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关于开悟者能都有他心通是吧?(全方面已更新(今日.哔哩哔哩)的信息

学佛百科2023-04-2577

佛教中得他心通的咒语

佛教中得他心通的咒语

仁者,您好。他心通是六通里的一种,属于神通。有神通的人,现在的确有。那是因为他们前世修过很深的定功,今生报得的。比如美国就有专门的特异功能协会,里面有人有他心通、天眼通等等。怎么样才能有神通呢?我们的心被染污了,本有的神通不能发挥出来。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我们本有神通,我们的本性和佛没有差别,那为什么佛有神通,我们没有?那是因为我们因为妄想、分别、执著被染污了,本性中的德能、智慧、神通道力没有办法发挥出来。所以佛陀叫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得到了清净心,征得了果位,神通自然会有的。佛教是教育,并不是教人神通,而是教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所以您要知道,不是哪一种咒语能够让您得到神通。无论是读经、持咒还是念佛,都是修定功的一种方式,佛法的修习,无论哪一个宗派,都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请您不要学佛学歪了,执著于神通,很容易像《楞严经》上写的着魔的。所以《金刚经》不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么。这样您才真正契入佛法的境界,这才是真修行。

愿您好好念佛,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老实修行。将来早证菩提。阿弥陀佛。

现在得他心通的修行人能有多少?

很少······

佛教中得重度咽炎念什么咒语或哪尊佛

个人认为:

世间事,有因必有果。冀望于“有口无心”地念个不知所谓的咒语就可以防止、转变因果是不现实的。

若身有疾患,建议以至诚恳切、大悲大愿之心,持诵《大悲咒》,并随力随份行善积德,所有功德回向众生。效果应该会更好。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与此界众生很有缘,可以持诵菩萨名号。同样也要配合“身口意”行的转变,而不只是嘴上念念,否则只是结个因缘罢了,要想成熟果报,必须有心有行,心口如一。

南无阿弥陀佛!

佛家修行的六通中:“他心通”是什么意境?

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简单来说,就是能够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么的特异功能。

请问佛教的他心通和道教的读心术的原理是什么?怎样防御?

唉……他心通,属佛家六神通的一种,修为已经不浅,至少也是慧眼以上的层次。可以对事物有深刻的了解,达知本性,通晓本来。如果对人,甚至可以了解到潜意识层次。对于他心通,仅仅精于防守功是没有用的,除非你量级接近或者高于对方,并且定功要够,否则,很难防御的……读心术,不是道家的说法,而是西方的灵学者的术语,层次相对较低,他只是即时性的,有如明镜照人,过而无痕。防守起来相对简单,一般只要使用发散思维,心绪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就行,但切记,一定不要盯住施术者的眼睛看……说到防守,没有不漏的城墙,最上乘的防守就是心胸坦荡,天地无欺,以自身浩然正气,自可驱散邪功小术!

基本上不可能防御住

读心术我没有了解,但我想道理和盗梦术应该差不多,都是元神出窍直接问对方的三魂五魄,魂魄不会说谎,起码是僻谷境界的,如果你和他水平相当的话,还可以和他在梦中拼个你死我活,普通人没有办法防御

佛教中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指的是什么啊?

这些叫做神通,是修行成就者拥有的能力,修到阿罗汉的果位就有了神通了,学佛要向着成就去,若是向着神通去,那就弄错了,也不会成就正果,还有入魔的危险!

两个会他心通的在一起会怎么样

会看住自己的心。

佛教六通之天耳通咒咒语全文

佛陀是反对持咒的。当然只对佛弟子而言,对普通人没有要求,也管不著。

佛教超生咒语

往生咒。对活人死人都能用;南无 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 毗迦兰帝 阿弥唎哆 毗迦兰多 伽弥腻 伽伽那 枳多迦利 莎婆诃

佛教 关于开悟的几个问题??

