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放下我执什么意思视频(什么叫放下我执)

学佛百科2023-04-2884

关照自心,降伏自心,放下我执,什么意思

修行就是修昌此宽自己的心,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心,发现自己起嗔怒、贪心、其它不健康的心思,就要及时察觉,知道不对,并停止这些不好的意识,更不能耐亮付之行动,这就叫降伏自心。放下我执,是说之所以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是因为执着于我自己,这是我的,那是我的,其实我不过是个错觉,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我的存在。只是一个个不断相续的扒隐相似的我的变化,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只是一堆皮肉骨血的堆积而已。痛苦和烦恼,都是因为执着于我,认为我如何如何,搞得自己痛苦烦恼。因此要放下我执。

放下我执究竟自在 是什么意思?

是一句空话,字面意思就是说我把我的一切都放下了(就是没棚摆脱名利,亲情,个人枯让则的感情等等),包括我自己再内;那么我就可以得到最彻底的自由.呵呵,其实好象只有佛才能做滑庆到.他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希望我们减少贪欲,这样人就能活的更轻松一点.我的理解就是这样字的.

放弃我执:是什么意思?

无我的观点是很难让人接受。但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说的不是让我们放弃我执,而是让我们明白我根本就不存在。无我不是没有任何“情”的意识,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比如观世音菩萨。不是什么痛苦和快乐都没有,而是处在极乐世界之中。这个感觉您必须通过修行亲身经历了才能体会。

2.顺其自然是明白本来就是无我,从而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3.不是放弃“我执”回归“无我”,上面不是说“无须返朴”吗,本来就是无我的。只要错误的执着我为真实,就会产生痛苦和轮回。如果没有我,您死的时候还痛苦吗?老子也说过:吾之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下面是一些概念:

1.我执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包括人类执着于自我的身心意识。因为我执产生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唯识学中又名末那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2.无我,佛教教义。亦称非我、非身。三法印之一。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正缓埋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他们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在这样的集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故谓无我。

两种无我

1、人无我(人空)

认为人是由五蕴假和合而成,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我(灵魂)。

2、法无我(法空)

认为一切法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恒的主宰者。小乘佛教一般主张人无我,大乘佛教则认为一切皆空,法的自性也是空的,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如幻如化。因此一切事物和现象,按其本性来说举蚂都是空的,它们表现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些假象,即哪烂所谓“性空幻有”。

关于无我的比喻

人的死亡到投生,中间是没有间隔的,好比用一只快熄灭的蜡烛,点燃了另外一盏灯或蜡烛,你说这两只蜡烛是同样的吗?这两只蜡烛当然不一样,但是他们之间完全没有关系吗?也不是,他们之间有着相续的关系。

又好比是埋下一颗种子,最后长成了树,种子并不是树,但是种子和树有因果的关系,这里并没有所谓“我”和灵魂的存在。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98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