
“《本地分》说:与人天同住,别无住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说,动物与天道和人道同居一处,此外没有什么别的住处。
“《俱舍释》则云:彼等之根本住处为大海,诸余者乃彼之所流出耳。”《俱舍论释》说,动物的根本住处是大海,其他的那些,如陆地、空中等种种动物,都是从大海衍化出去的。这一点和现代研究观点相近,不少科学都认为,大海是生命的起源。
“复次,有生于暗中或水中者,皆老死于其中,与负重疲劳,及以耕耘、剪毛、驱使等。”此外,有些动物一生都处于黑暗之中,有些动物一生都处于水中,直到老死也无法脱离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所谓生于暗中死于暗中,生于水中死于水中。而大多数动物还必须为人类服务,担负各种沉重艰辛的劳役或奉献自身所有,如耕田、剪毛、驮运货物等。
“而杀害之法亦有多种不同所迫恼。”虽然动物为人类分担了种种苦役,任劳任怨,但最后往往不能寿终正寝,还是被人以种种方式杀害。而且,其中的很多杀害方式极其残忍,会使动物长时间地遭受剧烈痛苦。
“又由于饥渴风日所困,及猎者等于多门中而为损害。”此外,动物还会遭受饥渴难耐、风吹雨打等痛苦,以及猎人通过枪杀、陷阱、投毒、诱捕等种种方式加以损害。
“随于何时,唯念恐惧。于其诸苦恼法,当思而厌患,生起出离心。”总之,无论何时都处于恐惧之中。对于以上种种痛苦,通过思惟必然会感到厌恶和恐惧,从而生起强烈的出离心。
“其寿量者,《俱舍》云:‘诸傍生,胜者长一劫。’谓寿长者可至一劫,短则无定耳。”动物的寿命是多少呢?《俱舍论》说,在各种动物中,长寿者可长达一劫。这也就是说,寿命长久的动物可以存活一劫之久,如龙王等。而短寿的就没有一定了,甚至是朝生暮死。就像《庄子》所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没有出离轮回之前,我们随时都会继续流转。如果现在不抓紧时间努力修行的话,无始以来造作的恶业可能很快就会现前,就会轮到自己身上,那是多么可怕的未来啊。
四、思惟饿鬼苦
诸上品悭吝者,生饿鬼中,彼等皆感饥渴之苦,皮肉血脉枯如株杌,以发覆面,口甚干焦,以舌舐之。其中有三:
一、于饮食有外障者。彼等若驰至井泉池海诸处,为余有情手执剑矛枪等行列守护,令不得趣。或强趣之,便见其泉变为脓血,自不欲饮也。
二、于饮食有内障者。谓口如针孔,或口如炬,或复颈瘿,或腹宽大,纵无其他有情为遮,自得饮食,亦不能饮啖也。
三、于饮食自体为障者。有名猛焰鬘者,一切饮食皆为火燃而烧之。名食粪秽者,饮啖粪溺与不净臭恶,及唯能于损害下劣等物而饮啖也。又有一类割自肉食,纵得香美而不能食。
彼等(饿鬼)住处,《俱舍》谓于王舍城下,隔五百瑜缮那有之,余者皆彼中所分出。
其(鬼之)寿量,据《本地分》及《俱舍》云:“人间一月,为其一日,可至其自年五百岁。”《亲友书》云:“恶行之业以为索,坚固缠缚诸饿鬼。其间受苦无中断,五千及万亦不死。”其《疏释》云:“饿鬼一类寿五千岁,一类为万岁。”《本地分》说:“三恶趣之身量无定,以不善业力有大小种种故也。”
如是,若思彼诸苦者,试以身手入于热灰,置一昼夜。或于严冬风吹冰窟,不著衣裙,于中而住。又或一日二日断绝饮食,或于身上蜂虻螫噬。若此微事犹难忍者,念我云何能于热寒地狱、鬼畜诸苦而堪忍受。
以今推比,乃至未生至极怖畏之间,应勤思惟。以现前贤善之身如是思者,应忏洗从前所集罪恶,止息后流。先所集善,则以猛利欲乐发愿令其增长,于新作者以多门而为趣入。
又于日日中,皆使有暇之身作有义利。若现在不思彼者,堕恶趣时,虽欲求一能从彼等怖畏中作救护皈依者亦不可得。尔时,于所应作及不应作,取舍之处心无力矣(应不应作之取舍,已力不从心矣)。
这一段是思惟饿鬼的痛苦。佛教节日中的盂兰盆会,起源便是为了向饿鬼施食。当年,目连尊者看到堕入饿鬼道的母亲饥饿难耐,便以神力为母送饭。但他母亲却因业力所致,得到饭钵后,顷刻化为火焰。尊者痛心不已,请教于佛陀。佛陀就告诉他:于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以百味饮食供僧,依僧团之力令恶道众生皆得饮食。