(1)

这个说法在某种语境下可能是合适的,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开悟的情况下,通过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可以的。

常有人说:不能执着恶,也不能执着善。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做为凡夫,这一点是不太容易做到的。有些人以为他自己做到了,实际上他一点善法也没做,做的都是恶法。看那些佛菩萨、高僧大德,虽然没有任何执着,但善法一点也没少做,功德一点也没少做。因此,对于凡夫人,拜佛、念经、持咒、念佛等等功德都是有需要的。自己如果一点资粮都没有,开悟也不现实。

当然,过于执着功德也不一定好。这里主要是指自利的功德,比如自己想着念了经就能升官发财,甚至包括念佛了就能在极乐世界过上好日子。这些发心都不对的。执着于自利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但是,执着于利他就可以。由于凡夫人必定有执着,所以最好就是执着于利他。

您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疑问,是因为没有了解佛陀所说的法是有层次差别的。建议您在网上搜索一下“闻法方式”,学佛首先要闻法,否则根本不知道佛陀说的是什么。而闻法之前应该学习闻法方式,否则很难得到什么太大的收获。这不是吓唬人,观察一下,很多学佛多年的人,感觉一点进步都没有,甚至还产生邪见,这和不懂闻法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2)

开悟的人不会说自己开悟了。就算是公认的大德,也不会说自己是开悟的人,虽然别人都相信他们是开悟者。如果有人说他自己开悟了,您反倒不敢相信。所以您想以问问题的方式来寻找开悟者是不可能的。

其实,找一位开悟者做为师父,这种想法虽然可以理解,但却不合理。事实上,您自己没有他心通的话,根本就不知道别人的心里状态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学佛并不是非要找一位开悟的人做为师父。依止师父的原因是师父可以传授佛法,其实凡夫也可以传法。所以,您应该把观念扭转过来,不是谁更厉害就依止谁,而是谁讲的法让自己获益就依止谁。个人推测,您肯定觉得开悟者有更大的能力,能帮助自己,事实上,佛陀说过,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就算是佛陀亲自给您传法,您自己的努力还是最重要的。

当然,对师父的观察也绝对是必须的,而且是需要长期观察的。有些人就是因为草草观察,最终造下恶业,可以说是欲哭无泪。按照古大德的说法,观察应该持续数年之久。观察的要点其实很多,您可以自己查一查善知识的法相。

(3)

第三个回答不了。回答一下您问的阿弥陀佛的读音问题吧。如果您有经过观察可以信赖的师父,那么以您师父的说法为准。如果没有,则以公认的高僧大德开示为准。但高僧大德们念的读音也不完全一致,您自己对哪个音比较顺口,就念哪个。或者您对哪个大德信心大,就跟着他的读音也可以。

事实上,这个读音问题不是一个大问题。最终目的是往生极乐。如果读音的略微差别会影响往生,那一定会有很多大德告诉我们的,而事实上没有的。所以就不要纠结这个问题了,选定了读音就最好别经常更换,见到别人念不同的读音也不要起不良的情绪。补充一句,虽然读音不是大问题,但也别自己捏造一个另类的。

我们学佛的修行人开悟了就会有神通吗?

阿弥陀佛,开不开悟都可以有神通楞严经告诉我们神通是本来具有的,因为分别,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一些外道也会有神通,但是开悟的神通和其他的不一样,开悟的天眼通是不轻视任何众生,天耳通是听佛菩萨的教导,他心通是舍身为他人着想,宿命通是常常忏悔过去的恶业,神足通是脚踏实地的修行

请法师讲一下,什么是开悟,开悟之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开悟,是指开智悟理也。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八十华严经四曰:‘开悟一切愚暗众生。’出曜经二曰:‘欲化彼人令得开悟。’付法藏传五曰:‘尔时马鸣,着白氎衣,入众伎中,自击钟鼓,调和琴瑟,音节哀雅,曲调成就,演宣诸法苦空无我。时此城中五百王子,同时开悟,厌恶五欲,出家为道。’

