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开示(临终关怀开示人员对机开示)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
临终关怀,致力于提高病人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病人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从而让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
在临终阶段,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甚至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病人机体上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即: 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 。五个心理阶段没有时间和顺序的规律,会有重合,提前或推后,也可能会有停滞状态。
1)否认期: 在患者得知自己病重,将要面临死亡时,心里会极力否认和拒绝事实,可能会采取复查等方式,试图证实对疾病的诊断有误,属于一种防卫机制,否认逃避现实的压力;
2)愤怒期: 当病情逐渐加重,自身疾病不好的消息得到证实以后,会出现气愤、暴怒、焦虑等心理反应,对周围的事物和人都不满意,通过发泄情绪以弥补内心的不平;
3)协议期: 患者愤怒的心理消失,开始接受临终的事实,希望许愿或做善事会扭转死亡的命运,或对之前做的错事进行忏悔,此时患者变得和善,对自己病情抱有希望,能积极配合治疗;
4)抑郁期: 当患者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无法阻止死亡的来临,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出现悲伤、退缩、沉默、哭泣,甚至有自杀的想法,此时希望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由他喜爱的人陪伴和照顾;
5)接受期: 是临终的最后一个心理阶段,在一切的努力挣扎之后,患者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会变得平静,已经准备好接受死亡来临的事实。
临终患者的需求,通常可分三个水平: 1)保存生命;2)解除痛苦;3)没有痛苦地死去。 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 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 。
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身关怀 :透过医护人员及家属之照顾减轻病痛,再配合天然健康饮食提升身体能量。
2)心关怀 :透过理念之建立减轻恐惧、不安、焦虑、埋怨、牵挂等心理,令其安心、宽心、并对未来世界(指死后)充满希望及信心。
3)灵性关怀 :回顾人生寻求生命意义或多半透过宗教学及方式建立生命价值观,如永生、升天堂、往西方极乐世界等。
有生便有死,死亡和出生一样是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实,正是死亡才使生显得有意义。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
老人临终时关怀,怎么开示增强往生的信心
临终关怀之临终开示
缘起
末学接触佛法未久,福薄慧浅,松懈怠慢。参加助念次数更是寥寥无几!无心得可言,然师令:每个人写一篇关于生命关怀的心得感悟。师令不得违!恰逢陈芳师兄往生,末学参与了较为完整的整个助念过程。今忆叙下,以完师令!更望抛砖引玉!实乃末学浅见,若有不理之处,乃无心之过,诸佛菩萨慈悲宽恕,末学至心忏悔!
临终开示
陈芳师兄患乳腺癌已一年多了,由于延误,病情严重恶化,导致下肢瘫痪。在陈芳师兄往生前2个月左右的时间,普智师父曾带领我、照芳师兄、照界师兄、照观师兄前往探望!师父诚恳告诉她要坚信佛力不可思议!一边鼓励她精进念佛,消灾免难,早日康复!一边开示:身体不是“你”!乃是你的,如同衣服一样,坏了就要换!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娑婆世界,很苦很苦的。即使有点小乐也是苦中带乐!要精进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是真正的乐!这一开示,末学觉得为陈师兄的看破放下起很大的作用!除此,照果师兄和何师兄也多次前往探视,沟通!这些都起了相当的作用!
在农历的九月十四日上午,陈芳师兄从医院搬移到高明寺准备舍报往生,神识清楚。在担架上看见师父,还欲向师父合掌问好!这时,师父又抓住机会开示:陈芳,你要放松,要做好榜样!末学认为,师父的这次开示,抓住了陈师兄的性格特点,一针见血,应该给众师兄表好法!做好榜样!为陈师兄的往生信心起来至关重要的作用 。
期间,邱文亮师兄,蒋龙珍师兄,唐春林师兄,照玉师兄,照尘师兄等也多次沟通劝告陈师兄:你的福报很大,承蒙祖上阴德,碰到了慈悲的师父,你一定要跟着阿弥陀佛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这一系列的开示中,为陈师兄心无挂碍,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的顺利往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末学认为临终开示是临终关怀至关重要的一环!临终开示应该在患者病危时就要逐步地频繁地涉及;临终开示要抓住往生者的性格特点;临终开示要有善知识开导而不能是恶知识恐吓。
末学才疏学浅!寥寥数笔,文糙语碍,望师父斧正!众师兄包涵!
