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灭痛苦的方法是什么佛教(今日更新)(2023已更新(头条/搜狗)的简单介绍

佛教是怎么保持念头的情况下不痛苦的方法是什么和念头有的是不是自己要想的而且是不好的东西会让我痛苦的
清净和妄念。
这需要一个正字
心正的人,不会讲邪法,心邪的人,正法也会歪曲理解。
全在你一念心。
佛法不离世间法,能不能在五浊恶世出污泥而不染,全在于你自己!
传统佛教的教义是什么?中国和印度的佛教有什么区别?
中国和印度的佛教有什么区别
形式有别
佛法无别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佛家独创!
====================
问:在当时各教派中,缘起论是不是佛教特有的教义?
答:是的。佛经中说缘起有十一个意义:1.无作者义,2.有因生义,3.离有情义,
4.依他起义,5.无动作义,6.性无常义,7.刹那灭义,8.因果相续无间断义,9.
种种因果品类别义,10.因果更互相符顺义,11.因果决定无杂乱义。这些意义都
是不同于其他教派的教义的。
问:可否请你把这十一义简单解释一下?
答:十一义归纳起来,有四个重要的论点:一无造物主,二无我,三无常,四因
果相续。
======================================
大乘《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中演绎出
缘起十一种要义,
1“无作者义”——世上没有造物主。
2“有因生义”——事必有因。
3“离有情义”——因缘之外别无实体。
4“依他起义”——依赖客观条件才能存在。
5“无动作义”——只有因缘和合,而无启动者。
6“性无常义”——因缘所在,本性无常。
7“刹那灭义”——事物不会永恒,即生即灭。
8“因果相续无间断义”——虽然生灭刹那,但因果相续,无有间断。
9“种种因果品类别义”——不同的事物就有不同的因果关系。
10“因果更互相符顺义”——什么因结什么果,因与果永远相符。
11“因果决定无杂乱义”——因果之间的关系,自然法则,不会错乱。
;url=http%3A//www%2Esangnan%2Ecom/cgi%2Dbin/printpage%2Ecgi%3Fforum%3D4%26topic%3D2072b=0a=27user=baidu#3
============================
所谓的传统是指释迦牟尼佛第二时的讲法
“五时八教”第二时
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助道品等
1.四圣谛
四圣谛
〖四圣谛的意义〗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既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
"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
道圣谛。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随着佛陀而解说,乃至辟支佛也只
能自己觉悟,没有办法以四圣谛来度化众生。辟支佛知道世间的苦果,知道苦的
原因,知道灭苦的果,但是却没办法讲出灭苦的"道"。这个"道"是种种的修
行方法,他没有办法开示诠释,所以四圣谛唯有佛陀能圆满的阐述。在佛陀未出
世之前没有四圣谛,其他的圣者是以观十二因缘而觉悟的。
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苦"
是指世间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间因;"灭"是苦熄灭的果--
出世间的果;"道"是灭苦的方法,通往涅盘的道路--出世间的因。在经典中
有这样的比喻:众生的身心有种种的生死业以及烦恼,既是有各种的心病,佛陀
将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处,告诉众生,并且指出那些解脱的圣人,没有病苦
而得到的愉悦,以及解脱病苦的方法。
〖四圣谛的次序〗
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
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
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
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
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
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
就可解脱生死。
...................
2.
八正道
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
人生生死与解脱之四圣谛理,智所证知,直窥实相。世间正见只是一堆
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
罢了。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
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
得来。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
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比如
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
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
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
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3、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
①、不妄语欺骗。
②、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
③、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
④、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
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
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
住。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
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
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
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既是:
①、未生善令生
②、已生善令住
③、未生恶另不生
④、已生恶另灭
7、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
修行来说既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
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
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
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已随境转,也是失
去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
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
外两种情况: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
单一之定境中。
②、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
〔戒:正语、正业、正命
三无漏学-〔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见、正思维
(三)、总结:
①、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与仪规,因为这些不是正道。不过,对于教义不
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
条圣道。
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有人认为正精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精进,然而对修解脱
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
正语、正命此三道中精进。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精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
心就散乱了。
②、八正道有时又被解释为两种:一者、世间之八正道,既是正确生活之标准。
二者、出世间之八正道,既是修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之生活标准。八正道是
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
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
途径。
;url=http%3A//kaiwu%2Ecom/b=0a=1user=baidu#0
============================
3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因是亲因,缘是助缘,因缘具足,则生万法。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十二有支,这十二有支的名称,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其在因果相续上,则是: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APP软件推广方式有哪些?
