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离三界的意思(出离三界六道)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印光法师在文钞中,盛赞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其核悉中「真为生死」四字,即是指出离心。
什么是出离心?
出离,是超出、脱离的意思。《佛地经论》曰:「言出离者,即是涅槃。」意即:一、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二、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三、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
通俗来说,出离心就是能够看破放下,坚决要出六道轮回的心。也可以说,出离心就是超出三界、脱离六道轮回之大誓愿,是故《长阿含·大本经》赞叹,出离最微妙,清净第一。
为什么要生出离心?
三界犹如火宅:《法华经》云,「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深著世乐,无有慧心。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这是著名的「火宅喻」,比喻烦恼多的众生为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所逼迫,烦恼多,不得安稳,犹如屋宅起火燃烧,不得安居。
六道过患深重:在生死轮回中,上至非非想天,下到无间地狱,不管转生到任何地方,都没有少许安乐。六道轮回各有其苦,且苦不可言,正如论中所说:
「地狱之苦,星火炙眉,痛尤难忍,何况大热地狱,炮烙焦烂,不可名状。饿鬼之苦,经日不食,饿尤难忍,何况饿鬼历千万年,水浆不入于口。畜生道之苦,湫隘之室,居尤难安,何况畜生,猪犬所栖,污秽不堪。」
三恶道苦,非人所能忍受,于此应生大怖畏。
虽以善因得生人、天、阿修罗三善道,而此三善道,未断生死,仍未离苦。人道有三苦、八苦以及无量诸苦,不能具说。诸天自以福报,虽受诸乐,而报尽还堕。或始生天上,旋沦地狱,欣悲迭代,颠倒轮回,于轮回中无自在,有何可恋?
六道众生,因业感果,死此生彼,欣悲迭代,颠倒轮回。见此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即知苦思断集。
怎样修出离心?
修出离心的方便方法是,思惟「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皆苦」。
修出离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慎瞎出离对今生的不舍,二是出离对来世的希求贪宽氏空著。观修人身难得和人命无常,可以断除对当生的执著。观修因果无欺,轮回皆苦,则能断除对后世的贪执。
出离心需要思惟修,随时随地来练习。比如看到卡车上拉的猪羊牛,马上作意:自己是多么幸运获得人身,而人命无常,得好好修行,堕落是多么可怜;碰到被人用绳牵着的宠物,当即警觉:众生多苦难,宠物有福报,但是愚痴不得自由,自己得好好修行。常常想到人生难得、人命无常,在这个世间,在无常面前,没有什么可贪的。
论云:从无始来,生死流转,受种种苦,与种种乐。即过去曾受百千万亿诸乐,事过境迁,于今安在?空无受用,何益于我!如是世间苦乐,不但不能断除我之生死烦恼,反令此等烦恼炽盛,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我们了解了出离心的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就要多念佛,做好应该做的一切。努力做好,但不生贪著。
最后,引用一位圣者的偈颂做个小结,以期共勉:
暇满身如摩尼宝,
多生累劫难一遇。
今得此身闻正法,
获大利益宜修学。
南无阿弥陀佛!
道家所说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究竟是指哪三界?
谁人能跳出三界?不在五行?逃出六道?所谓跳出三界就是三界任我行。不在五行就是五行任意转化。逃出六道不过是想嫌拿答轮回就轮回,不想轮回就不轮回。一句话,本领敏扰大。释儒道全通才可以,释讲空性,道讲无明,儒讲利益,合起来就是空无芹慧利,倒过来就是利无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妙手菩萨!
出三界是什么意思
看古典小说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句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如《西游记》《封神演义》都有类似表述(具体文字稍有出入)。什么是三界和五行?扰拍三界是佛教的概念,五行则是中国古代重要缓则羡概念之一。所谓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认为三界中每一界都包含几重天,三界合共二十八天。佛教另有一个概盯迅念“三十三天”,却与二十八天不同,是欲界第二天忉利天的别称,后来“三十三天”之说反而流通较广,而三界二十八天则知者较少。
三界六道 指的是什么啊
三界:玄、天、人三界。其中人界之中,又分六道。
六道:即修行道、灵道、世俗道、鬼道、魔道和畜生道。
修行道:各门派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修炼,已获得初步成果,形成元婴的人类修行者。
灵道:包括因某种原因失去身体的元婴修行者、畜生道的修行者和鬼道的修行者。
世俗道:即普通人。
鬼道:人道、畜生道死后,尚末灭失或轮回的灵魂。
魔道:与三教九流不同,以追求尽情助长七情六欲,灭世渡己的修行者。
畜生道:在正常情况下出生,没有拥有普通人类智慧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因种种原因拥有了自我意识的其他物体。
灵鬼体:灵道的一种,是修行道失去身体后的元婴修炼体。
灵剑体:灵道的一种,是兵器类宝物,因某种原因获得自我意识后,修炼而成的灵体。
灵蕴体:灵道修行的最高境界之一,可以在元灵不昧的情况下投胎转世,以新身体重新进行修炼。
灵玄体:迟枝启灵道修行的最高境界之一,道教称之为“散仙”,佛家称之为“声闻”、“缘觉”。
修行道六境界:1、四天王天;2、忉利天;3、夜摩天;4、兜率天;5、乐变化天;6、他化自在天。
天界十八境界:1、梵众天;2、梵辅天;3、大梵天;4、少光天;5、无量光天;6、搭渣光音天;7、少净天;8、无量净天;9、遍净天;10、无云天;11、福生天;12、广果天;13、无想天;14、无烦天;15、无热天;16、善码如见天;17、善现天;18、色究竟天。
玄界四境界:1、空无边处天;2、识无边处天;3、无所有处天;4、非想非非想天。
每一境界分下、中、上三品,其中修行道他化自在天功行圆满时,存在“心劫”,历劫重生后方可进入天界;天界色究竟天功行圆满时,存在“净劫”,历劫再生后方可进入玄界。
佛教出离三界有一条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断欲界爱可出离欲界,生色界天;再断色界爱,可出离色界,生无色界天。断尽三界爱,可出离三界,永远不再受生死。是为“阿罗汉”。
欲界爱:主要是贪,嗔。
淫欲属于欲界贪的一种,若断淫欲,不过是断了欲界系缚之一的一部分。因此,仅察举袭以断淫欲之功,不可能出离欲界,何况能出色无色界。但答隐是,断淫欲是证得初禅(出离欲界)的必要条件,淫欲不断,初禅永不现。
色界爱:断除欲界系缚,可出离欲界,却不可能出离色界。色界爱是指证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之后,对“禅悦”的贪著(其实,初禅的禅悦远远超过欲界的性高潮)。色界天人,败兄虽断欲界爱,却不能断色界爱,因此不能出离色界。
无色界爱:断除对初禅乃至四禅境界的贪著之后,证得“四空定”。此时断除了境界相的贪著,却不能舍弃这个“我”:想要保留细微的觉知心。因此不能出离三界。
阿罗汉却能断尽上述一切无明,因此不再受生死。
三界六道是指什么 三界六道是指啥
1、三界:玄、天、人三界。其中人界之中,又分六道。
2、六道:即修行道、灵道、世俗道、鬼道、魔道和畜生道。
3、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和清迹,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正颤,或苦海。居住在“欲界唤并”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人六种,而“色界”与“无色界”的众生均属于天人道,称为“六道”。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94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