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修学手册之二法义梳理(皈依修学手册之三,四节)

学佛入门
学佛可以从这些开始:
想了解佛法,可先从入门读物,比如台湾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
和学佛群疑
还有海涛法师和慧律法师的一些音频和视频讲座.供楼主参考.
学起.
欲得佛法真实利益,先从皈依三宝学起
皈依修学手册
同时也可以多去济群法师的网站,法师有很多文章适合刚开始接触佛法的人来学习.
修习佛法要从“闻、思、修“入手,首先要听闻佛法,楼主可以学习一下宗珂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把如果修学佛法的次第说的非常清楚,这里有日常法师的讲解,;id=1142楼主可以下载来学。还可以看《印光法师文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入菩萨行》等,这些都是很好的。
想要修习净土法门,可依《印光法师文抄》学习,针对现代人的根基,这是学习净土法门最好的一部著作了,所有修行和日常生活的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还可以去东林寺大安法师()学习,法师讲座处处指归净土,令人赞叹.
在听闻佛法的同时,也可以开始修了,给自己安排定课,例如每天念佛1000声,拜佛108拜等,刚开始不必时间很长,半小时也可,一小时也可,贵在坚持。
发心上面,先要思维轮回是苦,要认识到“苦”,只有认识到了“苦”,才会想要脱离轮回,想要修行,这样就有了“出离心”,有了“出离心”,再把此心推广,我是如此之苦,要出离轮回,还有如虚空般广大的如母众生他们也一样是苦,为了他们出离轮回,我才要修行要成佛,才能有能力解救他们,这样思维也便会有些许的菩提心吧。
皈依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也 不 可 有 占 卜 的 , 观 兆 的 , 用 法 术 的 , 行 邪 术 的 ,
18:11 用 迷 术 的 , 交 鬼 的 , 行 巫 术 的 , 过 阴 的 。
18:12 凡 行 这 些 事 的 都 为 耶 和 华 所 憎 恶 。 因 那 些 国 民 行 这 可 憎 恶 的 事 , 所 以 耶 和 华 你 的 神 将 他 们 从 你 面 前 赶 出 。
18:13 你 要 在 耶 和 华 你 的 神 面 前 作 完 全 人 。
18:14 因 你 所 要 赶 出 的 那 些 国 民 都 听 信 观 兆 的 和 占 卜 的 , 至 于 你 , 耶 和 华 你 的 神 从 来 不 许 你 这 样 行 。
圣经又说:“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箴16:33)我们当回归到创造天地万物上帝那里,他有高超的智慧、深奥的谋略及神奇的大能。他吩咐我们不要去求神问卜,也不要迷信命运,因为唯有宇宙的主宰才能识透我们的将来。他指示:“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箴16:9)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朋友,请你跟从那位道路、真理、生命的主耶稣吧,他必使你得救,得平安,喜乐和永生。
祷告是求告神,向神说话,听神的指示。神若在梦中向人说话当照办。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6课
本期法义总结:
上一课学习了为什么要皈依和为什么选择三宝作为皈依对象。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三恶道及轮回之苦,深信唯有三宝才是我今生最究竟的依赖。这节课师父为我们开示了皈依对修学的重要意义和坚持修习皈依的重要性。皈依是修学的根本,三宝是佛法的核心,皈依三宝不仅是学佛的开始,更贯穿于整个修行之路。皈依也是进入佛门的手续,需要不断修习皈依,使三宝在内心的力量不断增加。使我们把人生的中心从自我感觉转向三宝,发起圆满慈悲、无漏智慧做基础。修皈依和其他修法一样,也需要前行。皈依的不共前行就是思维四个方面:暇满义大难得、念死无常、念三恶趣苦和生起唯有三宝能够拯救我之心。那为什么三宝可以拯救?那就要思维三宝的功德,佛功德包括身语意四个方面,本次法义围绕身功德和语功德展开。
心得分享:
对皈依三宝的这样一个身份是否升起了稀有难得之心?我的皈依为什么没有力量?内心还是在漂泊不定?师父说:“学佛,就是要对这个乱七八糟的生命体进行规划。如何规划?就是通过修习皈依。如果我们对三宝生起强烈的归属感和依怙感,心就不会漂泊。”那我每天的皈依是否都徒有形式而没有内容,没有在心行上产生力量和转变?是的,我需要不断忆念三宝功德,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从而像佛菩萨的品质靠拢成就和佛陀一样的品质。
以前的定课是在一片杂乱无章的情况下进行的,自然在定课时候还在延续刚才的一些事情打妄想,念头就在放电影从不停歇的,师父说师父的,我想我的。而最近的定课,在先听心匙再做皈依,就明显比前面直接做皈依要好很多。因为在心匙中,有对瑕满人身的观修,有对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的观修,也有立马修皈依的紧迫感。在根据这周学习的佛陀功德的观修,使定课有质量很多。我时常在想我无始劫以来的业力、念头就像那浑浊不堪的大河一样,而我需要再这条大河中拐弯去向另外的方向的彼岸,我需要不断的观修充电才能具备续航功能,否则真的就被业力卷走了。而每天的有质量的皈依定课就是让我的生活慢慢转变成以三宝为核心的生活,这样我在大河中拐弯的力量才更有力量,因为我不断的强化每天强化,我坚信滴水石穿的力量。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我的皈依是在梳理我这杂乱无章的生命系统,万事万物只要有所变动必然会有痛苦的撕扯,但只有经历过破茧成蝶才会获得重生。
那我皈依的对象究竟有哪些好呢?为什么值得我尽形寿皈依呢?她有哪些能力可以救拔我于痛苦之中呢?它要怎么救拔我呢?
第一就是,佛身庄严,具备这样的威慑力、感召力。佛为什么会身相庄严?是修行的结果。而反观自己,我为什么会生的这般模样,也是我贪嗔痴的业力所致。我的面部皮肤十分不好,我曾因此自卑过好一段时间。仔细想来,是因为我经常会发脾气怒火攻心伤肝所致,那肝主排毒,我的毒素就从脸上排出来了。为什么会发脾气还不是自己被无始劫以来贪执着所带来的情绪、嗔恨心所操控,当皮肤不好又有我执又作怪,别人的皮肤好为什么长痘痘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就应该漂漂亮亮啊,继而有设定不接纳,当不接纳产生之时就会更难受,更加重病情,嗔心更重了怒火更重了。其实这样做一个反思不难发现,我的这副皮囊真的是自己造作的。长得不好看,怪不得别人咯。
另外,佛陀可以一音答所有众生之问,因为佛陀是具有正遍知的基础上,而我为什么不行?因为我的心是有所住的有黏着的。为什么我的心会有所住,因为我的心是一个个连续不断的念头,而且还会揪着一个念头不放,让自己深陷其中。因为一棵树而忘记了整片森林。经常会以偏概全,认识不到世界的真相。所以也会出现一个念头结束后再造作新的念头,一个问题解决后又产生新的烦恼和问题。我的心和佛陀的心有什么不一样?就像是我的心是一个个音符,而佛陀的心是琴弦,当琴弦调整后所有的音符的银色都会发生变化。我们众生的念头就是一个个音符,佛陀调整琴弦后所有的音符的银色均得到了调整,问题都可以解决。
佛陀说法的发心是度化众生,无限慈悲之心,而我每天的语言是什么?全是满足自己口舌之快,路上拥堵会发牢骚,不顺我意时会嗔恨,交流时会有如何展现自我的优越感、如何说服他人的那种贪欲之心。我是真的很少说爱语,以前总觉得这是一种奉承,我也很懒的去关注别人,只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学到这一课时,被佛陀的智慧所折服。这种无漏的智慧才是我今生即未来际想要成为的。我从前的心太狭隘了,小到只能看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关注别人,更别说众生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的慈悲心总修不上去的原因。语由舌而出声,舌又开心窍。这样看来,是因为我这张不爱说话,又不发自内心说赞美爱语的嘴让我的心量无法打开。那接下来我也要尝试着去发现周围的美好,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学这一课是特别欢喜的 因为在学习佛功德时会对三宝更有信心,内心更有归属和依赖感,太久没有真切的相信过谁了,也漂泊太多年了。我想回家了,也希望在我精进努力之后,我可以看到家的方向,不要迷失在这汪洋苦海中。
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师兄们!