开悟并非易事

菩萨修行,历经种种阶位、断证,至此才达到完全“见性”。可见所谓“明心见性”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亦不是一蹴可几的。以经证经,《大般涅槃经》中开示见性,亦说:“十住菩萨见不了了。”亦即,即使已达十住的菩萨,虽得见性,但并不能见得十分明了,以真如尚未全体显露故;须经历位断证,才逐渐分分显露:一分断证,一分显露。所言“断证”者,断除无始无明习气之乌云,以无明乌云覆盖自性之大日,故智光不得透;待乌云渐散后,大日渐显;若乌云全散,即大日全露,日光遍照,无远弗届。及,当今学佛常听人说他已“明心见性”,或者常把“明心见性”刁在口上,把“见性”看作一件容易事,且常以少少文字知解,就当作是“见性”,就认为已经“一悟即至佛地”,这实是“以解作证”,十分不当,甚至有“大妄语”之虞(未证言证)。请看经文:十住菩萨仍见不了了;第六地菩萨才得真如完全现前,才能称得上完全“见性”(亲见真如本性)。一般具缚凡夫,贪瞋炽盛,自心烦恼念念丛生,乌雪覆盖,心中一团无明黑暗,若能由宿世信根,而解得佛语,信解真如本性,就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因为佛所说之般若实甚难信解,而真如本性比之般若,则更难信解百千万倍。至于“亲证真如”(或简称“见性”)则实非凡夫所能。学佛过程中,有时候有若“灵光一现”,好似有所见,那是一心精进修行时的少分相应,暂得如是,不会长久的,不要以为自己已经“见性”,或“大悟”、“开悟”(如楞严经云: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这是指于正修行精进时所产生的现象。至于毫不精进修行的人,如果也有些现象发生,那多半恐怕是“幻象”,莫执以为实,更勿计执而以为自己已经“见性”、“开悟”、或“证道”了(哪有那么便宜的事?纵使大修行的人精进修行所起现象也常都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更何况你并非大修行的人,亦不精进,怎能凭空“开悟”、“见性”?)若仍计着不止,则必转“幻象”为“魔相”;此魔事一成,必至受现世报,来世堕落,不可不知。是故当今学佛,莫轻言“我已明心”,“我已见性”。若见如是人,亦应保留慎察,甚或敬而远之。盖欲习禅,须于禅那中种种现象,事先都了知,且能分辨,静坐才不会出差错;有境界出现时,也才能觉知、才能对付。东瀛有人倡“只管打坐”,而于禅道、禅理毫不研求,这样可说是硬碰硬的“土法炼钢打坐法”,或甚而是明明有眼而不用(有经教而不看、不依),故意闭起眼来跑步,勇气固可嘉,难免愚痴、盲修瞎练之讥。又,西人所著《禅门××》中所载,许多“某某人开悟的实例”,多是一些西洋人,于初发心,即到东洋,依彼人所教“只管打坐”所发生的种种现象(如呕吐不止、就地打滚,乃至晕绝等);此等现象,彼书之中称为“开悟”的现象或前兆。然依楞严经,则知这些是行者自己业障现前的现象。呜呼,《楞严经》不昌,众生愚迷,枉受辛勤,遭受魔事,还自以为是“开悟”,且著书立说,造大妄语(妄称开悟),误导群生。十多年前,笔者(成观法师)在纽约,有一居士及其同修(配偶),皆是从台湾来的留学生,已得博士学位。彼人于台湾时就读第一流大学,且曾为该大学佛学社之社长。那时他回台省亲,返美后兴冲冲地跟我讲:他找到宝了!——他找到一个大修行的人!他说:彼人在台湾很轰动,尤其是在大学学府中之一般年轻学佛的人中,非常受拥戴。他说、彼人创立了“××禅”,且说他已证得初果须陀洹,并说,他能在短期内,教导、训练他人,令他开悟、也证得须陀洹(初果);听说他已“印证”了几个“弟子”已得初果(这些人亦是在家众)。当时我听了,就在心中暗自预测:这个“大修行人”大概很快就会升到二果、三果、乃至四果。