“诸上品悭吝者,生饿鬼中。”那些极其悭贪吝啬者,将来会生到饿鬼道中。吝啬是贪心所的表现形式,这种心理状态就是病态的渴求,永无满足之时。事实上,人间有这种心态者也为数不少。他们即使拥有再多也不会感到满足,永远都在不断索取而不愿有丝毫付出。如果以这样的心态生活,虽处人间,也与饿鬼无异。
“彼等皆感饥渴之苦,皮肉血脉枯如株杌,以发覆面,口甚干焦,以舌舐之。”他们时时都感到难以忍受的饥渴,因为体内没有水分,皮肉血脉已经干涸得有如枯木,头发却长得将脸盖住。虽然唇干舌燥,也只能以舌头舐一舐来缓解。
“其中有三:一、于饮食有外障者。彼等若驰至井泉池海诸处,为余有情手执剑矛枪等行列守护,令不得趣。或强趣之,便见其泉变为脓血,自不欲饮也。”饿鬼又有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对于食物有外在的障碍。饿鬼因为饥渴难耐而到处寻觅水源,好不容易找到水井、泉眼、池塘、大海等处,却有很多手持利剑、长矛、刀枪等武器的守卫者,列队守护在水源边,不让饿鬼们靠近。如果饿鬼因难忍饥渴,强行冲破阻拦前往,却会看到水源变为脓血,自己也不想再喝了。
“二、于饮食有内障者。谓口如针孔,或口如炬,或复颈瘿,或腹宽大,纵无其他有情为遮,自得饮食,亦不能饮啖也。”瘿,肿瘤。第二种,对食物有内在的障碍。虽然已经饿得头晕目眩,嘴巴却只有针孔那么大,或是不断向外冒火,或是脖子被肿瘤阻碍,或者肚子宽大到无法填满。即使没有其他有情阻拦,得到了水和食物也无法吃喝。这一景象在人间就能看到,他们因业力或疾病所困扰,虽然食物充足,却完全无法进食,只能在饥饿的折磨中死去。
“三、于饮食自体为障者。有名猛焰鬘者,一切饮食皆为火燃而烧之。名食粪秽者,饮啖粪溺与不净臭恶,及唯能于损害下劣等物而饮啖也。又有一类割自肉食,纵得香美而不能食。”第三种,是来自食物的障碍。一类叫做猛焰鬘者,得到饮食后立刻被猛火燃烧殆尽,不得食用。一类叫做食粪便污秽者,只能食用肮脏、恶臭、不净和被虫噬鼠咬的下等食物,如蝇逐臭,如狗食粪。还有一类则是割下自身骨肉食用,纵然味道香美,却难以下咽。
“彼等住处,《俱舍》谓于王舍城下,隔五百瑜缮那有之,余者皆彼中所分出。”饿鬼的住处,《俱舍论》认为,在王舍城地下的五百由旬,其他观点也都是出自于此。
“其寿量,据《本地分》及《俱舍》云:人间一月,为其一日,可至其自年五百岁。”饿鬼的寿量,《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及《俱舍论》说:人间的一个月,等于饿鬼的一天。按照这样的计算,饿鬼寿量可长达五百岁,相当于人间的一万五千岁。
“《亲友书》云:恶行之业以为索,坚固缠缚诸饿鬼。其间受苦无中断,五千及万亦不死。”《亲友书》说:各种恶业仿佛绳索,紧紧束缚着饿鬼道的有情。一旦堕入其中,苦难便不曾有一日中断,乃至五千岁或一万岁,也不会轻易死去。
“其《疏释》云:饿鬼一类寿五千岁,一类为万岁。”其《疏释》说:有一类饿鬼寿命可达五千岁,更有一类可达一万岁。
“《本地分》说:三恶趣之身量无定,以不善业力有大小种种故也。”《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又说:三恶道的众生身形大小及寿命长短是不确定的,因为他们所造的恶业也有多少和大小等种种不同。
“如是,若思彼诸苦者,试以身手入于热灰,置一昼夜。或于严冬风吹冰窟,不著衣裙,于中而住。又或一日二日断绝饮食,或于身上蜂虻螫噬。若此微事犹难忍者,念我云何能于热寒地狱、鬼畜诸苦而堪忍受。”像这样的恶道之苦,我们现在无法身临其境地体会,甚至也难以想象。但我们可以稍稍尝试一点,比如将身体或手伸入极热的灰烬中放一昼夜;或于严冬时节,在寒风呼啸的冰窟中,不穿衣服站在那里;或者是一两天不吃不喝;或者是让蜂虻等各种昆虫噬咬。如果对这些小苦尚且不堪忍受的话,那么就应该想到,对于地狱、饿鬼、畜生这些恶道的剧烈痛苦,又怎么能够忍受呢?