感恩大家!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惭愧末学照伟合十
2016年11月22日
临终关怀和如何送往生
临终关怀与如何送往生 ----果缘法师齐鲁居士林开示
一、 临终关怀:
在亡者未断气前3天—5天时间内,念佛团的人就要分期分批的守在亡者身边。观察亡者的心态并与他/她沟通,将他/她心里放不下的、不愿意放下的事、害怕的事、担忧的事。一一的记在心里。要协调他/她家里的子女满父母的愿力。将这些工作准确无误的在他/她断气之前做好。
要有熟悉他/她的人或和他/她相处得非常融洽的2--3个人,开示他/她说“你一生坚定信念学习佛法,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 愿再来。也承诺要报答父母的恩德,我们要报上父母的恩只有自己成就,如若不然是报不上父母恩的。现在你就要到人生的终点了,要把你这一生圆满的画上句号,那么你一定坚定不移的断疑生信。下定决心随阿弥陀佛去西方极乐世界。你才作了大孝,也报了父母的恩德。你一定要努力不要担忧也不要害怕。有我这些和你同修了很多年的老莲友在你身边,你尽管放心。我们一定能将你的一切,满愿、做好。我们将尽全力护持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尽管放心。如果你有什么担忧的、放不下的、不便说的你尽可跟我们说。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给你调和。”
1、一般亡者临终的顾虑:
(1)、亡者有很多财务,如何处理。放不下
(2)、亡者有很多思恋放不下,临终前还需要见些什么人。尽量 满足他/她的要求。
不要动他/她。寝室里的床、家具以及一切都不要动,不要更改原来的样子(包括死后的百天之内都不要动,因为他/她走后还会回来看看的,若是改变了他/她回来时发现变了样子,会起嗔恨心。而堕入地狱。)
要善解人意,了解亡者的处境、了解他/她的身体情况,
小声的陪他/她念佛、提醒他/她要提起正念和我们一起念佛。
2、念佛的注意方式:
要根据他/她现有的身体状况、呼吸情况。
考虑亡者正是上气不接下气时,念佛应小声、节奏慢一点,让亡者可以跟上,一起念佛。要用温和、适当的佛号陪着他/她。在亡者未断气前不可以用引罄。每隔一段时间要喂他/她一点水。问他/她需要什么。
不可以把家属拒之门外。要让亡者见到家属。这样才会让亡者感到幸福、安详、不害怕。但要提前提醒家属情绪不要太激动。
要了解他/她的一些事情,因为只有对亡者有了些了解才会知道他/她心里所放不下的事,还牵挂着什么。利于断气后的开示。
二、 准备用品:
1、 设立佛像
2、 将他/她的衣物都准备好,叠好放在身边。海青、曼衣、陀罗尼被、金刚砂、戒谍、皈依证、以及各种物件都准备好。放在一边。
3、 认真的观察他/她,看看他/她的脉搏(这时不适宜太多人)。
三、 送往生:
1. 开示:
断气后若助念的人还没有那么多,先打开念佛机。决定不要动他/她。马上开示他/她说“XXX居士大德菩萨,今天是你寿终正寝的时候,也是你神识转法界的非常时期。你一定要有定力。见到你的亲人来迎接你不要去,见到各种景象你都不要害怕,雷声、雨声、风声以及各种向你袭击过来的动物,你都不要害怕。那都是幻声幻觉。只要你提起正念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它们都不会把你怎么样的,只能默默的退去。你一定要有定力。以往你认真修持,戒、定、慧三学勇猛精进。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有正知正见听我们大家的话和我们一起念佛。”
