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攀和比佛法千千万(深度揭秘!)的简单介绍

佛教里面说真功夫可以理解为老实真干吗
南无阿弥陀佛,学佛第一知见正,知见不正老实真干有用吗?以下是元音老人的学佛第一知见正: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然后再计划怎样下手,学些什么,怎么来修行,庶几能证得个预期的结果。古德说:“因地不正,果招迂曲。”就是学佛初步的因——“为什么来学佛”先要搞清楚,不清楚,将来结果就不得圆满,非但修行时要走弯路,还有误入歧途的危险。所以知见正是学佛的第一要事。我们上次已经讲了很多,怎样修行能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怎样保护,进一步怎么放任。但是,大家对这点还是不甚理解,所以有人给不修正法的人说些相似神奇的话,一拉就拉过去了。现在这个时代,魔法横行,不知道有多少邪恶的人使用种种花样来骗人,榨取钱财,引人入邪路。所以知见第一要正,免得上当受骗,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还是要再讲知见正的重要。
就知见讲来,有很多不同的知见,今天我们就藉《禅》刊这篇文章——《禅和密的关系》,扼要地和大家讲一讲:禅宗与密宗的见地如何,修的方法是否相同,证的结果是不是一样。在佛法五种知见外有一种凡夫见,凡夫见就是着一切事物都是实有,一切东西都实实在在有。所以向外追取、求得、贪得无厌,因而造业受报,生死不了,这是凡夫知见。我们学佛就要把这个知见去掉。
在佛法讲来,有五种知见:
第一种是人天乘。知道有因果,要做好事,不做坏事,帮助别人,牺牲自己。但是不知道怎么学佛,不知道怎么修法。这个就是人天乘。它能够保持人身不失,还可以升天,在天道享福。
第二种是罗汉见。他们也知道因果,但是偏空了,不知道妙有。假如一切都空无所有,还成什么世界?还要修什么佛法?佛教讲的不是空无所有的空,而是无可取、不可得的空,是妙有真空,不是偏空。所谓空者,是指佛性无相可见,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是空。但是它不是空无所有,它有灵性在,一切作用都是它起的。我们能看见东西、听见声音、工作、走路等等,都是佛性所起的作用,一切色相都是佛性所显现的幻相。我们的身体、眼睛、耳朵等失去佛性就不能起作用,同样宇宙万有离开佛性也无从显现。譬如我们一口气不来了,这个身体就像木头一样没有知觉了,眼睛不能看,耳朵不能听,嘴巴不能讲,手足不能动,大脑不能思维,世界也就无从建设了。所以现在能讲、能看、能闻、能做都是佛性的功能,所以它是妙有真空,不是偏空。二乘不知此理,只空人我,即只知这个身体不可得,所以能了分段生死,反过来执法相,认为法我是有的。法我就是认佛性的地水火风四大种性为我,认为有法可修,有菩提可证,有生死可了。所以二乘是偏空而不知妙有,着在法上,这就是偏空智。
第三种是外道见。是带异计而修者。所谓异计,就是执断执常。有的说,人死了之后一定是有的,有的是冥谛,像木头一样,不知道了,那不对;有的说没有,死了就完了。所以就争论。计常,就是常有;计断,就是没有。所以外道见就是心外取法带异计而修。
第四种是菩萨知见。就是依深明因果和我法二空之理修行者,就是知道人我不可得,法我也不可得。如上所说,法我是我们佛性中最根本的元素,即地、水、火、风四大种性。种性就像稻种、麦种,种下去可以长出稻子、麦子来一样。我们的世界和一切东西都是由佛性四大种性地水火风生成的。假如执牢这个种性是真实的我,还是执着,法我不空,不能成道。须进一步达我法二空,就是人们的身体及一切现象不可得,本性的地水火风四大种性也不可得。才能了两种生死而成道。一着相即有一个东西梗在你心中了,就遮蔽了心光,不能圆明朗照了。所以这个也要空掉,才能真正成佛,这就是菩萨知见。
第五种是佛知见。若能明白我们自己就是佛,一切众生都是佛,不仅我一个人是佛,大家都是佛,以这种知见来修法,就是佛知见。我们学佛、修法第一要树立这种佛知见,认清我们大家都和佛一样具有无漏智性,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此心是佛,不是用个什么法修成佛。只因为我们不明白,看外面东西以为是真的,就像凡夫知见一样的,认为外面一切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地有,贪得无厌地追求。如果我们明白大家都具有佛性,不迷于外相,一切放下,返本还原,就成佛了。佛不是修成的,是本来现成的,所以叫作本性天真佛,本来如此。只是我们迷于外相,走错了路,贪取无厌,造业受报,才落到六道轮回,生死不了。佛看我们可怜,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却不知道,在这里浑浑噩噩造业受报,枉受生死轮回之苦,因而出世现身说法。叫我们大家梦醒,不要执着。我们能放下就成佛,所以很快、很便当,不是没有希望。大家不要疑惑:“唉呀,我没有希望啊,我们的业障重啊,不能成佛啊。”那是错误见解。所以第一要知见正。
显教里面这么讲,密教里也这么讲。它也说几个知见。
第一个是凡夫知见。认为一切都有,执着不舍不放。
第二是外道见。计断计常,就是执着。计常者,就是有个东西可得,我有阳神,这个是永远存在的。它不知道这个阳神也是我们第七识所生起的,还是假象,不是我们的天真佛性,所以这个阳神还是有寿限的。从前吕纯阳祖师见黄龙禅师,他以为自己炼成阳神永远不死了,没想到黄龙禅师说,你“纵饶百万劫,依旧落空亡”。顶多你活得比常人时间长,但是百万劫之后你还是归于无有。因为有生必有灭,没有灭哪有生,这是辩证法,既然已经生出来了,将来必定要灭亡。而我们的佛性呢,是本来天真,不生不灭,不是什么时候生出来的,所以说无始以来,本来就是如此。
第三种是声闻见,即罗汉见。就是说偏空之理,不知道佛性之妙有。
第四种是唯识见。唯识是什么,就是我们中国的法相宗,就是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取来的《成唯识论》,是法相宗最要紧的一部经论。其中讲三种性,一是遍计所执性,二是依他起性,三是圆成实性。什么是依他起呢?就是一切事物皆是依靠别的东西而生起的。譬如这个杯子,本来没有,是瓷土放到窑里面去烧,烧成杯子。桌子本来也没有,是木头做成的。佛经里叫做因缘所生,就是关系条件聚合起来而生的,所以叫做依他起性。从依他起性来看,一切东西都没有自体,都是依靠别的东西合起来的。东西既然本来没有,就不着相了,就进到圆成实性,就见到本性了。假使着相,不知依他起的假相,认为这一切都是实有,去追求,那就是遍计所执性。就是普遍执牢,认为实有,这就是妄想。所以第一种是妄见,第二种就是知道一切东西本来没有实体,都是虚幻不实的,不执着。不执着就是放下,就证到本性——圆成实性了。
第五种是中观见。就是一切东西本来没有,是真空妙有,缘起性空,一切事物都是关系条件结合起来而有,本体是无有的。
