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思维瑕满人身难得(思维暇满难得感想)

学佛百科2023-04-3081

思惟人身难得 心得分享

这节课讲暇满人身的难得,开篇就讲,在六道生命形式中,得到人身的比例是怎样的。

我平时习惯上不会把自己和其它的动物平等对待,更不会去计算所占的比例,都是把人和其它动物分开算的。

这说明我众生平等的观念不强,更说明我不是深信六道轮回,不深信自己会变成其它的动物,不深信自己会进入其它的道。

在修学的当下,我还能接受六道轮回,离开了那个环境,观念容易出轨。

我相信自己的前世是祥段一个精进的修行者,不然我进书院不会这么的顺利。我这辈子成佛的机会很小,但也不能轻易放弃,不然一是辜负了我的前世,二是对不起我的来世。

生命就像一场接力赛,现在轮到我在跑,要认准方向,我不能跑进猪圈里去了。

其实我曾经无数次进入猪圈,当我愚痴时,当下即是公猪。

当我生起贪心时,当下即是饿鬼,只是披了一张人皮而已,世界上真的有妖怪,其中一个妖怪就是我。

我的心念起伏不定,每天都在六道之中轮回好几圈,只是这张人皮一直在人道而已,也就是说我每天的暇满人身其实不足24小时。

即便如此短暂,也不知,过完今天还有没有明天。

对于目前拥有的良好条件,我没有珍惜,甚至有时还有优越感:自己还在修学,一些师兄都没学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啊。

我还是比较喜欢现世的快乐,虽然知道有更究竟的快乐,但还是控制不住那颗凡心。

在共修的时候,心会比较安住于正念,所以参加共修就谨没誉是来获得短暂察逗的解脱。

对于我来说,今天能学,就好好学,不要为明天而忧虑,不要有负担。

我相信佛菩萨会加持我的,他时刻都在我身边!

感恩师兄们的聆听!

思惟人身难得

本课学的是思惟人身难得,《戒经》云,人死之后堕恶趣者多如大地土,生乐趣者少如爪上尘。

佛经说,得到人身的机会就像盲龟钻木孔那么难得。

为什么说人身难得,《地藏经》云:阎浮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现实中无论是自己还是众生,造作恶业要远远多于善业,所以大部分人死后去三恶道,如果投生恶趣,就没有办法修学,想要得到暇满人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持戒、布施、清净发心。得到暇满人身,我们还要受持心要,修学四法。

认识到必须修学颤谨佛法的原因,一切众生生存的目的,无非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

认识到能够修行的条件。我们已经得到暇满人身。有善知识引导。

今生就要修行,如果今生不修,未来很难得到这样的有暇圆满之身。

灭除以后再修的心态

暇满人身之所以难得,是因为它的意义重大。

因门难得,现在的人善业少,而恶业重,拥有善心和具足善行的人太少了,羡脊如果对一个发菩提心的菩萨生起嗔心,每生起一刹那的嗔心,将堕落无间地狱长达一劫。我们身上已有多生积累的业力,如果不通过忏悔来对治。当业力成熟时就会堕入恶道。

果门难得,人死之后茄派基,堕落三恶道的众生像大地土那样无量无边,而投生善道的众生像指甲中的尘土,少之又少。人道中接触佛法,生起信心的少之又少。一旦堕落恶趣,就会失去善的机会,只能长时间造作种种恶业,乃至多生累劫中连善趣的名称都听不到。

暇满难得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藏传佛教的暇满人身 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暇满? 暇满人身

暇满人身中的“暇”指闲暇,即是远离了八种无暇之处,包括非人中的四种、人中的四种。首先是转生为非人的四种:1)地狱:恒时有寒热的痛苦,根本没有修行的空闲;2)饿鬼:整天有饥渴的痛苦,不可能有修行的机会;3)旁生:有愚痴和被役使的痛苦,也没有修行的机会;4)长寿天:在四禅广果天的附近,转生于此的天人,很多大劫中一直处于禅定,没有任何意念,故也不会有机会修法。如果转生为非人中的这四处,根本没有修法的空闲。