再开示家亲眷属及冤亲债主:“XXX居士大德无史劫来的父母、师长、历代先亡、家亲眷属往昔XXX居士与你们有家亲眷属之缘,今天是他/她往生极乐世界的关键时刻。希望你们站在一边和我们一起念佛,不要干扰他/她往生极乐世界。他/她花开见佛之时便是你们解脱之日。XXX居士大德无史劫来的冤亲债主你们听着,往昔他/她和你结下了怨,那是由于他/她迷惑颠倒没有学佛。现在他/她通过学佛已经知道了往昔的过失、忏悔了业障、皈依了三宝。你们就要化干戈为玉帛以博大的胸怀原谅他/她,将过去的一切冤缘、业缘、孽缘都能通过念佛化解成为殊胜的法缘。复仇、讨债解决不了你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只有你们今天老老实实的随我们一起念佛作他/她的增上缘,将他/她送往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之时,你们随之也往生西方(或他/她生往西方之后再来救度你们)”
对他担心、放不下的事情进行开示:比如亡者有钱,在断气后要开示他/她说“你不要担忧,也不要挂碍。你所剩下的财务,经我们协调你的子女已经同意将你的财务广修供养、布施三宝、放生。”若是有牵挂的人没有见到的。断气后要开示他/她说“请放心的走,你希望见到的人已经来到你的身边,正在和我们一起念佛。祝愿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了脱生死、圆成佛道。”
最好是他/她非常熟悉的人为做开示,会让亡者感到更亲切、更温暖。更愿意相信。
2、助念:
领众的应当把参加助念的人分成几班。轮流助念。开示的人每一个班都要在。可以不参加念佛。
要有两把引罄,助念的一把引罄。开示人一把引罄。
断气后十二个小时内,前六个小时。这个时候是他/她最害怕的时候,会见到很多亲人以及可怕的景象。需要半个小时开示一次。后六个小时就可以一个小时开示一次。
一般情况下是十二个小时后验证
3、 穿衣服:
用温毛巾擦好、将海青为他/她穿好,将曼衣叠好盖在胸前。用陀罗尼被蒙上。把他/她的戒牒、皈依证放在枕边。
若是十二个小时后决定亡者已经走了,可以停下来打开念佛机给他/她助念。并与家人协商是送到此结束或是继续送到殡仪馆。(可根据当时情况来调和)。
4、验证:
十二个小时时若是亡者头顶温热,可以决定他/她往生西方了。若是头顶不热脑门温热,这个人在天道。需要继续念佛,坚决不要放弃。若是上半身只有心口窝温热,则在人道。若是小腹温热,则在饿鬼道。膝盖及腿肚子温热为畜牲道。脚部温热则在地狱。
若是堕入畜牲道,看他/她临终前的模样,可知道变成何种动物。
若是很凶狠的模样(龇牙咧嘴),因为这个人生前脾气暴躁,而投胎为狮子或老虎类。这个时候我们应当全力以赴将他/她在畜牲道救出,最少也要保证送到人道。坚决不可以放弃,
四、 起灵前开光:
(1)、先诵《阿弥陀经》一遍,说“XXX居士大德菩萨,今天是你阳寿已尽、寿终正寝神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非常时刻,由我XXX居士领众为你诵经做开光仪式”。打开杉单。大悲水倒在盘内用棉签给他/她进行开光。
(2)、说“开眼光望西方,圣贤云集好道场。
开口光饮琼浆,口念弥陀去西方。
开心光立志向,了去尘缘化皮囊。
开脚光现神足,金台之上回西方。”
将他/她的尸体送到灵车上,让他/她的家亲眷属、子女、到他/她的灵车前站好。其他大众赶快上车。在灵车启动之前让他/她的儿女向来送别的大众顶礼三拜。为亡者谢罪。说“灵车载着善人行,一路飘扬佛号声。车轮碾去往昔业,信佛法门得安宁。”
再起灵。
五、临终告别:
在告别厅时,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二十一遍。主法(领众)致道别词。这是度人的关键,所以十分重要。不应当把赞叹着重在赞叹诸佛菩萨上!想要度人,就要着重赞叹他/她的家人,也为后来提出要求作铺垫。(如:“他/她能有今天殊胜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因为他/她有贤孝的子孙,他/她有一个像善财童子一样的好姑爷、有一个像大悲观世音菩萨一样的好儿媳妇,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努力和关爱将这位老人殊胜的送到极乐世界,因此他/她的子孙增福增慧,他/她所有的家人都是我们学佛人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更精进的修行,来报答佛恩”)若是做不到的人,这时心里会起愧疚,这时应当提出今天用餐茹素的要求,(如说“为了让老人走得更好,品位更高,我在这里真诚的对他/她的家人说谢谢你们,希望今天可以遵照您亲人的信仰、听我们的劝解今天用餐最好素食”)这个时候把这个事情决定要定下来,因为被食用的众生因亡者而被杀,所以这个罪业要计算在亡者身上,即使往生也会被拽来下的。最好能四十九天都吃素!回向功德。