果然,不幸被我料中,过不多久,就听到此人接连往上窜升,终于爬到四果。光阴荏苒,十多年后,听到佛教界有位名教授去访问他的时候,问他:“听说你为弟子印证得果——说他们已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有没有这回事?”他答说:“我那是因中说果。”好个“因中说果”!其实是狡猾之辞!(“因中说果”之意为:他们心中虽只有“因”,不过将来一定会成就那个果;我由于见其因,而知其果,因而提前说出那个果,如是而已。)又问:“听说你自称已得阿罗汉果,有没有这回事?”他回答:“以前的不说,我自认是‘法眼净菩萨道行者’。”您看!又改变了,不敢认了!(为何不敢认?因为访问他的人是内行人,大学名教授,且差不多等于是他在佛学上的老师——他向他学过佛法;因此知道此番蒙混(蒙混)不过,故而改口。)以上所说之例,那还算是好的;更多的情形是:有些人自封为佛、活佛、上师、无上师、金刚上师、法王,甚至说他是那一尊佛或菩萨再来、或某佛、菩萨的化身。而浊世众生常愚痴无目,信受不疑。未证说证是大妄语,即使说自己是某某菩萨“化身”、某某佛化身,或“再来”,亦是大妄语。因此在戒经中说:不但不能自说,甚至连他人问说:“法师,听说您已证三果(或已出三界、或已“生死自在”,或已登八地,或有神通),是吗?”等问题,即使没有肯定、明白地回答说:“是的。”而只颔首(点头)、或微笑、或默然(默认),或瞬目等用以暗示,令对方“领解”作肯定的答复,或有意令对方“误解”作肯定的答复,皆是于大妄语戒有犯!更进而言之,乃至若于此等问题,不明白地当场加以否认,亦是有犯。甚至即使听弟子们传言、议论等事(“听说我们师父有他心通。”),为师者在旁听到此言,若不加以否认、制止如是传言,即是有犯。再者,不但别人疑己证圣,不加否认,即是有犯,甚至也不能随便说某人已证道证果、或妄下定论说某人为“大菩萨再来”,或某人是文殊的化身、观音的化身等等;乃至若听到这些传闻,亦不可再去传与他人,否则即属妄传妄语!曾经有人在讲经时公开宣示他的老师(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居士)“已经生死自在了”,而且一定可以活到九十多岁以上。不幸,老先生不久就往生了。为佛弟子不应随便宣说他人有任何果证(包括“生死自在”)——即使你是在说别人,也是犯大妄语!你既然能知、能见别人“已生死自在”,这表示什么呢?这暗示着:你的修行比他高,或至少你与他一般高,才能知道他修证的境界。所以,当你“赞他”的同时,即是在“自赞”,是故这之中即具有两重大妄语:一者妄说他人所证,二者暗示自己所证——不可不惧!再者,为何如来教敕即使真是菩萨及阿罗汉等的化身,也不可说?为什么?因为如果说了,便有几种后果。一、众生都竞相来膜拜、供养,于是便于工作与名、利扯上关系。二、你若是真菩萨化身,而有人或外道不信或嫉妒,说你是假冒的,乃至说你是魔的化身,岂不令他造大罪?三、若你是真菩萨,而作如是宣说,但别人想作妄语,自称他也是真菩萨,如何能禁止他说?又如何能分辨真伪?因此,此例一开,便无穷无尽。因此,为杜绝此弊,佛即教敕一律不可泄漏。是故:“泄即不住世,住世即不可泄”。准上而言,即可知此铁则:“真者不言,言者不真”。依此亦可知某教派肆言其领导人若非文殊、普贤,即弥陀、观音等之化身;乃至有一派人对外宣称其缁素二众皆已成佛,且于其名上冠“佛”字;另有一派宣称其派下数十人皆已证初地以上菩萨果位。凡此林林总总,依正教而言,都大有问题,智者请详。盖淫、杀、盗、妄四波罗夷为一切大魔事生起之因,因断即果不生;若于“四种明诲”敬持无缺,即断魔因,魔事永寂。反之,若不持四种明诲,妄行四弃(四波罗夷),而自谓在修行、习禅,乃至欲求开悟见性,欲求无魔事,则有如椽木求鱼,了不可得。