其次是转为人中的四种:1)边地: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佛法一点都不兴盛,在那里,人们把佛教当作神学,当作一种很奇怪的东西,甚至有些地方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还有些人,虽然生于佛法兴盛的中土,但由于家庭的关系,对佛教一无所知,这些人都没有修法的机会;2)佛不出世:虽然没有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但佛没有出世,就像暗劫一样,所以也没有修法的机会;3)持邪见者:即使转生到佛出世的地方,但相续中生起了邪见,对佛教的所作所为不相信,这样也没有机会修法;4)喑哑:虽然没有生起邪见,但自己特别愚痴,怎么听经闻法也没有思维能力,这种人也没有机会修法。

远离了以上八种无暇,就具足了暇满中的“暇”。暇也可理解为空闲、闲暇

“满”是具足十种圆满――五种自圆满、五种他圆满。首先是五种自圆满:转生人中、生在佛法殊胜的中土、诸根具足、对佛法有信心、业际无颠倒,总共有五种。

1)转生人中:修菩提心的所依最好是人身,如果连人身都得不到,修法的机会确实是没有的,世间上的动物哪怕再高级、再聪明,让它念一句观音心咒,也是念不来的;2)转生到佛教兴盛的中土:一定要转生到具足三藏十二部、四众弟子的佛教中土,否则,生于偏僻的边地,就连佛教最基本的取舍也不可能了知;3)诸根具足:诸根就是指眼根、鼻根、耳根等等,如果耳根不具足,则没有方法听闻佛法,眼根不具足,看不到电视屏幕和法本上的文字,鼻根不具足……4)业迟御渗际无颠倒:很多解释为没有造五无间罪,如果造了五无间罪,死后马上会堕入无间地狱,不可能有解脱的机会。还有一种解释是,以前是真正的修行人,后来生邪见还俗了,或者不好好学佛了,这叫做业际颠倒,与此相反则为业际无倒。5)对佛法有信心:佛法不可思议、甚深难测,如果你对佛教没有信心,是不可能品尝到其中妙味的。这五种自圆满,是依靠自身因缘而具足的。

五种他圆满是什么呢?1)佛陀出世:佛陀没有出世的话,众生虽然来到世间,也没办法了知佛法的道理;2)佛已说法:佛出世了还不行,如果没有讲法,众生也得不到真实的受益。3)佛法住世:如果佛法的住世期已过,比如释迦牟尼佛五千年的教期湮没,或者根本不存在善知识讲经说法的现象,法本、录像什么都没有了,那么,尽管佛陀曾经说过法,对众生也没有利益;4)自入圣教:虽然佛已出世并宣说佛法,佛法的住世期也没有过,但自己没有进入佛门的话,纵然佛法广大如大海,也是品尝不到一滴的;5)师已摄受(也有种说法是具足施主等顺缘):入了佛门之后,一定要有善知识的悲愍摄受,否则就没有办法进行取舍。这五种他圆满,是依靠他方的条件来具足的。

远离八种无暇、具足十种圆满,总共要具足十八种条件,才能叫做“暇满”人身

问题二:学习暇满难得这一品 对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前行广释》第二十七课第二品“暇满难得”道理阐述:

这样的暇满人身,并不是平白无故或偶尔侥幸获得的,而是多生累劫中积集福慧二资的果报。正如《前行备忘录》所说:“要得到闲暇,需要守护清净戒律;要得到圆满,必须大量累积布施等福善。为了获得暇满人身,还要以清净的发愿来衔接……”

佛经中讲过四种难得――人身难得、拆侍佛法难遇、正法难生信、菩提心难发,而我们如今四者已一一具足,这完全是往昔积累过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即生中才有如此殊胜的因缘。有些人赚到很多钱,就觉得福报真大,其实钱即使赚得再多,也只能得一些暂时利益,不像获得人身一样,能够解决生生世世的大事。