方法一:应用推荐网站应用商店
主要是通过开发者平台上传应用,然而平台主要包含有硬件开发商(APPStore,Ovi),软件开发商(AndroidMarket,WindowsMobileMarketplace),网络运营商(移动MM,天翼空间,沃商店),独立商店(安卓市场,OpenFeint),以及一些B2C应用平台(AmazonAndroidAPPStore)等等,在国内市场中,主要由硬件开发商商店、网络运营商、独立商店等支撑着,其中,硬件开发商商店:联想应用商店、智汇于(华为);网络运营商:移动MM、电信天翼空间、联通沃商店;独立商店:安卓市场、安智市场、机锋市场、爱米软件商店、优亿市场、掌上应用汇、安卓市场、安智市场、开齐商店、N多市场、安卓星空、安丰下载、力趣安卓市场等。
方法二:线下预装
要是自身有实力,让自己的产品成为手机的原始配套应用?不然就要掏钱给手机厂商,或者运营商。而这个成本还是很高,这种营销手段还是比较有效果,靠这种方式渠道主要在移动广告联盟进行的,同时转化率还是很高,可以达到25%。
方法三: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对于流量具有推动性,同时知名度无形中大大提升。网络广告主要包括:第一、PC网络广告,它包括硬广、富媒体广告、搜索广告等;第二、移动广告,它最早出现是在googleAdwords的移动版,但是之前一直受限于移动网络的发展,随后google收购Admob,从而开始了移动手机网络广告,当然我们应该还看到的是Apple的iAD迅猛的发展。国内做的移动广告平台也很丌错,应用可以通过应用使用形成的网络里面去_行推广,这样的好处是,精准匹配用户群。付费方式可以按照CPM、CPC、CPA_行付费。
方法四:内容营销
主要是通过网络媒介来增加自己的曝光率,这种方式在选择网络平台还是比较重要的,要选择那些具有权威性、与门评价应用的移动互联网媒体。当你产品在推广要吸引广众眼球,那么这时候开发商要有一名公关人员,来营销企业形象。通过新浪科技、腾讯科技、Donews等这样的平台发布软文,提高用户口碑增加宣传。
我与僧伽吒经的现世因缘及修学体会(第一篇,相遇在北京)陆续更新中
—— 2007~2019年的部分经历
关于《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共四卷,由元魏南天竺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收录在大正藏大集部中。这部经典非常殊胜,难得值遇,据经文记载: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佛祖亲口说此《僧伽吒》法门功德无量,并且只要听闻,就可以获得过于一佛福德之聚的无量福德,绝非虚妄,并且只要听闻此经的人,临终会有九十五亿诸佛现身接引入清净佛国。
《僧伽吒经》是在众多经典中很独特的一本,它的功德力非常的大,读诵抄写甚至只要听闻都能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福报,并且能快速转化消除业障,带来不可思议的长远的果报,并保障诵经者获得直到成佛的安乐。经典中佛祖反复强调了它的功德福报有多么多么的大,多么多么的不可思议。其实,这也是佛祖在善用方便,用这样一种贪求功德福报的方法,来引导众生增强信心,通过这些方便慢慢走入上乘“从心入手”来修行,直至成佛道。佛祖悲心切切,慈悲无限........