六、下葬:
火化:把尸体放进炉口时,拿下陀罗尼被、曼衣,叠好说“这把无情的火,凡盛无处躲。化掉尘缘去,还归本来我。”
再送进火化炉,然后念佛等待他/她的骨灰出来。
骨灰出来后,安置到指定的地方去,才算圆满结束。
若是土葬:开土之前说“手把金锨向空扬,此处宝地最吉祥。三宝放光多加持,子孙后世外代昌。”领长子或长孙开土。埋好后诵一遍《阿弥陀经》、往生咒二十一遍。圆满结束。
注:此开示为果缘法师在齐鲁居士林打佛七时所讲,
什么是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是什么意思?
临终关怀是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预防并发症等姑息治疗来提高临终者的生命质量,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使其平静地面对死亡。换言之,就是让生命有尊严谢幕。因此,不用纠结于在家、在养老院,还是在医院里离世,能让患者“无憾、无惧、无痛”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这才是临终关怀的终极目标。
离世之前,绝大多数人都需要有人陪伴,有人关怀,才能走得更平稳、更安详,才会有尊严的离世。
临终关怀的意义。
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生存质量和死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迎接新生命、翻开人生历程的第一页一样;送走、合上人生历程的最后一页,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以便让患者在死亡时获得安宁、平静、舒适,让家属在病人死亡后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和阴影。
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每一个都希望生的顺利,死的安详。临终关怀正是为让患者尊严、舒适到达人生彼岸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临终关怀”需要“关怀”
如何关怀临命终的人——空海法师开示
C.如何解除临命终时的恐惧?D.临终助念能否帮助当事人安详往生? E.生命的蜕变有因果吗?F.如何帮助一个很少修善法的临终之人?G.只有临命终的一刹那才是最重要的吗? A.如何关怀临命终的人 学生问:如何帮助、关怀临命终的人?(2010.3马来西亚2)师父回答:这是谈到有关临终关怀的事情,这个是很实际的,因为一般人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临命终的人,除非他修行很好,不然一般人都会有很多的忧悲恼苦,会有很多的痛苦、很多的不舍、很多的恐慌,在这时候更需要我们用爱心来回馈他。面对临命终的人,我们要真诚、真心地来爱护他、关怀他。 陪伴他的人不要不舍,因为他的因缘现在来到这样的情况,就好像说他即将要到另外一个星球,要到其他地方,那我们用爱心、用宁静的心来陪伴他、来送他,但不要有任何的不舍。如果你不舍的话,会让他加强内心的拉扯。但也不是说我们来这里帮你念佛念这么久了,你怎么还不断气?不能这样啊。 我们有学员他们以前的经验就是这样,去帮人家助念,因为家属跟他们通知说他们的家人快断气了,赶快来帮他念佛。结果他们去帮他念了好几个小时,有的心里就想:奇怪,你怎么这么久还不断气?像这样的话,我们就是没有真正的慈悲之心。 