所以,大家对此应当再三思维,这就是修行人身难得。所谓修行,不一定非要闭着眼修出什么,也不一定要看到明点,若对此道理码脊反反复复观察,最后不是假装的、也不是改造的,而是自然生起“修学佛法的人身来之不易”的定解,并对自己得到人身感到庆幸,这说明你对人身难得有所感悟。这种修行其实没什么不会的,有些道友说:“我早上起来观半天,不知道业力深重还是什么,一直观不出来,非常痛苦,只好又睡下去。”其实你再怎么笨、分别念再怎么涌现,对此道理也可以反反复复读、反反复复思维,这没什么不懂的。

大智者称幢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我们能获得远离八无暇、具足十圆满的人身,并不是因为自己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有地位、有钱财、有名声,(不像世间有些领导一样,官位是用钱买的、凭关系得的,)而唯一是因为往昔多劫中积累过福报、做过善事。你们不要认为自己出家纯属巧合,是偶尔对家庭产生了出离心,实际上它有非常奇妙的因果。很多人喜欢说“命中注定”、“命运不可改”,其实若以《俱舍论》和因明的观点来解释,你不得不承认前因后果,如果懂得了深奥的因果,就会明白一啄一饮莫非前定,现在的一切皆有因有果。明白这个道理后,只要是有智慧的人,对未来漫长的生死问题必然会考虑,如此一来,就不得不关心人身的价值,不可能将其随意空耗。

然而,对无有正法光明的人来说,虽然得到了人身,可是杀盗淫妄无恶不作,这比恶趣众生还下劣。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一个旁生,由于生性愚笨,所造的恶业毕竟有限,而人类在某些领域很聪明,能制造核武器、原子弹等各种武器,瞬间即可毁灭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有些人虽没有能力这么大面积地造业,可是他从小养成非常不好的习惯,天天杀鸡宰鱼,吞食无数生命,以滋养自己的血肉之躯。相比之下,旁生尽管身处恶趣,却不会如此无所不为、罪业滔天,就拿山上的牦牛、山羊来说,它们一辈子都吃草喝水,生活非常清净。

有些人真的特别可怕,造恶业无所不专、无所不精,造善业却一点能力都没有,对三宝根本不相信,连磕一个头、供一盏灯、烧一支香,一生中也从来没做过。我们周围就有这样的人,他们随处可见、比比皆是,用不着我们在屋里使劲观想,通过其所作所为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人身毫无价值。诚如米拉日巴尊者对猎人怙主金刚所说:“本来佛讲暇满人身珍贵难得,但看见像你这样的人,便会觉得人身并没有什么珍贵难得的。”

大家可能也看过米拉日巴的传记,当时尊者住在 *** 与尼泊尔交界处的尼香古打山上,有一天,突然听见猎狗的狂吠声,随即又有“砰”一声枪响。不到片刻,只见一只黑鹿,通身汗如雨下,显出极度惊骇的样子,战栗栗地跑到尊者面前。尊者见状,不觉生起难忍的大悲心,对它唱了一首道歌,平息了它身心的恐惧和苦痛。黑鹿快乐地走近尊者,在尊者的左边卧下。

过了一会儿,追擒这黑鹿的一只红色母狗,气势汹汹、大声狂吠地飞奔而来。尊者对母狗也生起极大的悲心,对它唱了一首道歌,平息了它的嗔恨心。母狗向尊者摇着尾巴,作出各种亲善的样子,......