“以今推比,乃至未生至极怖畏之间,应勤思惟。以现前贤善之身如是思者,应忏洗从前所集罪恶,止息后流。”我们要根据以上所说种种情况思惟恶道痛苦,在还未生起极大畏惧之前,都应当精进不懈地观照反省。趁现在还拥有暇满的贤善之身,还能如理思惟,就应该忏除以往所造恶业,止息不善业的惯性和相续。
“先所集善,则以猛利欲乐发愿令其增长,于新作者以多门而为趣入。又于日日中,皆使有暇之身作有义利。”对于以往积集的善业,则以猛利意乐令其增长,并从身口意三业积集新的善业,同时以各种方式让自己的心相续安住在这些新造善业中。总之,每一天都要利用这个圆满有暇之身做有意义的事,勿令一日空过。这也就是三十七道品所说的四种正断——已生之恶令断,未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之善令生起。
“若现在不思彼者,堕恶趣时,虽欲求一能从彼等怖畏中作救护皈依者亦不可得。尔时,于所应作及不应作,取舍之处心无力矣。”如果是现在不进行这样的思惟和观修,等到堕落恶趣的那天,虽然想要祈求一个能将我们从恶趣恐怖中救拔出来的皈依对象,却再也没有机会了。到那个时候,对于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也没有力量进行取舍了。
念恶趣苦,目的是引发我们的警觉之心。否则,修行的念头很容易被边缘化。那样的话,势必会进入世俗心的状态,把暇满人身用来生活享乐,甚至造作恶业。一旦福报享尽,接着就是长劫苦难,实在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如果说人身是我们今生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修行就是唯一正确的投资,不及时把握的话,就会坐失良机。不必说堕落恶道后无法修行,就拿现生来说,很多因素都会构成干扰:心情郁闷时无法修行,身体虚弱时无法修行,睡眠昏沉时无法修行。所以,我们一定要正视现实,抓紧修道,免得日后悔之晚矣。
思维地狱苦,珍惜修学缘
通过学习三恶道苦中的地狱苦,我有两点收获。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现世的快乐可能在造恶业。
1、念恶趣苦,能够有效生起对贪欲的厌离心
厌离的好处:当我将更多时间用在观察恶趣苦中,我很容易从美好的现实看到生活中的苦。充满生活气息的菜市场,夜幕下灯红酒绿的豪华饭店,玲琅满目的排档。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其实,是饱受痛苦的动物们的悲惨世界、动物的地狱。鱼虾蟹就是地狱有情,而人类就是地狱的狱卒。
2、生活中亲人之间的互相伤害
不是冤家不聚头,争吵、打骂。每次伤害都是仇恨的再一次积累,也是下一次争吵的导火线、能量包。只要不觉醒,仇恨和战争只能越来越升级。很多家庭其实也是小战场。生气时候的心态和地狱非常相似。如果不能从缘起认识亲人的关系,互相的伤害就像在等活地狱一样,是没完没了的伤害。
3、现世圆满是暂时的,而且是造恶趣的因
温饱思淫欲,看到许多落马的贪官,基本都包养许多情妇。其实,生活中从贪官污吏到普通百姓,婚外恋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各种社交软件、直播平台都在鼓动着人的欲望。而由此产生的追求和消费也侵占了多少人的时间和精力。赚钱、购物,攀比、炫耀。多少人都在这个欲望的碰腔漩涡里痛并快乐着。
活在当下,本来是一种专注的状态,却被曲解成满足各种眼前的欲望和享受,肆无忌惮到不考虑以后的恶果。而佛经说,贪淫欲也是死后直接下地狱的因。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使我很容易对地狱苦产生定解。
4、我对学佛前的自己提问
如果以前我知道宰杀动物,自己也会有这个果报,我还会去宰杀它们吗?如果以前我知道贪现世享乐,杀、盗、婬、妄、酒,会造地狱的因,我还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去追求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一定会严持戒律,过一种少欲知足、健康有规律的生活。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我庆幸今生能遇见佛法,改正自己过去的错误观念,对过往的一切恶业,我以极大羞耻心、惭愧心去忏悔罪障。唯有皈依三宝,至诚忏悔,唯有通过修学改变错误观念和习气,我才能完成生命的救赎。在生活中要止恶行善。
