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二十六课三士道的建立(道次第第27课三士道的建立)

什么是三士道
密宗的教义思想 判教 三士道
三士道
西藏密宗以阿底峡所着的《菩提道灯论》为基础,把学佛的次第分为三士道:
下士道:具有人天乘属性,厌三恶趣苦而深信因果,皈依三宝,行五戒、十善,只求解脱个人一时的苦难,以人天乘的利乐为目的。
中士道:具有声闻、缘觉属性,但求个人的生死解脱,而思惟四谛、十二因缘之理。
上士道:具有大乘属性,于此又可分为两种,即显教修法和密教修法。
显教:依发菩提心,修四摄法、四无量心、六度万行,渐进佛地。
密教:除以显教教理修持为基础外,更依密乘"依次修起"、"圆满次第",以达到与佛平等不二的境界。
在修学上士道之前,必须以下士道、中士道为基础。因为从下士道能得人身,才能进而思惟生死轮回过患,进而欲求脱离生死之心;由此进修中士道,观四谛、十二因缘法;中士道完成,更进一步思及一切众生仍沉迷苦海,由此发起无上菩提心,誓 度一切众生而成就佛果,此即上士道。因此,三士道等于一个大乘行者的修行阶段、过程,不可忽略任何一士道。
【三士道(藏skyes-bu gsum)】
《菩提道灯论》中所谓修习佛法的次第——下士道、中士道及上士道三者的合称。又称三士教、三士夫道、三丈夫道论。
《菩提道灯论》是西藏甘丹派尊者阿底峡的著作,书中认为人可分成三类——下士、中士、上士。第一类‘下士’,是不希求解脱世间的痛苦,只求今生或后世的利乐,佛教称之为‘人天乘’;第二类‘中士’,此种人只追求个人解脱,企求脱离世间流转轮回之苦,而没有普渡众生的想法,佛教称之为‘小乘’;第三类‘上士’,不仅自求解脱,并愿普渡众生,故佛教称之为‘大乘’。同此,修习次第也可分为三道,即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三士道’的理论是,一个人若想学佛,必须先访求名师,依照师长的指导修习,以免误入歧途;具备这项条件以后,才能从‘下士道’依次做起。
‘下士道’的内容是说,人应该爱惜自己难得的一生,并努力修习佛法,以免死后堕入‘三恶趣’中。亦即要人发愿心,皈依佛、法、僧三宝,努力做‘止恶修善’的事,以便积德积福,远离地狱之苦。这就是所谓‘下士勤方便,恒求自身乐’。
如上所述,下士道虽可避免来生堕入‘三恶趣’的痛苦中,而在‘三善趣’中投生,但仍无法超脱流转轮回之苦,故需要进一步遵循师长的指导,修习戒、定、慧‘三学’,以求达到涅盘的境界,这就是‘中士道’,即所谓‘中士求灭苦,非乐苦依故’。
但是‘中士道’仍只求得自身的解脱,不能算是根本地灭苦,故虽登上涅盘,还应发愿普渡众生。而要普渡众生,‘三善趣’中的人、阿修罗、天以及菩萨都还不能做到,只有成了佛才行,因此除了‘发菩提心’,还需要得‘无上佛道’,实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的‘六度’(即六波罗蜜)。如是,既可以渡己,又能够渡人;可以成佛,可以普渡众生,更可以永远离苦得乐,这就是‘上士道’,即所谓‘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及他苦永灭,以他为己故’。
总之,‘下士道’是要人皈依佛、法、僧‘三宝’;‘中士道’是要人们持守戒、定、慧‘三学’;‘上士道’是要人依‘六度’修行,以便成佛利益众生。
此三士道说原为阿底峡所倡导,而由格鲁派创教者宗喀巴所承袭,但此二人所说略有不同。前者认为三士道系应上中下之根机所说;后者则视之为一士夫于修行上必经之次第。
西藏的格鲁派认为三士道有四个特色∶(1)可藉此解除佛教教理中所出现的矛盾,(2)可藉此全面信顺佛典中的教法,(3)易于了解佛陀教法的正意,(4)可避免毁谤正法的罪过。
何为暇满人身 心得分享
前面一章为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第二章是以有暇身劝受心要。本章分为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和《道次第》导引两部分。本节是何为暇满人身。
本节法义分为两部分
道前基础的重要性与何为暇满人身
道前基础的重要性:
本节《于有暇身劝受心要》是道前基础的一部分。道前基础是下面三士道的基础。基础中的重点态度模式(闻思规则)+方法(略示修法)进入下士道。
何为暇满人身
内涵:暇满,义大,难得。
何为暇满=有因缘,有时间,有能修学佛法的人身叫暇满人身