我们要来跟他结善缘,用爱心、用耐心来陪伴他,越是临命终的人他越恐慌,因为他要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面对一个他很陌生的世界,所以他会有很多的恐慌,加上如果他没有很多的正知正见的话,他就会有很多的不舍、很多的抓取。所以这时候,我们可以设法帮助他,让他安心、放下,并且祝福他越来越好,然后用爱心、用宁静的心、慈悲的心来陪伴他,我们自己散发出祥和的磁场、慈悲的念波来回馈他,这是给他最好的礼物。 如果情况可以,我们也可以播放很柔和的佛号或是很柔和的音乐,但不要播放那个很哀伤的音乐或是很哀伤的那个佛号。常常听到很多人帮人家助念都播放那个很低沉、很哀伤的那个佛号,这个不太好,因为你把它认为这是一件很恐怖、很不好的事情,对当事人来讲,反而增加他内心的哀伤、增加他内心的凄凉。 事实上,本来生命没有死亡,生命只有变化。严格讲、从“究竟智”上来说:生命没有死亡,只有变化。它只是一个表象的、现象的一个变化。就好像冰块溶解为水,冰块看起来是消失了,但冰块有没有真正的消失?没有啊,它只是生命用不同的方式存在而已。 所以我跟大家分享的一点就是:生命没有死亡,只有变化、变化、变化。当你不了解这些实相的时候,你看到那个表象的变化——你说它死亡了。所以你会有很多的不舍、会有很多的忧悲恼苦。我们有播放过一个纪录片,叫做《金蝉脱壳》,是我们自己拍到的一只金蝉脱壳整个蜕变的过程,让大家去了解:生命没有死亡,只有变化,而且每一个变化的阶段都是很神圣的。当然不是说因为生命在究竟意义上说没有死亡,我们就可以有想害人死的那种心,如果有那一种心,我们跟众生结恶缘,你内心就快乐不到哪里。但是如果众生他因缘呈现出来是要舍报往生的时候,这时候你不要把他当作坏事。我们陪伴他、祝福他,祝福他越来越好。你要把它当作是一件神圣的事,祝福他、陪伴他,你这样才会跟众生结善缘。这样知道吗?空海很多的讲法跟一般比较不一样。我是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地用佛法里边的智慧来善待一切众生。 B.临命终时发生什么事情? 学生问:一个人在断气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他的业力是让他马上离开他的身体还是慢慢离开他的身体?(2010.3马来西亚16)师父回答:大部分是慢慢离开了。大部分人认为在8个小时之内不要移动他了,我们看《永恒之法》里面它有提到是24小时,至于这方面事实上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一个人对生命的执著越强的话,你离开的那个时间就要越久,因为他会在那里拉扯的越久,如果一个人你对生命越不执著的话,那个时间就会越短。 至于大体捐赠(指遗体捐赠)方面,以医学来讲,医生当然是希望要抢新鲜,所以就变成医生判断脑死之后,就赶快抢那个新鲜度。当然这也是有医学方面的一个考量。但是对当事人的大体而言,这方面我是觉得说要保留。因为有时候他还没有准备好,然后你就来解剖他的身体的话,这个方面是需要评估的。 如果说他事前他已经同意要捐赠,然后他修行也不错,他也能够看得开、放得下,那这样的话就比较没问题。至于说在捐赠身体、尸体的时候,医生在解剖的时候他会不会有痛苦?这方面是还值得要探讨。因为一个人他断气之后离开这个肉体的时间并没有绝对的固定,跟一个人的执著与否、执著程度有关。 C.如何解除临命终时的恐惧? 学生问:临命终时人难免会恐惧,就是因为他可能像那个金蝉脱壳。看似很简单——因为它就是变成一只金蝉,但是如果我们死后不知道我们去到哪一道,可能我们会去到不好的地方,可能会很恐惧吧,我们又如何解除那个不安?(2010.3马来西亚16)师父回答:平常就要多累积善事,存善心、说好话,平常就多累积这些善因、善缘,你后面的因缘自然就会越来越好,这是很自然的因果法则。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你对生命要信任,你要信任你的生命,你要信任法界,信任大自然。而且如果你是修净土的人,我要跟你强调信任你的生命要比信任阿弥陀佛更重要,就像说你信任你的生命要胜过信任佛陀。 