问题三:学佛修行中,思维人身暇满难得义大有什么意义?暇满难得义大什么意思?如何去思维? 甲初 有暇资圆之信乐

那么,第一科“有暇资圆之信乐”分两科,八有暇,十圆满。“有暇资圆”,有暇就是八有暇,资圆就是十圆满。这个心要生起来,信乐心要生起来。

乙一 得八有暇

第一科是八有暇。八个有暇就是反过来,离开这个八个有暇,就是八个无暇。八个无暇也叫做八难,我们显教里边三涂八难这个八难就是这个东西。八难是没有办法修行的,所以叫难。那么,我们再反过来那就有暇。哪里八个有暇呢?

丙一 非三恶道

丙二 非盲聋喑哑

丙三 非世智邪辩

丙四 非正法灭尽时

丙五 非北洲

丙六 非无想天等

初开为三即成八

前面三恶道分三个,后边二三四五六,一共八个。这八个,就是没有办法修行的,叫无暇,也叫八难。反过来,离开八难的,叫有暇。那么,我们要修行的话,一定要先把八有暇的条件拿到,才能说修行。所以说,这是最先决的条件,要不落于八难之中。

颂 地狱鬼畜生 盲聋喑哑等 世智邪辩才 正法灭尽时

北洲无想天 是名为八难 难闻佛法故 无此称有暇

乙二 得十圆满

丙一 依内五种

丁一 众同分圆满――生在人中,得丈夫身等。

丁二 处所圆满――生在人中,得四众处等。

丁三 依正圆满――生处中国,不缺根支,性不顽嚣,解善恶语,堪能受法。

有了这个条件之后,还要“依正圆满”。你做了个男子身,也生在中国。这个中国就是说有佛法的地方。有佛法的地方都叫中国。

丁四 无业障圆满――于现生中,不自教他,曾作五无间罪。

丁五 无信解障圆满――于现生中,必不成就五无间罪,不于恶处而作信解。

颂 众同处所依正圆 现生不作五无间 无诸邪见信业果 如是五种内圆满

丙二 依外五种

内边五个圆满了,外边的环境不好,也修不起。那么,外边的环境也要五种圆满,这对修行才有办法。

丁一 大师圆满――遇大师出世。

丁二 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值大师教法。

丁三 胜义正法流转圆满――值大师弟子等,依法证得诸果向等增上功德。

丁四 正行不灭圆满――世俗正法犹在未灭,胜义正法未隐未断。

丁五 随顺资缘圆满――即衣食、卧具、汤药等缘。

颂 大师世俗胜义法 教犹住世证未隐 四种资缘悉具足 如是名为外圆满

注明:

暇满,义大,难得,在广论中处于亲近善知识之后面一节如下:

乙二 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

“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前面是如何依止,这个下面第二科接下去,依止之后,如何修心的次第怎么说。分两科,“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对暇满的身体要把它抓住。“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怎样子摄取心要,把它当作一个重点来摄取,这个道理。

暇满

丙一 于有暇身劝取心要

初中分三:一正明暇满,二思其义大,三思惟难得。

丁一 正明暇满

初中分二:一闲暇,二圆满。

第一科明暇满的时候又分两个:什么叫“暇”,什么叫“满”。

如《摄功德宝》云:“由戒断诸畜趣体,及八无暇常得暇。”谓离八无暇即是其暇。八无暇者,如《亲友书》云:“一执邪倒见二生傍生,三饿鬼四地狱五无佛教,及六生边地天宄担七性为I哑八长寿天。于随一中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患,离此诸过得闲暇,故当策励断生死。”

此复若无四众 *** ,是谓一边地。愚哑缺耳,断支节等名二根不具。妄执无有前世后世、业果、三宝,是三邪见者。无佛出世名四无佛教。

戊二 圆满

第二圆满。分二:五自圆满者,如云:“人、生中、根具,业未倒、信处。”言......