条件:远离八无瑕具足十圆满。
八无瑕:人中四种无瑕(有难)=出生无四众游的地方+诸根不全+堕入边地+邪见。
非人中四种无瑕(有难)=地狱+饿鬼+畜生+长寿天
十种圆满:自圆满=获得人身+诸根全+中生(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不堕边地(无造无间罪)+胜处信(清净信仰)。
他圆满=佛出世+说正法+教法流传世间+法住随转(有人实践)+他所悲悯(他人成就你)
总结:暇满人身要离八无瑕,具十圆满,才有因缘,有能力,有时间修学佛法,这样的暇满人身有可能实现人身最高价值。今生暇满之因从往昔持戒,布施,清净的愿望中来,今生要生起庆幸珍惜之心精力修学,不辜负此生。
心得
修学佛法,首先要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道次第》将暇满人身的意义概括为三点,暇满,义大,难得。所谓暇满,即具足八无瑕,十圆满之身。
理论观察和现实观察
生在四众游地方:我虽长在苏州,但在苏州边边的乡下,乡下有地方庙,不是正法道场,所以我是出生在无四众游离的地方蛮久的,由于地方没有正法,人们又有邪见,我也受邪见的熏习长大,现在能在西园寺三级修学学习佛法,有点波折的,是具暇满因缘才有幸来三级修学。我身边富贵才华的有,美貌如花的有,但他们中目前大多邪见,无因缘学习佛法,所以他们虽同我一样长在苏州,但同生在边地无异。
诸根全:天生诸根全,但在没有遇到佛法前,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浸泡在贪嗔痴中而不自知。学习佛法,认识贪嗔痴,六根六尘,会有意识去守护根门。再看看身边诸根健全的人,大多在向外追逐,不断培养自己贪嗔痴,诸根成了贪嗔痴的表现渠道。
无堕边地得中生:生在中国的和平年代,又长在苏州自然灾害极少的地区,自己是很麻木的。直到苦难降临才去寻找心灵归宿,苏州是个有佛教信仰的地方。但不是所以苏州地区的人遇到苦难都会去寻找生命本源的问题。近来两个月,外婆过世,身边人闪婚闪离,债台高筑四处筹钱,大家都惧怕果,但没有悲智看到因果的真相,依旧执著在烦恼中。
邪见:没进三级修学前,我一直觉得我年纪大了才去寺庙学佛。对佛教有很多迷信的认识,这些从小建立起来的错误观念在进入三级修学后被一点点破除。没学本课前,我以为天人,阿修罗同样可以学习佛法,但本节《与弟子书》中:欲成佛道度众生,具大心力唯人能,天龙,修罗,金翅,蟾,神仙,余趣皆不及”。
非人中四种无瑕:今生虽得人身,但无始以来我在六道中轮回,我的生命系统里的某些频道与六道众生是一样的,再看看我身边的人,他们同我一样,在某些时刻的心行与饿鬼,修罗,又有什么分别?如此强大的业力,我们无法自控,临命终时又奈何?所以学习佛才有提高生命品质的可能。
自圆满:我虽自圆满,但就像之前发生车祸,生病等。这个人身是难得易失的。再看看有些学员因为因缘改变没法继续修学,所以自圆满不是一尘不变的。
他圆满:自圆满是无常变化的,他圆满也是围绕自圆满而来,现在有因缘有时间有能力修学佛法的人身是往昔持戒,布施,信仰中求来。往昔还种下了什么?看到有位师兄讲,今生修学佛法,如中五百万,我们班师兄说,得人身中五百万,来三级修学又中五百万,想来世再得双冠,几率多少呢?所以今生能修学佛法的这个暇满人身已是最大福报。越来越理解辅导员说的“一生成办”时的郑重了。
我如何珍惜暇满人身。
通过观察,暇满人身难得,正法难得。审核身份我暂得暇满人身,生起珍惜的心。行动上我怎么珍惜?导师常讲你们今生修好《道次第》就够用了。《道次第》就是一张简明有效的“地图”,让我们找到解脱的方向。三级修学与世间其他学习不同的地方就是有八步骤这个方法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可以把佛法正见落实到心行。所以践行珍惜是要落实到心行中去的,这就需要安住在三级两套模式,依教奉行。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3课
第一部分回顾
1.前面学了依止法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如法依止?以及依止法的观修。依止法为入道之根本,所有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善知识,是究竟成就解脱道和菩提道的根本。那如何选择善知识、如何成为具格的佛弟子?该如何从意乐依止和加行依止?不依止有哪些过患,依止有哪些胜利?将自己的心行调整到与善知识长久相应。
