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修空性(修空是什么意思)

佛教讲的空性是什么意思
证入空性,就是实修证悟了空性,开悟了。 空性是佛法一个极重要的概念,理上自然可以讲,但更需要实证。
理上讲,只是立个知见,知道道理,但讲千言万语、写千卷万卷,都只似指月亮的那个手指,而不是月亮,只是个努力的方向。而证悟了空性,就是真正看见了那个月亮,从此不再会迷惑,才真正走上修行之路。
最高境界是“非想非非想定”,若未见道,虽证得“非想非非想定”了,仍没有办法脱离轮回的,舍报后能生到无色界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三界之顶),且寿命可长达八万大劫,但天福受尽舍报时还是要下堕再出生。
证入空性有大体三种:
1,无念、无想定,就是四禅八定
2,空定,就是小乘定,是体悟到“什么都没有”
3,大乘定,守般若,体悟到“空性”(般若、佛性、一真……很多名字)体悟到世间“唯一真实”的东西。
空性,这2个字在一起的时候,说的就是大乘定。所谓“偏空”,这个空,就是小乘定。不论是偏空,还是空性,都比四禅八定高。
扩展资料
空性者,空间之本性、本体、本质即是,汝心亦是!无处不在,细微无色,如空如水,不能眼见,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遍尽虚空,一切万物之本,此是一切众生觉悟成佛之本,亦是佛之神力之本与智慧之本,空性如水,能得入者,一切悉知,正等正觉。
空性即名佛性,简名为空,或名为佛、第一义、涅槃、圆觉、虚空、真空、真如、本质、真心、法身、自性、心性、如来藏性、菩提、太极等名,异名虽多,实相不二,法界一如!世界构成之四大元素,皆以它为根本,空性运动。
听闻空性
假设是一位适合听闻空性的法器,当他听闻到空性的时候,他会犹如获得珍宝一样,他知道这是非常无价的宝贝。原因是,整个轮回是无始的,假设我们不去对治,轮回就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整个情况就像在一片混乱的状态当中。
通常我们会用无明的昏暗来说明这种情况。再加上有情本身也没有看得见解脱轮回之道的一对慧眼。因此,如果有一个人听闻到空性的道理,知道这个空性是可以帮助他从轮回的黑暗当中解脱出来,并且他也知道,空性不仅可以帮助他得解脱,甚至连成佛都可以。
他现在得到这样一个能够解脱的门,得到这样一个珍宝,得到这样一个慧眼的时候,他会希望来世仍然能够得到。而为了来世能接触到空性,他还必须来世再得到人身,否则他就不可能再听闻到空性。所以,为了来世能够继续修学空性,他这一世就要好好的持戒,持戒的心力因而比以前更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性
修空性一个简单的方法
; 修空性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出离心,菩萨心,空性见。空性即是依空而显的实性,修空观而离开我执、法执时,真如的实体跃然而显,就是空性,我执是妄执人有一实在的我体,法执是固执一切事物为实有,能弃此二执,抛开世间的欲望。
空性的体悟
体悟空性则有深浅、强弱、快慢的不同,这关系到行者修习何种法门和努力精进程度。
显密两教修行都以体悟空性为要素,但密乘修空以显教修空作为基础,在缘起、果位上,有灌顶、手印、咒语、方法、观想等方便及佛在证果时所有经验。
要在奢摩地(息心、止)的修持上痛下功夫,训练调伏心的散动,锻炼专注于观修目标的能力,特别经过九次第定的修持,才能达到对空性的直观体悟。
修空能灭罪吗?
解悟空性与无伪的实践体验是两个层面的事情,从空性的角度说,一切万法皆无自性,无自性故空。万法之中,当然也包括罪福性空。
但道理归道理,佛陀当年在因地修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时候,理体双运,将自家法体肢解全部布施给其他众生,而自心无丝毫怨恨烦恼,由证悟空故,六根清净,不受痛楚,且肌肤破损后,即刻新生,完好如初。。。
等我们体悟空性并修持到这样的境地,自然能消一切罪障。否则,就要敢于承担,对曾经的因果负责。
南无阿弥陀佛!
明心合十!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51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