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依止善知识的功德(依止善知识的八种功德)

学佛百科2023-04-26410

善知识有何用?弟子该具何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摘录

「善男子!汝――

求善知识,不应疲倦;

见善知识,勿生厌足;

请问善知识,勿惮劳苦;

亲近善知识,勿怀退转;

供养善知识,不应休息;

受善知识教,不应倒错;

学善知识行,不应疑惑;

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不应犹豫;

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勿生嫌怪;

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尊敬心,不应变改。

何以故?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

听闻一切菩萨诸行,

成就一切菩萨功德,

出生一切菩萨大愿,

引发一切菩萨善根,

积集一切菩萨助道,

开发一切菩萨法光明,

显示一切菩萨出离门,

修学一切菩萨清净戒,

安住一切菩萨功德法,

清净一切菩萨广大志,

增长一切菩萨坚固心,

具足一切菩萨陀罗尼辩才门,

得一切菩萨清净藏,

生一切菩萨定光明,

得一切菩萨殊胜愿,

与一切菩萨同一愿,

闻一切菩萨殊胜法,

得一切菩萨秘密处,

至一切菩萨法宝洲,

增一切菩萨善根芽,

长一切菩萨智慧身,

护一切菩萨深密藏,

持一切菩萨福德聚,

净一切菩萨受生道,

受一切菩萨正法云,

入一切菩萨大愿路,

趣一切如来菩提果,

摄取一切菩萨妙行,

开示一切菩萨功德,

往一切方听受妙法,

赞一切菩萨广大威德,

生一切菩萨大慈悲力,

摄一切菩萨胜自在力,

生一切菩萨菩提分,

作一切菩萨利益事。

「善男子!

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

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

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

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

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

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

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

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

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

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

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

由亲近善知识,不为业惑之所摧伏;

由恃怙善知识,势力坚固,不怖诸魔;

由依止善知识,增长一切菩提分法。

何以故?善男子!善知识者:

能净诸障,能灭诸罪,

能除诸难,能止诸恶,

能破无明长夜黑暗,

能坏诸见坚固牢狱,

能出生死城,能舍世俗家,

能截诸魔网,能拔众苦箭,

能离无智险难处,能出邪见大旷野,

能度诸有流,能离诸邪道,

能示菩提路,能教菩萨法,

能令安住菩萨行,能令趣向一切智,

能净智慧眼,能长菩提心,

能生大悲,能演妙行,

能说波罗蜜,能摈恶知识,

能令住诸地,能令获诸忍,

能令修习一切善根,能令成办一切道具,

能施与一切大功德,能令到一切种智位,

能令欢喜集功德,能令踊跃修诸行,

能令趣入甚深义,能令开示出离门,

能令杜绝诸恶道,能令以法光照耀,

能令以法雨润泽,能令消灭一切惑,

能令舍离一切见,能令增长一切佛智慧,

能令安住一切佛法门。

「善男子!善知识者――

如慈母,出生佛种故;

如慈父,广大利益故;

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

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

如善导,能示波罗蜜道故;

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

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

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

如济客,令出生死暴流故;

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

善男子!常当如是正念思惟诸善知识。

「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

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

应发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

应发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

应发如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

应发如弟子心,所有训诲无违逆故;

应发如僮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

应发如养母心,受诸勤苦不告劳故;

应发如佣作心,随所受教无违逆故;

应发如除粪人心,离憍慢故;

应发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

应发如良马心,离恶性故;

应发如大车心,能运重故;

应发如调顺象心,恒伏从故;

应发如须弥山心,不倾动故;

应发如良犬心,不害主故;

应发如旃荼罗心,离憍慢故;

应发如犗牛心,无威怒故;

应发如舟船心,往来不倦故;

应发如桥梁心,济渡忘疲故;

应发如孝子心,承顺颜色故;

应发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复次,善男子!

汝应于自身生病苦想,

于善知识生医王想,

于所说法生良药想,

于所修行生除病想;

又应于自身生远行想,

于善知识生导师想,

于所说法生正道想,

于所修行生远达想;

又应于自身生求度想,

于善知识生船师想,

于所说法生舟檝想,

于所修行生到岸想;

又应于自身生苗稼想,

于善知识生龙王想,

于所说法生时雨想,

于所修行生成熟想;

又应于自身生贫穷想,

于善知识生毘沙门王想,

于所说法生财宝想,

于所修行生富饶想;

又应于自身生弟子想,

于善知识生良工想,

于所说法生技艺想,

于所修行生了知想;

又应于自身生恐怖想,

于善知识生勇健想,

于所说法生器仗想,

于所修行生破怨想;

又应于自身生商人想,

于善知识生导师想,

于所说法生珍宝想,

于所修行生捃拾想;

又应于自身生儿子想,

于善知识生父母想,

于所说法生家业想,

于所修行生绍继想;

又应于自身生王子想,

于善知识生大臣想,

于所说法生王教想,

于所修行生冠王冠想、服王服想、系王缯想、坐王殿想。

「善男子!汝应发如是心,作如是意近善知识。何以故?以如是心近善知识,令其志愿永得清净。

「复次,善男子!

