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念死无常益西彭措(念死无常的五个要点是什么)

学佛百科2023-04-30107

【如何修念死无常】

先修念死无常三根本1.

决定死

2.死无定期

3.死的时候除佛法外余皆无益

1.决定死(1)死亡必来:思维观察我的祖父。祖母,爷爷奶奶亲戚周围的人还有曾经交往过的人,活生生的人道最后很多都死了,这个事情我们要警觉他们会死,我也会死,每个人都会死,因此之故,过去我们心中有种虚妄的感觉,好像死亡离我们很遥远。甚至感觉好像死亡跟我们没有关。事实上这是种错觉,事实上我们都会死,因为什么,从过去我们周围的人经验中会看到,他们会死,一样我们也会死。死亡必来(2)寿无增而无间有迹陵昌减

:我们的生命就像蜡烛不断的燃烧,表面看我们好像距离死亡还很远,事实上,随着我们的心跳。随着我们的呼吸,随着我们的谈话当中,我们生命的长度就像蜡烛的长度,是不断不断的在减少。不断不断在消磨当中。我们现在虽然活着,但是佛陀说,同时我们的一步步的迈向死亡。因为我们的寿命就像蜡烛的烛火一样不断的在燃烧。不断的在减少。(3)虽存在时亦无修法之暇

:我们观察到我们一定会死,而且我们一步步的迈向死亡,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再回光返照的看一下,我们是不是有很多的时间可以修行呢?事实上并不然,从小到大,年纪太小时根本不懂佛法,没有办法学佛。年纪太老了,身心衰败了,根本也没有心力去学佛,唯一能够学佛的就是从十几岁的小孩子到五六十岁的这个阶段,纵然有五十年或者六十年当中的学佛时间,但是宗喀巴大师告诉我们说,这个时间去掉吃.喝.

拉.撒.睡.还要扣掉我们工作的时间,还要扣掉我们一大堆避不开的人事纷扰的时间,还有我们自己放逸,懈怠的时间。东扣西扣,事实上真正能够用在修学上的时间是非常的短,可能一辈子当中,加起来可能就五六年的时间,是真正的用在修行上。如果在加上我们的放逸连五六年都不到了,你看那么长的生命当中却只有那么短的时间可以修行姿扒,那真的是要很警惕。

这就是说明第一段决定死的这三个原因

2.死无定期(1)人寿无定:人的寿命是不决定的,不是说我们一定可以活到七八十岁,就像古人说:孤魂多是少年人,有时候很多人不一定活到老年,可能在中年。壮年,青年,少年.婴儿的时候就死掉了,所以说人的寿命并不是决定的,所有我们不要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说我就像别人一样可以活到七八十岁.八九十岁。或者说算命说我可以活到几岁。事实上这个都是不决定的。(2)死缘甚多而活缘甚少

:什么叫活缘呢?就像放生.诵经.拜忏.然后回向寿命能增长.这属于活缘。所谓活缘就是通过这样的加勤,而且很用功的加勤.努力.可以使我们的寿命多多少少的有所增加。这个称为活缘。活缘事实上是很少,因为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汪枝都在放逸,都在造业。我们能够去放生用功的时间相对来说是很少的,所以活缘甚少。甚至很多人,甚至很多佛教徒根本连这个活缘.延长寿命的缘都没有去栽培,只是一路修福报而已,这样对寿命的延长肯本的没有帮助的。相对的来说死缘甚多,我们可以观察。比如①观察地水火风。地震:四川的大地震,忽然一震下来很多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台湾9.21大地震也是一样,很多人在睡梦当中就死掉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些人他绝对不会想到他会突然这样莫名其妙的死掉,他们是这样,我们也是一样啊。哪一天我们碰到这种地震,突然就这样死掉了,我们也不知道。②水灾:像大陆黄河大水.甚至以前还有长江大水.台湾也是一样,下大雨.淹大水.很多人就糊里糊涂的被水冲走了,很多人都在睡梦当中.像这次台风也是一样。很多人都是在睡梦当中就被水冲走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③火灾:火也是很无情的,随时火灾发动会吞没我们的生命,我们观察到很多的经验.就是这样子④风:台风.飓风.龙卷风.这些都会伤害我们的生命。这是属于无情的部分。那么有情的呢,就是我们过去生的冤亲债主,或者是鬼道的众生,鬼道的冤亲债主。或者是现世的人道当中的冤亲债主,过去生和他结的恶缘,今生因缘会遇的时候就来还这个债,这个时候他就会伤害我们,甚至会断送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观察在这个娑婆世界当中,死亡的因缘实在太多了,所以相对来看活缘确实非常的少,所以说真的是死无定期。这第二大根本真的是没有错。因为死缘太多,活缘太少了。(3)身命极危脆:面对这么多死亡的因缘,地震.水灾.火灾.风灾.或者冤亲债主等乃至细菌的感染.等等这么多的障碍。这么多的危机.我们的色身就像水上的泡沫一样、拿针稍微刺一下就破掉了,我们面对那么多大自然的灾害。面对冤亲债主的伤害。或者细菌的伤害、等等我们的色身实际就像水上泡沫一样非常危脆不安的、随时都有破的可能。并不是像我们现在想像的那样。我现在身体还很强健,还很好。我还可以活很久。实质上不是,我们的身体是很危脆不安的。因此之故,透过这三个理由我们就观察,死无定期。3.