2.而略示修法是一套将法落实到心行的套路,包括洒扫、供养、休息皈依、观想、集资净障、祈求加持这六加行为座上观修营造氛围和心灵环境,前行修好了也是正行。正行的重点是止观、结行是回向、未修中间是在起心动念、行住坐卧乃至睡眠中,训练正知正念。
而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二部分于有暇身劝受心要
包括两个部分:
(一)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道次第》中通过暇满、义大、难得三个方面来说明人身究竟有多大价值。
(二)三士道建立的原理:如何实现暇满人身的价值。《道次第论》给我们建立了一个非常简明的套路、方法,我们沿着这样一个简明的方法,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最合理的途径,实现我们人身的最大价值。
佛教虽然认为一切众生平等,但在因缘法的层面,有情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众生既有平等的一面,还有不平等的一面。
在人道中,就有八种无暇的人身。远离这八种人身,才能获得暇满人身,有因缘、有能力、有时间修学佛法。拥有这一身份,我们才有机会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
《道次第》指出,暇满人身稀有难得,价值非常大。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个身份拥有的价值,才会倍加珍惜,对修行和人生有很大的鞭策作用。
暇,就是有暇。佛经说,要远离八种无暇,即没有因缘、能力和时间修学佛法的八种情况。反之就是有暇,属于暇满的人身。
这个身份本身就是无价之宝,不能用这个身份修学佛法,而是用来满足贪嗔痴,那就一文不值了,甚至会成为负担。
何为暇满人身:
(一)暇满:就是离八无暇,具十圆满的人身。
(二)离八无暇:持戒可以断除多世畜生之苦及八种无暇,感得闲暇之身。
1、离八种无暇:没有时间、没有因缘、没有能力修学佛法的八种众生。
(1)人中四无暇:
一是生在没有四众弟子到达的偏僻之地,接触不到佛法。
二是有智力、听觉、语言等方面残障诸根不俱全者,没有能力接受佛法。
三是认为生命没有前生后世,没有什么因果法则,也没有三宝住世,并对这些邪见非常固执,因为有了这样的错误知见,根本没有办法接受佛法。
四是如果没有佛陀出世讲法,便没有佛法在世间流传,闻不到佛法。
(2)非人中四种无暇:堕落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和生于长寿天中,这是非人的学佛障碍。
总之,六道中除人道外,或是太快乐,或是太痛苦,或是太愚痴,都没有机会闻法,唯有人道苦乐参半,是闻法修道的最好因缘。
2.具足十圆满
① 自圆满
一是人性,即获得人的身份。二是中生,即生在中国,是有佛陀四众弟子游履的地方。三是根全,在生理和心理上没有残障,四肢健全,有能力接受佛法。四是不堕边业,就是没有造作五无间罪。五是于胜处生净信,就是对佛法僧三宝生起清净的信仰,同时对三藏圣教生起信仰,这是引导我们修学正法的指南。
这五种圆满是我们自身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修学佛法的顺缘,所以叫自圆满。
② 他圆满 第一,有佛陀出世。第二,有佛陀或佛弟子说法。第三,有教法和证法住世。通过修行证悟空性的方法也没有消失。第四,有人实践和证悟佛法,这样修行时就有人指导。第五,有人供养你,成就你。这是修行必须具备的五种外缘。有了这些条件,才能顺利修学。
总之,暇满人身就是远离八种无暇,具足十种圆满。我们要对这种身份生起珍惜之心,同时感到庆幸,庆幸自己不是畜生,不是饿鬼,也不是生在地狱,庆幸现在有时间、有机会、有能力修学佛法。
分享
小组共修时候观燕师兄说我以前抱怨多,现在释怀了很多,我也速速思维我是否是这样的人,可能我和师兄们在一起很放松,当有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就会口无遮拦的去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林林总总的小事吧,也许是计较却不承认 ,如果心真的敞亮,怎会有语言和行为上的苦?
