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视师如佛要培养什么心行(视师如佛如何理解)

学佛百科2023-04-3091

为什么要视师如佛?对此的重要意义?

师就是师

一日为师,终身伍核并为父

对待师,必须要做到应有的恭敬

若这位老师,不能解答你的困腔迹惑的时候氏歼,你可以继续寻找其他老师解答,,但不能对上一位老师,“弃之如敝屐”

至于“视师如佛”

若这位师父,真的明心见性,能够解答你修行路上一切疑惑,自然要像恭敬佛一样恭敬他

但要认清,到底能不能让你也“明心见性”,不能因为这句话、这个“规矩”而”受一非余“

你如何理解,视师如佛?你是否能够,视师如佛?怎么回答?

这是对真正的修行者来说的。悟后起修,竖裂自己已经知道自己的境界。因为自己已经觉悟,所以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可以完全信任依止导师修行,这就是所谓的视师如佛。但是对于普通学佛弟子来说,还不明白桐纤冲真正的修行是什么,也没有辨别正邪的能力,不可以盲目跟风追随。要按照四依四不依来指导规范自己,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局歼义经。

我们本来就是佛为什么还要视师如佛?

近今一些学密者及传授密法者颇喜在忽略种种基础下,动辄强调“视师如佛”的规条及违反此誓约的过患,至令正邪不分,是非莫辨;盲信加持之风日长,正智法炬之光渐晦。此举除招世间所诟病外,更让无德欺诈之辈有机可乘,实令卫道贤者所忧。

(一)视师如佛于显教经律而言,实为通过对四谛等的认知后,从而引发出对传授灭苦之道者(师)的一种纯净、谦逊的受学心态,若心态偏执骄慢、桀骜难驯,便如容器之不洁,难获法雨甘露之益。

于密教而言,此乃是依果位净见所施设的调心方便之一。彼孝仿有助行者对治自心的贪嗔二边庸常执见。由此而安立的真言密法修持,乃重于认知一切有情本心皆是平等一如,本来清静且具足成佛的一切功德生源的自性空明心。三界有情既有如是之德,何况早我发心,先我入道的师长?法王说:“修学密乘(尤其是无上瑜伽密)中有一个主要的本尊瑜伽法,就是将整个世间看旦埋成佛的坛城,把一切众生都看成佛。此时在这种每一个人都是佛的情况下,上师反而不是佛,这岂不是既荒谬又可笑吗?”

故“视师如佛”不论在显在密均有别于宗教神权规条,而是调心修持的方便。

(二)佛如是说:要接受我的教法,不能依靠盲目的信仰,而是必须透过理智的抉择,就象买金子的人须先把金子鉴定一样。(比丘与智者,当善观我语,如链截磨金,信受非唯敬)

(三)一个能如法为弟子传授无上瑜伽密法第四灌顶的上师,他必须现证幻身与究竟净光。而净光与幻身的关系,就如人御马匹一样。故同时上师亦必须亲证大双运位,并以此传授给他的弟子。所以,金刚上师必须是佛。(法王如是说)

(四)上师如果利用密宗上师三昧耶戒来愚弄虔诚而无知的弟子,却于弟子处获得他所要的好处(不管他要的是名闻利养或是淫欲),这种行为就像是把地狱中的滚热铜汁硬灌进弟子的肚子里一样。带着佛法之假面具,利用众生,这种恶行损害了正法和善行的根源。(密勒日巴尊者如是说:“修道之人的行为若不如法,那么他的行为皆是在破坏佛法”)(法王如是说)

根敦珠巴曾说:“一个够条件的上师,应该以慈悲心观视一切众生,尊敬任何一个教法的传承上师,他绝不攻击任何人,知识毁损自己内心的敌人——无明。”密勒日巴尊者曾说:“修道之人的行为若不如法,那么他的行为皆是在破坏佛法”。所以凡是利用教法来分宗立派,或利用教法来欺骗众生,这种行为就是在破坏佛法。

