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依止是什么意思依什么止什么(依止和依赖的区别)

学佛百科2023-04-30398

皈依和依止的区别

皈依,是方向性的,皈依上师三宝,让自己有了依靠,有了大肆学习的方向。依止,誉拍是依止滚虚轿某位法师进行具体的修行,修学具体的方法。

依止是什么意思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着。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

依止.是什么意思呀?

依止四想:如《华严经》云:“善男子,汝应将自己作病人想,法作妙药想,善知识作名医想,精进修持作医病想。”自己从无始以来在此轮回的大苦海中,犹如被因三毒、果三苦所逼的病人一般。例如病情非常严重的病人要想解脱病苦得到安乐必须依止一位名医,并且遵照医嘱去做,如法服用所给的药。同样只有依止一位如名医一样具足法相的上师,依照上师的言教行持,饮服正法妙药,才能消除业惑的疾病。(否则)虽然依止了上师,但是如果没有依教奉行(上师也无法利益弟子),犹如病人不遵医嘱,医生无法利益病人一样。如果自己虽已服用正法妙药而未修持,就象一位病人的枕边虽有无数妙药和药方,而未服药对病也无益一样。当今时代有许多人认为:只要祈求上师以大悲观照我,就大有希望,好象自己虽然积累了许多不善业而不需要感受果报仅以上师的悲心力就会象抛石块一样,将自己投到清净刹土。(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实际上所谓上师的悲心,是指以慈悲心摄受弟子,开示甚深教言及取舍之教理,依照如来言教开示解脱胜道,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更殊胜的大悲心。依靠这种大悲心是否趋入解脱道则依赖于自己。尤其我们如今已获得暇满人身,并已知晓取舍的关要,自己有自在的颤察此时是计划永远行善或永远作恶的关键。所以依照上师的一切教言如理修持而彻底分清轮回和涅盘的界限非常重要。此外,现在许多经忏师到亡人的枕边念诵“上去下去之关键,犹如马口被辔头所转”。那时,除了少数前世修道的大德外,都是背后为赤风所吹送,前面有恐怖的黑暗相迎而进入中阴的狭道中,不可思议的阎罗狱卒喊着“杀杀、打打”前来追逐。一切逃脱处、隐藏处、救护者、指望处都没有,正是无可奈何的时候,怎么会是上去下去的关键呢?孙模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灵牌之上灌顶时则洞缓已迟,灵魂漂泊中有如愚狗,忆念善趣彼者有困难。”所以就象马口被辔头所转一般的上去下去之关键即是现在活着的时候。依靠此人身行向上的善业之力胜过其余的五道,即此世可作为永舍天灵盖7的关键;积累向下的恶业也是比余道的众生能力大,决定成为不能从恶趣深渊中获得解脱之因。因此,如今已值遇了如名医般殊胜的上师,获得了如起死回生之甘露妙药般的正法,此时应当依靠(上述所说的)四种真实想,修持自己所听闻的正法,趋入解脱道。应当断除四种真实想的违品--四种颠倒想。如《功德藏》云:“人性恶劣诳如绳,依止上师如捕獐,已得正法麝香物,实喜狩猎舍誓言。”即:(以不如法的行为依止上师的人)观上师为獐子想,正法为麝香想,自己为猎人想,精进修持为箭、陷井等杀獐子的方便想。求法不修持、不念上师恩德的这些人,依靠佛法积累恶业并终将成为恶趣的基石。

依止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即依存而薯纤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为所依而止住或执著。又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衡手核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咐掘,谓依止(梵 āśraya)作意为十八种作意之一,同经卷八以依止(梵 niśraya)为八无上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24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