第六种是俱生知见。即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是佛。不要藐视自己,认为我是薄地凡夫,不是佛,有卑劣之见。要大胆承当,我就是佛。因为承当得起,我是佛,所以我的行为就要符合佛的等级,真能一切放得下,妙用起得起,坦坦荡荡,潇洒自在。所以我们承认是佛就要有妙行来相继相应,把我们从前所有的执着恶习都消光,恢复我们的本性,这就是我们的大智慧。
最后一种就是大圆满知见。大圆满知见就是所有一切妙有就是我的性所显现,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不二。即空即有,有就是空,空就是有,一切有都是我的妙性显现。所以不是在相之外去见性,也不是在性之外取相,相都是我们的妙性所显现的。譬如造房子,造房前先要工程师设计图样,设计图样的时候要通过大脑,要思维怎么样建造,算好要多少材料,这一切都要经过大脑。大脑的功用怎么起来的?就是靠我们的佛性起作用。一个人心脏不跳已经死了,而大脑没坏,这大脑为什么不能起作用呢?是因为佛性离开身体了,它就不起作用了。就像电灯,电网电线拉好之后,没通电,电灯就不亮,通电之后电灯才亮起来。佛性等于是电,所有这一切作用都是佛性的作用,一切相都是佛性所创造、所显现、所看见的。所以一切相就是我自己,我就是一切相,这就是大圆满知见。即有即空,非空而非有,非有而非空。你说空,明明有三千大千世界,森罗万象;你说有,一切相都不可得,都是镜子里的影子。因为我们的佛性就是大圆镜智,朗照大千十方世界。因此,有佛性就有一切相,这些相就是我们心的妙用,性的显现。佛性本身无相可见,但它能现一切,所以相就是我们的本性。这是大圆满知见。
我们现在把知见立正,知道我们不是空无所有。禅宗说要知道妙有,是指我们的佛性是有的。佛性虽然无相可见,但它能起一切妙用,现一切假象。认识这个假象就是我的性所显现的,不去执着这个假象,这样用功就快了。因为既不着空又不着有,就可以证道了,所以知见第一要正。不是空得什么都没有,偏到空里去了,把什么都丢光了,那又错误了。从前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研究哲学,也发现一切都不可得,所以大智慧的人都知道事相是空不可得。但他偏空了,不知道妙有,所有东西都不要了。晚上在阴沟筒里睡觉,房子也不要了,裤袋上挂一个杯子,到河里舀点水喝。一天看到小孩子在外面玩,两个手捧水喝,他看到了,哦,杯子也不用了,把杯子也丢掉了,喝水用手捧着喝。太偏空了。所以外道见不是计常就是执断。现在很多做气功的人都是执有,执着有气,在精气神上着有、着常见,而不知道这是假象,不是真的。这个精气神,外道说是三宝,其实根本在我们的佛性上,没有佛性就生不起精气神,精气神就是我们的佛性所发起的。所以要认识根本。
我们学佛,第一要把知见立正。我们的佛性是非空非有,你说有,它无相可得,你说空,它有妙用,显现一切相,起一切作用,它能说能听,能做事能走路。非空非有,两面不着,中间也不立,两面没有就没有中间了,有两面就有中间。以这种知见学佛,就自然能证到圆满的结果,就成佛。所以知见非常重要,今天再与诸位把知见提一提,认识这个真正的知见,不要偏空,认为一切都没有。更不能执有,认为一切都是有,赶快去追求,贪得无厌,这样更不对。所以我们既不偏空,又不着有,一切事随缘应用,今天有多少就受用多少,不去和别人攀比。我们的大错误就是和人比较。唉呀,别人有花园洋房了,我没有,我想办法弄个花园洋房。人家进出有轿车,我没有,我也想办法弄。弄不到就不惜做坏事,杀人放火都来了,所以造业受报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一切随缘,有就用,没有也不去求。一切都是假象,各人有各人的因缘,因为我们每人所造的事业都不同。像现在各人所做的工作事业都不同,所造事业不同,所得结果当然不同。有的人收入很多,他的受用比较好一些,有的人收入很少,受用就比较差一些,不可能拉平。什么缘故?因为过去世造业不同。过去世是因,这一世是果,过去造的因不同,这世受的果也不同了,这世我们又做事又造业了,我们往往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欺负别人,打倒别人,自己可以往上窜,做坏事了。所以做事业当中,有时做好事,有时做坏事,人就是善恶夹着的。假如没有恶就升天了,就不在人道里了。六道轮回,有善有恶的入人道,纯善无恶的升天,纯恶的贪瞋痴俱全的下地狱,瞋心特别重的入修罗道,贪心特别重的入饿鬼道,愚痴特别重的入畜生道。一切唯心造,都是自己创造的,自作自受,不是由谁来支配的。学佛成道,这是我们的大福德。芸芸众生,能有多少人信佛?很少。信佛的人比不信佛的人已经少了,但真正信的、深信因果的有多少呢?更少。许多信佛的都是在烧烧香,拜拜佛,求佛加被,获取福报,这样的信佛不算是真信佛。要明白自己是佛,要明白一切众生都是佛,从而用功,把自己执着贪瞋痴的妄心、妄想、妄念消光,圆成佛道,才是真信佛。所以我们现在真信佛,是不可限量的大福德,这样才能出六道轮回。今天大家来学佛,来修道,这是大福德,所以要把大家指引到正路上去。就是认识到我们都是佛,众生都是佛,只要我们放下,就能够成佛,所以非常重要。
讲到我们修法,我们现在传的是心中心法,心中心法是密宗里的上乘佛法。上次我们也讲过,密部里有九乘次第,有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这心中心法属于密三乘中顶尖的法,即最后一个无比相应大圆满法,就是与红教的大圆满相应的法。诸位可能有疑问,大圆满是红教中最高的佛法,而心中心不属于红教的大圆满,怎么会相应呢?现在来解释一下。红教大圆满法分二部,一部是“彻却”,汉文译义就是“立断”,妄念一起当下就把它斩断,不随之流浪,使真心现前;后一部是“脱嘎”,译文为“顿超”,修之能超出三界,了断生死轮回。心中心法修的就是立断顿超。它是无相密,以一个咒、六个手印来修持,直下见性,不要修什么相来过渡。有相法须修成相后,把相化空,才能见到本性。须走很多弯路,不能立断顿超。
我人本性是无相可见、摸不着、闻不到的。大家一下子无从下手,因而西藏密宗要走很多弯路,先要做磕大头等四加行,再做前行观想,把相观起来,有个着手处,才能进一步修见性法。大圆满“彻却”先也要修气脉明点,在气上下手,观脉管,三脉七轮(三脉——中脉、左脉、右脉;七轮——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丹田轮、海底轮)观好后,再把这个相观空。这叫大圆满彻却前行,就是修行前的方便。我们用六印一咒,不要观什么脉管,当下把我们的妄心聚在一个咒上,就是念的时候心念耳闻,用心念咒,耳朵听清楚自己念咒的声音,把意根妄想抓住,使妄念不行,当下即能深入禅定。这样修行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娑婆世界众生六根当中,耳根最灵敏。譬如眼睛能看很多东西,很远都能看见,但是一张纸一隔就看不见了;耳朵不然,隔着大山声音还听得到。又譬如睡着了,拿张纸给他看,他也不能醒,但一喊他就醒了。所以耳根最灵敏,用耳根来修法最好。《楞严经》说得很清楚,二十五个大师(都是大菩萨),说各自的用功方法,观世音菩萨说从耳根入,最后佛叫文殊菩萨选择,娑婆世界众生用哪一根修法最得当、最快,文殊菩萨选择观世音菩萨耳根法门。因为耳根最利,所以我们现在就用耳根来听自己念咒的声音,把意根抓住,第六意识就不动了。这样修法比大圆满法更直接,更“立断”。
