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包含是名为我(是名为我金纲经)的词条

学佛百科2023-04-27138

我者,即非是我,是为名我!是什么意思

如来说我者,即非是我,是名为我

林清玄

这个世界最真实、最深刻的梦想,就是人对于“我”的执著。

每天早晨清醒的时候,“我”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我要吃东西、我要工作、我要上厕所。接着,我的势力范围就划定了,这车子、这房子是我的,这工作、部属是我的,到处都是我的东西。

即使是独自一人,也很难让我们抛开我,行为、言语、思想到处都是我的色彩,我思故我在、我言故我在、我行动故我在,透过这些我才是真实存在着的。

到了晚上睡觉,则是“我累了,我需要休息”,夜里不能控制的做了我的梦,醒来发现一切都是虚妄的。

因为有我,活着就有很多的烦恼,要为自己的肚皮、享乐、需要服务,四处奔波,但是,“我”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因为有我,死亡之际有许多恐惧,一方面担心我会永远消失,另一方面则舍不下花许多力气所积聚的事物。

因为有我,得之则喜,失之则忧。

我执,是一切贪心、瞋恨、愚痴的根源。

很少很少人地思考“我”的问题,例如我是真实的吗?我的哪一部份最真实?例如我在宇宙时空中到底占有什么样的位置?例如我何所从来?何所从去?

当然,“我”不可能是假的,因为我是如此真实,受伤了会痛,工作了会累,肚子饿了会难受。会哭、会笑、会欢喜、会生气。

可是,我也不是那么真实,我会长大、会老化,似乎没有一刻是相同与恒常的。我也时常在工作、娱乐、睡眠时沦入忘我的状态,根本忘记了我的存在。而且我知道这,如果把我的皮肉、骨髓、呼吸、水坦培桥分还给这个世界,我的色身失去,让猛我的执著就不真实了。

我不会永远活在这个世界,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我也不能例外。可是似乎我的色身离开这个世界,我也不是完全归于空无。

那么,“我是因何而生?我是因何而灭?生灭之后是否还有生灭?”是每一个有智慧的人都会问的问题,依照佛教的说法,人是从缘而生的,在某一个时空中,由色受想行识的习气,汇聚了眼耳鼻舌身意,假合了地水炎风空就形成了我的人身,等到缘尽了,四大毁坏,一切都归于空无,只留下在种子里的识,等待下一个因缘的会合,如此不断的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这就是轮回。这也是佛教说“无始”的原因,因缘的轮转会合,并没有一个开端。

因而可以这样说:在因缘的本质里,“我”是一个假合,可是在感觉的表相上,我是真实的。

再进一步,我们可以认识倒:那时刻在变灭的眼耳鼻舌身意,并不是真正的我,从小到大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不知道已改变多少,可是我还是我。因此,把这些东西粉碎解散后,中衫一定还有一个“我”在。

不只“我”是因缘所生,连一朵玫瑰花也都是的,玫瑰花若不叫玫瑰花,它也长同一个样子,也一样的香。但是在玫瑰花谢了后,我们不能说没有玫瑰,只能说玫瑰是因缘的假合。此所以玫瑰年年开,劈开玫瑰树却是一无所有。

众生不能明白“我”是假合,因此产生很多我的毛病、我的问题,例如:

我执:由于对我执著的习气长久熏气,因此对世界起差别心,这种“我执”的种子,是后世得到各种不同果报的原因。

我见:执著“我是实有”的妄想见解,使我们惑业缠身,不得解脱。

我爱:深生爱着于一已的妄执自我,是人生的根本烦恼,因为我爱,所以我贪,由于贪则深生耽著,无法超越。

我痴:一切疑惑障碍都以愚痴为前导,因此我痴是一切无明烦恼之首。“我痴”就是愚于我相或迷于无我之理的人。

我相:虽然实相的“我”是没有实体的,可是凡夫总是误认实有而执著,这种执著产生了爱我轻人的妄想,甚至发现出我的相状。

我妄想:执著于我的虚妄颠倒之心,来分别诸法之相,产生了谬误的分别,不能如实知见事物。以情生著,则成系缚;若离妄想,则无系缚。

这是多么可悲,凡夫不知道迷界的真实相,而在世间的无常里执常,在诸苦中执乐,在无我上执我,在不净处执净。颠倒妄想就是这样而生的,一个人唯有破了我见、我执、我爱、我相,才会有真实的般若,所以《金刚经》里才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如来说我者,即非是我,是名为我。”

在梦中有梦,在身外有身,我们知道夜里睡眠时的梦是不真实的,那是因为我们有醒来的时刻,若不醒来,梦则似真。我们不能体验“我”是一个梦,可能是所有梦中最真的梦,那也是因为我们没有醒来的时刻,一旦醒来,我只是一场梦!

所以,人要有醒来的声愿,有醒来的勇气与决心,才不会永远在梦中沉沦而不自知呀!