问题四:暇满难得七为什么说人规是佛法的基础,怎样理解? 《前行广释》第二十七课第二品“暇满难得”道理阐述:

这样的暇满人身,并不是平白无故或偶尔侥幸获得的,而是多生累劫中积集福慧二资的果报。正如《前行备忘录》所说:“要得到闲暇,需要守护清净戒律;要得到圆满,必须大量累积布施等福善。为了获得暇满人身,还要以清净的发愿来衔接……”

佛经中讲过四种难得――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正法难生信、菩提心难发,而我们如今四者已一一具足,这完全是往昔积累过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即生中才有如此殊胜的因缘。有些人赚到很多钱,就觉得福报真大,其实钱即使赚得再多,也只能得一些暂时利益,不像获得人身一样,能够解决生生世世的大事。

所以,大家对此应当再三思维,这就是修行人身难得。所谓修行,不一定非要闭着眼修出什么,也不一定要看到明点,若对此道理反反复复观察,最后不是假装的、也不是改造的,而是自然生起“修学佛法的人身来之不易”的定解,并对自己得到人身感到庆幸,这说明你对人身难得有所感悟。这种修行其实没什么不会的,有些道友说:“我早上起来观半天,不知道业力深重还是什么,一直观不出来,非常痛苦,只好又睡下去。”其实你再怎么笨、分别念再怎么涌现,对此道理也可以反反复复读、反反复复思维,这没什么不懂的。

大智者称幢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我们能获得远离八无暇、具足十圆满的人身,并不是因为自己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有地位、有钱财、有名声,(不像世间有些领导一样,官位是用钱买的、凭关系得的,)而唯一是因为往昔多劫中积累过福报、做过善事。你们不要认为自己出家纯属巧合,是偶尔对家庭产生了出离心,实际上它有非常奇妙的因果。很多人喜欢说“命中注定”、“命运不可改”,其实若以《俱舍论》和因明的观点来解释,你不得不承认前因后果,如果懂得了深奥的因果,就会明白一啄一饮莫非前定,现在的一切皆有因有果。明白这个道理后,只要是有智慧的人,对未来漫长的生死问题必然会考虑,如此一来,就不得不关心人身的价值,不可能将其随意空耗。

然而,对无有正法光明的人来说,虽然得到了人身,可是杀盗淫妄无恶不作,这比恶趣众生还下劣。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一个旁生,由于生性愚笨,所造的恶业毕竟有限,而人类在某些领域很聪明,能制造核武器、原子弹等各种武器,瞬间即可毁灭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有些人虽没有能力这么大面积地造业,可是他从小养成非常不好的习惯,天天杀鸡宰鱼,吞食无数生命,以滋养自己的血肉之躯。相比之下,旁生尽管身处恶趣,却不会如此无所不为、罪业滔天,就拿山上的牦牛、山羊来说,它们一辈子都吃草喝水,生活非常清净。

有些人真的特别可怕,造恶业无所不专、无所不精,造善业却一点能力都没有,对三宝根本不相信,连磕一个头、供一盏灯、烧一支香,一生中也从来没做过。我们周围就有这样的人,他们随处可见、比比皆是,用不着我们在屋里使劲观想,通过其所作所为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人身毫无价值。诚如米拉日巴尊者对猎人怙主金刚所说:“本来佛讲暇满人身珍贵难得,但看见像你这样的人,便会觉得人身并没有什么珍贵难得的。”

大家可能也看过米拉日巴的传记,当时尊者住在 *** 与尼泊尔交界处的尼香古打山上,有一天,突然听见猎狗的狂吠声,随即又有“砰”一声枪响。不到片刻,只见一只黑鹿,通身汗如雨下,显出极度惊骇的样子,战栗栗地跑到尊者面前。尊者见状,不觉生起难忍的大悲心,对它唱了一首道歌,平息了它身心的恐惧和苦痛。黑鹿快乐地走近尊者,在尊者的左边卧下。

过了一会儿,追擒这黑鹿的一只红色母狗,气势汹汹、大声狂吠地飞奔而来。尊者对母狗也生起极大的悲心,对它唱了一首道歌,平息了它的嗔恨心。母狗向尊者摇着尾巴,......