大家注意:修法时一定要心念耳闻,要如法,绝对不能嘴念咒,而心想别的事情,有口无心,没用处。念佛也是一样,念阿弥陀佛,口念心散乱,思想乱七八糟,佛号念不上,将来西方极乐世界升不到,因为心太乱了。心不清静,佛现身时就看不见了。永明寿大师(永明寿大师既是禅宗大祖师,又是净土宗大祖师,他是法眼宗的徒孙,最后皈心净土,所以是净土宗大祖师)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亦徒然。”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心如水也,心水清静了,就像河里的水清静了,天上的月亮影子就显现出来。阿弥陀佛等于是天上的月亮,我们的心等于是水,水不清静天上的月亮显现不出来,心不清静阿弥陀佛在你心里显不出来,那就见不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就不能往生了。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要以一句弥陀圣号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抓住,清清静静地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知道六根当中意根是最难摄的,一静下来这个妄想就来了。因为动惯了,不静下来还不知道,有时候心乱了,还不知道,静下来后就容易看见。这是什么缘故?因为水清静了,泥沙沉下来,就看见了,水不清静,就看不见泥沙,所以坐下来就看见了。妄念颠倒,很难掌握住不起妄念,所以要用心念耳闻的办法来抓摄六根,把妄想打断、身心脱落,本来的佛性就显现了。所以,如法修持非常重要,不如法修持就不能见性。
大家修心中心法,修了很多时了,应该有所成就。为什么呢?因为本来是佛,只要肯放下,就能恢复本来,就能见道。修了很多时,为什么还不行呢?就是因为不如法。
第一种不如法的人就是坐坐停停,停停坐坐。今天坐坐,明天说身体不好、事情很忙,就把功夫耽搁下来了,这样修就不行了。譬如烧饭,饭没烧好就拿下来,冷一冷然后再烧,再拿下来,这饭就烧僵了。我们学法修行,犹如逆水行舟,若不用劲撑船,船就被水冲下来了,所以断断续续修行不好。
第二种是没有心念耳闻。耳朵没有在听,而是一面念咒,一面打妄想,“这个事怎么办?那个事怎么解决?”这就是不如法,妄心就斩不断,斩不断怎么打得开本来呢?怎么见得到本性呢?
第三种重要原因是下座时不观照,忘记了。在座上修法勤勤恳恳,下座后随妄念转,跟着境界跑,等于一曝十寒,功夫因之很难做上。尤其是现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比如大家都做股票,心思都到股票上去了,“唉呀,我买的股票赚钱了吧,涨价了吧,跌价了吧,折本了吧。”颠颠倒倒地妄想,不观照。用功须时时观照,念头一起就看见,不要跟着跑,要了了觉知这能说、能见、能闻的是我的本性,不为境转才行。这些缺点不改进不能见道。
修法的目的在于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我们修心密只要如法,决定能迅速做到。我们修法,念咒念到不能念时,忽然之间能念之心和所念之咒一时脱落,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齐化空,虚空也粉碎。但非断灭,有个了了灵知在,那就是本性显现。本性显现之后,还有多生累积习气在,还没除光。所以大圆满还须修脱嘎,也就是保护本性,使妄习渐消,觉受增长,和我们说的悟后保任功夫一模一样,要好好地保护本性。正行就不讲有修了,修不修都是两头话,时时观照除自己习气即是。不过大圆满要观光而身化虹光,我们心密修法是宗禅法,不着身相。所以不注重化不化虹光。假如着在身化虹光上,反而被呵为“宇宙之间一游魂”而不能圆证圣果。
我们本来是佛,所以见性不难。现在可以用禅宗公案直接和大家讲什么是性,指示大家当下见性。禅宗是直接指示大家见性,不用参什么话头的。比如你问师父:“如何是佛?”师父指示你:“清谈对面非佛而何!”或对你说:“你即是佛!”更或唤你一声,你答应了,即对你说:“即此是!”等等。达摩大师从印度来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没有人用功处。后来因为人的根性钝了,直接指示不敢或不肯承当,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所以祖师们改为参话头,这是宋朝以后的事。参话头,起疑情,用疑情挡住妄念,把妄念隔断,从而打开本来,这就多跨一道门,多走一段弯路了。有相密宗要到最后才直接指示什么是本性,叫做开示见宗,见宗就是叫我们明白自己的本性,就是见性,即直接指示你见性。所以最高深的密宗就是禅,禅是无上密,是最高层的密法,禅和密没有两样。把密宗和禅看成两样是错误的,禅就是密,密就是禅。心中心法一开始就说,以禅为体,以密为用,即藉密咒和手印用一用,藉佛的力量加持,以打开本来,亲证本性。证到本性后,以净土为归,归到一真法界常寂光净土。西方极乐世界有四种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就是尽虚空遍法界都是净土,没有什么方所,没有东南西北方的分别,都是净土。因为我们的法身,就是一真法界,尽虚空遍法界,不分方所,没有垢净。有个清净就不是,没有污秽哪有清净,所以它是一尘不染,一丝不挂,一法不立的。所以不到净土不算究竟,要证到十方都是净土。我们上次也直接指示大家,这个佛性不在别处,就是现在一念断处的离念灵知。当妄念都放下,一点不起的时候,这时候也不是没有知觉,还是了了分明。这了了分明的灵知,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见性不难。不要在那儿猜谜,“噢,悟道了,看见黄的红的绿的东西了。”不相干的,那是见鬼。见性是见无所见,没有一点东西的。譬如现在你们大家把念头一断,什么也不想,一切的现象都在你们的视线之内,但是你们没有着哪样东西哪个人,虽然有许多人很多东西,但见无所见,不知道谁是张三,谁是李四,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无念的灵知,能起见闻觉知的功能,即当人的本性。如果我看见张三、李四、茶杯、阳伞等等,那就糟糕了,那是着相了。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假如你有所见,那就不是真见,所以“见不能及”,“见要离见”,要离开自己的见,才是真见。无所见,那就是你们的佛性。所以见相不着相,无所见,就是真见。所以明心见性不难。有人自夸:“我的佛法好。你们到我这儿来学法六个月,不要,六天,也不要,六个钟头,即教你们见性。”其实,见性一分钟也不要,当下就能教大家明白见性了。但是大家往往在这个地方不敢承当。“这就是见性啊,恐怕不是吧?假如这就是我的本性,我怎么不发神通呢?”大家都被神通挡住了,迷住了。他们其实不知道什么是神通。我们说话,大家听话,这不是神通是什么?假如不是神用,这个身体就听不见,说不出。身体就像机器人,不通电这个机器人不能动。现在能说能听,就是佛性的妙用。佛性无所不能,所以叫神,无所不具,所以叫通。佛性样样都能,样样都通,没有阻隔。你一着相就不通了。执着看这个杯子,就不见其余,那你就不通了。你不着,没有挡路牌,一切事物俱在你视线之内,你就通达无碍了。所以一切妙用都是神通。庞居士说,运水与搬柴就是神通妙用。大家时时在神通妙用中而不知道,执着人家不能而自己能,那才是神通,真冤屈死了。其实三明六通也不难,为什么呢?因为道人都是见性在先,除尽旧习,得通在后。宗师称为:“但得本,不愁末。”刚刚悟道,才明白道理,事相上还透不过去。这时自救不了,多生累积的习气还在,把本性妙用给遮盖住了,要把这个习气除掉,才能发通。这就相当于大圆满法里说的正行。所以于见性之后须进一步用功,时时刻刻断念、保护,一切相都不可得,不要有所住着,自有水到渠成圆证圣果之日。