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

①亲友

:我们的亲属.好朋友.师长.眷属.弟子.都是一样,你跟他在要好,你要是面对死亡的时候你也必须要一个人孤孤零零的往前走,没有人能陪你走。就算夫妻感情再好,甚至他愿意为你而死。事实上你也是一个人孤孤零零的一个人走。为什么呢?因为个人的业力要个人承担、因缘到了。要走了就是要走了,所以亲友他就算在我们往生的时候在旁边哭啊叫啊闹啊,怎么伤心。但是他对我们一点帮助都没有。有的人可能不执著亲友,可能执著财富

②财富实际上根本带不走

,世间的人总是有个错觉,觉得我很有钱,就有安全感。所以他就不断的追求

金钱,不断的想要得到安全感,事实上他的心永远没有办法得到安全感,为什么?因为财富本身它就是不能给我们今生乃至来世带来安全感。姑且不论今生,就讲我们临终的时候,你再有钱,像台湾的王友庆或大陆的某某再有钱死亡的时候一分一毫也带不走,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心爱的财宝要舍离他,财富越多他心中越痛苦,但是他心中完全做不了主,因为这个本来就是带不走的东西。所以财富也没有意益。

③自身

:也没有意益,我们对我们的色身这么爱护她,给她吃最好的,用最好的,用最好的东西给她洗干净。吃东西保养她,希望我们的身体不断的保持健康,保持茁壮,但是等到临终的时候,我们这个色身就像个小孩一样,小婴儿一样。她不懂得什么叫恩义。她说走就走,说背弃你就背弃你,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你这辈子这么的爱护她,照顾她,但到临终的时候她背弃你离开你,这个是谁也拦不住的。所有说平时我们觉得我身体很健康,或者我们还年轻等等,我觉得有安全感实际上这些都是错觉。实际上真正的我们的身体她也不是我们的依赖处。所有通过这三点的观察。临终的时候我们周遭的这一切,物质的境界都不是我们依赖的境界,唯可依赖的境界是佛法,就我们修净土法门的来说。这个佛法指的就是信愿行,是修净土的三资粮,

信心--对弥陀的信心

对净土的信心

还有相信我们自性的功德。我们决定能够去

愿--愿离娑婆 心求极乐

对娑婆世界的愿离对极乐世界功德的渴仰,发心想要往生净土,这样皈依的心。

行--念佛

在临终信愿的引导之下,念念念佛,阿弥陀佛在我们断气之前来接引我们,能在临终看到佛来接引,西方三圣来接引。能往生净土。再也没有死无常来追逐的痛苦,甚至能够行菩萨道.迅速成佛,这个才是在临终的时候真正能够依赖的地方,很多人往往不把应该依赖的地方当做宝好好的抓住,而是去抓住财富,眷属这个臭皮囊色身。该抓的没有抓,不该抓的却抓住不放。直到临终的时候才来受苦才来后悔,那是很可惜的。

所以根据这个三根本乃至九因上的观察我们心中确定一个观念就是这个死是无常的,生命是无常的。随时会到来,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去修行,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转念念佛

念死无常

     

        又一个同学因病医治无效走了,因为不敢面对,几个女同学都被去探望过的男同学劝住,说他几天水米不进,器官已衰竭,但意识还很清楚,见到同学眼泪止不住的流,惨不则唤忍睹,别去打扰他,还是把他的音容笑貌留下吧。回想起几年前组织登山,他走在最后,细心的照顾后面的每一位同学,平时他找到好吃的地方总会带着同学去品尝,一个老好人,五十三岁就离开了人世。

        他的离开,使“死亡”“无常”这两个字又在心里盘亘了几天,以至于闭眼就看见躺在殡仪馆已经完完全全的走样缩小的身躯......告诉自己别害怕别害怕,还是害怕!害怕的后面其实是怕死。

        人最怕将“死”字和自己联系起来,似乎说一下都会招来不祥之兆,事实上死亡是每个人生最大的现实,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死亡的结局。“人时刻都在面临着死亡威胁,就像风中的灯火,随时都可能被吹灭。”这些字都认识,可感觉就是写在纸上的,只有见到了才知道它的分量。

        念死无常!

        想起了佛学课上师父开示的声音“你今天不死,明天也会死,总有一天你会死”打着瞌睡的人都被这句话吓醒了,好害怕呀!

        他死了,我们还活着,这无疑是给了我们一个肢激警醒,我们虽然还活着,这个世间将我们置于死地的因缘却很多,我们也像是活在深秋的蜜蜂,阳光还很灿烂,依然有盛开的花,找到就会沉浸在花粉的甜蜜中,理所当然地认为,明天肯定会如此继续下去,但其实冬天已经这么近了。

        龙钦巴尊者说:“若详观察无实质,犹如水泡不可靠”。每个人的生命,就好像风大时,在河面上吹起的水泡。水泡刚刚产生,从水面离开,瞬间就要破灭了。对于任何一个水泡,都不会有可能会破灭,可能会永远存在的怀疑。

        念死无常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内心有更强大的动力起利益安乐之心,利用暇满人身好好修行,好好的活着修行是为了好好的死做准备。孙饥凯活着,千万莫虚度了可以修行的年华。

中国佛教网 念死无常是什么意思

念死无常,就是佛弟子在禅修中思维我们的寿命也是因缘所卜做此作的体胡睁性,无有常住,以生、老、病、死而变异。念死无常是所有佛教宗派通用的修心法门。

念死无常一般从三个大的方面来思维自身的死与无常:

一是思维自己一定会死亡;二是思维自己不定何时死亡;三是思维死时除佛法之外其型迅它无益。思维时,对每个方面思维得越细越好。通过修行念死无常,可以激励自己利用好宝贵而短暂的人身精进修法,早日离苦得乐。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xuefo/8355.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