问题五:生起暇满难得的界限是怎样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最起码应该怎么做 1)地狱:恒时有寒热的痛苦,根本没有修行的空闲;2)饿鬼:整天有饥[1]渴的痛苦,不可能有修行的机会;3)旁生:有愚痴和被役使的痛苦,也没有修行的机会;4)长寿天:在四禅广果天的附近,转生于此的天人,很多大劫中一直处于禅定,没有任何意念,故也不会有机会修法。如果转生为非人中的这四处,根本没有修法的空闲。其次是转生为人中的四种::1)边地: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佛法一点都不兴盛,在那里,人们把佛教当作神学,当作一种很奇怪的东西,甚至有些地方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还有些人,虽然生于佛法兴盛的中土,但由于家庭的关系,对佛教一无所知,这些人都没有修法的机会;2)佛不出世:虽然没有转生到偏僻的地方,但佛没有出世,就像暗劫一样,所以也没有修法的机会;3)持邪见者:即使转生到佛出世的地方,但相续中生起了邪见,对佛教的所作所为不相信,这样也没有机会修法;4)喑哑:虽然没有生起邪见,但自己特别愚痴,怎么听经闻法也没有思维能力,这种人也没有机会修法。远离了以上八种无暇,就具足了暇满中的“暇”。暇也可理解为空闲、闲暇。“满”是具足十种圆满――五种自圆满、五种他圆满。首先是五种自圆满:转生人中、生在佛法殊胜的中土、诸根具足、对佛法有信心、业际无颠倒

问题六:次第引导自心暇满难得观念有哪四种 了解思维暇满人身难得的比喻,

策发思维暇满人身难得之因。……

想要了解更多,

建议你到相关网站去看看。

问题七:具体分析暇满人身极为难得 《前行广释》第二十七课第二品“暇满难得”道理阐述: 这样的暇满人身,并不是平白无故或偶尔侥幸获得的,而是多生累劫中积集福慧二资的果报。正如《前行备忘录》所说:“要得到闲暇,需要守护清净戒律;要得到圆满,必须大量累积布施等福善。为了获得暇满人身,还要以清净的发愿来衔接……” 佛经中讲过四种难得――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正法难生信、菩提心难发,而我们如今四者已一一具足,这完全是往昔积累过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即生中才有如此殊胜的因缘。有些人赚到很多钱,就觉得福报真大,其实钱即使赚得再多,也只能得一些暂时利益,不像获得人身一样,能够解决生生世世的大事。 所以,大家对此应当再三思维,这就是修行人身难得。所谓修行,不一定非要闭着眼修出什么,也不一定要看到明点,若对此道理反反复复观察,最后不是假装的、也不是改造的,而是自然生起“修学佛法的人身来之不易”的定解,并对自己得到人身感到庆幸,这说明你对人身难得有所感悟。这种修行其实没什么不会的,有些道友说:“我早上起来观半天,不知道业力深重还是什么,一直观不出来,非常痛苦,只好又睡下去。”其实你再怎么笨、分别念再怎么涌现,对此道理也可以反反复复读、反反复复思维,这没什么不懂的。 大智者称幢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我们能获得远离八无暇、具足十圆满的人身,并不是因为自己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有地位、有钱财、有名声,(不像世间有些领导一样,官位是用钱买的、凭关系得的,)而唯一是因为往昔多劫中积累过福报、做过善事。你们不要认为自己出家纯属巧合,是偶尔对家庭产生了出离心,实际上它有非常奇妙的因果。很多人喜欢说“命中注定”、“命运不可改”,其实若以《俱舍论》和因明的观点来解释,你不得不承认前因后果,如果懂得了深奥的因果,就会明白一啄一饮莫非前定,现在的一切皆有因有果。明白这个道理后,只要是有智慧的人,对未来漫长的生死问题必然会考虑,如此一来,就不得不关心人身的价值,不可能将其随意空耗。 然而,对无有正法光明的人来说,虽然得到了人身,可是杀盗淫妄无恶不作,这比恶趣众生还下劣。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一个旁生,由于生性愚笨,所造的恶业毕竟有限,而人类在某些领域很聪明,能制造核武器、原子弹等各种武器,瞬间即可毁灭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有些人虽没有能力这么大面积地造业,可是他从小养成非常不好的习惯,天天杀鸡宰鱼,吞食无数生命,以滋养自己的血肉之躯。相比之下,旁生尽管身处恶趣,却不会如此无所不为、罪业滔天,就拿山上的牦牛、山羊来说,它们一辈子都吃草喝水,生活非常清净。 有些人真的特别可怕,造恶业无所不专、无所不精,造善业却一点能力都没有,对三宝根本不相信,连磕一个头、供一盏灯、烧一支香,一生中也从来没做过。我们周围就有这样的人,他们随处可见、比比皆是,用不着我们在屋里使劲观想,通过其所作所为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人身毫无价值。诚如米拉日巴尊者对猎人怙主金刚所说:“本来佛讲暇满人身珍贵难得,但看见像你这样的人,便会觉得人身并没有什么珍贵难得的。” 大家可能也看过米拉日巴的传记,当时尊者住在 *** 与尼泊尔交界处的尼香古打山上,有一天,突然听见猎狗的狂吠声,随即又有“砰”一声枪响。不到片刻,只见一只黑鹿,通身汗如雨下,显出极度惊骇的样子,战栗栗地跑到尊者面前。尊者见状,不觉生起难忍的大悲心,对它唱了一首道歌,平息了它身心的恐惧和苦痛。黑鹿快乐地走近尊者,在尊者的左边卧下。 过了一会儿,追擒这黑鹿的一只红色母狗,气势汹汹、大声狂吠地飞奔而来。尊者对母狗也生起极大的悲心,对它唱了一首道歌,平息了它的嗔恨心。母狗向尊者摇着尾巴,作出各种亲善的样子,......