不要以为这个初悟没用处,将来发大神通成大道就靠这个初悟。因为不明白这个真性,就无从下手用功。要认识这个本性,保护这个本性,才好用功,所以叫做悟后真修。保护自己,就像婴儿刚刚生下来,一切作用不能起,要靠大人保护他。但你不能因婴儿不起作用而说他不是人。他是人,保护他长大就行了。所以说悟道这一点最重要,大家不要轻视这一点。绵密保护,念头一起就把它斩断。有些人弄错了,以为清清楚楚看见这个念头就是了,这大错特错!清清楚楚住着这个念头,是妄上加妄,不是本性,要念头断处了了分明的才是本性。看见念头起这不相干,假如看见念头起,着相,这是凡夫,把这个念头看成是真的,这就走到错误道路上去了。看见念头起,不跟着念头跑,把这个念头斩断才对,千万不要弄错!做保护功夫,保护得愈绵密愈好。
一切色相都是我们真性所显现的影子,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化身。一切东西都是我们的真心变化做作,都是我们的化身。大家要成就法、报、化三身,现在我们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就是我们的法身;光明朗照一切东西,这就是我们的报身;一切东西都是我们佛性所显现的影子,不执着,不追求,就是我们的化身。法报化三身都具足了,这不当下成佛了吗?!所以成佛没有难处,不要说成佛很难。大家都是佛,当下都能成就,法报化三身当下都能圆满。不要把成佛推到高不可攀、很复杂、很艰难的道路上去。以卑劣的心理,认为我们都是凡夫,成圣作祖那都是佛菩萨的事,那就错误了。要自肯承当,我就是佛,一切众生都是佛,没有众生不是佛。要时时无住,从而圆成我们的佛格。既然是佛了,就要有佛格,佛不住着一切东西,一切东西都无所爱。做一切事情尽管做,因为我们的佛性是能起一切妙用的,任何事都能做。但是都不执着,都无所得,成佛就成个一切无所得。不要乱去追求神通。以为有神通才是佛,错误!追求神通,非但不得神通,而且会着魔,成魔有份在。佛和魔好比一只手,这里了了分明,不着相,就是佛;那里着相了,就是魔。沾沾自喜,“噢,我成佛了,我有神通了”,那你不是成佛,你成魔了。因为神通人人本具,不是你一个人有,都是一样,哪有什么稀奇夸张的?所以没有什么沾沾自喜的地方,一切都不可得,无所得,那才真正成佛。真成佛时,佛也不可得。赵州和尚说的“佛之一字,我不喜闻”即是此义。所以不可时时住着“我就是佛”这个念头。《圆觉经》说得很清楚:“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妄想境就是山河大地,草木丛林,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的妄想所孕积成的,这就是我们不明白真性之用。而明白之后,这些境界都是我们的佛性所显现的,都是我们的法身变化的。但是不可有这个“了知之心”,住着在成佛之念上。再也不可起真妄虚实之念了。
所以开悟之后,妄想、妄念、妄心,都翻成我的佛性的妙用了。今天再给大家下个注解:妄心、妄想、妄念,着相就是妄。反过来不着相,所有一切思想都是我们佛性的妙用,所有一切思想都是成就一切事物的妙用,都是我们佛性的妙用。佛性要起妙用,不是坐着守住不动,那是黑山背后,坐在鬼窟里面,不能成佛,坐几千万年也不能成佛。因为死在那里不动,不知道怎么叫佛。佛就是现在妙用无边而不着相,能说、能讲、能行、能做一切工作,无所住着,活泼泼的,灵妙真心,这是真佛。所以大家要注意,善于分别什么是真佛,不要跟邪道走。现在邪魔歪道多得很,到处都是,都来欺骗人,叫人一时很难分辨。但是真的分辨也不难,可以听其言,观其行,看他言行是否一致。若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根本就是魔说。还有人做坏事,按个好听的名目,最后还说我是用来锻炼你们的分别和执着心的,自己做坏事还锻炼别人,这真是无耻的自欺欺人之谈。所以我们要慎重看他的行为是否端正,不可单听他的一派狂言而信以为真。
……
生活不要去攀比正能量句子摘录(42句)
生活不要去攀比正能量句子【篇一】
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珍惜你拥有的,忽略你没有的。微小幸福就在身边,不攀比就是天堂。快乐,来源于自我 感恩的良好心态。
2.不要对现状不满,不要和别人攀比。
3.沧海枯,山石烂,不离不忘;夜雨中,寒灯梦,来生重逢。
4.攀比是人的性格,不如意的阴影会笼罩着你,结局会是烦脑与痛苦,只有不攀比,你的生活才能放下,轻松,愉快,不羡慕别人的别墅,花园,因为你也有美丽的小院,走自己的路,快乐会在心中。
5.早岁哪知世事艰,由于我们的生活环境过于舒适,有些同学走向了生活的误区抛开学习,恣意攀比,沉迷幻想,徘徊不前。孰不知世界上最快又最慢,最长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忽视又最易令人后悔的是时间。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是从把握今天起步的。
6.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7.快乐是心灵的愉悦,幸福是心灵的满足,不和别人攀比,不和自己计较,人生不是一场物欲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
8.不攀比不羡慕,能耐得住寂寞的人,肯定是有思想的人;能忍受孤独的人,肯定是有理想的人;遇事能屈能伸的人,肯定是有胸怀的人;处事从容不迫的人,肯定是个淡定的人。
9.父母以为学校是个什么好地方吗,它让你孩子抽烟喝酒打架早恋攀比。
10.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
11.不要和别人作比较,太阳和月亮之间,没有对比性。
12.生活的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来自攀比。
13.做一件事一定要认真仔细,才能做到最好,同时也要用心去完成,不要和人过度攀比,不然自己一事无成!