二、以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珍惜时间,认真修学佛法。
恶趣和自己只隔一息之间,我生起了珍惜时间的心,多闻思修法。微信、电视剧不再对我有吸引力,我不再浪费自己的生命为无聊的人和事情点赞。
时间是有一定量的,用在解脱道的多,用在轮回道的就少。如果一生的追求,换来的却是死后直接下恶趣,甚至是下地狱,那么就是100%的付出,0%的回报。这样一算,我顿时感觉现世的一切没有了吸引力。
心是有粘性的,花在满足欲望的时间愈多,对世姿真实的世界愈看不清。因为不论是现实的或是网络的世界,都在极力地掩饰生活的无聊与苦闷。人们聚在一起,或是为交换利益,或是为交换感情。其实,除了生存需要,更多的就是为了逃避生活的无情和无趣。但聚会结束的时候,电影散场的时候,一段感情结束后,内心又得到了什么?
越追求华丽的东西,越被表象迷惑,内心对真理越麻木。这些都是我过去的生命状态。深入学习佛法,令我不再愚蠢地被表象迷惑。以佛法正见,看清生活中的诸苦。接受诸苦,分析诸苦,反而不再觉得有什么痛苦。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随着迷惑的减少,正念的建立和稳固,我感觉内心清净、充实、快乐。过去,无论如何追求,自己的内心都无法安宁,充满了浮躁。而修学让我过上了恬静而理智的生活。因为知道了善因得善果,我更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
感恩身边给予我幸搜吵绝福的人。原来,幸福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肯定、别人的安慰,只要学会清理内心的垃圾,自性本来就是快乐的。这些健康的心理很容易化解生活中的烦恼,让自己幸福开心。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自在,真正的自由、解脱。
学佛也让我更能积极地面对人生。看到苦,才能避免苦、解决苦。现在无论多纠结的事,自己都能以佛法化解。因为当接受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也就不是什么难事啦。虽然,地狱苦并没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我也要居安思危,引以为戒。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我要至诚皈依三宝,严格行持戒律。去除自己的邪知见,依正见生活。以正见去影响周围的人,令他们也对佛法生起希求之心,让更多人走进佛法的殿堂中。
学佛修行中,观恶趣(恶道)苦怎么观?地狱如何苦?恶鬼怎么苦?畜生道苦在哪里?
常读地藏经
广论中概略如下:
甲二 观此姿高恶趣
乙一 游履何道自无主宰
乙二 狱中寒热等苦
地森尺狱里边的苦,《地藏经》念过的都会知道
乙三 饿鬼饥渴册模等苦
那么,饿鬼的苦,饥渴苦。饿鬼。饿鬼,又分几种。有多财鬼,少财鬼,还有无财鬼。无财鬼是最苦的,几百年吃不到一粒米的这些。那么,多财鬼之类呢,城隍那些,土地这些。因为他有点威神,有点福报,还有人供养、祭祀、供他的。当然,大部分是少财鬼,做官的毕竟是少数。
乙四 畜生饥饿互食鞭打负重杀害等苦
颂 地狱寒热苦无间 饿鬼腹饥头火燃 畜生互食打杀苦 自无主宰随业牵
思维地狱苦
小时候每每遇到白事,特别喜欢围观,尤其喜欢看那些披麻戴孝的送葬队伍和吹吹打打的吹鼓手,当听到一首首或悲怆或忧伤的曲子从唢呐里送出,觉得他们好拉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常常想,那些死了的人究竟到哪里去了?我死之后要到哪里去呢?真有地狱吗?地狱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我从来没见过?