开悟并不等于了生脱死

夫欲了生死,必须实证。若唯悟而未证,则烦惑尚在,大须努力。倘能兢兢业业,历缘锻炼,则觉照存心,冥符圣智,人我是非之凡情,无由而起。若不加觉照,依旧凡情炽然,功行愈高,情见愈重,由悟入迷,在所难免。如人睡惺(xīng清醒)不起,久复睡着。古人谓大事已明,如丧考(kǎo父死后称考)妣(bǐ母死后称妣)。正以烦惑未断,或恐复迷。须知断惑之人,便无凡情。既无凡情,何有生死?大悟之人,其悟纵与佛同,其惑犹未断除,必须念念觉照,庶(或许可以)免凡情用事。藏(法藏)、忍(弘忍)父子[1],虽则悟处高深,只因我慢过甚,全体埋没于人我情见之中,而犹欲为续佛慧命之第一高人,以致一错永错,而莫之能反。尽其智力,只做得个平侍者之身分。可不哀哉?如来深知末世众生,烦惑难断,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令其于临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承侍弥陀,追随海众。从兹圆破无明,彻证自心,直至成佛而后已。使藏、忍知此,当即上品往生,证无生忍,普现色身,广度群迷。又何至妆点文饰,欲得超师越祖之虚名,企其流芳百世。一经明眼人看破,竟落得个邪魔外道之实号,而遗臭万年。呜呼哀哉!(《拣魔辨异录》重刻序)[1] 父子:这里指师徒。

有人说:“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道理,不是很好吗?”殊不知见性成佛,是见到自性天真的佛,叫做成佛,并非是成福慧圆满的究竟佛。为什么呢?因为宗门下的人,工夫用到开悟的时候,就知道他自己的真性,原来是和佛一样,所以叫做见性成佛。但他的粗细烦恼,丝毫尚未断,不过能常自觉照,伏住烦恼,举动就和圣人相近。假使是失了觉照的工夫,伏不住烦恼,那造起业来,比他人更要厉害。因为他的烦恼里头,有开悟的力量夹杂着,就变做狂慧,所以造业的能力,也异常的猖獗。这样不但没有成佛的希望,而且还要堕落三恶道。所以已经开悟的人,更要加工进修,时时觉照。等到见、思烦恼断尽了,方是了生死的时候,并非一悟便了。类如前朝的五祖戒,和草堂青禅师,因为悟后未证,仍不免轮回之苦。覆辙[1]昭然,是不可不知的。若说真成佛,更加差得很远了。(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

开悟了的人有神通吗?

不一定!也有极少的部分没有神通。譬如佛陀当年坐下的比丘尼,虽然修成正果,但并没有显现神通。

科学家将一个人的能力低于常态时称为“低能”,高于常态时称为“超能”,无法解释时称为“潜能”,其实在佛教眼里却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具有同样的能力,但是都被自身的贪欲、执妄所遮蔽掉了,只有在偶尔的生死关头能够发挥出一部分来(或是天生就有,这样的能力源于上一世的福报所致,称之为“报得”),其余的不通过修行是没法唤醒的(通过后天的修行获得的,通称为“修得”)。这些能力佛教称之为“神通”,根据类别将其分为六大类,于是又称为“六神通”,简称“六通”。

六神通,是我们修行过程中会激发出来身体本来的六种超能力,分别是天眼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天耳通(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神足通(类似于“瞬间移动””、宿命通(回溯时光,看到我们的过去如上一世或未来)、他心通(知道你在想什么)和漏尽通(断除一切烦恼),其中,漏尽通只有成佛才能练就,凡人是达不到的。所以我们就把另外五种神通称为“五通”。人若去世,灵魂离开了身体的拘束,就会恢复五通,所以在屋子里遇到鬼是很正常的,它穿墙透壁的能力就属于“神足通”,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除了母胎和佛菩萨的金刚座以后,都能穿透。

我们熟知的观音菩萨,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这个“观”,就是以天眼通、天耳通来观察众生的状况而去救度他们,“观其音声而救之,是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是这样来的。所以我们遇到急难危险,一定要叫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管你有没有信仰,都是可以的。

修行到一定境界的人,基本上都能够修出神通来,包括我们现今的师父(跟随师父修行或护法的弟子,你会发现师父至少有天眼通、他心通和宿命通三种,原因我不说,让大家慢慢去体会)。不过一旦觉醒了神通,他反而更加隐晦,不轻易使用。因为佛陀在世时就不让弟子们使用神通弘法,谁使用了,就会被佛陀叫去批评。佛陀指出,神通没什么稀奇的,对于修行而言,神通只是一个副产品,而不是学佛的最终目标。假设学佛犹如登山,那么神通就是登山路上遇见的小苹果,不能因为发现了小苹果而狂摘乱嚼、贪恋小苹果的美味而忘记了原来最初的愿望是登上山顶啊!“莫忘初衷,方得始终”这句话就出自《华严经》。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66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