14.一个人,不管你漂不漂亮,一定要有别人无法拿走的东西,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经济,独立的人格,永远不要去羡慕别人,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15.水再浑浊,只要经历长久的沉淀,依然会分外的清澄;人再愚钝,只要施予足够的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的走向。
16.【做个幸福的人品味生活瞬间少攀比不要把钱看的太重有一个长远的目标主动工作交朋友,珍惜家人即使不开心也要微笑真诚的说声谢谢出去锻炼奉献,现在就做。
17.每个圣人都有不可告人的过去,每个罪人也都有洁白无瑕的未来。
18.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19.永远不要跟人比,发挥自己的所长。每个年龄段的做每个不同的事,选择。
20.因为一直都是自己在跑,从来没跟人较量过,记住,千万不要跟人斗的心,不要跟人比,因为你要赢的人,只有你自己。
21.一生之中,总有一个人,让你痛,让你笑,让你无所适从。到最后,你会发现,你会发现这个让你痛,让你笑,让你无所适从的人竟已经融到自己血液里,每一次心跳都能清晰感受的到。穿好自己的鞋、不要盲目攀比、不要削足适屐。关键适合双脚、关键便于行走,踏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生活不要去攀比正能量句子【篇二】
22.不攀比,调整心态,过好日子。
23.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你每天都在喝,不要羡慕别人喝的饮料有各种颜色,其实未必有你的白开水解渴,人生不是靠心情活着,而要靠心态去生活。调整心态看生活,处处都是阳光。
24.不攀比不羡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们要相信自己,不要总是与他人攀比!
25.知识就像香水,藏不住的。不要羡慕别人的才华,看看自己是不是够努力。
26.下要不负人,上要合天理,中要守王法,横竖不攀比。
27.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自我的价值。
28.讨厌那些只会挑拨离间天天攀比嫉妒长舌妇编故事给别人听的人。
29.我在学校学会了:说脏话,抄作业,攀比,叛逆,早恋,打架。
30.别人跟你讲,人和人本来就是不能比的。那是因为你不比不知道。比了你才知道人和人之间差距有多大。
31.人比人,气死人。比较、计较、攀比,都是烦恼的来源。殊不知,别人成功的路上也有坎坷和挫折,背后隐藏着多少痛苦和心酸。
32.生活之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
33.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色调。要想获得快乐的一生,我们不要与别人去攀比,要不断地提升自我价值。穿好自己的鞋、不要盲目攀比、不要削足适屐。
34.我们应该不与别人盲目的攀比,自己就会悠然自得,不要把自己人生目标定得太高,自己就会欢乐常在。
35.永远不要和任何人比,比来比去只会让自己更自卑,有时候穷人的快乐,富人还享受不到。
36."原来眼泪真的可以绵绵不绝,而天堂却比不上你对我的微微一笑。"
37.越是强大的人越没有必要跟你计较,因为根本不值得浪费自己的时间,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说那些恶心的话,真的很粗俗。
38.不要总和别人比较,人要学会和自己比较,做到每次都比过去的自己好。
39.我们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心结。其实,想开了,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能用“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来回答。
40.永远不要和别人攀比.比别人幸了你得到的是沾沾自喜,比别人不幸了你得到的是自怨自艾.
41.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实践一次。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迈出第一步,才可以收获停不住!
42.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做好自己。肤浅的羡慕,无聊的攀比,笨拙的效仿,只会让自己整天活在他人的影子里面。
热爱生活开心快乐正能量的句子(42条)
热爱生活开心快乐正能量的句子【篇一】
1.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和意识,没有人总会依照别人的想法去做事,一个人的生存也不是为了只满足于他人,这就需要对他人有一个理解和过度,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挑剔,多给一点理解和宽容。自私的人容易犯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而别人做什么都是错的,这种低级的想法,会把自己逼向另一个极端。
2.对的那条路,往往不是最好走的。
3.原来你也会吃我的醋!我真的很开心!
4.世界上最棒的事是,每天早上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完全免费,永不断货。
5.我们只要在自己的世界里,体验每一秒活着的意义,那就是幸福的。
6.一个年轻人要能够继承的最丰厚的遗产,莫过于他出生于贫贱之家。
7.只有经历无数的困难决择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8.人的潜能是一座无法估量的丰富的矿藏,只等着我们去挖掘。
9.痛苦从未真正离开。你只是变得更坚强,你重整了你的心情,并慢慢适应。
10.我正在努力变成自己喜欢的那个自己。
11.而如果向开心的人诉说不开心,那更是愚蠢至极。开心的人,哪有心情空闲来听你诉苦?敷衍几句,已经是十分有礼貌的了。
12.看透不要说透,好心未必领情,直言未必接受,委婉也是一种尊重!活的开心、活出精彩是一种能力。
13.即使是个平凡的人,也有足够的力量去关怀别人,因为他的生命,由承受父母与亲友的关怀而茁壮;他的心灵,自然也以关怀为基本动力。表面上看来,关怀是一种付出,其实是无可比拟的收获,是自我实现的光明大道。
14.人生,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学会忘掉过去,过去再美再辉煌,终究代表的是过去的自己。
15.世界上没有哪件事情是想成的!只有付诸行动,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疏的人,交往交往也就亲了;再难的事,做着做着也就顺了。成功之道,贵在坚持,成在行动!
16.开心的时候我们昴首向上,快乐似浮云般在我们胸膛里快活的游逛,愈是开心,它游得愈欢畅,感觉会愈发强烈。
17.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但是却有追求完美的人,因此变得坚强。
18.人生的挑战,无处不在,满怀信心,轻装上路,明天永远是充满希望的战场。
19.若岁月静好,那就颐养身心;若时光阴暗,那就多些历练。早安!