《僧伽吒经》从世间及出世间的方便、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六波罗蜜、寂灭大法乃至一切法藏都涵盖在里。要想搞明白它到底在说什么,就必须要从心入手,一法深入长期熏修去实践实证,如果没有实修体会和真实的修为,很多说法不理解也是正常的。
每一部经典都有它的独特性和功能性,并且它有自身的法力所依,各不相同,经典是活的,它也有一颗“心”,可以与它沟通,也可以请它来指导修学 ........ 您相信这是真的吗?佛告诉我们,佛法无边,信为基石,发自心底的一个善愿会开启我们与法门之间的殊胜因缘。
开篇引言
2007 年在北京,一个特殊的机缘下,让我巧遇了这部旷世难遇的《僧伽吒经》,也因它的指引让我闯进了“佛教”这个陌生的圈子,从此我的人生开始了戏剧性的变化。
“我与《僧伽吒经》有着很特别的因缘,它就像导师一样,一路指引我前行。它是度我归家的法船,我的良师益友和坚实的依靠,它是真理、智慧、如来 ....... 今生相遇,注定是久别重逢,旷世法缘的再续。礼赞南无僧伽吒经!”
遇到《僧伽吒经》之后,我的心态观念和行为很多方面都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一些旧习观念也在被逐步打碎,肉不吃了,酒不喝了,烟不抽了!有朋友说“你还活着干啥,人生这点事,你都戒了。”他觉得可惜了,可是我恰恰觉得,这才是幸福的开始。老板以为我受到什么挫折了,突然信佛吃素了,很难想通这“奇葩”想法。其实,我还真不是遇到什么挫折遁入佛门的,也许这才是我的上等命!
冥冥当中僧伽吒就是我的引路人,施雨者,护念者,而我恰恰就是个幸运儿,懵懂无知,却一直在被呵护,指引,眷顾着。在后面的一些故事中,僧伽吒都是贯穿在各个环节当中的一条主线,而“我”也因它成了每个环节当中的一个因素,这是巧合吗?一步一步,脉络清晰,该你出场时因缘就会出现,时机不到时,等待就是成功的砝码!
僧伽吒真的那么不可思议吗?只要听闻一下,就能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福报,还能顷刻间消除宿世债业,还能得到很多很多的好处?的确,遇到僧伽吒这不可思议的现象就会发生,当然这是佛愿力所成就的。僧伽吒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能转动一切境界,并且能快速消除业障,让过去的善根得以增长,能让不修善的人开始修善,不修行的人能坐下来修行,正在修行的人能获得十地菩萨的果位。佛说,只要听闻此法门,一念净信心,立马就可以到达十地菩萨的果位,能听闻太太太有福气了,当然这也是无量劫数修行的善根积累,不要不相信哦,佛无虚言,信才能获得。
修行就像爬山一样,一步一层天,一丝一毫的差距都是相差甚远的,站在一层的人看不见远处还有缭绕的青山和云雾,而站在十层的人则是看的清清楚楚,修行中的境界就像每一层所遇到的景象一样,千变万化,各有不同。有些境界人看得见,有些看不见,看得见的人相对容易接受,看不见的就很难被接受,但不管接受还是不接受,事实总是存在的,也终究会被证实的。在我的故事和经历中,也是虚实同存的,有肉眼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但不管怎样,是神奇也好,是虚幻也罢,能启迪他人心智也好,或不被认同也罢,总之只要我们牢牢抓住和把握“ 从心入手,观心为上,修心为本 。”这句口诀来训练和指导自己,那么在我们人生之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问题都会被迎刃而解,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我们的“心”上。所以从自心下手向内求索,必定能与本我相遇,与真我重逢。
2019 年的春节刚刚过去,恍然间过去了12年之久,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长,在我20几岁年龄最灿烂的时候做出了人生不同寻常的选择,这一走也十几年的光景了,如今半头白发显然已成了沧桑年华的印记,虽然我也经历过人生的低谷,有过迷茫、失望,也遇到了机遇、也面对过挑战和抉择,当然不可避免的也牵扯到了我的家庭,工作、生活、信仰等各个方面,也曾遭遇过欺骗,无情、冷漠,也受到了金钱和人性的考验,面对这一切的过往,感慨于心,人生就像一桌民族风味大餐,每一道菜都各有特色,尝一尝才知其味,品一品才有乐趣,觉一觉才是人生!让我们在这花开的季节,放飞虚妄执念,放下心中沉甸甸的包袱,轻装上阵,2019从心出发咯!!!
