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

学佛百科2023-04-27128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什么意思?

法界指的是十法界,分别是地狱、恶鬼、畜生、修罗、人、神、声闻、缘觉 、菩萨、佛所居住的地方.这些人都不是具足圆满智慧的人,所以他们日常生活都是在造业,说到这,十法界是怎么来的,您应搜握困该清皮厅楚了吧.根据世念相宗的理论,...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 此句的前一句是什麽?

此偈出自《地藏经》觉林菩萨偈。前头的内容是: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侍知做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老配消性,一卖芹切唯心造。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什么意思

我记得,宣化上人把这句话改了一个字陵皮乎,更有意思了,改过之后是“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法,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尺悉心造”。“法”字包含的更广,更好展开说明。他还有一篇开示,叫《十法界不离一念心》,简直就是对这句偈很合适的注脚。找来看看就握誉明白了。总之什么心就现什么果、什么形,法界不外如是。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具体意思

一李培切无形的东西,就是精神领域的东西,都是由心而生,由心而造。

心是万物主。手是心奴才。心哪绝唯内一发令宏拦,手脚就要动。要是做错事,手脚受酷刑。心在形界外,主犯消遥中。世间就这样,劝君重心生。唯心造善事,大千多太平。应观法界性,学佛度众生。

如何理解“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楼主 您好

后学浅漏,就自己所知分享师兄。

略解:

如果众生想要真的明白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诸佛(已成佛、当成佛、未成佛者)的真实法身,应该观察诸法的功能差别(界即是种子,种子就是诸法的功能差别)中,虽然诸法显现的过程都是生灭无常相,然而此生灭相却同时也有不生不灭的法性如如显现,因为这些生灭的诸法都是源自于此不生不灭的法性--真如心假藉诸缘而直接、间接、辗转的出生。

后学举个公案(虽然在网路上不适合举禅宗公案,然而为了能让师兄更明白,必须举出一下)

某僧人在某位衫灶禅师座下多年,每次僧人请问佛法大意,请禅师开示时,禅师每每说:打扫去!,不然就是田里种田去!,或是山上砍材去!等等劳动。

经过了销滑几年,此僧人终于忍不住了,疑情也正浓了,于是请问禅师:学生每次请老师开示,为何都是做杂事,而老师都不为学生开示呢? 禅师就说:我哪一次没给你开示?(禅师够老婆,已将自家宝藏显露出来,无奈此僧此时依然) 僧人反问:难道这就是佛法?(注:依旧如瞎如聋,还要第二杓水!) 禅师大喝:你这样是诽谤我、诽谤诸佛!无奈此僧依旧不懂,问:师父生气瞋骂也是佛法吗? 禅师老婆心切,见他疑情正浓,再度为他:你懂什么是瞋骂吗?嗄? 此僧言下大悟,便知禅师几年以来日日露法身,从来不欺他。

若欲了知此真实义,必须勤修六度万行,还要发起菩萨种性,因缘成亏塌腊熟时,必能一念相应!!

愿 亲证本心 大悟成片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华严经十九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物隐性,一切唯心造。”

总该万有而名法界,此法界悉为自己一心变造,叫法界罩闭厅唯心。 佛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识所变现的,谓之“唯心”。 空间、时间也不例外,所谓“三界唯心,三世唯心”。佛家说,所谓“外境”(外部存在)只不过是自心的分别和妄执,如“患梦缘心,似种种外境相现,体实自心”。(唐·窥基《成唯实论述记》卷三)唯心还是“心外有法”成了区分佛教与其他学说的主要标志之一。经中多把心喻为“画师”,善心现善境界,恶心现恶境界。在法相宗那里,称为“唯识”,注重于心的了别能力的分析。佛教中对心有精细的分析,最主要的是“真心”和“妄心”。佛教还指出,在本质上,态纳“心”与“物”(或境)是同一的,不可分的。今天对“唯心”一词的运用,多含有主观片面,脱离客观实际的意义。在哲学上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源的世界观称为唯心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92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