后来听我村送往生的阿婆描述过地狱的大体轮廓。我也对通往阴司的站点有一定了解。比如城隍庙,望乡台,奈何桥,蚂蚁山,恶狗岭等。再往后通过影视剧文学作品握咐闷及民间传说中的描述,渐渐丰富了我对地狱的认识。人死后要先去阎罗殿,阴司判官根据你在阳间的所做所为判定你的去向。该投胎投胎,该下地狱下地狱。每每念及地狱之苦总有毛骨悚然之感。不要说体型硕大的牛头马面,更不必说那凶神恶煞般的判官,单单想到那阴森森的场景沸腾的油锅熊熊的烈火和刀林剑雨,就紧张的不行。相传地狱从上到下共有十八层,每一层的处罚方式不同。根据所犯的罪业或蒸或炸,或切或剁。可以想象一下在屠宰场或厨房所见到简脊的血腥场面大体如此。
通过本课学习,刷新了我的认识。除了八寒八热地狱之外,还有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在这些地狱中所受的苦比我之前所了解的要严重的多,受苦的时间要长的多。
听师父开示死后的去向与临死时的一念及累积的业力有关。假如死时的那一念是嗔恨,定会堕入地狱。我就想假如死时的那一念不是段弯嗔恨,那又会是什么?是不舍,是贪恋,是恐惧,还是糊涂麻木愚痴?反正我没见过要死的人有欢欢喜喜的?现如今要死的人无不是在各种痛苦中离去,好死的确实没有几个。
我是一定会死的,但死后会去哪里呢?之前我还很有信心,觉得我是个好人,也做过很多好事,按理说死了要上天堂,即使上不了天堂,再不济也该投胎成人吧,这是最低愿望。
可《普贤行愿品》中提到众生无始劫以来所造的罪业若有形有相的话,则尽虚空遍法界不能容纳。《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也说,南阎浮提众生刚强难调,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恶。每每念及此,我内心无比忐忑,信心也不断被瓦解,细数曾经所造的罪业,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每每想到此,我真的好怕死,最主要的是我的罪业还没忏除干净。
想想死后可能堕入地狱受苦,因为十不善业是招感地狱的因,由如是因感如是果。若不想堕入地狱,就要防非止恶,止恶修善。所以生前就要做好准备。
想想死后可能堕入地狱受苦,虽然既惊又怕,可又有点不甘心。皈依三宝之前,或许没有出路,现在有三宝可以依止,因为皈依三宝可以得到救拔。三宝是究竟的皈依处,我有了前进的方向。
想想死后可能堕入地狱受苦,就要了知人生无常,不要被外界的花花世界所迷,想想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假如一不小心堕入地狱,少说也要受苦千万年,享受没几年,痛苦千万年,不划算。所以不要一味地享受。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解脱生死这件大事上。
想想死后可能堕入地狱受苦,我就要精进修学,珍惜当下,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那个先来。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解脱,但我已走在解脱的路上,想想我的亲朋故交,六亲眷属,乃至一切有缘众生将来很可能堕入地狱受苦,我百感交集,在学佛受益之余,我应该把这盏解脱生死的智慧之灯传给他们,给焦灼的他们送去清凉,给迷途中的他们带来信心希望和力量。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3课
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死是一定的,死期是不定的。在我们死亡之后,还要断续受生,去轮回,随业力牵引而受生。通过思惟三恶道苦生起恐惧心,进而帮助我们止恶行善,生起殷重皈依之心。师父通过六个方面来教我们如何进行观察思维恶趣苦,从而迫切的发起出离心、认真持戒修善!第二大部分则是对地狱苦的详细描述。
那么我在学习这课的时候我一直在问自己,你相信有地狱么?你相信轮回么?