(五)我们与其花费很大的力气供设佛堂,或长途跋涉地去朝圣,倒不如忆念佛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之教诫来得好。修道之人如果因为修行而增长了自己的恶业和愚痴,更令自心烦恼,那显然这是修错方向了。据说八百年前的印度佛法之所以衰落,是由于具器不够的人修了金刚乘的密法,以及僧伽的腐化,而造成宗派林立。所以任何人在弘扬西藏佛法的时候,都应牢牢记住,随意使用“把上师的一切行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教法是十分危险的,尤其是对于初学的人。(法王如是说)

(六)作为弟子,即使上师没有获得如上述的成就,而向你灌顶的话,这样的灌顶主要是替你在心识中种下殊胜种子,其力量的大小则取决于你在灌顶时的心态。当时如果你能事师如佛的话,那你就获得最有力的种子。事实上,这也正是上师在第四灌顶中该教你做的。

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依止上师一定要依理智和佛之正见来作主要的引导。如果弟子不具备这样的善巧方便,是绝对无法在佛法上获得证悟的。

做弟子的人应负的责任,就是必须运用智慧,善巧的表达自己的信心和恭敬,因为信心固然可以产生功德,但若不在智慧的指引下,会造成很多的麻烦和失望,乃至断送自己的慧命。

在修行之初,最重要的就是找寻一位具量的上师,对他生起稳定而殷重的信心作依止;但应注意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阐释具德上师所应具备的条件及品质。大师于论中无谬而中肯地列出这种正确师徒关系的条件。有些传承较着重清净信心的重要性,并建议我们应视上师所作的一切为正确无误。这对于如帝洛巴及那诺巴两位祖师那样完模慎蚂全具德的上师及完全具根的弟子而言,是正确无误的;但我们大部份人应以比较温和的态度去面对这师徒关系。

作为弟子应全面观察上师乃至于只须以世俗的看法,把上师看作佛陀的代表,而不须认为他是真正的佛陀。至于“把上师的一切行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教法,则留到修学无上瑜伽密法时才全面运用它,那时这个教法就有新的意义了。因为修学密乘(尤其是无上瑜伽密)中有一个主要的本尊瑜伽法,就是将整个世间看成佛的坛城,把一切众生都看成佛。此时在这种每一个人都是佛的情况下,上师反而不是佛,这岂不是既荒谬又可笑吗?

如果你对上师说的话感到怀疑,那就必须先很善巧的把这个疑问弄清楚,然而这种做法在无上瑜伽密中是非常敏感的。因为修学无上瑜伽密的先决条件,就是弟子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上师。但是即使是无上密续中所说的无条件服从,也只是在特别的意义下进行。

假若上师指着东边告诉你要向西边走,这是当弟子的人必须毫无选择的加以抗议。但是态度仍必须非常的恭敬和婉转。否则就不是回谢上师大恩之正当方式了。

法海渊深非我境,文义误失当悔除。

福施无边诸有情,速证无上微妙智。

如何理解"视师如佛"方可摄受弟子

“视师如佛”亲近老师应该的态度!当然这个老师,你要有能力观察他,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如果他有道德、有学问,你拜他为师,就要把老师当成“佛”想!这也是经上佛告诉我们的!如《大宝积经》: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信顺心。 当于是人而生佛想 。作教师想。亦于是人听受其法。何以故。是人所说。当知皆是一切如来之所宣说卜槐。一切诸佛诚实之语。

如果你对老师有信顺心,就要把老师看成佛,看成教师。并且听老师的话,依教奉行。为什么呢?老师讲的与诸佛讲的无二无别!这段经很重要!我们能不能成就就在这里!

并不是老师这样要求我们,而是我们这样恭敬老师,才能接受老师的法,得真实的利益。否则,你对老师有怀疑,认为老师这句话讲错了,哪句话讲错了,时间都打了闲岔,还能依教奉行吗?印光大师说“对老师一份恭敬得一份利益,十份恭敬得十份利益”。我们把老型肢友师当成佛,就是对老师十份的恭敬,我们才能得十份的利益。

当然老饥粗师讲的不可能跟佛讲的完全相应!因为菩萨智慧未圆,这也是事实。但是老师讲的不相应的,不会害我们!可能让我们的菩提道上,步伐缓慢一些,决定是能帮助我们成就的!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18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