善知识者长诸善根,譬如雪山长诸药草;

善知识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

善知识者是功德处,譬如大海出生众宝;

善知识者净菩提心,譬如猛火能鍊真金;

善知识者出过世法,如须弥山出于大海;

善知识者不染世法,譬如莲华不着于水;

善知识者不受诸恶,譬如大海不宿死尸;

善知识者增长白法,譬如白月光色圆满;

善知识者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

善知识者长菩萨身,譬如父母养育儿子。

「善男子!以要言之,菩萨摩诃萨若能随顺善知识教:

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

净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深心,

长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根,

净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力,

断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障,

超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魔境,

入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法门,

满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助道,

修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妙行,

发十不可说百千亿阿僧祇大愿。

「善男子!我复略说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波罗蜜、一切菩萨地、一切菩萨忍、一切菩萨总持门、一切菩萨三昧门、一切菩萨神通智、一切菩萨回向、一切菩萨愿。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出,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时,善财童子闻善知识如是功德,能开示无量菩萨妙行,能成就无量广大佛法,踊跃欢喜,顶礼德生及有德足,遶无量匝,慇懃瞻仰,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七十七

无明傲慢刚强之我辈凡夫者,若不闻圣教则无知,若闻而不修则增狂妄,唯有依教奉行才有出路。不要以无明愚痴心去衡量判断谁是善知识,只需对照弟子应具备的二十一心四十三想去看看自己已具几心几想,就知道自己能不能感召到善知识。

所依善知识之相前六德

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依止法是道前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前基础是学道的基础,就像建筑物的地基一样。佛陀在《阿含经》中说,善知识是全梵行,整个修行都离不开善知识的指导。包括僧格的养成,正见的形成,止观禅修,都需要有依止师。《道次第》所说的善知识是指有能力指导弟子完成整个修行的善知识。圆满的善知识具备十德,具戒,具定,具慧,教富饶,通达真实,德胜于己,善说法,具悲悯,精进,断疲厌。前六德是属于善知识自利方面的,后四德是善知识利他方面的。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虽然学佛多年,也接触过好几个法门。但是对善知识的作用及重要性从来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感觉善知识没那么重要,甚至觉得善知识可有可无。之前修净土的时候,念佛号是最主要的修行方式,很多大德开示,你把一句佛号念好就行了,再辅以放生,布施等菩萨行。并举了很多念佛往生的例子,比如虚老门下的具行禅师,走的时候三昧真火焚化自身,特别殊胜。再比如一些不出名甚至不识字的老太太老先生,因为一份至诚,至心诚念弥陀圣号,往生极乐净土的也很多。因为念佛号并不需要懂法义,只需要一颗清净心就行了。不学经教,不学法义,所以在我的观念中,感觉亲或不亲近近善知识都差不多。

虽然学佛多年,这种想法一直支配着我。因为有这样的邪见,我也做了很多不如法的行为甚至犯了傍法徬僧的重罪。因为没有正知正见,邪见妄念就充斥着自己的大脑。

佛法是心法,也就是用心的方法,学佛就是不断调整自己心行,摆脱错误,重复正确。通过不断临摹佛菩萨品质,不断净化自己,最终是自己无限接近佛菩萨品质。从这层意义上来看,学佛更是一个技术活。既然是技术活,肯定离不开传帮带。古人学武习文,学医工匠都离不开拜师学艺,赵本山还收了若干名徒弟,戏子都明白拜师学艺的重要性。像学佛这么高难度的技术活,如果没有具格善知识加以引导,靠自己盲修瞎练,不走火入魔才怪呢。该皈依什么样的善知识呢?是不是任何一个说法师都可以依止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记得相声演员郭德纲曾说,相声界师父收徒弟有个规矩,师父考察徒弟三年,徒弟考察师父三年,考察结束,相互满意才能收徒。师父开示中也有,藏地僧人收徒弟也秉承这种做法。

问题又来了,我们现在依止上济下群导师,双方没法见面,师父没法考察我,我也没法考察师父,更不用谈三年六年了。可是反过来想,三级修学是对所有学人都适用的,正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师父施设的这个法门巧妙规避了这个问题。其次我们能在三级修学学佛,也是累世积累的善根福德的显现,应尊重这种缘起。接纳这种学佛现状。通过其他师兄的体验和分享,师父前六德都具备。所以我很庆幸自己能在三级修学学佛。经常思考的问题又殷饶在我的脑际,我为什么学佛,我为什么在三级修学学佛?假如自己不学佛,那会学什么,学杀盗淫妄,随顺自己的串习,不断强化我执于贪嗔痴,在沉沦的苦海里越陷越深。假如不在三级修学学佛,我在别的法门也有体验,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能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学佛,至于断烦恼,开智慧,证空性获得解脱更是一个永恒的梦。

如何依止善知识

《华严经》云:“何为善知识?为引导一切有情,故见无不同;超越世间,故与众不同;所做所为具义,故饶益无量有情.” 由于对善行和恶行具有正知正念,而能使内心发起定学,住于“寂静”.又由于心堪能安住奢摩他故,观察抉择真实义从而发起慧学,为“近寂静”. 调伏、静、近静、德增、教富饶、善达实性,是善知识自己应具之功德.其它四德:具巧说、悲体、具勤、离厌,是摄受他人时应具的功德.

时值五浊恶世,众生障深慧浅,很难值遇具足一切德相的善知识.故应如宗大师所说,善知识至少须具圆满法相的八分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72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