声明: 由于个人的文学修养和修为有限,我所阐述的内容和观点仅为个人的经历和修学体会,文章中不乏有引用经典的原话,也有大德的讲法,不论我怎么阐述和加以说明,都不代表讲法者的原意,此文仅做抛砖引玉之用,不作为任何的修学指导,为了避免误导大众,还望读者们能具法眼。在涉及到一些说法暂时不被认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淡定,不指责、批评、诽谤、诋毁他人的说法,善护口业,不给自己造下恶因,当以此为镜,常照自心,活在当下。
第1篇:相遇在北京
2007 年的北京,虽然没有今日这么辉煌和发达,但紧张的生活节奏和氛围依然随处可见。2000年初我怀揣着梦想来到了这座梦寐的大都市,想在这里闯一番天地,实现人生的追求。这不经意的一晃已是7个年头了,发迹又待何时呢?我又坚持了多年,但最终还是没能在这个地方闯出一番名堂,所以转师南下了。
故事就从07年开始说起吧,因为“巧遇”和“改变”就在那时发生的。
一个周末,快中午左右,我在办公室整理文档资料,因为公司刚注册不久,很多资料需要完善,说好的要跟朋友一起创业,我先发制人,找代理把公司给注册了,七七八八加起来也花了万把块代理费,虽然感觉有点多,但办好了,也就没什么话讲,心里当然也是美滋滋的,要做老板的“虚荣心里”暂时算是满足了!
我工作多年,但也是月光族,当时的北京生活压力也不小,哪里都需要钱,所以也没有什么积蓄。既然选择了要创业,肯定是需要资金来支撑的,当时我就跟父亲说了这个想法,父亲也说了自己的想法,当然也表示了对我的支持,同意我去创业,但一下子拿出十多万,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都是农村人,靠天吃饭,基本每年靠种地剩下的那点钱还是不多的,年头好能赚一点,年头不好基本都是赔钱,可惜多数都是干旱年头,农村的日子也不好过。
那时刚好家里盖了四间大瓦房,里里外外也花了不少钱,所以遇到我这个情况,家的压力实在不小。那时我年纪20几岁,心气很盛,又很固执,家里的话基本也听不进去,我牵强的要求父亲借钱给我,宁肯高利息也要给我借钱,父亲很勉强的答应了我,但要分几次打给我,而且也不好保证什么时间,我当时一听,心情不大爽了,认为父亲不想帮我,一气之下挂了父亲的电话,没多久父亲还是分几次借到了这笔费用打给了我。有了钱之后,极度的满足了我的虚荣心,有了钱我就总想把它给花了,我不太计较得失,所以花钱也不太考虑,
不该买的也买,能节省的却偏偏没节省,总之一下子变成了有钱人,那时的我与其说是为了创业,倒不如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和虚荣心,因为多年之后的苦果,恰恰说明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我依着自己的性子,做错了很多事情,给家里和我自己带来了诸多的痛苦与磨难。当然这里面非常大的过错,是对父亲的不尊重,不信任和不理解。多年后,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内心一直感到非常的愧疚,虽然至今我也没有主动跟父亲道歉此事,但心里一直没放下,对不起,父亲!
我的创业情节有点曲折,后来我知道了,这一切都是我“心”所演的,我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才有所明白,“创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钱、有能力、有思想不一定能创业成功,如果没有福德力来支撑,这一切都很难实现。道德经上说“厚德载物”说的就是要有丰厚的福德力,才能承载我们在世间的物质享乐,归根结底还是“福德力是硬指标!
其实,人世间的一切吉凶祸福都由福德力来决定,而决定福德力的是三个因素:过去世积累、祖先的积累、今生的积累。前二个我们无法把握和改变,唯有今生的积累撑握在自己手里。看看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事,真的和努力、能力无关,和福德力有关,认真观察,比你笨的人,比你有钱;从不锻炼身体的人,比你健康;不会读书的人,却做了官.......我们怨天怨地,觉得不公平,其实都是公平的。如果我们明白了,世间的福报,一切和福德力有关,那么我们就会听佛的话,每天坚持念经,因为,这是赚福德力最快,最方便,不会亏损的方法,有了福德力,一切自有福报享受。要不怨天怨地,一切无效,该发生的依然在发生。福德力就像信用卡,喜欢念经修善,说明喜欢给信用卡充值,不喜欢的人是在透支。得癌症的人是透支超额,要被取消信用卡了。人的起心动念,都是在刷卡,所以,不修行的人,一定会透支。
您想身体健康,家庭和顺,事业兴旺,富贵吉昌吗?