20.迎上风雨,勇敢面对,相信走过风雨后,彩虹的美丽就在前方的风景处等你。
21.昨天只是今天的记忆;明天却是今天的梦想。
热爱生活开心快乐正能量的句子【篇二】
22.人都应该有梦,有梦就别怕痛。
23.人生还得靠自己。不要活成菟丝花,没有了依靠就倒下,要活就活成仙人掌,扔到哪里都能开花。早上好
24.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
25.没有人会一直哄你,所以你别总是乱发脾气。
26.这个世界上有百分之五十的烦恼都是通过好好睡一觉就能解决的,至于剩下的一半,等睡醒再去想。
27.幸福就是走路的方式,而沃克在夜晚会去光线,我要去路上的道路。
28.忠于你的梦想,总有一天,属于你的彩虹会出现在你的上空。
29.如果你有才华,就去追求大梦想。
30.你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一无是处。
31.一个美女老婆是男人的乐事,一个美女老婆能从厨房中端出精致佳肴则是男人的福分。
32.认真洗脸、多读书、按时睡、少食多餐,然后变得温柔、大度、继续善良、保持热爱。早安。
33.快乐是一路前行一路摸索,似黑夜里的行者向往着光明,我在人生的路上涉水而歌。
34.冲动较少,麻烦会少,或者如果它是冲动的,那就是一个魔鬼。虽然我们不能抱莲花,但我们有莲花在心里,微笑着看世界,世界应该更好,烦人会少。
35.遥远的一方,我借助一束明亮的月光,真诚的为朋友祈祷祝福,祝福朋友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36.让每一天都有机会成为你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37.虽然有时候很开心的在群里打闹,那是我带着皮笑心在哭。因为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痛苦,让大家看到我是快乐的。
38.不开心也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所以我们要开心过好每一天。
39.与其痛苦的掩饰,不如做一个真正开心的自己。
40.汗水浇灌了干涸的土地,顶着火辣的太阳,那是辛勤的农民,无论我们的身份有多高贵,地位有多显赫,都不能忘记他们!
41.如果你相信自己,然后再加上一点点运气,那你所以梦想就都能实现。
42.快乐源于内心,如果能用乐观的态度,包容的精神去对待世界,那么快乐就应该会多一些。
有内涵有深度的句子正能量收藏(42句)
有内涵有深度的句子正能量【篇一】
1.这个社会很简单、只是人太复杂。
2.成功在哪里,成功在不懈的努力中。对任何来讲,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
3.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就是对时光最美的回应,愿这悠长岁月温柔安好。
4.原来,命运并不会因为你欲哭无泪,而停止给你伤悲。
5.没钱是什么,是失落,是生命的败笔,也是人生的放不下,因为没钱,所以没钱,最后真没钱。
6.自己要不停地去努力,是为了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去读书,是为了远离不好的生活,唯有成功了,成为最好的自己,世界上好的东西,永远才会是你的。
7.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加油!
8.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需誓言。昨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9.无论是谁,只要事先使自己高兴,就像对别人,取决于友谊和心情。
10.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的坚持,和轻易的放弃。
11.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
12.为了照亮夜空,星星才站在天空的高处。
13.我希望在人世间,内心的期望能够尽情表达,真正的心满意足了,然后才完全绝望地死去。
14.尖酸刻薄也是一种成长。
15.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
16.大概是经历的事情太少,一点点小事也能在心里掀起轩然大波。
17.在饭店吃完饭结账的时候,要看一下账单,要知道你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当然如果有女生在不看也行。
18.你的志向必须实事求是并且要有意义,把眼光放远致天上的星星,但要紧记把你的双脚放在地上。
19.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20.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21.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只要不失去方向,就永远不会失去自己。
有内涵有深度的句子正能量【篇二】
22.黑与白都一样好,没有谁绝对重要。
23.不要因为一些琐碎的事而否定一个人的能力。
24.这辈子最对不住的就是我的心,让它千疮百孔,疼了一次又一次。
25.有些事明知道不会有结果,还一直舍不得放弃,像个神经病,即纠结了自己,又耽误了别人。
26.生命是一段精彩的旅程,就像一场花开,总要活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别人的影子!
27.人生有两难,一是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放到别人脑子里,二是把别人口袋的钱装到自己口袋,要慢慢来,你急了没用。
28.不要踮着脚尖去爱一个人,重心不稳,撑不了太久。真正的幸福只有从容的心才能遇到。
29.有多大能耐,住多大的房子,不亏己不欺人;花自己的钱,走自己的路,爱自己的家人,就可以了。
30.我喜欢此刻的自己,我怀念过去的我们。
31.有些事,是埋藏在记忆里的,直至蓦然回首时,才会有恍如昨日的感慨;有的人,是放在心里的,这也是为什么恶梦惊醒时,痛的不是头,疼的却是心的原因。
32.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33.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达到成功的,成功的背后一定有许多人在有意或无意识地帮助你,你要永远感激他们。
34.我们看见的都是过去,只是这个过去离我们很近很近而已。
35.人生很多事,不是不懂,只是无奈,这就是生活。一万个为什么,也概括不了一句没什么。
36.人生处处有考验,人生时时被考验。
37.再美好也禁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抵不过回忆。
38.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39.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谁都可以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
40.成功就是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41.其实比起存钱,存朋友要合适得多,因为存朋友而得到的利息,会成为你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晚安!