佛陀是帮助我们信任我们自己,佛陀是帮助我们信任法界,佛陀是帮助我们找寻到究竟的皈依处,那个信任里面含有你真的放开、能够放得开,而且信任你的生命,让法界、让大自然去自然的演化、蜕变。 一般人常常是自我防卫,怀疑别人,不信任别人,那一种不信任就会让“自我”一直在抓取着。你越不信任,你的生命就会越苦。所以要信任自己的生命、信任法界、信任大自然。但是讲两个字“信任”很容易啊,你要真正做到不容易,这个就是要修、要学。 《圣经》里面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提出来跟大家分享:“一切的境界都有上帝的美意。”仔细听:“一切的境界都有上帝的美意”。这一句话要好好去体会。 D.临终助念能否帮助当事人安详往生? 学生问:助念能不能帮他安详往生?(2010.3马来西亚16)师父回答:如果他觉得很吵,他就会跟你们讲很吵啊。事实上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给当事者一个祥和、安定、慈悲的气氛磁场,这才是目的。一个祥和、安定、慈悲、友善的磁场,让他能够安心。就好像说一个人溺水或遇到一些灾难,当他心情比较慌乱的时候,有人散发出慈悲、友善的气氛、让他感受到:有人关心我,有人陪伴我,然后让他觉得不孤单,让他可以比较安心,这时侯他就渐渐能够放下。所以我们需要营造那样一种气氛,至于你用什么方法不重要。如果你觉得透过念佛能够塑造这样的气氛,那你就透过念佛。但事实上过程是越简单、越单纯、越安详、宁静越好。 还有一点我想也跟大家分享一下,面对于死亡,我个人感觉,天主教、基督教他们对这方面的处理比佛教徒要乐观。他们在做弥撒的时候常常在唱诗,所以他们在做弥撒的前后过程很少掉眼泪,很少哭泣,只是祝福。因为他们觉得人往生之后就是回归主怀,回归你生命来的地方,回归到更好的地方,所以他们是一种祝福。 佛教演变得太复杂,有时候希望这个佛来接,有时候希望那个菩萨来接,这样心不定的话,当事人他自己也慌乱啊。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对于死亡这一件事情,看待的心态很重要,你如果把它认为是坏事,那你的心态本身就会引起旁边人的恐慌;如果你觉得它是很庄严的一件事情。如果是我们诅咒他、我们害他,我们的良心会不安,我们一定会痛苦;如果不是,那么,面对他这样的因缘,我们就祝福他,没有所谓的不好。 就是因为你把它丑化,认为那是很不好的事情,很悲哀的事情,还在那里啼啼哭哭,这个都只会增加当事人的烦乱。世俗所谓的死亡,事实上那是生命它来到一个阶段要进行蜕变,只要不是你害他,我们就祝福他,陪伴他,送他一程,跟众生结善缘。 所以我们帮人家助念的时候,播出来那个佛号如果是很低沉、很哀伤的那一种,我觉得这是不好的,里面没有生命的能量,一直很消沉。你这样的话,你会越念你的生命……很多人念佛仿佛就是在准备死亡。 修行是要把生命的意义活出来啊!不是在准备死亡。生命只有生生不息,不会死亡。如果你认知错误的话,你随时都要在准备死亡,那你的生命怎么活过来?你的生命意义在哪里?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如果要帮人家临终助念的话,要用轻柔、轻松,用一种祝福的心去助念。当然我们也不应该这样想:希望你赶快死亡,既然是这么好的事你赶快死吧,不是这样啊!他有他的因缘,我们就是默默祝福他,陪伴他,关怀他,给他温暖,给他爱心,让他很安详、很温馨的进行蜕变,这是我们可以给出的最大的礼物。 E.生命的蜕变有因果吗? 学生问:蜕变有因果吗?(2010.3马来西亚16) 师父回答:蜕变的情况是这样,你现在如果播种恶因的话,那个法则后面就是更多的恶果啊,如果你现在一直在制造很多的坏事,然后再伤害别人,设计陷害别人,嗔恨别人、嫉妒别人,那你后面的蜕变当然就是往痛苦的方面在发展,一样会蜕变,会有因果,这样知道吗? 你现在的心灵品质净化到什么样的情况,然后你往生的时候会跟你的心灵品质这样的天界相感应。所以你要往生哪一界,我跟大家讲,不是用求来的,而是你做出来的。因为你做出来,才展现出你真正的心灵品质,这样知道吗?