《皈依》34课
本课分内容为皈依的正行和学处两部分内容。
皈依三宝就是贯穿着成佛的整个修行,皈依后,如何修行,唯有通过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才能完成皈依的究竟意义。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佛法难闻的问题其实早已解决了。人们只要有心想修学佛法,都会很容易得到。
皈依三宝后,成为一名佛弟子的那刻起,我的本师就是释迦摩尼佛。我的导师济群法师,以前真的不知什么是善知识?如何亲近善知识,学了这课后,我也真的用是否是善知识去对照,具足戒行、具足正见和具足悲心的三个简单标准。而亲近善知识,就像婴儿需要父母呵护养育一样,读到这里时,我的心就是柔软的,想到了一双手捧着刚出生婴儿的画面。在修行路上,皈依,象征着我的出生,我需要在善知识的悉心指点下,茁壮成长。善知识难遇今以遇,佛法难闻今已闻。能与导师这样的善知识结下殊胜的缘份,我也会生生世世追随,就像跟随里唱的,愿追随着您的脚步
生生世世不再久违。同时,也要多听闻正法,其意义在于“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 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如理作意,常思维人生难得、念死无常、思维轮回是苦、 深信业果,上节课辅导员说过,我们生而为人已经不易,那需要珍惜我们的暇满人身,精进修学。今生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累生累世的心念和行为留下的痕迹,今生贪嗔痴强弱程度,善恶业所招感的苦乐果报,都是生命积累,都是各自心理特性所决定的。如今,既然成为佛弟子,有福报能亲近善知识,我要种下善因,因为我深知,业能够增长广大,我要远离恶多种善,让我身边的人感受到我是和谐的 是温馨的,让我周围的人都能感受到快乐,同时自己也感觉到快乐。但业也不是不可改变的,业是无自性的,可以通过忏悔改变,让不善业在种子阶段,不让其遇见缘,没有条件就不会在遭受业力之苦。我们现在修学就是为了在摆脱轮回之苦的路上多一些资粮,结善缘,远离恶缘。法随法行是要求我们不断地训练皈依修习、发心、五戒和四无量心。皈依使我们走入佛门,那么发心就为我们把握了修行方向,而五戒十善是保护我们不受烦恼伤害的行为规范,四无量心的意义则在于拓展心量,迅速积累佛道资粮。
遮止的学处,即皈依后不能做什么。我曾经也去过其他总教比如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但最终选择了皈依佛教。是因为佛教的包容、通达、究竟、圆满。但是本课说遮止学处,就是要皈依佛、法、僧三宝,认识到皈依三宝才是真实皈依处,遮止一切不如法的行为,不再皈依任何外道或其他宗教信仰者,对任何不信乃至诋毁三宝的行为,决不能随顺。我个人认为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通过导师的开示和自身心性的改变,我对三宝深信不疑,唯佛法是究竟的解脱之径。当下需要努力的是通过奉行学处来强化对三宝的恭敬,由心的恭敬!通过恭敬外在三宝,逐步成就内在三宝。共同的学处所提到的五项都是我当下需要努力去做的,与其对应发现自己与贤圣差距甚远,严重我执的病患。五浊恶世需要佛法,我们都要努力修学佛法,传播佛法,自利利他。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38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