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慈悲之心(慈悲之心的意思是什么)

学佛百科2023-04-23301

慈悲之心是什么意思?

真正的慈悲心是明心见性后才能生起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凡夫的爱心只能说与之相似,因为这份爱心太狭隘了,而且有条件有分别,当你能把这份爱心平等拓开至一切众生,恒此爱心不退转,就是慈悲心。

慈悲心是什么意思?

慈悲心,大概意思就是善心、关怀心的意思。

慈悲心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慈悲心呢?这个很难,容人之心、能容纳别人。容纳什么样的人?是容纳有智慧的、慈悲的、有功德的人?

把涅槃(苦灭)之快乐分享于众生,称为“慈”;同感众生其苦,并助众生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心来自圆满的觉性。当一个人灭苦以后,也就是觉性圆满以后,他的慈悲心才会油然升起。佛陀也是在觉悟之后,才生起大慈大悲,教导众生佛法。

《光荣经》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从世间人的角度说,慈悲是一种爱,从佛教来说慈悲是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之心与行动。慈心,就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获得安乐和安乐的因,悲心就是愿所有众生都能远离痛苦和造成痛苦的因。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渐生起真正的“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

佛陀在说完“所有一切众生”后,紧接着就说: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那么无限的众生,不管是谁,只要是存在着的生命,我都要度脱他们,让他们得到彻底的解脱。“我”的愿望里,没有一点点自己的意愿,全是为着他人的利益。

慈和悲有不同的含义,“悲”就是对受苦者可怜、同情、关怀及帮助脱离痛苦的愿望。“慈”就是希望那些受苦者及众生具备安乐和安乐因的思想。,慈悲不是单纯的一种爱,而是一种愿望和付出。慈悲并不是一种同情,而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是一种博爱与仁慈。

慈悲心是菩萨以菩萨的根本之心,永远安恒在一个心念上,这叫慈悲心。听进来好像有点不理解啊,再说一遍,菩萨的根本心永远安恒在一个心念上。我们说菩萨心肠,慈悲慈悲,是永远平衡不变的。凡夫心是多变的,菩萨心是不变的。

慈悲之心的意思是什么

假慈悲的解释

慈悲: 慈善 , 怜悯 。表面上装出一付 慈爱 怜悯的样子。

词语分解

假的解释 假 ǎ 不真实的, 不是 本来的,与“真” 相对 :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 真假 。弄虚作假。 借用, 利用 : 假借 。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 不假思索 (用不着想)。 〔 慈悲的解释 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详细解释原为佛教语。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悲悯。《智度论·释初品中·大慈大悲义》:“大慈与一切 众生 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教中什么是慈悲心?

慈悲心解: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佛菩萨都是以这种慈悲心为本体,所以得无上清净智慧。

无缘大慈:可以理解为大爱,大爱的特征是:无私,平等,真诚。

同体大悲:可以参照金刚经。众生本是佛,本无众生,只因颠倒的猜想,所以经历种种苦难。因为本质是,无我,无人。可是现实中却分了你我,佛看清楚了这件事情,自然尔然产生了同体大悲心。

圆觉经中讲,因起清净,意思就是这个宇宙,这个世界的本源、本质是清净(类似于老子的无为道),这个清净的本体分化成了慈悲,智慧,等种种美好的德性。

现代人想要真正理解慈悲的含义,必须结合科学的理论来完成。

我们知道,潜意识对于人的作用,比如现在流行的成功学,就是用不断的积极的想法去灌输潜意识,使人获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以改变人的行为模式。

所以潜意识是人的根本,而佛菩萨们的潜意识里都是清净慈悲的内涵,所以他们的行为和凡夫俗子不一样。

一般平常人,只用大脑来思维慈悲心,然后断然说,不可能。

其实那正是修改人的潜意识,完善人格的一个科学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24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