就好像说我希望没多久之后能够成为很富有的人,不是一直在那里求就可以的,而是实际脚踏实地的去做,默默地耕耘,去做,真正赚到钱,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富有,而不是用求的。你想五谷丰收,不是用“求”来的,不是说:我有这么一大片的土地,好,只要我现在学佛了,那我天天在那里诵经啊、天天在那里拜佛,念佛号,然后这样我求求,那这样就会丰收,不是啦。 学佛之后要有正确的观念,种善因,那个都要实际去做,我希望得到丰收,好,我现在就脚踏实地的去耕耘、去播种,实际的去做,做出来的那才会是真正的丰收。包括说你的心灵品质也是一样。你要往生什么界,同样的,你心灵真的净化、真的成长,自然的就会往生到跟你心灵品质相应的界去。 F.如何帮助一个很少修善法的临终之人? 学生问:有些人犯了法,一直都没有学会提升心灵品质,一生就是在混,临终的时候可以回馈给他善法吗?(2010.3马来西亚16)师父回答:可以。就好像说一个人他常常在黑社会里面混,那当有一天他犯法了,他进入到监狱了,面对这样的人,如果有因缘,我们一样可以回馈给他善法、善心、善念,我们可以启发他,只要有因缘,我们一样可以协助他、启发他,让他能够浪子回头,在他的意识里面播下一些善心、善念的种子,那他有可能也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改变。所以随时都可以跟众生结善缘。 G.只有临命终的一刹那才是最重要的吗? 学生问:曾听说一个人临命终的那一刹那最好不要起嗔恨心,假设他生前是很善良的,但是只是在这一刹那起了嗔恨心会如何?(2010.3马来西亚16)师父答:对,多结善缘嘛。我跟你讲,这就是修行,平常就要做啦,平常就要修。再来,很重要的临命终的,你能不能去让他不起嗔恨心,这个不是你当下那个时候能够决定啊,而且临命终那一刹那,他真的要生气的时候你也没办法叫他不生气啊。学生问:我是要了解他会不会去饿鬼道、畜生道?师父回答:如果他起嗔、起不好的那些心念,就会跟不好的这一种频道相应。不一定,还是会有变化,因为他在去的途中临时心态又改变了也有可能,这个没有固定、没有绝对的,而且人进入灵界之后,那是一个心态、心念的世界啊,你心念不好你就往不好的方面去发展,你心态好就往上。学员:那么,临死的一刹那最重要了?师父答:我跟你讲,真正最重要的是现在这一刹那。 (认为临死一刹那最重要)这是绝对错误的观念。所以很多人因为被灌输一些观念,变成生命活着的时候,就觉得说那临命终的一刹那最重要,所以活着的时候,健康的、四肢都好好的,然后就在那里准备死亡,就是因为她很担心那一刹那他没有掌握好,真的,这个是不正确的观念。 生命要能够放开,因为真正的生命是在当下的每一个刹那,每一个现在!你现在点点滴滴都是善心、善念、越来越好,当然,临命终的那一刹那,也都是好的因缘啊,那是自然的水到渠成到那里。所以记得:生命不是在准备死亡那一刻,生命是现在、当下、每一刹那,我们怎么样过的很踏实、很扎实,把生命的意义活出来。有没有正知、正见的观念很重要。 "articalList borderc" 我的更多文章:/ 学佛释疑(五)——空海法师开示(2011-04-19 09:29:35)学佛释疑(四)空海法师开示(2011-03-21 14:56:17)学佛释疑(三)——空海法师 开示(2011-03-04 21:49:29)学佛释疑(二) 空海法师 开示(2011-02-21 20:33:00)学佛释疑(一) 空海法师开示(2011-02-11 11:33:33)///. 回放: 学佛释疑(六)空海法师 开示(学生润笔)A.如何关怀临命终的人B.临命终时发生什么事情?C.如何解除临命终时的恐惧?D.临终助念能否帮助当事人安详往生?E.生命的蜕变有因果吗?F.如何帮助一个很少修善法的临终之人?G.只有临命终的一刹那才是最重要的吗?A.如何关怀临命终的人学生问:如何帮助、关怀临命...分享本文《》到: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37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