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用慈悲的心对待万物)

什么是慈悲心
指一个人对某物或某事怀有不忍之心。中国古象雄文化的宗教体系经过幸饶佛陀和不同时期笑模岩的佛陀传播,将 慈悲心、灵魂不灭、碰御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等象雄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更有效和深入地在中亚等广大地区传播,影响着古时印度教、耆那教、后来印度佛教的产生。佛典上总讲:中国有大乘根器,是佛法归处。藏区以及印度、尼泊尔、布丹、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仍然有很多古象雄文明中产生的宗教文化的码笑遗迹和寺庙、僧侣,从藏区到世界各地有很多的人信奉象雄文化中的古象雄佛法。中国古象雄文化是世界佛教的起源 。
“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说学佛的人应该怀有慈悲心,用慈悲心对待世间万物,这样世间万物众生都会因为善念和慈悲受益,并感知佛法的伟大。
学佛的人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修行生出大智慧,有了智慧,就有教化大众普度众生的能力,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教导大家学习佛基晌法明了佛陀的教导。
如果没有大智慧不能真正明白佛陀瞎桥的教导,就没有能力去度化别人。
这句话是所有佛弟子的修行和行为出世的标搏神锋准准则。
慈悲心体验
看了一些佛教的书,每次都会读到慈悲心,其实一直也记不住。翻看之前看书的笔记,《次第花开》中对慈悲心的说明是: “愿诸众生具安乐以及安乐因”,希望所有众生都快乐,这是慈心;“愿诸众生远离痛苦以及痛苦因”,希望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这就是悲心。 刚开始读到时,总觉得境界太高,凡人很难做到吧。
但在上周真正的体验了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因为到了年底,家里人催促的很急,说了一些我觉得不应该这样说的话,让我觉得很难受很受伤害。但是,大家知道,这是亲人,我不能跟他吵,也不能说些不好听的话给他。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因为是亲人,即使情绪再不好也会压抑着不向他们爆发。于是,我跟自己说,这是我的亲人,我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我抱怨是没有用的,我要接受。于是在心里默念:我接受我生长的家庭、接受我生长的环境、接受我的亲人会这样跟我说话。是有用的,默念完这些话,那种难受想哭的感觉,好了很多,心情也平复了很多。我之前也在朋友圈说过, 抱怨、对抗,没有用,甚至会让伤害越来越深。不一定要去原谅对方,首先要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以这种状态去面对其他事情,才不会很受这些事的影响。
心情平复了,我照样工作照样去参加各种活动。然而,身体出现了一些不适感,胸口总感觉有股气出不来,我以为是吃东西不消化,也就没在意。于是去参加《高效休息法》的沙龙,其中有一个方法叫 慈悲心正念 ,具体步骤是这样的:1.正念呼吸十分钟;2.想象最近跟自己有矛盾的人,感受这个人出现的情绪和感受含行;3.看着对方,在心里默念三句话:希望你避开各种危险,平平安安;希望你幸福安心自在;希望你身体健康。
学以致用,我马上就用起来,等到我默念完这三句话之后,突然发现,胸口的那股气没有了,就是这么神奇,当下就没有了。
现在对照一下这三句话,和《次第花开》中所讲的慈心和悲心,是完全一样的。 再体悟一下慈悲心,我的理解就是,抛开所谓的恩与怨,纯粹的希望对方远离痛苦、幸福安康。 无所谓原谅不原谅,或者说跳过原谅,就是希望对方能过的好。尤其是在亲人之间,讲原谅就有所谓的对错,其实这个世间那能真正的分出对与错,只是大家立场不同、看法不同而已。既然没有,那就用慈悲心来对待万事万物。
同时我也体悟到之前有个老师说, 慈悲心,要从对自己对家人开始,然后对朋友,再对身边的陌生的人,再对那些曾经怨恨过的人。 慢慢的,我们的慈悲心也就一点点的有了。以前也觉得慈悲心太高境界,太难了,但是再想一想,难道我不希望自己远离痛苦、幸福安康吗?难道我不希望我的家人远离痛苦、幸福安康吗?我肯定是希望的,希望我的一家人一辈子能都远离痛苦、幸福帆老败安康。 这其实就开始了慈悲心。其实这谁都可以态颤做到,而且自己也是受益的,你有了慈悲心,就不会被情绪困扰;没有这些负面情绪困扰你,身体就舒服了;身体舒服了,也就更健康了,幸福安康就这样来了。多好!
最后想说的是,多读书,真的有用(*^▽^*)。
佛教中什么是慈悲心?
慈悲心解: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佛菩萨都是以这种慈悲心为本体,所以得无上清净智慧。
无缘大慈:可以理解为大爱,大爱的特征是:无私,平等,真诚。
同体大悲:可以参照金刚经。众生本是佛,本无众生,只因颠倒的猜想,所以经历种种苦难。晌首枝因为本质是,无我,无人。可是现实中却分了你我,佛看清楚了这件事情,自然尔然产生了同体大悲心。
圆觉经中讲,因起清净,意思就是这个宇宙,这个世界的本源、本质是清净(类似于老子的无为道),这个清净的本体分化成了慈悲,智慧,等种种美好的德性。
现代人想要真正理解慈悲的含义,必须结合科学的理论来完成。
我们知道,潜意识对于人的作用,比如现在流行的成功学,就是用芹斗不断的积极的想法去灌输潜意识,使人获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以改变人的行为模式。
所以潜意识是人的根本,而佛菩萨们的潜意识里都是清净慈悲的内涵,所以他们宴敏的行为和凡夫俗子不一样。
一般平常人,只用大脑来思维慈悲心,然后断然说,不可能。
其实那正是修改人的潜意识,完善人格的一个科学模式。
2020-12-16常怀一颗慈悲之心,才能度己度人!
我们在人间要常怀着一颗慈悲之心,才能度己度人。佛经上讲,一切佛法离开慈悲,则为魔法。如果没有慈悲心,这个人学佛就学不好。佛经上说:什么叫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其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他的痛苦,称为悲,两者合称为慈悲。
我们学佛人拥有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拥有一颗纯慎蠢净、温柔、善良的慈悲心。世界上只物颤要有了这个慈悲心,万物皆庆,人心向善。
学佛人为人处世就是要尊重别人,因为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你宽容别人,别人就会原谅你。要记住,宽容是修养,理解别人是一种美德。我们要想在人间学佛,基础就是由慈悲心培养出来的修养,因为修养就是我们的一种美德。
学佛就是学做人,就是要增加人格的魅力,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用菩萨的思维在人间做事,你就拥有了菩萨的灵魂和人格,别人都会把你当成菩萨;如果你在人间每天算计别人、嫉妒别人,别人会把你当成一个动物看待;当你每天在背后阴人、搞别人的时候,别人就会把你当成鬼一样地看待。学佛就是要提升自己的人格,我们平平安安做事,快快乐乐做人,我们拥有一颗慈悲心,每天善待众生,你就是人间的菩萨。
常行布施心,常怀众人难,用慈悲心施舍众生,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创造未来。
大家要记住,想宽蚂陪学佛成功的人不要怕自己做错,要承认错误,学会忏悔,从忏悔当中要学会增上缘。别人骂你,别人对你不好,你要更加坚定信心,因为是别人给了自己机会,让自己更好地修心,这样才能增长智慧,善观因缘。要懂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因缘都能成善,你慢慢地就会去除心中的恶缘,才能一切随缘。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799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