看到如此惨绝人寰的地狱,不经令人心生畏惧,是真怕啊。想到做饭菜不小心被油溅到身上都会吓得不得了,起泡后还会优卓热的疼痛感,再想想地狱中的情景,我理性的问自己,地狱真实存在么?我的内心是这样回答的,我看不到的我不否认它的存在。但是面对这样的事,我宁愿信其有,就算退一万步说,真没有,一是自己修的好看不到了,另外呢,我在今生今世也没吃什么亏啊,毕竟因果是不虚的。那因果不虚,暂且信有地狱那就一定要建立在相信轮回的基础上。我是这么思维的,一天昼夜是小轮回,饿了吃饭在排泄也算是一个轮回,一呼一吸也是轮回,而生死只是在大一点的轮回而已。我看不到但不能否认它的真实性,我还是要有一颗敬畏之心。为了避免堕落三恶趣,一定要谨遵五戒十善,守好根门。不能让恶的种子有任何空子可钻。那就要时刻练习观照力,直到从刻意的练习到成为习惯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在临死的那一刻拥有自己可掌控心念的能力。所以,定课、吃饭、走路、睡觉皆要训练啊。我现在逼迫自己做小事的决定啊,只能用5秒钟,起床5秒钟内必须起来,做一些事情,不拖到最后了,安排好只用5秒钟就要行动起来。不让哪些思维再打架,其实最做深刻的思维,不去做浪费了时间就是离地狱之门更近了一步。
而为什么会对地狱如此惧怕呢?其实最最要命的就是这句求生不能求死不能。如果死后无知觉,魂飞湮灭那我想我也不会有畏惧,只是死的那一刻疼一下就没了,而这种求生不能求死不能是最痛苦的,因为我无法控制我的一切,任由些无形的力量操控。其实就像一些地理灾害,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何其的渺小,海啸、地震、瘟疫由哪一个是人类个体可以控制的?当深陷其中时,我将奈何?我如此害怕这种无形的力量,那为何不看看眼前我可以改变的呢?组织遇到困难时要核算成本开源节流,我们也要把入地狱当做对生命的一次考验,我们必须要经得住考验。那就要核算下手头上的资源,那些事可以利用的,并可以为打赢这场仗起到关键作用的。哪些是耗材成本,要精减。如此看来,三宝是救命的稻草不可松懈,尘世里的名利琐事是耗费生命的耗材,要精简。生活过得再简单点,少点造作,多积累点资粮,这也是一个持久战啊。当站在更高处时,突然发现我的整个生命都是为了打赢这场仗而做准备的,自此生活也更有动力和意义了。
可是像我这样轮回中的众生啊,都会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做过很多错事,悔恨不已。然后又会再做,做了之后又悔恨,没玩没了,像极了地狱的情景。这就是凡夫的心理规律。凡夫的心就是地狱啊。这几天陪父亲再读史记,晚上有在交流。当我站在历史的长河去看一个个朝代的更替,一个个王侯将相的生平,会惊奇的发现,历史最显扒并顷著的特征就是“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它始终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当这种变化照进现实时,也会发现历史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这种变化和相似所产生的根源就是推动该区域历史演变的基本动力——普遍人性。人性不变,历史就难免重演。那什么是普遍人性呢?就是凡夫的心理动态,就是由贪嗔痴所构成的业力(业态)。就是各个朝代的灭亡都是由下一个朝代的武力结束,结果也终将走向灭亡。那这个国家的命运和人是何其的相似。如果我们的心仍旧是如地狱一般,那结局往往也是春陆一定的。如果看见动物是冷酷的残杀、看到不如法的仍旧去造作,以前的过错也丝毫没有忏悔之心。其实此刻当下已是地狱。
我也想到了自己,下定决心早睡早起的,结果又到十二点一点,第二天起不来床时对自己的懊恼,暗自下定决心第二蔽帆天又接着晚睡又起不来如此往复。还有明知道自己胖了这么多,决定晚上不吃饭,结果看到零食又忍不住又吃,结果几个月过去了还是原来的样子,看到自己都觉得嫌弃。这就是满足了贪欲后自己会后悔,但是明知不对却又要做。凡夫啊……这就是在地狱的情景啊,知道下油锅疼,但还是要继续下,继续疼继续下。
所以,在此时当下我们就要把握住我们可以把握的,勤修五戒十善、止恶行善,多忏悔集资净障,殷重皈依。精进修行,发出离心,不要再六道轮回的旋涡里纠缠不清了。
感恩三宝、导师!
感恩师兄们!
思惟三恶趣苦 三恶道真的存在吗
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是三恶道。
三恶道,是真存在,其苦非人所能忍。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689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