42.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
告诫他人不要攀比的句子汇总
告诫他人不要攀比的句子【篇一】
1.以简单的心,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过自己的生活,不羡慕别人的辉煌,不嫉妒别人的光鲜。 要知道在你羡慕别人的同时, 别人也在羡慕你。
2.如果我们想获得幸福。就应当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和他人攀比。自己拥有的也许正是别人羡慕的。
3.要想活得不累就得少点攀比,要想活得不烦就得少点计较,要想过得不苦就得少点懒惰,要想活得不悔就得少点鲁莽。
4.有多少福吃多少饭,不要羡慕,不要虚荣,不要攀比,注意内心最重要,身体健康最重要,和人的关系和谐最重要。
5.正如每一条金镂是宝贵的,每一刻时间也是宝贵的。
6.一个人不要奢求改变世界,所能做的,就是适应世界,不钻牛角尖,不要和别人攀比。
7.自己的世界只有自己明白,不羡慕别人,不嫉妒别人,不和别人攀比。随心所欲。
8.同时又由于一部分学生存在着攀比的心理,因此对低工资的单位不屑一顾,结果是坐失良机,失去了找到工作的机会。
9.永远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随波逐流,不感情用事,不争不抢不抱怨,不羡慕不嫉妒不搞破坏。人生人山人海人来人往,自己自尊自爱自由自在。
10.凡事少与人攀比,别自己给自己下套。生活不要攀比,适合自己,就是幸福。
11.不攀比不羡慕,能耐得住寂寞的人,肯定是有思想的人;能忍受孤独的人,肯定是有理想的人;遇事能屈能伸的人,肯定是有胸怀的人;处事从容不迫的人,肯定是个淡定的人。
12.别人跟你讲,人和人本来就是不能比的。那是因为你不比不知道。比了你才知道人和人之间差距有多大。
13.别把生活想得太好,你会跌得很重,也别把生活想得太糟,你会失去活的勇气,生活中真正的英雄含义,便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
14.幸福的理解有千万种,每人的诠释都不同,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做自己。相信自己,跟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不要盲从信条,不要盲目攀比,你就会是最幸福的。
15.不嫉妒,不羡慕,别人看似幸福的生活,在我看来只是觉得麻烦罢了,终究是一个怕麻烦的人,生活中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仪式感,过好自己当下,就已经够幸福了
16.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做一件大的事情就很好了,只要我活着,我就一心一意做新东方。做事情不要跟别人攀比,要保证方向正确和保持心态健康。佛教中有一句话叫急事慢做,新东方就是心甘情愿向别人学习,看到别人哪个方面比较好,我自己也能做,就慢慢一步一步往前走。
17.攀比名利只会增加人的烦恼,攀比事业的人定能增强人的意志和信心。
告诫他人不要攀比的句子【篇二】
18.重要的是活得充实。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
19.比自己强的人不要心生嫉妒,相等的人不要攀比相争,不如自己的人不要轻视污辱,嫉妒之心不可有,善良之心不可无。
20.一味地跟别人比,迟早都会走向物化。你若自信,何须比较。
21.时间是个好东西,它能证明一切,也能淡化一切。加油,你在自己眼中是最棒的。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都是自己的,就这样平平淡淡,踏踏实实的度过,是内心最向往的。不已物喜,不已己卑,心中有太阳,到哪都有好阳光。不攀比,不羡慕,努力过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22.不要和别人比财气,比来比去有怨气,不要与人比官气,比来比去没了底气。不要跟人比豪气,再比就会冒傻气。
23.所能做的。就是适应环境和生活。不钻牛角尖。不和别人攀比。自己的。
24.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但不去羡慕别人,不轻贱自己。安然的,过自已喜欢过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只是活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25.只要比过去好, 就未来可期。
26.不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
27.人活得这么累是为了什么,金钱?爱情?责任?虐心?义务?攀比?自尊?
28.不要和比自己强一点点的人比,要和比自己强很多的人比。最后的一句话扎心了。
29.生活,一半诗意,一半烟火,人生,一半努力,一半随缘…不羡慕任何人,想要什么自己争取,努力做一个清醒 坦荡 克制的人
30.人这一生只和自己比,不要和别人比。
31.永远不要和别人攀比.比别人幸了你得到的是沾沾自喜,比别人不幸了你得到的是自怨自艾.
32.不攀比,调整心态,过好日子。
33.幸福与快乐结伴,幸福其实很简单。我们无需刻意去攀比,去强装。面对生活,一个简单的微笑,分明就是一种幸福的温馨;面对生活,一份 真诚与执着,分明就是一种幸福的温暖。
34.不羡慕远方,也不抱怨眼前;生活的满意:欣赏当下,同时期盼未来。
告诫他人不要攀比的句子【篇三】
35.生活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
36.相信美好,追求美好,不羡慕谁,不讨好谁,余生不长,善待自己,知足当下,勤奋未来。漫漫人生,上下求索,悠悠岁月,风雨兼程。
37.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得去尝试,都得去体会,男女平等,没有说谁能做不能做。只要你努力了成败得失一笑而过,都是你的精彩人生。
38.生活是要有仪式感的,衣要有衣的美妙,人要有人的精神,家要有家的样子。生活的意义,就是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的,尊重生命给予的一切。
39.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还要求我们远离庸俗,远离不良诱惑,做到不与别人攀比穿的是否名牌,不攀比吃喝是否好坏。做小学生该做之事,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以日常行为规范为行动指南,时刻以学习为重,努力提高个人素养,始终保持一颗高尚,积极乐观的心。
40.人生可以追求,但切莫攀比;你虚荣可以,但一定要靠自己。
41.做人不要太攀比,踏踏实实做自己。
42.不拼爹,不拼命,不攀比,不强求,不轻信,不模仿,只做好自己。
43.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攀比。
44.不要总和别人比较,人要学会和自己比较,做到每次都比过去的自己好。
45.咱们不需要去和别人攀比。做一件事,只要尽力,尽心,尽意就足够了。成功与否不好看得太重要。重要的是自我发奋过。"
46.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47.不攀比不羡慕,人比人该死,货比货得扔。盲目攀比很累,也会迷失自己本来的理想。
48.不要对现状不满,不要和别人攀比。
49.不要艳羡别人的光彩,不要攀比别人的精彩,不要妒忌别人的成功,永远不要。
50.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51.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少对别人攀比,才有心灵的富足和内心的平和,保持一份自我,没有谁值得你迷失自己的方向。
52.过去事,不后悔,眼前事,莫攀比;得到的,会失去,失去的,由它去;得志时,不忘形;失意时,不伤悲;尽全力,听天命;常宽己,好心情;多迷糊,长乐呵。
您好,我这几天看了佛经后有一些东西不理解 像向您求教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1、众生平等,是指人格、智慧、生命的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
师徒是学习与被学习的人,没有哪个人会说,我是谁谁的师傅,只会谦虚的说谁谁是我的门下。何况,师傅这是谦虚的人对崇拜者的尊称,就像现在的老师。但不代表师傅、老师在人格或者生命上就高徒弟一等。
2、正因为佛祖的仁慈,才会让人们自愿的去供给和歌颂,没有人是被强迫的。因为佛也是人,在他修行的时候,也是需要食物来支撑体力的。只有佛有了体力才会感悟、教化更多的人脱离烦恼与苦海。
3、佛祖,不是神,是人,也是追随者对他的尊称,佛教不主张有神论。
佛学讲要随缘不要攀缘 可是缘从何来 到底什么是缘呢? 缘分这种事情可以有办法改变吗? 求开悟...
