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慈心与悲心的区别(慈心与悲心的区别是什么)

学佛百科2023-04-29151

悲心和慈心之间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说大悲心在成佛途中相当重要

比如十方世界善多恶少,唯有此世界娑婆世界恶多善少,十方菩萨都不愿意摄受这样的世界成佛,因为五烛恶含歼事,刚强众生难度化,只有少数的大慈大悲的菩萨们愿意在此御老喊世界八镇野相成佛。

正因为此世界这么多障碍,所以才能练成菩萨们的大悲,释迦摩尼佛能选在这样的世界成佛, 十方无量无边诸佛都齐声赞叹此佛的大悲大愿。

阿弥陀佛

慈悲心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慈此搏悲心呢?这个很难,容人之心、能容纳别人。容纳什么样的人?是容纳有智慧的、慈悲的、有功德的人?

把涅槃(苦灭)之快乐分享于众生,称为“慈”;同感众生其苦,并助众生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心来自圆满的觉性。当一个人灭苦以后,也就是觉性圆满以后,他的慈悲心才会油然升起。佛陀也是在觉悟之后,才生起大慈大悲,教导众生佛法。

《光荣经》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从世间人的角度说,慈悲是一种爱,从佛教来说慈悲是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之心与行动。慈心,就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获得安乐和安乐的因,悲心就是愿所有众生都能远离痛苦和造成痛苦的因。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渐生起真正的“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

佛陀在说完“所有一切众生”后,紧接着就说: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那么无限的众生,不管含如是谁,只要是存在着的生命,我都要度脱他们,让他们得到彻底的解脱。“我”的愿望里,没有一点点自己的意愿,全是为着他人的利益。

慈和悲有不同的含义,“悲”就是对受苦者可怜、同情、关怀及帮助脱离痛苦的愿望。“慈”就是希望那些受苦者及众生具备安乐和安乐因的思想。,慈悲不是单纯的一种爱,而是一种愿望和付出。慈悲并不是一种同情,而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是一种博爱与仁慈谈扒启。

慈悲心是菩萨以菩萨的根本之心,永远安恒在一个心念上,这叫慈悲心。听进来好像有点不理解啊,再说一遍,菩萨的根本心永远安恒在一个心念上。我们说菩萨心肠,慈悲慈悲,是永远平衡不变的。凡夫心是多变的,菩萨心是不变的。

慈悲何谓慈何谓悲

给予别人快乐,叫做慈, 拔除别人的痛苦,叫做悲。佛菩萨都这么做,所以统称慈悲,常听说大慈大悲观物吵世音菩萨,我佛慈悲等等。

切野蚂基记,这个悲不是悲观,也不是悲伤颂谨。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14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