您想子孙兴盛,诸事顺心,幸福快乐,财源广进吗?
想一想,该如何取舍。
我当时太年轻,又没有什么人生经历,一念贪婪和虚荣心出来,自己没有控制好,当时也没有人指导我,就这样给自己埋下了一个苦因,终究是造成了日后十多年的痛苦与磨难,可见这“创业”之心里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当然这些磨难都成了助我修行的铺路石,成了我成长的资粮,没有这些痛苦与磨难,我又怎么会变成今天这番“修行者”的模样呢?是不是因祸得福了呢?凡事有因有果,福祸相依,利弊共存。
我完成了公司注册,当然也要有办公室才行,所以选择了一处与朋友小区挨着的地点,办公室租在了南三环外,靠近四环,当时的803公交总站。这是个新小区,高层住宅,看上去还是比较有新鲜感,我在8号院朝南方向租下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毛坯房,因为租金相对便宜些,简单弄一下也花不了几个钱,我干装修行当,自己动手省钱。
房子是从链家地产租的,合约一年,多交一个月的房租作为押金,又给了一个月的中介费。我有跟他们提到我会自己简单装一装,中介表示同意,如果有大动要经过房主的同意,我也表示支持,不过后来我装修的时候,也没有通知他们。以至于到期后,房主检查,非常的不满意,要我修复到原来的样子,要么赔偿他的损失。我没改动他任何东西,只不过我把厨房的墙面刷成了蓝色,整个地面刷成了浅灰色,就是很多大型商场的那种地面效果,WC刷成了黑色的防水漆,就这几点房主看后非常不满意,找了很多理由和说法,我们谈不拢,最终中介也没有退款给我,我也就这样默认,算赔偿了。
租下房子后,我就动手搞装修,没多久就搞定了。后又买了办公桌椅,打印设备等,基本上能满足一个刚起步的创业公司的要求,虽然简单些,接待人,谈事都没问题了。当时我还在 GREENVINE DESIGN 设计公司任职,公司大礼拜休息2天,也就是那个周末,让我的思想和人生都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5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6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
共有一百句,我按顺序看到了第十七八句吧, 就在那一瞬间,一股无形的甘泉从顶而入,瞬间洗礼了我的身心,人顿时清爽了,身上的那些沉重负担一下子没了,很轻松,很舒畅。 这么突然,我当时还真是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心里已然在嘀咕了,很好奇但又没有人可以问。没办法,只能到网络查咯!我打开电脑,先查了这些话来自哪里,网络的多数说法是来自佛教,但我没去考证它,而是对“佛教”这个陌生的字眼,开始了浓厚的兴趣,那时我对宗教信仰这些都是零基础,一无所知。但那一刻后,我已被它深深吸引了!平时忙里偷闲,就会在网上看一些佛教相关的内容,时间久了,有了一些浅浅的认识,当然只是皮毛外相而已,虽然后来修学了多年,但依然不敢说现在就懂佛法了,毕竟意识上的领悟和做到是两码事。
解说1: 说起创业,本来是打算好要跟朋友一起合伙干的,但世事无常,突然发生了很多变化,让规划好的创业计划,变成了泡沫,实际上创业还没开始,就被扼杀在了摇篮当中。当然,根本原因还是出在我自己的心上。这个“创业”本来就是我的虚荣心和贪婪造就出来的,我一心想成为一个老板或大牌,而根本不是为了创业。所以这样的心态就必定会出现问题,结果是掉进自己挖的坑里,没能及时爬出来,损失惨重,痛苦不堪。创业的萌芽阶段,就是我虚荣心出来的那个时候,我依着自己的个性,找父亲借钱,想创业,实际上这就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的借口而已,在后面会看得更清楚,创业是幌子,满足虚荣和贪婪才是目的。所以我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深有体会,也特别的要叙述这一段来给读者们借鉴,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切莫一拍脑袋就干事,因为泼出去的水是无法在收回的,种下了因,就必定要承受结果。我的一念虚荣和贪婪,造成了我多年的痛苦与磨难,值吗?可以说很痛苦的经历,但由于遇到了佛法,才让我这种极为不平衡的心里转变了观念,让我从痛苦中获得了解脱。
解说2: 十多年过去了,在回忆这段被洗礼的经历时仍记忆犹新,于我而言这段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感受至深,难以忘怀。执着了这么久还没放下,可见心里的执念是不容易放的!