缘就是万事万物万象成住坏空变化发展的起因,是导致一切事件的缘由,是造成人生悲欢离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奠定一个事物走向的因缘,是无始劫以来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所作所为与大千世界的其他事物所结下的将来必定会发生的渊源,是获得了他人的服务或恩典却没有及时偿还的一种债务。是冤冤相报的一种定势。
世间万事万物万象皆因因缘合和而生而发展变化,因缘聚则事、物、象在:因缘散则事、物、象灭。善缘结善果,恶缘结恶果,俗缘坠人间,佛缘赴极乐,此理不可不察,不可不明,明缘之奥妙和真谛,即乃仙佛,不明缘之奥妙和真谛,乃芸芸众生。
缘的八大内涵
一、缘起不灭,缘销才灭。
一旦结缘,必得有个结果,结果就是销账,缘销后前缘即灭。
二、缘深缘浅,爱恨所定。
有些缘很浅,有些缘很深,缘的深浅由爱恨程度所定,爱或恨的程度越强,缘就深;爱或恨的程度越弱,缘就越浅。
三、缘长缘短,债务确定。
缘在本质上是一种债务关系,这个债务关系在时间上的长短与债务多少关系不大,却与相欠关系极大,只要相欠,缘就长,一旦债务了解,缘就短,缘就灭。
四、缘由人造,缘由道灭。
不论是善缘,还是恶缘,皆乃人自造,一旦造下了缘,由道的奖罚程序控制,此缘必在未来某个时辰降临在造缘者身上。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必有所报。”
五、无形无相,有影有踪。
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一种反物质存在,难以捉摸,它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什么时候会爆炸,或许只需要几个小时,或许需要几十万年的时光才爆炸。但是,缘是有影有踪的,只要开佛眼追踪,就可以找到其源头。
六、缘起缘灭,存乎一念。
一旦缘起,必须销账,要使缘不降临身上,将缘消除在半路上,就必须做功德,尤其是做阴功或无相布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忏悔、祈祷、布施、无私奉献等方式就是最佳将缘尤其是恶缘消除在半路上的方法。
七、缘至事发,缘尽事消。
所有的巧合,所有的突发性事件,都是因缘所至而生,缘至相逢,等缘了,也就是相等的债务全部索清,事件自然平息,缘尽散离。
八、结缘了缘,全靠悟性。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结缘了缘的过程,一切皆是缘,缘就像大海,人就像大海中游动的鱼。缘又像一张无形的密密麻麻的网络,人就在这密密麻麻的网络中行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天网”就是由道控制的缘,人若不悟,难逃此“天网”,难逃“天网”,就只能在缘的海洋中起落浮沉,永世轮回,所以,就存在了结什么样的缘,了什么样的缘的问题。
听很多佛教高僧大德说修行人不要攀缘,只要随缘就行了?
我也来试着分析一下什么叫着攀缘什么叫着随缘,攀缘是指自己在已经确立了修行的目标了,可是自己却不把全身的精力用在朝目标进发上,而是将有限的精力用在到处打听有没有人或者方法让我更快到达目的地上我想这样就是属于攀缘了吧?举个不适当的例子吧,就好比是你已经准备后天就要去五台山了,而且要怎么走的路线都摸清了,可是在今天和明天这两天的有限时间内你却不去买票,只是在一个劲的准备要带什么东西要用什么东西的,再不就打听别人能不能带你一起去或者又是有什么更好方式去等等只到大限到了你的车票或者飞机票都没买,试问这样你还能去的了目的地吗?的换句话说攀缘也就是指自己的心不是安住在自己内在既定的道业上,而是安住在向外求援上,也就是在给自己寻找外在的支撑点所以说这就是攀缘心。那么什么又叫着随缘呢?随缘即是先把心和精力全部用在自己内在既定的目标上(因你是想往生西方的,所以就应该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念佛名号上,只到功夫纯熟生死了办了才可以放松一点否则都不能掉以轻心的,当然有时是要外出临时办事什么的或者无意中得知或遇到的有培福的机会我们可以用很欢喜的心态去随力布施,但是不要有任何的想要求福想法,要知道因种了就会有,你不求果报也会来的。换句话说随缘就是我们不要为了要得到福报,然后放着正事不干成天拿着钱到处找培福的机会这样就错了,应该是我们在办好正事的同时,随时随地随力的准备好要行于布施钱物等等,然后遇到了就去布施也不希望求什么,只要心生欢喜就行了,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在随缘的心态,而且正事也不耽误。换个理解方式‘攀缘’就是心向外找事(即找缘也)做,这样的心也是散乱的,难成正果。‘随缘’就是自己安心办好道,等到缘分找来了就心生欢喜的随力去做就行了,这要很容易得道自己也很自在的。另外我想说的是,你可能对往生净土理论还不太了解,甚至对佛经还有错解地方,比如经上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句话中其实就包含了两种意思,一种是告诉我们不要轻视的以为,念这一句号这么简单就能了脱生死,肯定都是些那缺少善根福德其它法门学习不了的人们才用这个方法的。另一种则是明确的告诉我们只要真的相信有极乐世界,也相信自己能去得了极乐世界,更欢喜愿意去极乐世界的,又能实实在在用功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人们他们就是有大善根大福德因缘的人,他们也就真的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而这句话让你给理解成佛说往生净土还需要大善根福德因缘的人,而你还不是的,所以你也不相信你现在能去得了,因此你赶紧到处修布施来增加你的福报,好早一点变成大福德大善根的人,我告诉你要是那样的话,那也来世的事情了今生你是没有指望了,因为你还没有‘净土三资粮’当中第一个‘深信’呢,更何况第二个‘切愿’和第三个‘力行’了呢?我告诉你能否往生不是靠你福报有多大,而是要问是不是真的‘深信’、是不是真的‘切愿’去、以及是不是真的尽力去‘念佛’。这三种资粮说是三种实际上就是一件事情三个方面而已,少了一个另外两个也都不存在了,为什么呢?因为你说你信了却又不愿意去说明你的信不是真的,又如果说你信了也愿意去了,却又不老老实实的去念佛,可见你说的信和愿也都不是真的,又再者说了你说信了也老老实实去念佛了可就是不愿意去,可见你前面所说的信和念佛的行为还不是真的,再又说了你说你也愿意去了,也老老实实去念佛了可就是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由此可见你前面的愿行也还是不真实的,只有当你真的信了真的愿意去也真的老老实实念佛名号求生净土了,那才是真的具足了净土三资粮也,至于你认为的布施那只是在三资粮具足之外增加修学的三福而已,可不能理解成是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哦!切记!切记!好了因为水平有限就说这么多吧但愿能够帮到你,南无阿弥陀佛!
在佛教中攀缘总是不好的,很容易攀上恶缘,也在公司里,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不能没有朋友啊!
朋友是要有缘分的。同学、同事、或是一些一面之交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但是也都可能不是朋友,这要看是否投缘。也不见得非得志同道合才能成为朋友。比如我的好几个朋友都谈不上志同道合,但也都是很好的朋友。这就是缘分吧。缘分不到,强求的朋友感觉上总是很别扭的。但不是说不能主动去找朋友,不见得非得偶然交集在一起才是缘分吧,看到别人适合自己主动去交往那不是攀缘,但如果人家不愿意硬要交往那就是攀缘。这里面的区别还是好分别的吧。所以不要怕没朋友,那是缘分没到。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23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