生活从来就是这样的,在别人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自己却在死胡同里转悠却不自知,像极了这漫漫人生路。我曾不止一次的不想成为人,从心底里我对自己的生命从小到大就没有满意过,我会觉得自己不够漂亮、身材不够高挑、我生性胆小其实外在的自信是为了掩饰内在的极度自卑。我似乎觉得我的这辈子真是糟糕透了。这就是我内心的埋怨吧?那会想到自己确有着无价之宝的瑕满人生?
就像一个穷困潦倒的大汉,突然发现自己居然是一个国王一样。在喜出望外之后,又有点小小的担心,我怕自己把握不好这瑕满人生,看,又患得患失了。
生而为人,已是上天无限的眷顾,前段时间有读《地藏菩萨行愿品》,读到三恶道苦,到嘴的食物吃不下去东西因为脖子细,看到吃不到,极寒之地等等,我很是难受,心里想,可不能再入恶道。要不我连吃饭都吃不饱难有时间学佛法?就像一些贫穷之地,有一点时间就要去解决温饱问题了,学习是妄想。昨天看到一个故事,一位美女警官教育一群少年犯,有个女孩说的一句话身处我心,她说:你能想到一个14岁的女孩要养活3个弟弟和母亲么?自己已经无所顾忌,只想活命。这辈子是人身又能怎样?不具时间、因缘、能力的人太多了。再看看,前几年我在埃森哲工作时候,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全年工作时候,让我学习佛法?那真的是天方夜谭,只要有时间只想多睡那么一会会,因此也培养了我上交通工具到头就能睡的本领。再看看现在,没有身在疾苦之地,在有四众游离之地,可听闻佛法,又有时间来学习。比起以前是何等幸福和幸运?我又怎能埋怨命运的不公呢?
再看看,我身体没有任何的残缺也是前世修来的福报啊,我从前因为皮肤不好很痛苦,校园所有活动都拒绝参加,出门总是把自己悟的严严实实,可谁知道越在意就越不好,心情不好,成绩也下降,脾气更是火爆,皮肤更差。也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其实现在看来就是观察修后释然,我想上天总要给人留一点点遗憾,要不是不是太眷顾我了,既然没有美丽的容颜,那就要好好学习,一个有趣的灵魂可能更有芬芳。经过的念头的转变,我也日渐勇敢的面对其他人的关心,释然后也恢复了很多。
但现在看来,我是无知啊,瑕满人生已经那么难得,却不用心修学得道解脱成就菩提,还天天为了这修行的皮囊自我折磨,真的是买椟还珠啊。
这段时间家里老公身体不舒服,特别害怕死,其实我心里没有太担心,我觉得人的生命也是有命数的,与其担心这担心那里不如开心有质量的活着,我也趁着这个天赐良机带着他体验式的接触佛法,我们拥有人身,却用着来之不易的人身去培养贪嗔痴之心,任由自己冲向三恶道,那脱离六道轮回要等到何时,这放出来的半天时间,我与老公结识,与各位亲朋好友相遇。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冲破牢笼不要再陷入这无尽的黑暗之中了。
我觉得现在的自己刚刚好,有时间有能力,也有因缘,有父母安在有能力安排时间养活自己,有因缘进入三级修学。我是幸运的孩子。哪些身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就让它随缘吧。感恩三级修学和导师,在黑暗之中让我看到了光明,迎着光明才能有希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55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