最快回答,望采纳,谢谢

金刚经中“佛说XX,即非XX,是名XX。”什么意思。

金刚经中“佛说XX,即非XX,是名XX。”什么意思。

末学以为:“佛说xx,即非xx,是名xx”,意思就是佛说的xx是有相的东西,究其本体是空性的,其实是没有这个xx东西,佛陀是为了善巧方便让众生解脱,而方便说有这个xx东西。应概括理解为几层涵义:破执、离相、中道、空性。

佛说XX,即非XX,是名XX。什么意思。

‘于法不说断灭相“嘛!佛是常继光,只是借诸尘相度脱众生,

《楞严经》云:“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佛经中如来说XX非XX,是名XX是什么意思?

须菩提说:那么我懂了。你刚才问的问题,佛啊,你的意思是说,这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也是个假名,是偶然的暂时存在,实际上没有一个永恒的实质存在,物质世界也 会要变,也会灭掉。

等于我们现在这个楼上,勉强把它凑起来,摆了些椅子,坐了些人,装了些电灯、冷气机,凑拢来叫做讲堂。所谓讲堂者,即非讲堂,是名讲堂。这是偶然暂时凑合的, 这是不究竟,不实在的;因为明天可以把它变成电影院,所谓电影院者,即非电影院,是名电影院,就是这么一回事。一切物质世界,都是这样假有的凑合。所以大家不要被世界呀、家庭呀,这些苦恼困住了。所谓家庭者,即非家庭,是名 家庭;所谓人生者,即非人生,是名人生,同一个道理。

金刚经中佛说的灭度是啥意思?

灭度又叫入灭、涅槃、泥洹等。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修道的圣者,形体灭尽,入于不生不灭的解脱境界,叫做灭度。

“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什么意思

意思是,佛说的那些概念,都是为了教育方便,让大家能够比较形象地理解佛陀的教诲,而不得已暂借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或者不能全面地概括事实真相,或者仅仅表述了事物的个别角度。其全部的含义,不可能只用一个词汇就能表达清楚的。

佛说的世界,如脊其实没有世界,是为了阐述时方便,所以叫作世界这个概念。

不要着相了

所谓佛法,既非佛法,是名佛法

金刚经是佛说的吗/金刚经是佛说的吗

如果说《金刚经》是佛说,怎样证明给你看?

如果说《金刚经》非佛说,怎样证明给你看?

佛陀于二千五百年前说的东东,当年也没有视讯照片留下,即使有视讯照片你如果不相信也会说这是后期处理过的,是不?

如果你有智慧,看到《金刚经》内容后,一定会知道该经是直指宇宙和生命起源之本质的真经。至于它是不是佛陀亲口说的,就象你吃饱著米饭不会问这是泰国大米还是两广大米或是东北大米一样,对不?只要了解了宇宙之本质,管他是谁说的呢?

金刚经中的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可是一本非常厉害的经,号无坚不摧的经 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般若,梵语,意为智慧;波罗蜜,梵语,意为到彼岸。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光明、坚固,能断一切烦恼,故名。此经采用对话体形式,说一切世间事物为认知的客体,实相者即是非相;主张离一切渣辩渗诸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以爱住其心,以无爱住其心,以般若智慧契证空性,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达到不执著于任何一物而体认诸灶粗法实相空性的境地。《金刚经》是中国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之一。

“是”,这个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就是“这”。因为佛经都是古人翻译的,用的都是文言文的文笔。所以用现代汉语不容易理解。如《金刚经》中的”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是人, 意思是:这个人。再如《地藏经》中的“...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是时,意思就是:“这时候“,”此时“。

金刚经中,般若是什么意思?

般若佛母

般若(bō rě),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所以「 智慧」两个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个含义。在所有的佛经,以及后世菩萨高僧大德们的著作中,《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对金刚经里的是名我见众生见寿者见怎么理解啊??

你问题中的引文不确切。《金刚经》中有“是名”和“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肢枝神相”的词句,但没有你这样串起来的句子。

“是名”翻译历亏成现代汉语就是“这就叫做……”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凡夫因为没有智慧,看一切事物,都是从形象或者名相(概念)上去分别,看不到生命的真相是内在的意识流动,看不到万事万物的统一不可分的一体性,所以,在思维上就产生出“我的”“别人的”“大家的”“所有事物的”等等观念(这就是你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些观念又反过来束缚自己的思想,使人烦恼不已,难得解脱。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的般若经典,非常重要,也非常深奥。要慢慢学习,逐步深入。这里给你推荐一位法师的视频,你可以用心去看,相搭桐信你现在的问题就有了圆满的答案了。

妙华法师《悟入金刚经》在线观看: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出自哪里?

《金刚经》

无我相:“我”本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因缘和合生灭,所颤陵以并无“我”,是名“我”。

无人相:“他人”也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因缘和合生灭,与“我”无异,所以并无“他人”,是名“他人”。

无众生相:“众生”全部都是宇宙中的一把茄唤戚微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灭后我生,我灭链山后你生,所以没有“你我”,更没有“众生”。

无寿者相:为何没有你我,没有众生,就是因为一切法都是生灭法,“时间”是个伪概念,所以没有哪个活的长哪个活的短之说,在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再长的寿命都是弹指一挥间,而在那一瞬间,其实又蕴藏着无数个未知的虚空法界。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79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