没有任何的征兆,就是那么刷一下,瞬间。那股清泉从头顶进入脑袋里,就像一壶清凉的水从头顶倒下来的感觉差不多,只能这样来比喻一下。顿时身心烦恼和沉重的负担被顷刻洗掉,压力被瞬间释放,如释重负,人一下子轻松了,清爽了。被洗礼的感觉很舒畅,那个舒服还确实很难形容,人若不去亲自经历,自然是无法知晓其中的觉受,就像看别人吃馒头一样,是什么滋味,你全然无知。如果我们想获得更多身心上的体验,最好能够坐下来修行,因为不修行想遇到殊胜奇妙的事,实在是太难了。有朋友对“修行”有误解,以为修行就不吃不喝了,日子不过了,媳妇不取了,钱也不赚了,工作也不干了,都遁世修炼去了..........
修行从来不是让我们放弃生活工作和职分,也不是让我们逃避生活和各种各样的问题,更不是让我们遁世苦修不问人间世事,而是让我们在红尘中去经历去成长,通过各种事相来磨炼自己的心性,磨去自己的个性和习气,磨去贪嗔痴,七情六欲,分别心,妄心妄念,通过这样的修炼来提升自己的境界和修为,让我们以一颗积极乐观轻松自在的心态来面对和解决一切周匝的问题,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心”上,所以修“心”永远都是人生的主题。
虽然现代社会有很多乱象,扰乱了一些人的视听,也给一些人造成了对“佛教和佛法”的诸多误解,认为“佛法”是迷信的,认为佛菩萨和看不见的众生都是不存在的,认为“佛教”是逃避世俗远离红尘的 ..........
佛法是一门伟大的科学,它含藏在宇宙万事万物当中,要想了解它,不经过深入的专研和修学,是很难窥见全貌的。
“佛教”是佛陀对一切众生的教育,佛授课的内容即是“佛法”,佛法即是真理,是正确无误的,作为学生来讲,信任老师所讲的内容是修学的前提,信为基石。而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经典,恰恰都是我们修学的课本,如果学生都看不懂课本了,又该如何去指导实践呢?不通过实践又怎么能够获得真知呢?之所以我们很难读懂课本,修行上的诸多问题难以解决,也是因为没有遇到明师的缘故,有明师指导修学,那必定是另一番景象。如果没有与明师缔结殊胜的法缘,没有因缘值遇明师,也不要紧,佛祖讲的每一部经典都是指路明灯,选择任何一部经典,一个方法来修炼自己,只要坚持一法深入长期熏修,并通过生活工作当中的各种事相来磨炼自己的心性,不断的修正自己,日久必能与佛法相应,获得成就。
佛法无边,佛菩萨可以通过任何的方法来指导我们修学,但如果我们的真心还未出现,那佛菩萨也会等待中护念你,直到有一天,机缘成熟了,才会演示更多不可思议的佛法来度我们升级。修行不仅是个人的事,也与其他人息息相关,修学不仅要靠自己去实践,也要靠明师的指导,靠佛菩萨的加被,虽然人的肉眼有限,看不见很多东西,但佛菩萨的慈悲智慧与力量是无处不在的。很多人不修学佛法,仅靠粗浅的个人认识,产生误解也是正常的,佛法是给信的人信的,不是给不信的人信的。所以选择权一直在每个人的手里,如何选择,要看你自己咯!!!
—— 后续更精彩,欢迎继续关注哦~~~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14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