问题八:有人说暇满难得中包含了"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这样的说法对吗 尤坛奇花的佛义是难值难遇,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暇满难得寿无常,业报不虚轮回苦;众生轮回六道,生人道中的机会佛打比喻说:得人身的机会如指甲中的土比大地土,而能听闻修学佛法的机会是更少的,比如盲聋等等病残及没有信根;佛出世更是难值难遇,犹如瞎龟值浮木孔:大海中漂浮一牛轭,海底一瞎龟,一百年到海面一次,人值遇佛出世比瞎龟值浮木孔机会更少。我们信佛学佛,念佛成佛,这福德是无比的。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问题九:不共的意思是什么 “不共”是指:不是共同的。

不共加行:显宗与密宗都相同的部分成为“共”,密总有的而显宗没有的成为“不共”。密宗包括显宗的一切理论,而又有不共的密法部分。

就加行而言,显宗与密宗公有的是共同加行: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力因果。而密宗的不共加行有:皈依大礼拜、金刚萨食障法、上师相应法、供曼达。

不共佛法: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十八不共法:

(1)诸佛身无失.

即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的缘故,一切烦恼皆尽,所以身无失.

(2)口无失.

即佛具无量的智慧辩才,所说的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

(3)念无失.

即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的安稳。

以上三法指佛的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

(4)无异想.

即佛对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

(5)无不定心.

即佛的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

(6)无不知己舍心.

即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

(7)欲无减.

即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

(8)精进无减.

即佛的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

(9)念无减.

即三世诸佛的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

(10)慧无减.

即指佛具一切智慧。

(11)解脱无减.

即佛远离一切执着,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的习悉尽无余。

(12)解脱知见无减.

即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暗障。

(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

(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

(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

(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

上三者是说佛的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事,皆通达无碍。

共业与不共业:

共业,谓众生共通之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此乃依报之业;

而个人之业因,能招感个人受用之五根等正报之业者,则称为不共业。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25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